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11-08-15李晓艳张广鑫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参政参政党多党合作

★ 李晓艳 张广鑫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课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活动。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表明了其对时代发展脉搏的清醒把握和新形势下党建规律的深刻认识。作为与中国共产党和谐共处,亲密合作的参政党,应当与时俱进提出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战略目标,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参政能力,巩固参政地位,履行参政使命,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崭新局面。

一、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必要性

建设学习型参政党命题的提出是把民主党派建设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应该说这是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必然要求,是共产党扩大执政基础、增强执政能力、实现执政目标的本质要求,是参政党提升自身素质,顺利实现政治交接的时代要求。

(一)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发挥政党制度优势,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1]执政的共产党已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目标,作为亲密合作的友党,参政党也应当顺势而为,以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为目标,积极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建设。

与学习型执政党参政议政需要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不同于一党制、两党制,也不同于多党制。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其政治框架是以合作对象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各党派求同存异,和谐共生。执政的共产党与参政的各民主党派都是我国政党制度中的主体,各政党自身建设不仅关系到本党的存在和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在执政的共产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形势下,作为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参政党应当与执政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为当前己任,方能与执政党进行沟通、协商、合作,才能有参政议政的共同话语权。我国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其中以文教医卫、工程技术界居多,精通经济、管理、行政、法律的较少,对他们来说,参政议政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参政议政所提的意见建议,越来越趋向于全局化、专业化,高质量的议案提案需要民主党派成员具有较精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因此,民主党派成员必须不断学习,并善于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为履行参政使命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对学习型执政党进行民主监督需要建设学习型参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是共产党同参政党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生动写照。共产党必须当好家,执好政;参政党必须谋好策,参好政。参政党对执政党实行民主监督是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明确指出共产党要“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更加需要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民主党派在政党层面开展的监督,与其他形式的监督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民主党派的监督是国家政治体制内的一种纠错机制,也是一种社会反馈机制。民主党派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履行监督职责,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对决策和权力运行过程施加影响,有利于执政党及时了解情况、完善决策和化解矛盾。民主党派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广泛深入了解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把握改革发展实际,提高创新思维和辨证思维能力,才能对学习型执政党开展富有成效的监督。

(二)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共产党扩大执政基础、增强执政能力、实现执政目标的本质要求

在中国政党关系格局中民主党派的角色定位是,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执政的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在党际关系中实质上是团结合作的关系,二者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促进发展。民主党派参政能力越强,对共产党执政的帮助就越大,对共同事业的推动就越大。

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基础是共产党执政地位赖以维持和巩固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最核心的是人民这个基础,只有人民的认可、授权和支持,党才能执政,也才能执好政。”[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获得最广大人民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巩固执政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凸显,对执政党的认同出现分化甚至弱化。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的关键因素。民主党派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他们能够紧密联系其所代表和联系的界别群众,自下而上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自上而下传达执政党的方针政策,民主党派是执政党凝心聚力的桥梁和纽带。民主党派做好群众工作有赖于政治把握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途径唯有学习别无他法,因此学习对于参政党而言是一种政治责任,是一种精神追求;学习是持续学习,是创造性学习,这是学习型参政党的应有之义。

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有助于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革和完善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离不开参政党的合作和支持。我国参政党大都由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集中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精英人才,素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参政党既能从执政的局外者视角看问题,又能从政权的参与者视角看问题,这种特有的多视角政治优势,使参政党易于发现执政党自身不易察觉的问题,提出比较客观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共产党尽量避免和减少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辅助作用与其参政能力呈正比关系,持久深入的学习才可能使参政党对客观形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对参政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把握。因此,极有必要将学习型政党作为参政党的建设目标确定下来,以期深入研究学习型参政党建设规律。

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有助于提高执政党的执政绩效,实现执政目标。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是政党之间相互依存、亲密合作,而不是相互倾轧、争权夺利。与学习型执政党和谐共建、合作共事的匹配角色只能是学习型参政党。参政党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将自己所代表、联系的那部分群众引入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而又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助执政党和政府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亮丽转型。参政党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书本,学习实践,学习群众,学习各种可以学习、应当学习的知识、技术、经验,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为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不可或缺的政治资源,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促进执政党有效降低执政成本,帮助执政党提高执政绩效,实现执政目标最大化。

(三)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顺应历史方位与自身变化,提升参政党素质,顺利实现政治交接的时代要求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为我国参政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参政党要永葆生机与活力,巩固参政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科学参政,担当参政职责,这是与共产党长期共存的必要条件。

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抓住全球化历史机遇,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总量爆炸式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适应时代发展的这种基本趋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参政党作为共产党的政治同盟,其成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应当以开放的、积极的、进取的心态顺应时代发展,抓住机遇,不断地深入地学理论、学法律、学政策,使自身的知识面更加宽广,视野更加宽阔,提案才能更加科学。如果不加强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参政能力就会退化,民主监督就会弱化。

