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及启示①
2011-08-15于文俊
于文俊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2)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及启示①
于文俊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2)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不断发展和成熟,确立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思想,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建设是前提、改善民生是重点、公平正义是原则、制度机制是保障,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社会建设。
中国共产党 社会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立足于我国的新实践,发展并将其升华为系统的思想、纲领和政策,成为引导我国改革发展的一项新的理论成果,这为在新一轮改革中继续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准备。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经历了从提出、明晰到深化的过程。邓小平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其中在社会建设上,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建设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他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提。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重视并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强调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关心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积极扩大就业,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概括了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在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中,积极回答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所面临的一系列新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建设思想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建设思想的认识,包括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到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从社会建设的制度机制到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已经构成了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拓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领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思想内容的发展
1、促进就业。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明确了就业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要求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现在我国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表现为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矛盾。劳动者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不同地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首先,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金融和外贸政策,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扶持政策,广开就业门路。第二,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职业培训和改变择业观念。保持灵活性,提高稳定性,更好地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第三,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要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范企业行为,加强劳动执法监督,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出现了城乡间、行业间、部分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因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这个制度要特别注意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二,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第三,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要努力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的看还不够完善,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努力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同时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和居民。第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点是实行统帐结合的基本制度,适应人员流动的需要;实行适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实行多层次的保障和新老制度的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第三,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2009年底,在全国全面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到“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这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第四,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制度等待遇水平,切实保障城乡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第五,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根据条件建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事业一般是指教育、科研、文化、卫生、艺术、体育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相比,社会事业发展是滞后的。不改变这种状况,就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医疗卫生建设是一项事关人民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大公益事业,必须全力抓好。中国共产党在“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强财政收入,深化医药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1]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年化,注意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养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我们要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深刻的社会大变革,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增强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必须把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管理”的概念,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十七大明确要求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表明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进入了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的新阶段。第一,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第二,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平台。第三,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发展的启示
1、进行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是前提。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都要靠发展经济来解决。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我国的社会建设“短腿”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够。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为加快社会建设创造必要条件,否则,社会建设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进行社会建设,改善民生是重点。民生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进行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核心理念。这是因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P324)。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很重视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作为大政方针和决策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十七大报告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列为民生领域。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六点重点任务,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全景。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3]我们党之所以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因此,必须将民生问题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3、进行社会建设,公平正义是原则。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十七大将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将社会公平正义看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把实现公平正义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当作推进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就我国现实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社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和矛盾。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统筹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社会建设稳步前进。
4、进行社会建设,制度机制是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是社会资源有限性与社会主体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和谐社会所需求的安定有序局面不可能自发生成,必须更加注重借助理性的制度安排来实现。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建设的制度和机制。这是不断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一,深化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公务员工资制度以及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别扩大趋势;第二,深化覆盖城乡就业服务体制改革,改善就业结构,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开发就业渠道和岗位,形成城乡平等就业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第三,深化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包括完善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等,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建设的制度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
[2]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D23
A
1671-2803(2011)06-0011-04
2011-08-05
于文俊(1956—),男,辽宁丹东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淡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