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必须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1-08-15柳礼泉张法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经济

柳礼泉,张法成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我们的民生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满足,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增强人民的福祉。胡锦涛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1]P13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更是进一步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胡锦涛曾说过,民生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从社会层面来论述民生的,也是我国目前民生问题的关键。对民生内涵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是研究民生问题的基本前提。对于民生内涵的界定,学术界有很多种不同的论述,主要如下:

一是均利说。陈媚林认为,民生问题往往就是一个国家中利益均衡的问题,也就是利益和谐的问题;二是状态说。吴忠民认为,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三是需求说。王国发从经济学角度给出了民生概念的内涵,那就是老百姓的主观需求;四是权益说。何玉春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它关系到人们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现实权益和未来权益;五是法权说。邓慧强认为,民生权利是民生的法治表达;六是整体样态说。黄克亮认为,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东西,上升为政治形态及民众精神文化等非物质需求层面的整体样态。[2]

以上的论述基本上涵盖了民生的内涵。从中可以看出民生的含义非常丰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生泛指一切和人民生活相关的事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几乎可以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狭义的民生主要从社会层面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3]无论是广义概念还是狭义概念,都没有准确的指出民生的内涵。广义概念,涵盖范围太广,让人们不容易把握。狭义概念,仅仅从社会层面这个角度来论述,则大大的缩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民生做了如下界定:民生既是一个关涉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的概念,又是一个与人权、与需求、与责任有关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4]P5这个论述,基本上涵盖了民生的内涵,也充分符合当下中国的民生现状,准确的表达了当代民生需求。概念基本上涵盖了物质民生、精神民生、政治民生以及社会民生。

简单来说,民生问题就是和民生相关的问题。民生问题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最紧要的民生问题一个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一个是社会建设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中的财富分配问题。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写道:“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在亚洲,而中国,将成为亚洲的中心。”这句话让国人荣耀了好多年,被国人广为传颂。然而国人却忘却了书中的另一句话:“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是赶超美国,而应该是造福于中国人。”中国经过了6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得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到2009年底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我们却发现,民众的财富分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越来越少。中国人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20%下降到2007年的14%左右,而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普遍在54%~65%之间,美国近几年是58%左右,德国53%,日本54%,英国55%。

目前中国的民生问题,特别是就业、医疗、住房、上学等问题亟待改善。民生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十分关注民生改善问题。

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民生的改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给改善民生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可能改善民生。一个国家的经济落后,再有好的改善民生的措施,最终也会是失败。旧中国,国家贫穷落后,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困苦,经济上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压迫,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更是举步维艰,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经济。经过60年的发展,到2009年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民生的改善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得我国的民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民生的改善,反过来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条件改善了,变好了,人民更加热情的参加经济,进一步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一部民生改善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亿万人民翻身做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也使人们迸发出更大的激情,投身到经济建设中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9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在改革开放期间经济总量迅猛扩张,2008年超过了30万亿元,年平均增长8.1%。这一增速大大超过同期全球平均速度。1961年-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3.6%。

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我们不能够简单的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民生就会改善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经济发展的方向就会丧失,就会使得经济发展走入歧途,最终会使得经济结构发生失衡,最后经济即使发展了,民生也不会得到巨大的改善。前苏联的经济总量在当时世界上位居世界前列,然而苏联的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发展严重失衡。加之后来前苏联为了和美国进行全球争霸,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这使得苏联原本失衡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经济发展了,但是发展的大多是军事工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工业,涉及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基本没有多大发展。纵观苏联解体的原因,经济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应该是其深层次的原因。我国在五十年代,由于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时间内,虽然经济总体发展了,但是多是发展了重工业,涉及到民生的很少发展,甚至退步了。毛泽东及时发现了这种弊端,果断地放弃了苏联模式,独立自主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此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中国成立至今,民生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是社会前进的助推器。民生的改善,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大社会主义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才能获得食物、衣服、房屋等基本生活资料,人类才能生存。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社会才能发展。“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生活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5]P78-79,86人们只有搞好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才可以解决目前社会上的诸如就业、住房、医疗、上学、社会保障等问题。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注重经济的发展

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必须要始终考虑到群众民生的改善。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一切成果都应让人民群众分享。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民生的改善。

自古以来,国家就十分重视民生,古人将国计民生放在一起。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尚书.五子之歌》中有言:“民唯邦本,本固邦宁”。《辞海》中将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这种解释带有一种人文主义关怀色彩。孙中山先生将民生上升到主义的高度,提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生主义主要包括: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一直关心民生问题。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就是我们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6]P56邓小平多次强调,把“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重要的标准来衡量工作的成败得失。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江泽民指出:“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7]P68-69

胡锦涛更是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民生的六大措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8]P26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赵中源.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

[3]吴忠明.三个层面剖析民生问题,遵循规律改善民生[N].光明日报,2008-09-02.

[4]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