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2011-08-15曾天雄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旅游

邓 峰,曾天雄

(1.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2.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是从国际关税同盟的角度提出的。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通过制定共同的经济贸易政策等措施,消除相互之间阻碍要素流动的壁垒,实现成员国的产品甚至生产要素在本地区内自由流动,进而协调成员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超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现在已运用到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采取政策手段而实现的一种跨省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方式。由于地方政府的直接参与,打破了不同省区之间开展区际合作的行政障碍,从而使区域一体化在总体上容易取得共识。其内容可分为行为一体化和区域目标一体化。行为一体化有产品生产行为一体化、产品市场一体化、产品开发一体化和环境保护及某些政策一体化等。目标一体化有地区整合目标、综合发展目标等。区域一体化合作是国民经济横向联系的一种形式,这种联系可以形成新的协作生产力,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

旅游区域一体化成为现阶段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2002年8月霍英东先生正式提出了以广东南沙为依托,打造“红三角”经济圈的理念。“红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开发,为“红三角”旅游体系的形成了奠定了基础。在国内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区域旅游体系有广西的大桂林旅游带、粤港澳大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等。这种基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存共荣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心声。目前有关区域旅游研究的文章很多,但对红三角的区域旅游研究很少,只有罗千人的《红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李贵录的《红三角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刍议》,左盘石的《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品》,曹大明,谢庐明,陈晓强的《湘粤赣“红三角”旅游体系的构建及其开发研究》,隋春花的《红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探讨》和《红三角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探讨》,肖海平的《湘粤赣“红三角”省际边界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研究》等。上述研究为“红三角”旅游体系的构建与开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利用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的条件,开发现状,力图为“红三角”旅游开发提供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系统的判断和直接的思路。

一、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可行性分析

(一)自然条件相似

三地同属岭南山脉,以山地丘陵为主,岩溶地形广布,红岩地貌典型,均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由此三地资源条件也非常接近,大自然神工鬼斧留下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态,从资源级别看,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森林公园8处,全国重点寺庙及文物等30多处,省级的有70多处,市县级风景点近百处。如有“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丹霞山,还有云髻山、井冈山、南岭、南华寺等;从资源结构上看,红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森林公园、宗教圣地为主体,以考察探险、民俗风情、专项旅游为补充的良好资源结构。

(二)人脉相连

所谓“红三角”是指由广东韶关、江西赣州和湖南郴州三地组成的大三角地区,因这三地有着许多共性——同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同处欠发达地区,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南的大后方,所以被称为“红三角”。经年累月的婚嫁往来、民间交往、公务活动使得三地的饮食起居、风俗礼仪、志趣爱好等趋于整合,形成了红三角区域独特的人文环境。其主要文化结构是以历次南迁的客家文化和土著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瑶族、壮族、畲人等诸少数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混合型文化,此地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三)区位环境相似

1地理区位

区位条件优越,拥有广大客源市场的红三角地区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区位条件优越,是广东的北大门,也是江西和湖南的南大门,地处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的交界地带,“据五岭之口,当百越之冲”。红三角南距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珠三角港澳地区约4-5个小时的路程,西北靠近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东北靠近赣中城市群,可以同时面临三大城市区域的客源市场。同时红三角地区的郴州、韶关和赣州市人口众多,本地旅游需求市场较大,构成红三角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级客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区位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展开,不仅是中国区域发展的一大亮点,也为红三角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客源市场。红三角地区既是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又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辐射内地的核心通道,这将会从资金方面、市场方面、技术方面等为红三角旅游业带来支持和帮助。泛珠三角的集聚及辐射作用,使许多资本转移,处于核心位置的红三角将会优先得到更多的投资,为经济欠发达的红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四)交通便捷

红三角在交通方面已初步形成网络结构,铁路方面,连接郴韶的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厦昆高铁和连接韶赣两市的韶赣铁路组成。京广和京九铁路纵贯南北经过红三角地区,其中韶关、郴州和赣州为一级站;公路方面,区内现有南北方向的京珠高速路、郴赣的厦蓉高速、贯穿赣州全境的粤赣高速、105线、106线、107线等国道,东西方向有国道323线、省道1806线、1803线、1910线、1912线等;航空方面,赣州拥有4C级机场和完备的飞行保障设施,先后开通了赣州至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航线,原有的韶关机场现正加紧改建扩建,基本能满足目前旅游发展的需要。便捷的铁路、公路和航空立体式交通格局,使红三角与珠三角、长株潭、赣中城市群的距离都在4小时交通范围内,为红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可进入性条件。

