APP下载

政治共识的时代需求与有效构建

2011-08-15李德新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共识矛盾政治

李德新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 盐城 224002)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政治共识的内涵与基本特点

政治共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处于一定的政治共同体中的人们,对于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持有一致的看法和共同的认可。政治共识既包含通过各位公民、各个社会阶层或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磋商和博弈形成共同意愿的程序性共识,又包含各位公民、各个社会阶层或各个利益集团在政策取向和根本目标上一致的实质性共识。

政治共识作为特殊的政治现象,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1.政治共识是一定程度的共鸣,包含着差异性

政治共识是根植于现代社会民主自由的基础之上,通过全体公众自由独立的理性思考和慎重选择而得到全面而真实的体现。由于在一定政治共同体中,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利益追求总是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只要社会利益是多元的,共识就不是绝对的。由此可见,政治共识并不是表明全体公众的完全一致,而是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共识。也就是说,政治共识是多元社会主体共同认可和接受的政治价值最大公约数。所以,政治共识包容不同意见,承认适度冲突,构建多元价值。一个国家不可能只允许一个思想、一种声音,有一些不同的思想认识、公众舆论和反对意见存在是正常的,也是客观需要的。政治共识包含的差异性告诉我们,强调政治共识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完全消除不同意见,否定对立观点,在追求政治共识的同时,也需要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其产生革除社会积弊,激发民主政治体制活力的“鲇鱼效应”。

2.政治共识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包含着克制性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政治共识的形成主要不是来自于政府或政党的强行灌输和民众的盲目服从,而是经过民众与政府之间、各利益集团之间理性的谈判、协商和博弈之后形成的合理结果,包含着某种克制性和妥协性。对于自己与他人、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种种博弈,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则,当存在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的时候,利益各方都应该通过理智的对话、协商,作出必要的让步与妥协,从而达成某种认同,实现合理的目标。在利益博弈、共识形成的过程中,克制与妥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广大公众之间、利益集团之间的克制与妥协,就不可能达到基本共识。很显然,克制性是政治共识的一个重要特点,真心诚意寻求政治共识,必定要学会克制和妥协。退一步才会海阔天高,存小异才能求大同。

3.政治共识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阶段性

其一,政治共识的形成是有序推进的过程。政治共识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制度的进步以及民众公共精神的生长。人们通过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使这些条件成熟,并形成相对一致的主流共识。我国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追求、利益关系、制度取向等正在逐步调整之中,尚未完全成熟定型,在某种范围内、某种程度上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新的政治共识的实现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考量中,坚持不懈地推进,渐进有序地达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二,政治共识的形成是曲折发展的过程。政治共识是公众或利益群体在现实的政治竞争、博弈中,通过对自己的政治和利益追求目标,逐步修改、补充、完善甚至妥协之后形成的,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常常经历着由分歧到共识,再由共识到新的分歧,最终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的共识。正是在这种波浪式的前进中,不断地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其三,政治共识的形成是由核心向外围逐步延伸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在党内形成政治共识,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问题。同时,党内政治共识与社会公众的政治共识又是相通的,并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共识促进社会共识,使政治共识由政治体系核心向政治外围逐步推进和延伸,这是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共识的重要途径。

4.政治共识是立足本国的实际,包含着独特性

任何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本国的实际,都是由本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政治共识必然与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政治共识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构建政治共识必须坚持重要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这些构建政治共识的基本原则,既遵循了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切合了中国政治发展进程和特点的科学路径选择。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构建政治共识的重要意义

中国正面临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时期,在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中,要想完全避免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构筑与形成深厚的政治共识,使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不至于走向政治的动荡,从而将改革、发展、稳定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当今中国,政治共识的构建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构建政治共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深化于实践,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为全党同志所掌握,为全国人民所运用,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为此,要大力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切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而在实践中,切实解决重物轻人、单项推进、顾此失彼、脱离实际、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粗放型增长等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切实做到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总而言之,只有保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有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形成广泛的政治共识,才能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2.构建政治共识是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

