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1-08-15郑敏燕
郑敏燕
(广东金融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0631)
大众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郑敏燕
(广东金融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0631)
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杰出成果,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汹涌而至,迅速形成对包括主流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形态的强烈冲击,大众文化不仅改变着既有的文化内涵,更以无所不在的触角伸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并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着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大众文化的概念特殊和国外内学界对此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中国正在起步的大众文化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众文化;基本特征;研究现状;综述
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对它的研究是20世纪以来全世界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事件。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杰出成果,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汹涌而至,迅速形成对包括主流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形态的强烈冲击,大众文化不仅改变着既有的文化内涵,更以无所不在的触角伸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并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着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正是大众文化这种对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引起了知识界、文化界、教育界等的强烈关注及研究。
一、大众文化的涵义
“大众文化”当下已成为一个流行的词语,但由于“大众文化”是“舶来之物”,并且西方学者对于该概念的解释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于是在中国学界也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英语中,“大众文化”对应着两个词汇: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潘知常和林玮在他们合著的《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对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做的解释,他们指出:“mass有‘乌合之众’的含义,因此mass culture也主要是指一种为平民准备的低等文化,其中所蕴涵的那种立足精英立场,对大众文化的贵族式的不屑清晰可见。”“popular culture指一种民众的文化,其中不含贬义,体现的是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一种宽容的态度。”①但是到了现在,除了进行特定的文化研究,mass culture事实上已经是一个被人忘却的概念,在西方谈到大众文化无一例外是指popular culture;在中国学界也基本上与国际流行的观点保持一致的看法。笔者在此也不再去考究“大众文化”学界基于文化研究立场不同产生的对于英文概念理解上的分歧,而是依据本论文所要谈到的问题,笔者也认为使用popular culture更为贴切,并依据此来寻找大众文化的涵义:“现代社会,它更倾向于指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②例如: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通俗文学、报纸周刊、网络文化、卡拉OK、广告、流行服饰、家居设计、饮食文化等等。
二、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为了更好地认识大众文化及分析其影响力,在此,有必要分析一下大众文化的特征。
(一)商业性。从大众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大众文化是与文化工业的产生紧密相关的,是以工业方式批量生产的、复制的文化产品,是商业时代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形成了一个可开发的文化市场。为了获取市民和大众口袋里的钱,商人不失时机地侵入文化领域,参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宣传和流通,因此文化产品成为了一种商品,也决定了大众文化产品只有在成为商品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能压倒非商品性,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另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费需求,它以大众为依托,大众对于文化类型的认同和需求,直接影响到大众文化的生产。因此它必须符合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并向大众的消费热点趋近,并通过市场机制得以传播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给它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的特点。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性文化从根本上改造了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同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大众文化具有一种赤裸裸的商品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这样,传统的文化与经济的界限被完全打破,两者之间的分界变得含糊不清,人们己经很难辨别哪些是纯粹的文化行为,哪些是纯粹的经济活动。但也正是这种兼有文化和经济两种性能的特殊品质,使得大众文化比起传统的文化形式,更容易进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二)通俗性。大众文化的选择主体是大众,这使得它必须采取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既要通俗易懂,又要适应平民的审美情趣和消遣心理。也就是说,大众文化使艺术平民化,抹平了高雅艺术的深度,“艺术”要走进生活,它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大众仅仅作为一个文化鉴赏者,而是满足大众的需求,站在大众的角度将艺术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并逐渐拉平两者的距离。那么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俗的,其内容又是世俗的,它所展示的是文化精神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大众只是想消费和享受精神的愉悦而不是想研究;它关注的中心是老百姓的生活,使大众能够自动感悟和主动接受。总之,大众文化“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③,使艺术日益生活化。
(三)娱乐消遣性。我们应当承认,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消遣、娱乐功能,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提供给一定范围的大众去读、去看、去听的,但是从来没有一种文化形式像今天的大众文化一样,鲜明地为大众的娱乐、休闲服务,它没有一贯的立场,随时迎合大众的口味,并随市场情况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文化立场,使人们在快餐式的文化读物中,在轻松惬意的影视片中,在具有刺激性的电子游戏中,消解现代社会工作中的紧张心理与情绪,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如果没有大众文化的填充,私人生活区域中的文化需要将不能满足,在社会中就有可能出现更贫瘠的文化荒漠。”④
(四)参与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文化形式,它结束了文化是少数人的事业的历史,使其成了人人都能参与的事业,消除了文化的贵族标志,文化商品的创造者、生产者、消费者、欣赏者逐步融为一体。一方面,网络文化、商业广告、卡拉OK、电视、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都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特别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大众的主观愿望可以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和大众传媒,便捷、有效地影响到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