二、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开发现状

(一)发展现状

“红三角经济圈”形成后,三地市凭借霍英东开创的广州南沙这一经济平台和香港这一重要窗口,开展了一系列经贸洽谈与合作。2003年10月和2004年7月先后两次在广州南沙举行经贸洽谈和旅游推介会,第一次签约资金约30亿人民币,第二次签约资金82亿人民币,可以说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一次比一次效益好。2004年7月17日,在番禺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红三角旅游推介会上签署了旅游护照红三角框架合作协议,三市将大力整合各自的旅游资源,让全国首创的“韶关旅游护照”跨出韶关的地域范围,将其升级为“红三角旅游护照”,从而开创一个跨省、深层次的旅游合作项目。2005年7月18日,第三届中国“红三角”经贸投资洽谈会暨旅游推介会在广州南沙顺利举行。在旅游推介会上,三市旅游局局长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红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意向书》,这标志着三市之间的经贸合作迈开了新的步伐。随着区际旅游业发展及表现出来的问题,“红三角”各级地方政府对加强区际合作有了统一认识,都在积极探索有利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道路。如,三市在2007年签署了“红三角”旅游圈区域合作框架协定,合作开发旅游资源;2008年,又共同举办了“红三角”风采导游大赛、旅游联盟精品线路评选及首届“红三角”区域旅游产业投资论坛等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和区域协作,不利于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

红三角只是一个区域概念而非行政区划,郴州、韶关、赣州三市行政上分属湘粤赣,长期以来地区相互之间经济、信息沟通不畅,各自为政,形成旅游资源在地理上属于一个整体在行政上又成为互不相干的三个旅游地。红三角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部分旅游地尤其是基层地区对旅游开发的认识存在“就资源谈开发,就旅游谈发展”的旧观念上,只要能带来经济效益,不考虑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不区别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旅游规划模式还是以资源导向为主的低层次发展阶段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必然会影响红三角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宏观管理和调控能力不足。在红三角生态旅游区中存在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本来是一个整体的旅游资源现分属不同的省份管辖的现象,如梅关古道地跨粤赣两省,“广东第一峰”分属湘南的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粤北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到一个旅游地旅游需要买两次票。这种封闭行政区划体制全国到处都有,其弊端主要是导致阻隔和竞争,这也是造成贫穷的一大根源。

2.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景点建设品味有待提高

红三角旅游业属于区域旅游,其开发规划不是一个旅游部门就能解决的事,也不是规划几个景点,建设几个酒店,配套几个旅游项目的问题,红三角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各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旅游规划应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区域旅游开发与地区城市建设一体化,实现红三角经济、社会与旅游共同和谐发展。红三角地区目前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尚停留在浅层开发和粗放经营接待层次,部分景区的旅游设施、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许多旅游点还是以观光型为主。有些颇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如韶石风景区虽然具有原始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遗迹,但至今还默默地封存在群山之中。一些已开发规划的旅游项目由于资金、技术或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在实际操作中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如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风景名胜区。

3.旅游开发欠缺资金,发展经费紧张

红三角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林区之一,由于地处南岭山区,地广人稀,开发不易,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2008年郴州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5.75亿元,韶关为82.31亿元,赣州为100.13亿元,分别是湘粤赣三省财政总收入的5%、4.30%和12.51%、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红三角地区不可能只靠政府的财政支持进行旅游开发,在产业发展领域内,资金丰度往往成为决定产业开发规模、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红三角地区的旅游业要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必须广开筹资渠道,尽可

能吸引境内境外资金投入。

4.旅游人才缺乏,旅游管理模式落后

郴韶赣三市居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整个红三角区域共拥有5所本科院校,而且由于三地属于湘粤赣三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现象明显,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旅游人才非常不足。人才的缺乏对红三角旅游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都存在威胁。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的大量缺乏,红三角旅游区高文化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部分旅游区管理体制混乱,管理模式落后于时代旅游的要求,这些都使得红三角区域旅游形象难以得到提升。任何旅游区如果不重视自身产品素质的培养、不加强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提升,都将会走投无路的。

三、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一)发展思路

三地旅游企业要相互合作,要充分利用南沙这个平台积极参加旅游交易会、投资说明会等,寻求粤港澳企业的合作,引进资金,提高自身经济能力,将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红三角”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红三角”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推动“红三角”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三地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在充分发挥区位、环境资本和成本优势的情况下组建一、二个有实力的旅游公司或集团,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实现区域旅游市场的整合。

(二)发展原则

1.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

目前,“红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但政府规划、引导及企业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强化。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相当的三地市间的产业合作还没有充分地开展,因而三地间跨地域的资源整合和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等也就难以进行。政府是地方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政府对一体化的推动是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和保障。越是落后的地方,政府的规划、引导与推动作用越是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红三角应加强对区域内旅游产品的整合和统一策划,加强大区域合作,以期获得共赢。

2.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原则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旅游产业,利用科技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景点建设的科技含量,在行业内建立起科技管理网络,以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搞好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建立规范的现代化旅游企业制度,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以科技进步一体化和经济体制一体化促进旅游产业一体化。

3.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原则

红三角”区域三市应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目前三市之间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如赣州与韶关、赣州与郴州之间均无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相联,这严重制约了三地市之间的合作;再如三地市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落后,这也制约了三地市旅游业之间的合作。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旅游规划开发管理中,必须将资源保护置于首要的地位,一切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都必须以不致于招致资源和环境的损害为前提,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立在保护和开发资源为一体的选择之上。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红三角区域范围内的各地方政府、各有关方面,尤其是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共同配合与协作,特别是在如何处理环境资源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各方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在有效推动红三角区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共同承担对本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责任。

