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希腊 “三贤”美育思想概论

2011-08-15刘忠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

秦 宾 刘忠伟

(1.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2.双柏一中,云南 双柏 675100)

古希腊 “三贤”美育思想概论

秦 宾1刘忠伟2

(1.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2.双柏一中,云南 双柏 675100)

通过对古希腊时期三位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美育思想的简要概括和论述,试图从他们对美育思想的主张中提取有益于符合我们现实国情的教育理念,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施美育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美育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文明和文化发展过程的奠基时期,是西方文明赖以生长的最肥沃土壤。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已不断对“美”进行着探索和追寻,这种探索和追寻活动不仅散见于古希腊最早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之中,也集中见于古希腊早期的主要哲学家比如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们、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以及德谟克利特等对“美”的论述之中,而这一时期之鼎盛表现则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贤”为主要代表的哲学美学思想的繁荣。黑格尔说: “哲学之发展成为科学,确切点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发展到科学的观点。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1](P247)因而,我们欲对西方审美教育理论进行探讨,对西方美学、美育思想进行探讨就要先从他们三人开始。

一、苏格拉底的美育思想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被公认为是一个有全面教养的人,受过当时所需要的一切教育。从现有资料来看,作为哲学家的他更多是“从人的实践活动、行为、伦理道德和政治方面来研究人”,“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探讨美学问题”。[1](P205)而在教育问题上,他高度重视教育的价值,他说:“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够分辨什么是有益的和什么是有害的事情。也只有愚人才会认为,尽管不能分辨好歹,但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所想望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2](P139)

然而,事实上苏格拉底关于教育的具体论述却并不多,他并不是那种纯粹的教育理论家,而更像是一个教育的实践者,是一个教育、知识、文化的布道者。因为他教授学生,并不是以收学费为目的,对受教者向来是来者不拒,而广场、作坊、市场等地也都可以是他讲演、谈话的从教场所,他说:“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不仅不索取报酬,而且愿意听我讲,我还愿意倒付钱。”[2](P66—67)正是以这样的精神,苏格拉底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弟子,其中就有柏拉图。苏格拉底生前,自己并没有留下系统的著作,他的思想都见于他学生们的著述之中;另一方面苏格拉底也少有直接关于教育的论述,我们也只能透过其哲学美学思想来看他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

苏格拉底最重要的一个哲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这本来是德尔斐神庙墙上的一则铭文,苏格拉底只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认知。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应该有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本质,即“知识的理念”,而这个知识又与“能知的主体”和“被认知的对象”相关联。在他看来,“知识的对象是绝对的美、绝对的善,即他所说的普遍的定义、本性或本质,能确认这种对象的是主体灵魂中的理性。”所以,“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灵魂,而灵魂之所以是神圣的,就是因为它是理性和智慧的所在地。”他还特别强调: “认识自己并不是认识你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认识你的灵魂。而认识你的灵魂也不是认识灵魂的其他方面,应该认识灵魂的理性方面。”[1](P217—218)因为我们存在于天地之间,就要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出现一个全新的自我,一种全新的思想、全新的状态、全新的精神,也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行为。“认识你自己”就是指向非物质性的精神层面,指向潜藏于我们身体躯壳下的心灵深处,是以通过对自我的体认去观照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

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哲学命题是“美德即知识”。在柏拉图的著作《美诺篇》中收录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美诺关于“美德即知识”的对话,在其中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整个的或部分的是智慧。”[2](P9)同时他也认为“智慧就是最大的善。” “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美好的;凡是认识这些事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正义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3](P117)而他所说的“智慧”和“善”的相同,也就是“美德即知识”了。而在柏拉图所著的《吕西斯篇》中,苏格拉底也将美和善看作是一回事,他借柏拉图之口说:“善的东西同时也是美的”。[1](P229)因而,在柏拉图看来,智慧、善和美都是相统一的了。所以,美育也好,教育也罢,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教育学生,使之具有崇高的道德、高尚的情操等优秀品质。

由此可见,早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就已经重视学习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同时强调对德行的关注,并且在教学中重视道德的教育,将智慧 (智育)、德行 (德育)和美 (美育)统一起来,可以谓之“道德美育论”。苏格拉底的这种道德美育观,对今天的我们而言,其意义在于并不需要我们再去论证是否需要将德育、智育和美育等结合,而且,事实上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我们也都是耳熟能详的,所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有效的行动,是如何将这些思想化为我们的教育生产力。

二、柏拉图的美育思想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学生之一,被认为“在整个欧洲哲学史和文化史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P247)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这些思想主要反映在《理想国》、《法律篇》和《文艺对话集》等著作中。有专家认为:“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4](P59)

柏拉图曾创办自己的学园,他将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哲学思考和教育事业之中,因而他特别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他说: “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就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变成更好的人,胜过他们的祖宗,使他们的后裔更好。”[5](P518)因为一生从事教育,他深知教育的进行要采取科学的办法,他说:“教育实际上并不是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到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要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地方,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使它转向。”因而,教育是“一种使灵魂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2](P24)是应该将之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的。

柏拉图特别注重教育的美育功能,希望通过自然的美来引领心灵的美,他说:“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6](P101)而在对待审美对象的形式上,他强调的是“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贵,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甚美观,也应该对他起爱慕。”[6](P271)因而,柏拉图的美育,对美的追寻,是为了寻求“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1](P278)正是这种品质使事物在实际上成其为美的。