政治共识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当公众对于一个政党的政治制度、政治秩序高度认同并达成共识时,这个政党的政治合法性的维持就有了牢固的基础。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党政权的性质;二是公众的认可、支持程度。如果仅仅从公众一时的认可、支持程度单方面来说明其政治合法性,基础是不牢固的。因为支持率也可能是统治者通过自我性论证、欺骗性宣传、政策性收买来达到,这种状况不具备长久性效用。只有当执政党在政治领导、执政效率、体制机制、清正廉洁、权力使用、宗旨意识等方面的先进性性质得到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并由此产生民众的真诚信任、广泛支持,这才是政治合法性的应有之义。而民众对现有政治体系的真诚信任、广泛支持必然建立于理性思考之后形成的政治共识之上。中国共产党执政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胜利、获得政权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不能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各项方针政策得不到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那就会失去领导的资格,失去执政的合法性。所以,我们必须从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理解构建政治共识的重大意义。

3.构建政治共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

社会稳定主要是指社会体制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的良好状态。其中,最核心的是政治体系内部诸要素的排列科学合理,公民对现行政治体系持积极肯定和由衷的支持态度。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是否保持良好的社会状态和有序的政治运行,实现社会稳定,与该国公民能否形成比较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政治共识是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任何社会都是有矛盾和冲突的,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也是社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源头。但是,没有坚实的政治共识作为基础的矛盾和冲突,往往容易带来政治动乱、社会失控、暴力事件等等现象的发生。社会政治共识可以分为基本制度共识、基本程序共识和政策共识等不同层面,哪怕是在最低的政策层面上失去共识,也会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破坏性的裂痕,进而引起人们对政府制定政策的能力和政府的立场的不信任,也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所以,正是有了政治共识,才使得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各利益集团之间、公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能够在一定的规则之间进行,不至于使矛盾和冲突演变为政治体系的纷争破裂和社会生活的动荡不安,社会也就有了凝聚力和稳定性。

4.构建政治共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培育和谐利益结构、对现阶段共同利益达成共识的过程。如果社会群体在政治价值观念、社会体制认同、理想信念体系等方面发生冲突,达不成一致,以敌视的眼光看待他人或政府,势必形成各阶层之间的严重对立,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体制和规则、党和政府的决策等问题有相当的认同和接受,以平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现实的利益差异,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对未来的改革和发展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有效构建政治共识应该着力抓好的主要方面

1.以构建主流价值理念来形成政治共识

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是社会进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常现象,而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寻求社会政治共识,必须发挥社会主流价值的巨大作用。因此,在中国构建政治共识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一是要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共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共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评价标准,主要是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过程中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解放,进而不断促使社会的理性化和现代化,使法治、权利、民主等观念成为政治理念、社会体制和发展目标的基础,包容和保障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求,并使之相互协调、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的养成与推广,使人们在自由的思辨中,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共识。

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治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空前复杂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从而,更加有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形成政治共识。

三是要提升舆论引导社会主流的能力。各级党政组织要切实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特别是作为党和人民主要喉舌的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等主流媒体,应尽量准确地向公众传播科学理论和时代精神,在弘扬主旋律、构建政治共识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要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从而保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要大力弘扬符合时代发展和民族精神、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努力使之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和整个社会的风尚;要大力唱响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时代之歌,帮助人们分析利益矛盾,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把人民群众引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轨道。

2.以理顺社会沟通渠道来促进政治共识

有效沟通是一个相互学习、凝聚共识、形成信任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现代社会,信息资源也是权利资源,真正的政治共识是建立在信息平衡格局之上的。只有信息的沟通顺畅、信息的分享保持动态的平衡,才能保持人们的良性关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一,要建立充分的道德对话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是通过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来广泛地参与公共道德生活,并借助各种社会道德对话载体如社团、媒体等,与政府对话,形成“公众舆论”,在不同的阶层、不同集团之间,充分地展开道德对话,进而在一种相互商谈和协商之中达成某一共识。毋庸置疑,建立道德对话机制,是促进政治共识产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道德对话越充分,政治共识形成的几率就越大。

第二,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分享机制。信息分享是通过主动地把信息告诉社会,让民众及时地得到真实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沟通,凝聚社会政治共识。在一个公共信息需求与日俱增的时代,建立有效的信息分享机制,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使执政党和政府与人民共享信息,更好地与社会沟通互动,非常有利于促进政治共识的形成。当前,党政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断完善,就是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的传播功能和互动功能,将一些公众比较关心的重大问题与公众对话,把党和政府的工作充分介绍给公众,再把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搜集上来,加强沟通,良性互动,增进理解,凝聚共识,让党和政府的主张得到更广泛的群众支持,也让群众的合理诉求更好地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决策中,实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良性沟通互动。这种信息分享举措,有利于促进政治共识的形成。