(五)全球性。大众文化依靠高技术的传媒和跨国资本的运作,逐步发展为一种超越地域、民族、国界的全球性文化。“在当代艺术的大展览厅里,展览对任何想了解世界文化的人都开放,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惊愕。”⑤大众文化的各种形式,如影视、VCD影碟、电子游戏、商业广告、流行音乐等能在极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大众文化的这种全球化趋势,将世界缩小到一个小天地中,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希望知道地东西,使人类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现着各民族和各个国家的互相理解、认同;另一方面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着西方的政治信仰、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三、大众文化在中外学界的研究现状
大众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充满争议,在西方20世纪30~50年代就出现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其中最为激进的批判应首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法兰克福学派所做的批判,并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有: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启蒙的辩证法》、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洛文塔尔《文学、通俗文化与社会》、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等;而对大众文化持肯定态度的是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主要代表有霍加特《文化的用途》、威廉斯《文化与社会》、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阅读大众文化》、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等;另外当代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詹姆逊在他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两部著作中也谈到大众文化的相关内容等。
由于大众文化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因此在西方,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讨论、批评一直沸沸扬扬,是西方学术界之显学,而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大众文化研究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
中国学者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源自于对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理论流派的研究。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形形色色流派中,对中国学者影响较为深刻的有: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说、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以及各种后现代主义理论。当然也有从结构主义与符号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等学派来研究大众文化的。笔者在此仅对几个主要流派做简单的介绍:法兰克福学派是最早和最系统开展对大众文化批判的学派,在他们眼里:“大众文化成为标准文化、程式文化、重复文化和肤浅文化的同义语,是为一种虚假的感官快乐而牺牲了许多历史弥新的价值观念。”⑥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大众文化,其中也隐含着高雅文化或先锋艺术与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主要有阿多诺、霍克海默、F.R.利维斯、马尔库塞等人。英国伯明翰学派是对大众文化持肯定态度的学派,他们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被称为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决裂性”成果。他们主张以平民主义的立场而不是精英主义的姿态对待大众文化,推翻了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的等级秩序,把文化研究变成对现实问题进行反思。英国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主要有霍加特、威廉斯、霍尔、费斯克等人。另外,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詹姆逊对原先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进行了根本性的重构,他认为,大众文化已经是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认为现代主义的语言中心已经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视觉中心文化,并且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将改变人们的感受和经验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认为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早先存在的界限被取消了。詹姆逊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为文化研究开启了又一新的领域。据此,有学者认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主要是通过解说三个问题来逐次展开的:“首先,是谁?是什么决定着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从何而来?其次,如何看待商业化和产业化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最后,大众文化扮演何种意识形态角色?”⑦目前,在中国,应该说大众文化研究进入全方位领域,西方的各种学说继续被引入进来和研究,同时也在努力探寻在中国特定环境下的大众文化涉及的诸多问题以及切合实际的解释,开始探寻自己的研究方法。例如对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批判:研究中国的大众文化产业化问题、研究中国的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文化的现象及各种特殊娱乐方式等等。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有:陆扬、王毅的《大众文化与传媒》、吴士余主编《大众文化研究》、黄会林主编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陈刚《大众文化与乌托邦》、李陀主编《大众文化批评丛书》等等。
目前在中国,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如火如荼,主要表现为对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流派的译介和对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批判,但总体而言,大众文化研究还没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还是处于起步的阶段,当然中国学者也在积极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
注释:
①②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6页。
③[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④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⑤[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0页。
⑥⑦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18页。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
[3][英国]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7]许文郁,朱忠元,许苗苗.大众文化批评[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宁健.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问题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3-08.
[9]何兰萍.我国大众文化研究最新动态述评[J].学术论坛,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