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以英语教学为例
2011-08-15李琳
李琳
(石河子大学 外语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以英语教学为例
李琳
(石河子大学 外语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高等教育与文化建设,是不同领域的元素,但内涵的联动已被大家所公认,孰轻孰重是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的课题,通过理性研究与思考,其基本脉络的定位为: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催化剂,而高等教育则是文化建设传承的载体,两者之间的互利性是显而易见的。
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理性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建设涉及到大学英语教育的方向,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催化剂,属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的软实力。维系英语教育文化建设的推动力表现为:强势与弱势文化关系;高层次文化素质养成的横纵向主线;文化建设主体双元素理论的合成;市场制度和市场需求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力;通识教育内涵的重新定位;创新人才的范畴趋向;拉长英语教学产业链;英语教育周期性理论的形成;英语教育体系的构筑;创新型外语教学的评估涉围等。
一、英语教学文化建设的结构体系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建设是实现当今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途径,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在理论上和实务上的重大课题。英语教学文化建设多元素结构体系是通过教师队伍素质标准化建设、大学生分层次综合潜质开发、大学必修课程的设置和通选课程丰富范畴的导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应然性和谐发展、校园文化的根植和培育、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撑、以及理论积淀型和市场应用型教辅教材的审定与更新等形成的高校外语教学文化建设的软实力(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左于1990年提出,他把国家的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目前,国内对“软实力”普遍意义理解为:文化建设、价值理念、制度规范、法制模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由此不难看出,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建设的导入及整体构筑,必将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办学理念的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教与学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完善、拓宽高校人力资源由内需型、基础型向素质型功能领域的转变。总之,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建设的构筑是为了最终达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可适应性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同步的良性循环。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1]。而文化内涵元素的培养,由于存在着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内向型到外向型、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相互依存的过程,其概念的界定本身即是教育理念创新的范畴。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建设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建设是指:高等院校师生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人生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广义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建设是指:以中西方优秀文化为基奠,(又称传承和借鉴),以国内高等院校全部师生为主体,以国内外市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大学生基本文化素质为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系基本素质中的关键环节,在培养新一代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乃至今后服务社会及社会实践中,由师生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特有的支持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传播、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借鉴教育产业模式并不断充实完善的理念、信息和价值观念及高标准的行为准则等。大学文化建设赋予了社会发展高层次人才特有的并不断输入的精神财富和精神能量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能力,这是关系到民族事业、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催生教育体制、机制创新、顺应科学技术发展、适应新技术革命时代要求必需的物质、精神准备。
二、英语教学文化建设的框架及延伸
大学英语文化建设理念体系的构筑是英语教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系本身的内涵说明:单一性的教学文化理念是狭隘的,整体性的教学文化理念才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建设提供极丰富的、宽视野的、战略性的思考。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建设理念的构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
(一)正确处理好强势文化传承与弱势文化借鉴之间的关系
强势文化一般是指本土文化,我国因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文化认同群体的比例较大,民族尊严及自豪感以及本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导致的趋从性,形成了强势文化的区位引导力。而弱势文化,只相对于我国而言的国外的泊来文化(主要是指西方文化),因传统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文化养成的不同,在我国认同群体比例相对本土文化较小,故称之为弱势文化。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信息产业无边界的辐射,文化交流渠道的多元化,各国文化特别是优秀文化的汲取和借鉴,已成为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应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西方文化习得为辅助。英语是文化的符号,是文化传承的积淀,是思想和交流的工具,固然存在中文强势文化对舶来文化的冲击,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达成一个共识:第二外语的学习,往往是第二文化的学习[2]。
(二)高层次文化素质的养成应从纵横两条主线拓展
横向主线包括同一层面上的中西方文化遗存的现实拉近→中西方优秀文化融合的切入点的探寻→共同智力性成果的规律总结→创新能力的提升(包括交际能力、研究能力、应用能力、合作开发能力等)。纵向主线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要素的集合:第一个层面涉及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基本要求是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以社会自身价值的体现为目标、以社会公认的贡献率为检验的体系结构;第二个层面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包括宏观目标:培养出的大学生为国际人才市场所认可的复合性人才(也称为当然性的综合人才)。中层目标是确保高端人才(专指理论人才、研究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系统工程。第三个层面为微观目标:老师的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改革由一个从经验型固定模式向创新型、多维度、多途径的领域转变,这种转变将激发大学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的创新型学习有个过程的链接。
(三)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双元素理论
以往对大学教学中文化建设的教师与学生以哪个群体为中心或孰轻孰重争论不休,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两者相互并存、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一个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就不可能造就出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优秀人才产品。反之,不论哪个高等院校能够造就出大师级、专家级的国家栋梁之材,那么,社会对该校师资队伍的认可度将会大为提升。综上,高等院校必须以教师和学生为双元素主体共同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四)教育制度以市场经济制度为前提,教育目标以市场需求为转移
这种架构符合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教育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我们的社会制度又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表征,故教育制度的市场化是在所难免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高端人才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3]。也就是说,教育制度中体制及机制的改革,不能够脱离两个要素:即市场需求和高端人才资源。我们在强调教育制度市场运行的同时,整个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要自始至终的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使大学生通过大学的初始教育成为“四有”人才。
三、新时期文化建设引领创新教育范畴的拓宽