在柏拉图看来,各种各样不同的美的东西中,都有其共同的理念,他说,包括“美理念在内的一切理念是不朽的灵魂所固有的,历数理念的基本特征,美的理念是一切美的事物所以是美的唯一真正原因。”[1](P278)因而,把握这种美的理念,具有美的内在品质,同时与外在的形式又能保持很好的协调,那就具备了美的意义,他说:“当心中蕴蓄着这样优美的意向,而且身体上和谐的美又是以跟它一致,一个人如果能够那么想,不是一种最美丽的景象么?”[7](P9)

我们知道,如果要实现将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的品质传递到审美主体,使审美主体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这就需要一条传导途径。在柏拉图看来,这条实现的途径就是艺术,就是通过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艺术形式,通过对美的模仿以获得美感,从而实现美育的功能,他说:“在激情之下对善心肠或恶心肠的模仿,在赞美歌与乐曲里所取舍,鼓舞青年们的心灵,引导他们从模仿的途径,达于道德的境界。”[7](P79)

简言之,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地谈论审美教育的哲学家,他重视艺术对人的性格的培养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所发挥的作用,所以,在此我们可以把柏拉图的这种美育思想概括为“艺术美育论”。对艺术的重视,以艺术作为实现美育功能途径,这样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审美教育依然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三、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曾在柏拉图所办的学园里学习了20年,被柏拉图誉为“学园精英”,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马克思称之为 “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8](P447)他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而且对当时包括政治、逻辑、伦理、美学、教育学、历史、数学、心理学、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学科,他都有所建树和著述。他集古代知识于一身,而且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对知识有如此系统的考察和全面掌握,所以恩格斯称他是 “最博学的人物”。[9](P59)对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这里只能极简要地提一下他的教育及美育思想。

作为教育家的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首先将人的灵魂划分为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三个部分,而人之为人就在于使灵魂的这三个部分在理性灵魂的统领下和谐共处;同时有三个因素影响人的形成,那就是天性、习性和理性。但是,“由于天性、习性和理性不能经常统一,要使它们互相协调并服从理性,除了通过立法者的力量而外,就(惟有) 寄托于教育。”[2](P14)这样,他就把教育看作是人的成长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了。而且他还特别关注教育与儿童的发展关系,认为“首先要注意儿童的身体,挨次要留心他们的情欲境界,然后才及于他们的灵魂。”[2](P25)可以说,这是西方教育理论关于教育要关注受教育主体的状况,教育的进行要有一定层次性的思想的较早论述。

亚里士多德很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5](P576)继而指出:“我们的研究不是为了去认识什么是美德,而是为了要使自己变好,要不然,我们的研究就会毫无用处。”[5](P581—582)同时他又将善与美联系起来,将德育和美育统一起来,他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10](P39)而善与美的统一,就是追求一种“道德美”,他说: “道德上的美或高尚,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为人所向往,同时那也是值得称赞的东西;或者说,其为善,因为是善而令人感到愉快。”[1](P443)可见,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看到了审美意义上的美,既是伦理道德行为意义的善的组成部分,又有它自身独立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视审美教育的,对此他有比较深入的论述,他主张要树立一种新的教育观,他说:“应当有一种教育,依此教育公民的子女,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1](P450)这种教育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并不是要局限于实用和功利的目的,培养“自由而高尚的情操”,其实是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他说:“儿童们的教育中包括一些实用的课程,例如学习读写,但并非仅仅为了实用,而是为了通过它们得以步入更加广阔的知识天地。同样,学习绘画也并非为了在私下的交易中不致出差错,或者在各种器物的买或卖中不致上当受骗,而毋宁是为了增强对于形体的审美能力。处处寻求实用,是对自由大度胸怀的极大歪曲。”[2](P450—451)

在古希腊,舞蹈、绘画和音乐等艺术被认为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对音乐则更是高度重视,他说:“音乐对德性有所裨益,依据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习惯于真正的愉快,正如我们的身体靠体操而形成某种性格一样。”[5](P567)他还具体阐释了音乐的功能,认为“音乐之所以必须学习,不是只为了一种益处,而是为了许多益处,这就是说:‘(1)为了教育, (2)为了心灵的净化,(3)为了理智的享受,为了紧张劳动后精神的宽弛和修养’。”[5](P574)所以在亚里士多德审美观念里,认为人们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比普通的快感更为崇高的体验,因为音乐的享受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不分年龄和性情,所有人都可以倾心于音乐,它对性情和灵魂能起到陶冶的作用。

由上论述可知,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同时继承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美育思想,既注重道德教育,也注重艺术的功能价值,因而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可谓之“综合美育论”,它包含了美育的目的、功能和实现途径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它已具备现代美育论的雏形,也为现代美育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古希腊时期是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时期,在这时已有许多哲学家、教育家开始关注美育,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虽然他们的这些美育思想还只是零碎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已经看到了美育的功能和意义,并且把美育和德育、智育等联系起来,把艺术教育当作实现美育功能的途径,因而,他们的这些有益的思考,为以后美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们那时所提出的某些观点,对我们今天审美教育的发展依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1]蒋孔明,朱立元主编.范明生著.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檀传宝编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从苏格拉底到杜威 [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3]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张焕廷.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6]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7]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孔智光 .中西古典美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On Aesthetic Thoughts of Socrates,Plato and Aristotle

QIN Bin;LIU Zhong-wei
(1.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2.Shuangbai No.1 Middle School,Chuxiong 675100,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aesthetic thoughts of Socrates,Plato and Aristotle,the famous philosophers in ancient Greek,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ir ideas for reference in guiding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to better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thought;Socrates;Plato;Aristotle

G40-014

A

1671-7406(2011)12-0050-05

2011-10-20

秦 宾 (1982—),男,云南楚雄人,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系助教。

(责任编辑 王碧瑶)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柏拉图之灵魂观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苏格拉底的幽默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行星猎手:“柏拉图”望远镜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苏格拉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