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在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
2011-08-15王玉霞姬美华靳彦超
王玉霞 姬美华 靳彦超
1)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州 450052 2)河南开封市儿童医院 开封 475001
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手术时间短,对麻醉要求高,要求有足够的麻醉深度,肌松、镇痛效果确切完善。左旋布比卡因是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相对布比卡因而言,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较大的右旋异构体,毒性较小。2010-01~2011-01我们在10例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中运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例ASAⅠ~Ⅱ级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新生儿,年龄15~30 d,随机分成2组,硬膜外组(A组)和全麻组(B组),每组各10例。2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水,麻醉前30 s肌注阿托品0.02 mg/kg,最小剂量 0.1 mg,苯巴比妥钠 5 mg/kg,开放静脉,测心率(HR)、心电图(ECG)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A组给予氯胺酮1~2 mg/kg静注,新生儿由助手摆左侧卧位,行 L1-2或 L2-3间隙行单次硬膜外阻滞,2%利多卡因,0.75%左旋布比卡因,注射用水(1∶1∶2)合剂 1 mL/kg。B组给予氯胺酮1~2 mg/kg,丙泊酚1~2 mg/kg,琥珀酰胆碱2 mg/kg,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维持用2%七氟烷吸入。
1.3 观察指标 (1)术中生命体征变化(HR、SPO2)。(2)术毕苏醒时间(自主运动、睁眼)。(3)术后(烦燥、哭闹)不良反应。
2 结果
B 组 HR(142.3±18.72)次/min,在术中(牵拉胃时)增加,与A组(127.4±15.3)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苏醒时间(5.6 ±2.7)min与 A 组(6.1 ±3.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烦燥哭闹发生率(90%)高于A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年龄及不合作性,一般均需全麻。由于术中牵拉胃时心率增加,术后无镇痛效应,术后烦燥、哭闹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阻滞,且麻醉及药品费用远高于硬膜外阻滞。有报道[1]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结肠切除术,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和肠蠕动发生的时间,硬膜外组明显比全麻组短,考虑硬膜外阻滞麻醉有助于新生儿术后恢复,有待今后工作中进一步观察。
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的麻醉效能相似,但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毒性显著小于布比卡因,从而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应用于小儿推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对于新生儿,肝功能不全新生儿的麻醉尤其适用[2]。本组中,左旋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在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中取得良好效果。在麻醉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新生儿胃中一般有隔夜宿食,术前必须下胃管,麻醉前充分抽吸胃内容物。(2)静注氯胺酮后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以辅助。静注氯胺酮速度需慢,以减少呼吸抑制发生。(3)穿刺成功与体位关系密切,氯胺酮应用后新生儿仍会有体动反应,助手应与操作者有良好的配合。(4)由于穿刺体位不利于新生儿呼吸管理,操作时间应尽量缩短。
有报道[3]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取得满意效果。Chalkiadis等[4]研究证实,3个月以内婴儿左旋布比卡因的清除率大约为成人的1/2,年龄及体质量是影响小儿左旋布比卡因清除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复合2%利多卡因,考虑其起效快的特点,减少单用左旋布比卡因的用量,进一步降低其血液浓度,降低局麻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中,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是一种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安全、效果肯定的麻醉方式。
[1]李杭,季巧金.硬膜外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对结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5):224 -226.
[2]姚玉笙,谭玲.左旋布比卡因在儿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7,22(40):924.
[3]李海中.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复合民丙酚静注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6,19(12):2 173-2 174.
[4] Chalkiadis GA,Anderson BJ.Age and size are themajor covariat es for prediction of levobupivacaine cl earance in children[J].Paediatr Anaesth,2006,16(3):275 -282.
(收稿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