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辛亥精神 复兴民族伟业①

2011-08-15李建刚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

李建刚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继承辛亥精神 复兴民族伟业①

李建刚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今年,适逢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海内外华人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纪念,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精神。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的目的除了臧否人物、厘清是非、还原历史真相外,最重要的是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的精神。

辛亥革命 民族精神

辛亥革命给后人留下来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富,主要有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为民造福的惠民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辛亥革命的英烈慷慨赴义,终结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复兴民族伟业将大有裨益。

一、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少血荐轩辕的民族英雄,辛亥精英秉承了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并用实际行动演绎了这种精神的内涵。孙中山曾经回忆说:“我们从前去革命,不但是自己的性命难保,并且还有抄家灭族的危险。我们从前有那样的大危险,还能够去革命,那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我们富于爱国的精神。”[1](P465)孙中山本人就是穷毕生之力,“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1](P104)。当时有许多革命者,本可以过着优渥的生活,但他们甘愿离妻别子,选择一条密布荆棘、充满艰险甚至流血牺牲的革命之路。光复会领导人之一的陶成章,1904年自日本归国后,积极奔走于浙江各地,联络会党,策划革命,他麻绳束腰,芒鞋跣足,蓬首垢面,四处奔波,日行百里,曾数次途经家乡,但他屡过家门而不入,并非他铁石心肠,而是怕回家后被儿女柔情所惑,不得脱身。在黄花岗起义中被捕牺牲的李德山,临刑前厉声指斥监斩官:“大丈夫为国捐躯,分内事也。我岂不能致富贵者,特不能如汝辈认贼作父,不知羞耻耳!”[2](P218)贵为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安徽巡警学堂监督的徐锡麟在发动皖浙起义时对警校的学生们说:“我此次来安庆,专为救国,并非为功名富贵到此,诸位也总要不忘救国二字。”后来事败被捕,惨遭杀害,就义前,他神态自若地说:“功名富贵,非所乐意,今日得此,死亦无憾。”许多人更是视功名若草芥、看富贵如粪土,辛亥革命时期,有不少著名的革命活动家曾是留日学生,在世俗的眼里,他们前途无量,清政府为了笼络他们,曾规定对海归进行单独考试,合格者给以举人、进士等出身,并从中挑选一些人直接授予官职,但在实际上,大多数人宁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做旧制度的叛逆,也不愿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去当反动政府的帮凶和奴才。辛亥先烈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挑起了振兴中华的重担,他们“头可断,血可流,躯壳可以糜烂,此一点爱国心,虽经千尊炮、万枝枪之子弹炸破粉碎之,终不可以灭”[3]。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辛亥革命的志士们之所以有崇高的献身精神,是由于他们对脚下的一方热土爱得深沉、爱得炽烈,乐于为之奉献、为之担当,从而把对祖国的热爱变成了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最动人心魄的感情。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相与作中流之砥柱,挽狂澜于既倒,正如秋瑾在《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一诗中所表达的那样: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二、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

辛亥革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腥风血雨,牺牲在所难免,革命党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置生死安危于不顾,摈功名利禄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以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革命情操,对于物欲横流的今天来说,对于心灵被金钱这颗子弹打成了筛子的今人而言,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自称是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病死狱中时年仅20岁,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我留学生规则在东京投海自尽,以死报国,时年也不过三十岁。鉴湖女侠秋瑾生前曾写信给友人,说:“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余生,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4](P47)与秋瑾一同被捕的程毅,“既见执,清吏刑讯,备极残酷,毅性强毅,坚不供实,清吏无奈之何。己酉夏,卒于狱,尸出,鳞伤遍体,见者酸鼻”[5](P64)。当时,革命队伍里“人人以马革裹尸为荣”,没有顾惜身家、畏葸不前的。黄花岗起义时,活动在日本和南洋各地的革命党人,以及“吴、楚、闽、粤、滇、桂、洛、蜀、越、皖、赣十一省之才士乐赴国难,无所图利者,相继来集”。虽然这次起义使革命党人蒙受重大损失,中山先生为之扼腕叹息:“吾党菁华,付之一炬。”“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但正如马克思所说那样:“不管资本主义社会怎样缺少英雄气概,它的诞生却是需要英雄行为、自我牺牲、恐怖、内战和民族战斗的。”[6](P604)惠州起义中被捕的兴中会会员史坚如,年仅20岁,敌人的威胁利诱均不起作用,一无所获,只好将他杀害了。萍浏醴起义前夕,清政府抓获了湖南革命党人禹之谟,连续十几天对他施以跪铁链、压杠子、荆条鞭背、大椒末熏口鼻、香火灼肉、绳吊大手指及大脚指悬于空中等等酷刑,禹之谟昏死多次,始终不屈,最后被绞杀在湖南靖州东门外。“就义之先,犹手书绝命词,虽拇指已断,字迹仍端好如恒。死时指金牧(靖州牧金蓉镜)曰‘我要流血,为何绞之,辜负我满腔心事矣。’”[7](P535)1908 年,21 岁的同盟会会员熊成基领导了安庆马炮营起义,因经验不足而失败,与他年龄相仿的300多名军士学生壮烈牺牲,他侥幸走脱,次年,他在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时被捕,他向围观的群众慷慨陈辞:“诸君珍重,我死犹生,吾愿以一腔热血,灌自由之花。我乃为民倡义不遂而死之首领也。今生已矣,我愿继我而起者,大有人也。”[5](P237)临刑时,他还高声宣布革命宗旨,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浩然正气[8]。科学补习所成员王汉决定与胡瑛一道去刺杀来汉的朝廷专员、户部侍郎铁良,等他们赶到汉口大智门车站,铁良己经北上,他们得知铁良将在彰德盘桓数日,就赶到彰德去开枪,王汉当时年仅22岁,新婚燕尔,父兄俱是浠水名流,家境殷实,他却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行刺失败,卫兵赶来搜捕,为免受辱,他投井自殉。1907年1月,因奸人告密,张难先等日知会9名骨干被捕,刘静庵背受1400鞭,肉尽骨见,死而复生者再,辛亥革命前3个月瘐死狱中,体现了革命党人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清政府总是妄图用屠杀政策来消灭革命,但是,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慷慨赴义,用坚持不懈的战斗,用生命和鲜血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使推翻满清专制统治成为人心之所向。武昌首义前夕,总指挥蒋翊武号召大家“大好头颅,同拼一掷!”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不幸被捕,英雄们临刑时表示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并号召大家起来革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由于革命党人慷慨赴义、不怕牺牲才得以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当时的革命党人差不多都是二三十岁的热血青年,生命之花在尽情绽放,很多人有着殷实的家境和令人羡慕的地位,但他们毅然选择了主义和理想,选择了流血和牺牲。

