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小说中的“言情”对后世言情文学的影响

2011-08-15王春燕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言情爱情文学

王春燕,湛 芬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明代小说中的“言情”对后世言情文学的影响

王春燕,湛 芬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言情”一直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失的内容。作为以小说为文学代表的时代,言情在明代小说中有很大程度的体现,它所具有的特殊而又丰富的内容对中国后世的言情文学有很大的影响。研究明小说中的言情,不仅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明代小说,而且可以全面把握中国言情文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它所具有的特点,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的转变过程,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审美意义。

明代;小说;言情;文学

“情”是个永恒的主题,从“思无邪”的《诗经》时代到今天,言情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最初言情题材的作品多描写人与神鬼之情,至唐代产生了言情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并对之后言情的小说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话本小说更接近市民趣味,与现代通俗小说较为接近,为了迎合市民趣味,产生了才子佳人私定终身、历经磨难后奉旨成婚的故事模式,开才子佳人派小说之源;发展至明代,言情题材在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中大量涌现进而转至高潮。纵观“三言二拍”、《金瓶梅》等优秀小说,不难发现明代小说除了对前代有所继承外,更多的是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明代小说的“言情”特征

马克思曾经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1]但是中国在封建时代长久以来都被“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控制着,男女之间的感情很不自由,《诗经·将仲子》中就有“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的言说。横亘在自由爱情与婚姻之前的,就是古人认为能让人“自别于禽兽”的“礼教”,明中叶后商品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势头,封建经济结构开始松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种新鲜而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注入到当时的社会肌体之中,至晚明“以情抗礼”的思潮则将文学对“情”的渲染推到了另一个高峰,冯梦龙还特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设立“情教”,只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为眷属,正是这种新的意识观念使这些小说别具神采,面貌全新。总体来看,明代小说的言情主要表现出一下几种特点:

其一,打破了礼教观念和门户观念。在《剪灯新话》里,礼教大防和门户之见的打破的现象已有一定的体现,到了“三言二拍”集中所写的很多爱情都是建立在自由相爱、两情相悦的基础之上,私下相爱不再是伤风败俗,男女的结合也不一定非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前提不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的乔太守就主张“相悦为婚、礼以义起”,认为男女之间的接触相爱,乃如“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这就等于承认了男女相爱的合理性。这显然是把情放在了礼的前面。

其二,赞扬争取幸福的勇敢行为。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一篇,叙写故事虽与《西厢记》相近,但女主角莺莺的最终做法大不相同,当他得知心爱的人为父母所逼另娶她人之后,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诉之父母,告之官府,经过不懈的抗争,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幸福。再如张幼谦和罗惜惜的以死抗争和终得团圆,作者也是浓墨重彩、详加描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当然,刘翠翠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三,改变传统的贞操观念。“三言二拍”中的爱情故事多以情为主,表露出了一定程度尊重女性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有贞操观念的精神枷锁,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王三巧失贞于陈大郎在先,改嫁于吴杰在后,但蒋兴哥旧情难忘,不嫌三巧两度失身,最后仍与她破镜重圆。在蒋兴哥身上,体现了重视感情,珍惜所爱的可贵品格,至于三从四德,贞操守节之类根本不再重要。重拾旧爱的男子不但对所爱的女人毫无歧视之心,甚至“越相敬重”。

其四,注意维护女性的自尊。最具代表性的是《杜十娘怒沈百宝箱》。故事里的杜十娘,虽然沦落风尘,但性情高洁、自尊自重,她虽然象所有妓女那样渴望从良,渴望过正常人的爱情生活,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当她发现自己所托非人,爱情破灭的时候,并没有用自己的财宝去换取薄情郎的回心转意,甚至无视他的后悔莫及,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怒涛之中,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和人格尊严。其义正词严的临终怒斥和宁死不辱的刚烈行为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这篇小说也由此而成为“三言”、“二拍”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明代小说中的言情具有打破封建门户观念、赞扬争取幸福行为、贞操观念的改变以及维护女性自尊的特征,明代小说中的言情观念的转变反映的是在“以情抗礼”的文化思想背景下婚恋意识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同时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普遍状况。

二、明代小说中的“言情”对后世言情文学的影响

王国维曾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小说就当之无愧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了。明代小说中言情以其独特的特点影响到后世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言情。清末民初更是掀起了一股“鸳鸯蝴蝶”的言情小说写作高潮,还出现了张恨水、琼瑶等专门创作言情的大家。概括起来明代小说的言情对后世言情文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言情的主人公发生了变化。徐枕亚曾说过:“凡属言情之作,总不能脱离佳人才子之范围。”[2]明言情小说的主人公既有上层人士也有普通市民,这种宽泛的选材使得清代以后文学作品中的言情主人公不再局限于“才子”和“佳人”,普通的市民、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男男女女都可以成为言情的对象,《聊斋志异》还融合了人与妖与动植物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侠客”形象从也出现到了言情小说中,如张恨水的《啼笑姻缘》就穿插了侠女关秀姑的爱情纠葛。