四、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策

1.建立高效、良好的协作机构

“红三角”作为跨省的一个公共产品,需要郴州、韶关、赣州政府的共同建设。

红三角只是一个区域概念而非行政区划,郴州、韶关和赣州分属湘粤赣三省,各自都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和旅游机构,这必然会影响宏观管理和整体调控。在红三角旅游区中存在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本来是一个整体的旅游资源现分属不同的省份管辖的现象,三省三市如何携手开发出旅游拳头产品,避免目前分割式的旅游规划,这既需要管理体制的创新也需要地域观念的改变。郴韶赣应在研究三地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基础上,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减少区域内同类旅游产品之间的恶性竞争,从长远利益和整体效益考虑,树立大南岭区域观念,实施红三角旅游互动化运作体系,建议在广东南沙组建一个包括三地在内共同参加的常年政府办事机构,每年组织一次旅游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在资源保护、环境建设、市场开发、旅游文化和经济交流等五个方面加强合作,重点解决“红三角”品牌树立、客源互送奖励政策、旅游投资快捷通道等问题,在运行过程中提高区域旅游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培育红三角大旅游区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一种区域旅游产业资源配置不断朝着整体化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客观上要求以国际大市场为导向,按照旅游市场运用的经济规律和区域的内在联系,实现旅游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红三角”旅游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旅游市场平台,如果缺乏这个平台“,红三角”旅游将会进入一种无序的竞争状态,这就会有失建立“红三角”旅游体系的初衷。郴州、韶关、赣州三市政府应携手联合,需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与之配套的、三市通行的区域行业管理准则,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红三角地区可以通过政府间的磋商协调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从宏观层面上消除旅游业发展的行政分治壁垒;通过民间组织的谈判机制,建立旅游行业监管体系,从中观层面上走向理性的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产业整合。推进红三角大旅游区的旅游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思路,努力创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将红三角旅游区建设成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

3.争取直接投资、招商引资

政府直接参与旅游开发与营销,是近年来出现的全球性趋势。在墨西哥凡属大型旅游开发,均由政府支付费用;美国与加拿大亦有某些大型旅游开发行动都要委托相关政府部门负责。政府在提供基础设施、设计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地方文化保护、旅游商业化与信息化建设、旅游产品促销等方面的直接投资,对于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仍显严重不足。资金短缺和投入不足,已经成了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据此,还要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牵线搭桥作用,一方面走出实施“敲门招商”,一方面筑巢引凤“请进来引资”。同时还可以通过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与“市场共享”,达到拓展旅游空间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加强红三角与珠三角、长三角的旅游合作,为红三角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激活湘粤赣红三角地区的旅游产品市场,做大做强区域旅游品牌产品。

4.构造精品化线路,塑造红三角大旅游品牌

红三角生态旅游区属于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地。从旅游资源类型和地域组合特性两方面来看,基本可构建三大精品旅游线路:一是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既是南岭地区以红壤为主的大地颜色,也指“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景观的颜色,更代表南岭地区众多的革命遗址,如“郴州宜章湘南暴动旧址——赣州瑞金革命遗址——文天祥纪念馆——韶关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线路。二是绿色旅游线路,“绿色”指红三角地区广大的青山秀水,指众多自然山水和森林景观的颜色,这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开发对象,可重点建设“郴州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江湖风景区——赣州五指峰漂流——韶关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小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线路。三是黄色旅游线路,“黄色”是指红三角地区是优秀炎黄子孙客家人的发源地之一,有能够吸引人们浓郁炎黄民族情节的炎陵和舜陵,拥有丰富的古色古香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可重点建设“韶关南华禅寺——必背瑶寨——赣州文天祥纪念馆——三南客家围屋——郴州舜帝陵”旅游精品线路。

5.建立红三角区域内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区域的整体性系统化建设是成功的重要原因。红三角地区人力资源存量不足,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奇缺,要充分发挥高级人才资源的作用,在区域内必须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建立区域使用制度,定期通报郴韶赣三地的人才服务情况,商定合作事项;举办区域人才智力交流会,定期互相提供人才信息,协助解决各地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困难;建设区域内人才网络合作平台,通过网络发布各地人才供求信息;建立人事代理互助制度,为人才向各地提供服务打开方便之门;开设人才服务合作论坛,研究三地合作新对策。

[1]林立芳等.解读红三角[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千人.试论”红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李贵录“.红三角”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刍议[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刘覃石.韶、郴、赣三市经济发展比较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5]袁庆林,周运锦.红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8).

[6]王辉,张丽君.环渤海旅游区域一体化条件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7]曹大明,谢庐明,陈晓强.湘粤赣“红三角”旅游体系的构建及其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5).

[8]隋春花.红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2006,(8).

[9]肖海平,谷人旭,黄静波.湘粤赣“红三角”省际边界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0,(03).

猜你喜欢

旅游业区域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区域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