三、为民造福的惠民精神

这种惠民精神首先表现在为人民争人格。辛亥革命时的革命家在民权意识上是一群先知先觉者,他们希望人民能当家作主,真正掌握国家的权力,为此,必须在废除君主制制度的基础上兴民权,开议院,实行民主共和,建立一个主权在民的法制国家,切实保障民权。1903年发表在《浙江潮》上的《法律上人民之自由权》列举了人民法定的种种自由权利:住居及移转之自由、身体保全之自由、住所安全之自由、书信秘密之自由、集会结社之自由、思想发表之自由、所有权之自由、信教之自由[9]。这些自由权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常识,但对一百年前的中国人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同黄钟大吕般振聋发聩。南京临时政府明确宣布“凡属国民,咸属平等”,下令禁止奴婢买卖、禁止蓄娼、禁止贩卖华工、禁止刑讯体罚及酷刑,解放疍户,一切政府官员均为人民公仆,在政府内以官职相称,在社会上以“先生”、“君”相称,不得沿用“老爷”、“大人”的称呼,这样才能体现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临时约法开宗明义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宣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的自由,有请愿、陈诉、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其次表现在为人民谋福祉。这就是关注民生,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弱至强,以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是人民贫困,人民最大的问题是“受贫困的痛苦”,亦即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等问题都没有解决,每年仅饿死的人就超过千万,如果天灾频仍的年份,饿死的人何止千万!因此,他认为改变中国的贫弱状况就成了一个最大的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走“实业救国之道”,“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1](P841)。振兴实业的目的就是要救贫求富,实现孙中山界定的民生主义四大宗旨:一为国民谋吃饭,二为国民谋衣穿,三为国民谋居屋,四为国民谋走路。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孙中山曾把全部精力投入实业建设之中,继续把振兴实业当作实行民主、建设民国的要务来抓。他在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欢迎会上演说道:“仆抱三民主义以民生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仆之宗旨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10](P339-340)

很显然,辛亥先烈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拯救斯民,而不是为了谋取个人或家族的私利,让四亿同胞昂首挺胸做人、享受美好生活乃是他们爱民、亲民、惠民情结的体现。

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从事的革命事业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它与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必须有“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创新精神。过去的农民起义往往是逼上梁山之后揭竿而起,以“均平富、等贵贱”、“免租蠲粮”为口号,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动力,希冀在革命成功之后论功行赏,新的政权依然是专制政体,而辛亥革命是以“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为宗旨,无论是革命的性质、任务、目的、方式还是革命的对象都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相径庭,它不可能从历史上找到成功的先例予以借鉴,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孙中山在广东发动反清革命时,被天下视为大逆不道的“反贼乱子”,咒骂之声,不绝于耳,1900年,革命党发动三洲田暴动,民间几乎没有支持者。孙中山自己也承认,“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但在这样的处境下,孙中山凭着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寻求取得革命成功的方法,辛亥革命的模式不仅在中国旷古未有,就是放眼世界,也绝无仅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大多进行过思想启蒙,资本主义经济发育得比较好,民众的民主诉求很强烈,而中国在这些方面都不甚理想。当时,起义机关设在境外,革命经费需要在华侨中募集,要与国内国际两方面的敌人进行斗争,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革命党人在斗争中自学成才,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达到了革故鼎新的目的。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创新的领域不只是限于科技、文化、制度,革命同样需要创新,需要打破常规,需要离经叛道,需要不走寻常路。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对辛亥革命给予很高的评价,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者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唯物史观。共产党人把辛亥革命的功绩视为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财富,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鼓舞中国人为实现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列宁曾经说过,“如果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不抱至深的敬意,就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之所以要对他们抱至深的敬意,我想,除了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创造了值得称道的业绩,在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外,他们那种崇高的可贵的爱国精神、爱民精神、献身精神、首创精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年,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革命取得了成功,正如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所说的那样“十余年来,从事于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11](P17)。今天,这种精神仍是帮助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仍是我们完成复兴民族伟业的动力之源。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四)[Z].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留学记录[J].湖北学生界(第四期).

[4]秋瑾集[Z].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三)[Z].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二)[Z].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8]李文海.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献身精神[N].人民日报,1981-04-17.

[9]支那子.法律上人民之自由权[J].浙江潮,1903(10).

[10]孙中山全集:第 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八)[Z].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K257

A

1671-2803(2011)06-0007-04

2011-10-13

李建刚(1964—),男,湖北武穴人,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理 言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