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研究的定位思考

2011-08-15张峰林刘定平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成员建设

张峰林 刘定平

(1.2.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研究的定位思考

张峰林1刘定平2

(1.2.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研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个理论研究范畴的内容,也是实践领域探讨的新课题:从中国民主党派史看,高校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建设的新生主力军团;从中国民主党派研究看,高校民主党派研究是参政党研究新的基础性研究领域;从高校民主党派整体与个体特点看,高校民主党派研究是参政党建设研究新的动态性研究领域。

高校民主党派 参政党建设

研究高校民主党派的目的,旨在把握高校民主党派形成、发展和自身建设的规律性,把握高校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优势、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参政党源头作用与社会职责的规律性。这是目前马克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新领域。

一、从中国民主党派史看,高校民主党派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新生主力军团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共有民主党派成员约1.2万人,在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到1957年上半年,民主党派已发展到近10万人,但文化大革命使其规模一度萎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党派组织得到了恢复和较快发展,至1979年,全国民主党派成员总数达6.5万余人,但此时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比较少。至1989年底,全国民主党派成员总数达到32万多人,一些民主党派先后在高校建立了基层组织,民主党派成员数量增加。

高校是人才的发源地、创造地和聚集地,汇聚着一大批文化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社会联系广、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部属高校中基本都组建了6至7个党派,都建有民主党派基层委员会、总支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其领导班子也较为健全,一般都设主委1人,副主委1-2人,委员3-7人。据统计,全国高校中民主党派成员有11万多,占全国70多万民主党派成员的1/7,有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600多人,有1万多名党外人士担任校、院(系)等领导职务,其中,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中有38位党外人士担任校长或副校长。在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1100多人来自高校,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56人,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卫生部部长陈竺都来自高校,八个民主党派的中央主席有5位来自高校。由中央统战部掌握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重点人物库中,38%来自高校。

实践证明,高校民主党派是实现民主党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建设,不仅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诉求,也是执政党的希望和要求。江泽民同志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把它坚持好、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协助民主党派加强建设。因此,要“长期共存”,真正把多党合作这篇文章做好,有赖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高校建设中的作用,如何更有效地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远发展,这也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充分认识他们的作用,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推动其作用的发挥,对于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二、从中国民主党派研究看,高校民主党派研究是参政党研究新的基础性研究领域

从本质上讲,中国民主党派“不是一个单一阶级的政党”,“他们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产出来的特殊政党”[1](P222)。纵观中国民主党派理论发展历史,其真正的研究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政治上民主党派被视为“资产阶级政党”,民主党派研究被视为禁区和雷区,关于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是一片空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才开始了民主党派历史方面的学术研究。

当前,民主党派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学术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政治环境好转,学术界打破禁忌,开始对民主党派进行深层次、多领域的研究。既从宏观上整体展开客观的研究,又从微观上具体把握民主党派历史、内涵、形成和发展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等,并积极开拓中国各民主党派史研究领域。如8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彦奇教授在全国率先开展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历史研究,为本科和研究生开设各民主党派历史研究课程,并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访问学者。在彦奇教授和10多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撰写出版了《中国各民主党派历史研究丛书》。该丛书在掌握和运用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客观地研究了中国各民主党派自身产生发展的历史、思想主张,研究了它们各自在中国历史发展转折关头的立场和态度、地位和作用。对于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同中间势力一起发动和参加民主运动、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战胜利后追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中国青年党和中国国家社会党等资产阶级右翼政党,也进行了开拓性的系统研究。如周淑真先生的《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对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青年党的历史及其指导思想——国家主义给予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大家又普遍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党派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由曹建民、周淑真、于国红等先生撰写的《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对各民主党派自产生到1992年底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在进行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的同时,开始了民主党派历史人物研究。由彦奇先生主编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历史人物传》(1-5卷)于1991出版。在此以后,在全国范围内也出版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民主党派历史和人物的著作。学者们不再简单粗暴地把民主党派的创始人和组织者称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是客观地承认他们中不少人或是清末的秀才、举人、进士,或是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政治经验,大多数都是知名国内、蜚声海外之士,“在整个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的征程中,作为各民主党派的创始人、领导者、组织者及其众多的社会活动家,他们都留有自己的足迹,都创造了业绩。这些足迹和业绩固然是他们所走的和所创造的,但同时也是属于人民的,属于社会的。”[2](P171)近年来,随着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人们普遍希望了解民主党派历史人物,从客观上促进了研究的深入。一批民主党派创始人如邓演达、黄炎培、沈钧儒、梁漱溟、李济深、何香凝、马叙伦等的传记相继出版,如余科杰先生撰写的《张澜评传》就是近年来在民主党派历史和人物研究方面的力作。