我国大学教育不仅经历了规模上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伴随着教育理念上的更新,即由自由教育更新为职业教育,直到现阶段的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内涵的重新定位
“通识教育”这一术语首次提出是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于1945年发表的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中定义的。通识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份教育,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4]。通识教育内涵的范畴要大于素质教育,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涵盖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同:通识教育注重教育内在的价值,而通才教育则强调人的知识的广博性和工具性价值。中国通识教育的合理性内核不是节点的改革,而是层面的完善,说到底是融合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创新型教育模式
(二)大学人才的培养导向关键是创新
我国人才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技能为本的应用型人才、以知识为本的适用性人才、以人为本的改造性人才即创新性人才[5]212。创新性人才基于或者有赖于创新性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心理素质、创新思想素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要求[5]214-215。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其关键性因素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人才的思维由于传统和习惯具有定式思维(stereotype)的惯性,故创新性人才的思维应确定为批判性思维、比较性思维、战略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和变异性思维。人才思维的培养是需要磨练的、是有过程的。当然,人才思维的方式决定了创新人才群体的学科分类及规模。如果我们将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定为:既是理论研究创新型人才,又是实践应用上的创新型人才,这种理论上的设计必然会导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结果。
四、教育产业链这一社会需求目标的科学定位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底部容量较大的基础是技工和职业中专人才;中间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上层是硕士研究生人才;顶端是博士、博士后研究人才。这种梯次人才结构按社会需求是有比例额度控制的,我国2004年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9%,且因扩大招生入学比例还在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一)大学英语教育文化建设周期性理论的形成
大学英语教育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有周期的,周期性是可变的。通识教育把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体,反映出对历史教育传统的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迫切性[4]。大学英语教育周期性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三类: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三类。1977年-1986年为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1987年-1998年的英语教育课程设计,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为目标,主要是培养英语的复合性人才;1998年以后,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调研发现,外语教育存在着五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不适应、教学管理不适应[6]。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并非连续平稳的发展过程,在培育周期内实然地会出现若干相对持续的人才低谷,当创新型人才辈出与市场的人才需求对接时,将会出现数十倍密集性的高峰人才群。
(二)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文化建设体系的改革应遵循的规律
教育体制作为教育组织制度是一系列教育活动的集合,具有体系性。以各学科建设为基础的教育《大纲》及《评估体系》必须符合学科建设的规律,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学科定位和发展目标及社会需求“三位一体”的综合框架结构形成。专业技能课程的配置以应然性、科学性、联系性、时域性为标准,固化必修课程;同时还要导入不同层次的生源的阶梯教育。在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上,以通识教育为轴心形成精选的核心课程与必修课同等考核模式。亨利·罗奈夫斯基曾经指出:“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研究讨论、独立思考、学生制定进度的指导——至少与课程同等重要。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会学生更多的超过该课实现的东西,课堂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精灵必须来源与师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7]。在教学方法的机制上,教学可以采取小班(30人以内)讨论制、导师辅导制(每位教授负责5名学生)、第二课堂文化生活的多元制(包括文体活动、英语沙龙、社会团体活动、个人网页的设置、互联网QQ交流等)、国内与国外交叉教学制(通过委托、委派、联合办学等方式)、前瞻性课题讲座制、网络信息射入制、倡导参与公益活动制、营造校园文化多样制、师生兴趣培养的科研制、优势骨干师资资源全国流动制、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制、外语教育研究体系的层次构筑制,即分别设有国家级、省级、校级、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外语教育人才的评估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外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由三个板块组成即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手段[5]12-17。对创新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评估:包括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教育理念的统一、教学效果的趋同);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手段的基础性、多元性、适应性、实效性的科学配置。精确考核是以教师平时创新性教学、创新性科研、人文素质、校内外的认可度形成评价标准(包括对教学、学习过程两个层面),其评价的主体由单一的相关学生群体扩展为相关的教师群体,实行双考核制。对教师的指标性评价项目具体包括为公共部分:教师的道德水平标准,教师形象、肢体语言的规范、纪律作风的养成、创新意识的培养,自身新知识新理念的输入等。专业部分的要求:单一教学层面与不同教学层面教授内容的教案准备的充分程度;课堂上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师生的认可度、参与课堂内外辅助教学具体事项及效果测评,代课总量和不同层次的教学难度的比例、科研水平及年度内教学成果的展示等。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课堂的表现、课外第二课堂的参与度、作业的完成情况、平时成绩的综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兴趣的培养的涉围等。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兼融,实现考核手段的多样化。
[1]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1192
[2]Brown,H.D.1986.Learning Second Culture[A].In Valdes,J. M.(ed.)Culture Bound[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city Press.34-48
[3]谢鲁江.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4.
[4]杨春梅.通识教育:本质与途径[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8:44.
[5]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8:212.
[6]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8:202-203.
[7]亨利·罗奈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122.
Rational Thought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English Teaching
LI Lin
(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ure are the elements in different fields,but the linkage of their content has been recognized by everyone and we should re-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wo.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rational thinking,this paper argues that culture construction acts as a catalyst for a virtuous cycle in leap-forward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while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heritage,the mutually beneficial nature between the two isobvious.
culture construction;reason;thinking
H319
A
1674-831X(2011)045-0044-04
2011-07-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740033)
李琳(1959- ),女,四川广汉人,石河子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佳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