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政治参与愿望和渠道探讨
2011-08-15李娟
★李娟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参与决定着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因此研究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状况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的主要渠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当前我国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热情高涨,参与意识增强,参与渠道呈现出多元化。
(一)基层群众自治。基层群众自治是群众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分为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是村(居)民参与农村(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岳阳楼区,村、社区换届选举中普遍实行了“海选”制度,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许多在外务工经商的群众赶回来参与选举。基层群众自治为群众政治参与提供了最大的实践场所。
(二)选举性政治参与。参加各种选举是群众政治参与的普遍形式。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区县一级人大代表和乡镇一级的人大代表采用的是直接选举的制度,这就为广大群众参与选举提供了政治保障。民主选举虽然是当前我国群众政治参与的普遍形式,但是群众对自己选举投票所起作用的评价不高,认为这只是一种确认式的选举,难以真正体现自己的意志。选举是各阶层利益合法表达的重要渠道,如果公民不能通过选举产生自身利益的代表,意味着他们的参与热情与参与行为不能纳入现有体制。
(三)表达性政治参与。政治表达又叫讨论、议论政治,是指群众通过某些途径、运用某些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以便影响政府决策,是公认的群众积极参与政治的形式之一。现阶段群众参与国家政事和社会问题讨论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有网络、电视、报刊杂志、广播和会议等,其中网络和新闻媒体在群众参与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比较活跃。
(四)个人接触性参与。大多数群众相信“接触领导”是“有效”的政治参与,人民信访制度给了普通群众一个接触政府、通过个人或者群体的力量影响政府决策的一条合法途径,是我国群众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上门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理的一种行为,是群众在现阶段维权的最后手段。信访主要表现为利益诉求方面,大部分群众要求解决他们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在当今社会被普遍使用,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解决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
(五)党派社团性参与。群众加入执政党、民主党派甚至其他群众性团体、组织(如工商联、商会、妇联、共青团、工会、文联、社科联等群众性团体),事实上都是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些组织都是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的社团,都要承认执政党的领导地位,这就给加入这些组织的群众以政治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可能。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数量已经超过8000万人,民主党派的党员数量也超过60万人,加入共青团、妇联和工会的人数均在千万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还兴起了许多以特定的利益为纽带、以直接反映其成员共同关心的特定问题为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组织,如各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等,它们通过组织大型公共活动,维护本组织成员利益,影响政府决策,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组织机制,更是群众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的有效手段。从调查来看,虽然岳阳楼区居民的社团意识较强,通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进行利益表达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但目前群众政治参与主要还停留在组织性较弱的个体参与阶段。
二、现阶段基层群众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群众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群众政治参与机制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政治参与的不平衡现象还很突出,参与层次不高。政治参与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空间和结构的不平衡、参与的要求和能力的不平衡。空间不平衡指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展程度的不一致。一般说来,城市较农村、大中城市较小城市、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因经济实力、群众综合素质和政治信息接受程度等原因,群众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较强。从结构上看,文化阶层以及从事的职业与政治关系较密切者,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而其他职业者对政治参与还是比较冷漠。群众的政治参与要求与能力表现出不平衡,有些群众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愿望,而且期望值很高,但他们不知道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不懂得参与的途径和方法,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实现有效的政治参与。
(二)群众政治参与的愿望不强,动员性参与还相当普遍。从量上看,经常性地参与政治的群众数量仍然较少,参与政治的次数和频度也较低。从质上看,区域性或问题性参与多,高层次的政治参与较少;动员性参与偏多,主动性参与较少;阶段性参与多,目标性参与少。
(三)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还比较低,机制程序不完善。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群众政治参与提供了根本的保证,但基本政治参与制度的具体贯彻执行中还存在一些偏颇,特别是一些具体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大的选举制度还很不完善,如提名制度、确定候选人制度等,均没有明确的规定。现有的选举制度在选举实践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基层地区选举走过场,不尊重选民或代表的意愿,形成事实上的“确认型选举”或“安排式选举”。二是政治协商制度出现了“行政化”的趋势,依附性较强,受执政党态度的影响较大,群众基础不够深厚,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三是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从整体上看,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比较严重,社会亲和力不够,在组织化力量保障各自成员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不足,社会公众对其依赖感不强,期望值和认同感不高,作为群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其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比较小。四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没能很好地处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党的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党的基层组织包揽一切,基层群众自治的结构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制度不健全,工作制度多,管理制度少,形式主义较严重,制度本身没有适应基层群众利益要求的变化,在实践中难以真正体现自治的原则。
三、扩大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措施
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提高群众的政治参与水平,达到参与的理性化、有序化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
(一)不断扩大群众知情权。信息公开,是群众有效政治参与的前提。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为其提供足够的信息,是促使和保证群众参与的先决条件,信息公开的程度和获取信息的途径直接影响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群众知情权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实行政务的公开、公正和透明。政务公开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将除涉及政府秘密之外的信息公开,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将其具体工作过程、立法过程公开,要求司法公开。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听证制度。听证制度是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一种较好方式,要加强立法听证、司法听证、行政听证等制度建设;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等。
(二)努力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把政治参与全面纳入法制轨道,是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保证。要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参与的程序和准则、参与方式和渠道等进行法律确认,并以此为依据对公民的参与加以必要的规范。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健全、完善选举制度。要逐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把选举制度与选民的利益真正联系起来,让选举行为真正能表达人民的意志;要推进竞争性选举,让那些真正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优秀代表脱颖而出。第二,健全、完善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度。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立法制度、对公职人员的评议制度、群众批评建议制度等,建立、健全专家论证制度;完善协商对话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信访制度,发挥群众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等方面的功能。第三,健全、完善监督制度。要疏通、拓展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渠道,健全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制度和程序;要完善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制度;要完善舆论监督制度。
(三)拓宽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我国目前已形成和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各群体之间存在异质性的利益差别,其利益表达要求强烈。我国政府应鼓励建立代表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团体,并创造条件以便于它们的利益表达。要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对利益表达进行法律保护,不仅使之具有合法性,而且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利益表达渠道,尤其是要形成多元的顺畅的非强制性的利益表达渠道。例如,可以试行“代理表达”,即利益集团将自己的代表推选进有关政治机构,代表本集团进行利益表达;可以考虑恢复“农会”组织,以便于我国人口最多的利益群体——农民有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
(四)提高群众政治参与素质。群众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群众自主、理性的参与,因此,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有赖于群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社会,缺乏民主法制传统,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农民群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封建宗法观念的影响,文化素质不高,对政治参与缺乏热情,甚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都忍声吞气,不去力争,更谈不上提建议、意见、申诉、控告和进行检举、监督。当然,造成这种状况除了社会历史原因之外,还与我国原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有关。因此,加强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对新时期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十分重要。我们要把民主政治实践与民主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群众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监督意识,提高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的热情,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并在广泛参与各项政治活动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