其二,“情”的概念进一步延伸,逐渐与“欲”区别开来。明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情”内容宽泛,既可以是纯粹的单纯的爱情,也可以有赤裸裸的性爱内容,《金瓶梅》的出现,引起了我国古代小说的明显变化,小说思想的不断成熟,形成了小说创作的不同阵营和不同作家群。有的作家以为小说应该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以关注人生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世态炎凉为主旨,形成了典型的人情世态小说创作高峰。有的作家关注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关注在动荡岁月里青年男女的命运,着力塑造纯情的男女,让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走上了一条才子佳人的创作道路。有的作者却关注人的性问题,以性作为描写中心,想通过性的描写,发现人的善与恶,走进人本身,关注人的命运,表达人性的肉欲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命运和社会影响,或者去进行一些所谓的劝诫和说教,其中有不少作品甚至就是赤裸裸的宣淫。

其三,女子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更多的关注,言情文学成为女性诉说爱情婚姻观念的新阵地。在“三言”以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法、追求婚姻自主为主题的作品里,女性的形象既丰满又极富个性。有的大胆、主动、泼辣的追求爱情和幸福,表现对封建礼法的彻底背叛和追求爱情的坚定力量,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在此之后,女性形象被更多地用在了言情文学的创作中,作家在作品中通过不同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爱情价值观念。典型的代表就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她所追求的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是心与心的自然契合,不希望自己处于“被爷们解闷”的位置,虽然她最终以失败结局,但是所起的作用确实发人深省的。

其四,艺术手法上注意心理描写的作用,影响了言情文学的创作。夏志清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对《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有如此的评论:“假如中国古典小说能以此为楷模,集中笔墨于主要人物和场景,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道德理解,而不是仅仅着力于纷繁的事件,它们本来是可以达到堪与西方以《克莱弗丝公主》为嚆矢,以《安娜·卡列尼娜》为最高峰的爱情或奸情小说向媲美的水平。”[3]明言情短篇小说中加入的心理描写冲淡了情节在短篇小说中的比重,使重情节的古代小说向重描写的现代小说的转变成为可能。到了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小说的大量引进,其中的景物描写得到我国部分小说家的青睐,中国的小说家们也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写作,并与心理描写相结合,产生了融情入景的散文笔法,使当时的小说有了诗化的倾向。如息游的《孤凰操》,讲述了“余”在一个春日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余”最初坐在船上看见“岸柳丝丝,临波摇曳,一似向人欢迎者”,后来遇见一个十余岁的女子在烧纸钱,问后知道女子因为给丈夫冲喜,十二岁便嫁给了丈夫,结果丈夫还是去世了。“余”在归途中感叹她的悲苦,而眼前的景物已随着情绪有所改变:“两岸桃花,含愁蹙靥”,“若自怜身世飘零”[4]。

综上所述,明代小说的言情对中国的言情文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分别表现在言情文学中言情主人公的改变、“情”之概念的分化、女性地位的变化以及艺术手法的多样化上。研究明代小说中的言情,不仅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明代小说,而且可以全面把握中国言情文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它所具有的特点,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的转变过程,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审美意义。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0.

[2]陈子平.徐枕亚评传[M].江苏:南京出版社,1994:226.

[3]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M].胡益民,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334.

[4]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84.

The Influence of Romance in Ming Dynasty on Romantic Novels Afterwards

WANG Chun-yan,ZAN Fen
(College ofLiteratur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

"Romance"is indispensable in literary works.As a representative for an age,romance has been greatly embodied in Ming novels,and itsspecial and rich content has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 in the later generations.The study of romance in Ming novels helps us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Ming dynasty from a new perspective but also have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Furthermore,we can observe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female images in literary works which has certain cultural and aesthetic meaning.

Ming Dynasty;novel;romance;literature

I207.419

A

1674-831X(2011)05-0084-03

2011-07-15

王春燕(1975—),女,湖南洞口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湛芬(1964—),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唐宋诗歌及元明清小说研究。

[责任编辑:葛春蕃]

猜你喜欢

言情爱情文学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我们需要文学
“言情”的概念史和“言情”故事的特征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写给失踪者的信》获言情作协大奖
上海沦陷时期“小姐作家”的言情叙事研究
我与文学三十年
《独家星劫》首发记者招待会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