第三,要建立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顺畅便捷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形成政治共识的长效机制之一。高度重视并着手构建顺畅便捷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让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就等于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构建了一个安全有效、双向互动的平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的构建,通过健全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大事务听证咨询等机制,及时地、多渠道地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对群众在利益诉求中所反映出来的重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让效率优先者得到最大的实惠,又对改革过程中一些社会群体因承担代价所造成的利益损失适度控制并进行公平性补偿,努力构建兼顾公平的利益调整和利益补偿机制,为政治共识的形成夯实基础。

3.以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来凝聚政治共识

所谓政治参与就是指广大民众按照国家的法令参与政治生活,试图影响党和政府政策的一种政治行为。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参与制度,改革和健全民主选举、政治接触、社团活动,有利于广大公众在充分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实践中形成政治共识。

一要完善选举制度。民主选举是政治参与的最重要形式,也是政治共识形成的重要条件。我们要逐步发展和完善党代表、人民代表以及党政领导班子的选举办法,改进提出与确定候选人的方式,完善候选人的介绍方法,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从而使民主选举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选举人的意愿,保证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得到充分表达,有序整合,有效实现。进而使民主选举制度的完善与政治共识的形成产生良性互动。

二要加强政治接触。通过政治接触活动来反映不同阶层的利益,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比较常见的政治参与。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创造了很多非常好的接触形式,譬如:首长接待日、民主协商会议、听证会、座谈会等等,让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主动地听取意见,主动地接触各阶层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当今中国,群众信访也是一种基本的政治接触活动,普通老百姓、弱势群体有问题和意见通过合法的途径向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反映,以谋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和保护,是值得支持和鼓励的。我们要高度重视信访部门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畅通信访渠道,使联系群众的措施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保证政策的制定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社会正义,进而得到最广大人民地的认可和拥护。

三要培育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完善,社会团体迅速发展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加强不同的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它们扮演好关键的角色,整合新的利益群体,把各类社会群体分散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集中起来,加强良好的社会对话,探索合作共赢之路,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各种社会团体从社会发展当中获益,从而增加社会的凝聚力。我们还要关注、支持和重视各类社会团体、学术组织和有关机构的民意调查,及时地、多渠道地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让社会团体在凝聚政治共识中发挥重要作用。

4.以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来取得社会共识

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任何社会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绝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化解矛盾和冲突,实现利益大体均衡、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腐败效应的扩大、贫富差距的拉开、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的加大以及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强烈冲击等现象,这就使社会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只有深入了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加的主要原因,积极主动地促进矛盾的解决,才能有效地消除人民群众的心理隔阂,进而取得政治共识。

首先,要强化矛盾化解理念。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各类社会矛盾表现出集中多发态势,特别是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劳动报酬、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纠纷的日益增加,整个社会呈现出利益冲突多样化、矛盾日益复杂化、突发事件群体化、处理过程难缠化等特点。我们必须强化矛盾化解理念,充分掌握矛盾纠纷的类别、特点及成因,有效调处本区域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把防范矛盾激化和解决群众利益结合起来,进而有效化解矛盾,减少不安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要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各级党政组织要健全调解网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完善以法院为主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各镇办调解中心为框架,各村庄、社区特邀人民调解员为成员,工会、妇联等多部门参与的大调解格局。要明确调解主体,实行包案调处责任到人,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要掌握调解主动权,坚持排查和调处相结合,在排查化解工作中,做到排查和调处工作同步进行不脱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要重视解决利益结构失衡、制度供给不足、群体心理落差等方面的问题,力争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三,要提高矛盾化解能力。各级党政组织要有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坚持越早处理越主动的原则,防止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导致历史遗留问题积重难返,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沉重包袱;要有超前的工作安排,科学的工作方法,诚恳的工作态度,健全的工作队伍,避免因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激化群众的不满情绪;要强化法律意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处矛盾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疏导,消除不安定因素,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把情况摸清,把道理说透,把情绪理顺,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各种矛盾的化解中,逐步取得政治共识。

猜你喜欢

共识矛盾政治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商量出共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