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1-08-15隋春燕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奖惩政治思想

隋春燕

(赤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隋春燕

(赤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了解大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

大学生;思想政治;激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在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当前形势下,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我们只有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同时,有效防御和抵御抵制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辨别力,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

综观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思想状况,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热爱祖国、目光远大、积极向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内涵,并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他们也高度注意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关注自我价值,追求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他们还深刻的认识到,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注重提高道德修养,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人在逐渐增多.

(二)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中还存在着一些道德缺失的成分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成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些扭曲

在一些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还没有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的现象,不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知道自己奋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同时,他们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和生活中个人利益考虑的较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省精神.

在某些大学生中,表现出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知道是为谁来学习的,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甚至有的是认为到学校来学习是父母逼来的.导致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由于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大学生在行动上的践行能力比较弱,如:自我评价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稳、艰苦奋斗精神欠缺等,在实际行动中往往缺乏内省精神.

(3)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向往民主自由,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对民主管理,民主作用具有很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的意识和行动也希望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但对他们的行为要进行引导.

(4)主题意识强,集体观念弱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重视培养自身能力和树立竞争意识.然而,由于集体观念淡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5)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希望依附于他人,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但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一)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丰富和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课要上的生动诱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切记形式单一,死板讲授原理,不结合实际,不面对现实,是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

(二)加强形势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生不断进行国内外形势教育,使他们明确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增强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同时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逐步培养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高校要努力建设好一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团队伍;建设好一支政治可靠、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支能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贴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并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即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网络时代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既有它积极的一面,又有它消极的一面.互联网打破了分级传达信息的方式,大量的信息,传授平等,学生和老师获得信息几乎是同步的,甚至有的学生知道的比老师还早.这对于大学生思想工作者来说,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占领网上阵地,增强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五)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很好的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责任,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六)加强大学生中党团组织建设

高校加强学生中党团组织建设就是要发挥党团的政治优势,把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团内部来,高校要经常以举办业余党校的方式培养要求入党入团的积极分子学习党团基础知识,教育他们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光荣的党员团员.同时,还可以选派优秀的教师或学生担任党团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教育团结广大青年学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1)高校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氛围.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培养爱国进步、民主活泼、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

(2)要积极鼓励学生对解决一些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独立思考通过讨论方式交流思想,明辨是非,受到教育.同时,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志愿着服务西部等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

(3)建设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处处讲文明,人人懂礼貌.教师要以德感人,为人师表,影响和带动学生用文明行为和文明思想自觉抵制社会上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

(4)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5)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的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素质的培养.

(八)塑造榜样,精神激励

斯金纳认为人由外界环境决定,外界强化因素可以塑造榜样,可视为强化因素榜样能够触发人们仰慕、效仿,激发人上进心,榜样特点要形象、生动、直接、以情感人、以形动人,榜样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可亲、可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身体力行起表率和示范作用.精神激励是一门管理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学生需要、动机等心理活动规律合理地运用激励方法,科学设计激励程序,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注意闪光点、寻找兴奋点、把握共鸣点、选准工作点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对此.我们可以用一些激励措施:

(1)情感激励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感大学生感情丰富,但心理又较脆弱,需要尊重和爱,情感激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学生感情沟通,进行适宜情感感召力和号召力,要注重把握大学生情感规律,尊重感情需求,尊重个性发展、尊重人格和成长发展规律,以真诚爱护和深厚感情点燃学生心灵火花.

(2)竞争激励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人天生就有追求安逸、幸福、舒适生活本质和天性.当人们在某种成功之后,往往会产生于现状的惰性,但也有竞争求胜、害怕被淘汰危机意识.大学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进取心、荣誉心都较强,对荣誉、经济奖励等切身利益都关注.要竞争环境和态势,进行集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组织活动,激发大学生上进心和互相争胜心理,同时要符合大学生特定群体身心发展规律.

(3)道德激励

道德需要激励点,大学生成人意识强,成事意识弱、求知欲望强鉴别能力弱、自我意识强社会意识弱等特点,而道德激励又容易受社会道德风气和道德环境影响.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程度上,贫富差异增大,社会道德沦丧等对大学生而言,无疑会带来消极影响,思想道德工作者注重自身建设,自身素质努力和学识,追求高尚人格,身先士卒、重在实干、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激励培养、育人环境、激励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4)奖惩激励

奖惩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中奖惩激励主要指精神奖惩,事实上物质奖惩只是手段.奖惩应遵循几种原则:奖惩要公正、公开,奖惩既不太强也不太弱,要公平对待,不搞无原则奖惩,要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教育人、塑造人系统的重大工程,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政治工作者按在思想工作中所说去做,就会使人产生崇敬、佩服感觉.这虽然无形但却具有巨大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努力使榜样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时代性.要使用榜样作用,还要注重实践,要在实践中磨练、培养榜样意志.真正把先进思想、优秀品德落到实处.

〔1〕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0.

〔2〕杨帆.心理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与操作[J].湖北科技,2004(9):149-150.

〔3〕申来津.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J].理论月刊,2002(2):31-32.

〔4〕邓小平文选卷[M].1994:102.

G641

A

1673-260X(2011)01-0183-02

猜你喜欢

奖惩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