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应对社会开放性和多样性带来的新挑战,增强民主党派成员对我国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认同感的需要。与我国社会日益加剧的开放态势相伴而来的是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各种境外思潮的涌入。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正利用经济全球化力图实现政治全球化,他们将正在崛起和强大的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基本策略,矛头直指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向我国渗透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利用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取代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清社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参政党员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甚至极少数参政党员对多党合作政党制度产生了动摇。我们必须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参政党建设之路——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只有学习才能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参政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参政党员对中国特色政治文明更加坚定和认同,以参政党理论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自觉地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始终使参政党和执政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培育和引导新一代党外代表性人士,顺利实现政治交接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民主党派自身发生了较大变化。各民主党派成员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成员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新生力量多,旗帜人物少;文化层次高,从政经验少等特点。“近年来,40岁以下的年轻成员加入民主党派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新时期加入民主党派的成员占成员总数的95%以上。”[3]成员结构的新变化带来了思想状况的新特点,新成员已经不满足于老一辈“听、跟、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表现出更多的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在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呈现多样性特征。虽然这些思想状况的新变化为参政党带来了发展活力,但是相对于老一辈来说,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成长环境不同,一些新成员缺少同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经历和体验,对多党合作的历史传统缺乏系统的了解,对基本国情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民主党派的历史、性质、使命、作用缺乏坚定的信念。“搞好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首先要搞好政治交接,重点是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4]增强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必要途径就是进行党派传统的传承教育,深入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使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并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使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可能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呼唤着理论。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求,不但具有理论层面的建设必要性,而且具有实践层面的现实可能性。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可能性在于:民主党派具有内在发展动力、民主党派占据有利政治资源、民主党派拥有重要推动力量。

(一)参政党具有进步性,积极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民主党派具有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内在发展动力

我国民主党派具有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这是民主党派之所以成为参政党的根本决定条件“。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是与他们积极参加我们党领导的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实现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历史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5]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民主党派始终是共产党筚路褴褛开创伟业的积极参加者和坚定支持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党派坚决拥护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党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共产党的建设步伐,与时俱进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奋斗目标。例如,各民主党派在中共召开十七大之后都先后召开了本党派的全国代表大会,修改和完善了各自的党派章程和纲领,都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提高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能力和水平。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一直在学习中积极探索建设规律,具有加强自身建设的主动意识,只是工作做得还不够系统化和规范化。参政党建设的关键是首先在理论上确立建设目标,“没有理论,就很难辨别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就很难把握正确的方向,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坚定。”[6]学习型参政党正是民主党派应当追求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建设目标,民主党派若能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强化自身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必将拥有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不竭动力。

(二)参政党与执政党具有同一性,党际间可良性互动发展,民主党派占据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有利政治资源

在我国多党合作中,执政的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政治方向、具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奋斗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历史使命。这种统一性,决定着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两者在党的建设方面必然存在着共同性,不仅在内容上存在许多共同话题,而且在一些重大原则上也彼此相同或相近。长期以来,民主党派紧密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学习和借鉴共产党建设的宝贵经验,在加强参政党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1995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发起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内容的“三讲”教育,有些民主党派干部发出倡议“民主党派也应该坚持‘三讲’”[7]。中共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性问题。为了与执政党的建设合拍,民主党派也随之开始思考和讨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的问题,有的民主党派提出“把自己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要求的参政党”或“建设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参政党”的建设目标。作为历经九十年风云变幻、严峻考验的成熟执政党,共产党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经验丰富,成果卓著。在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提炼的宝贵经验,对民主党派极具参考和借鉴价值,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完全可以共享执政党的有利政治资源。

(三)执政党在参政党建设中一贯给予正确的政治引导、极大的精神鞭策和物质帮助,民主党派拥有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中,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民主党派的建设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民主党派政治方向的把握和引导、精神的激励和物质的帮助方面。例如,1986年中共中央批准的《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明确指出,要协助民主党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自我教育。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认了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并把“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专门列为一个部分提出相关政策,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建设的重视,逐步引导民主党派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05年胡锦涛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8],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促进的论断。随后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把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2006年召开的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再次强调指出“既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9]执政党与参政党在建设中相互促进这一论断的提出和深化,不但鼓舞了参政的各民主党派及其全体党员,同时也鞭策了理论工作者对参政党建设进行新的探索和突破。执政的共产党的政治引导、精神激励和物质帮助是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重要推动力量。

[1][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144、145.

[2]奚洁人主编.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A].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3]郑宪等编著.中国参政党建设新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91.

[4]胡锦涛.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 [OL].来源: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网站http://www.zytzb.cn/09/theory/lunshu/hujin tao/200909/t20090928_576042.html 2009-01-08

[6]成思危.在民建中央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OL].2002年 5月30日http://www.cndca.org.cn/news/MJnews/200807/t20080712_1820.html

[7]徐声瑛.民主党派也应该坚持‘三讲[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2.

[8]胡锦涛.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座谈会胡锦涛致新春祝福 [N].人民日报,2005-2-5.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50-551.

猜你喜欢

参政参政党多党合作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颜回之乐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为谁参政?
——参政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
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