虽然民主党派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与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表现为:一是有关民主党派的理论研究同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适应,对当今高校民主党派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二是研究成果的质量有待提高,重复研究多,开拓性研究少;对党的方针政策注释性研究多,学理性研究少;对中国民主党派的整体研究多,对高校等个体研究少,关于高校民主党派发展演变与建设研究成果更未曾见。三是国内研究队伍相对单一,主要集中于统战系统中的各级政协、统战部、党校、社会主义学院、民主党派的理论研究部门。因此,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时代对政党问题研究的需要。

高校是民主党派组织比较集中的地方,高校中的民主党派组织,是培养、输送民主党派各级组织领导骨干和党外干部的重要源头,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基石,是高校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培养具有民族凝聚力、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依靠力量。切实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建设,对于促进民主党派整体素质的提高,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科教兴国的历史任务,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对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大研究力度。

三、从高校民主党派整体与个体特点看,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研究是参政党研究新的动态性领域

现阶段高校民主党派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第一,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增多。据调查表明,新时期以来除台盟在高校人数较少外,所有的民主党派都在高校发展成员。绝大多数的民主党派都在高校中建立了基层组织。第二,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知识层次有较大提高。高职称和高学历是民主党派成员的一个显著特点。民主党派高职称成员占高校全部高职称的比例,平均近三分之一;而民主党派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平均占到党派人数的近一半。在北京地区重点高校的民盟和九三等党派,这个比例甚至达到90%以上,有的还是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是各自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第三,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由校内的成员扩展到海外的有关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对外交往扩大了高校知识分子学术交流、人员交往和出国深造的途径。目前,从改革开放至今赴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约为40万人,其中已有近13万人学成回来报效祖国。这些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高校出去又返回有关学校的,这是高校统战工作的进一步延伸,也是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的延伸。

同时,高校的民主党派成员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市场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本质要求,冲击着知识分子“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他们不仅看重自已人格的尊严,而且也开始注重自身社会价值和物质利益的实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强化了广大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积极进取精神,促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教学、科研同现实生产力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少党派成员集体意识、奉献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倾向。二是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报效祖国的心情特别迫切。从近几年来各级人大、政协会议上提交的议案、提案看,知识分子占了很大比例。但是,由于受到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也有个别民主党派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脱离中国国情,对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三权分立”等盲目崇拜,并以此作为衡量我国政治制度优劣的标准,思想认识上产生了偏差。三是利益分化趋于明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经济收入差距并不明显。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中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重点院校或应用性、实用性强的学科、专业成为人才技术市场的热门需求,而普通院校的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和其他一些基础理论学科、专业,则不同程度地受到冷落。与此相应,经济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差距,并且目前仍有拉大的迹象。高校中利益分化的趋势,使一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心态失衡,必然影响他们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人员流动逐步加快。市场国际化、一体化以及技术的市场化,打破了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甚至国际间的人才封锁和垄断,人才通过市场进行合理配置。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从—而终”的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他们不断思考着自己人生的最佳坐标,流动性日渐明显。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流动的总趋势表现为:基础性教育院校向综合性院校流动,中小城市向大中城市流动,内地向沿海地区流动,办学效益差的向办学效益好的流动,国内向国外流动。其中,还有一些流出教育领域,成为民营高科技企业家、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同时,校外兼职的在校知识分子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高校民主党派的地位明显提高,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研究应围绕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的主要任务,着力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多出科研成果,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着力于培养和选拔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服务;着力于传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探索充分发挥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高校建设中的作用的规律,建立高校民主党派建设与民主党派工作的长效机制、体制,是参政党研究工作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

笔者有十余年的高校统战工作经历,耳闻目睹民主党派新成员不知道本党派政治理念和本党派历史,他们之所以加入民主党派是被党派内人才会聚的特征所吸引,而不是被党派的政治理念所吸引。这一现象令人深思。高校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究竟往何处去?是如社团、学术沙龙般维持现状,还是充分发挥“源头”优势,促进社会与高校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亟待探索研究的内容。

中国的民主党派从其产生发展乃至到今天的规模,无不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虽然说在认识上还有很多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参政党的前途等),在实践中也还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但是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各民主党派必须大力加强自身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良好的客观环境尤其是民主的政治环境、良好的主观环境尤其是较强的参政意识的基础上,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理论与实践要坚持以有效参政为标准,全面加强民主党派的建设,最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高校民主党派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民主党派自身提高认识,也需要执政党不断改进领导与执政方式,正确认识并支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与参政党地位、任务相适应的高校民主党派建设任重道远。

[1]李维汉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D66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2803(2011)05-0041-04

2011-06-07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JDSZ202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08YBB108)。

1.张峰林(1969—),女,湖南郴州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2.刘定平(1962—),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商学院教授、统战部长,湖南省高等学校统战工作研究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无 语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成员建设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