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2011-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徐 玲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基于文化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徐 玲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高等学校的核心工作是培养人才,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仅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还可以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阐述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基于文化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路径。

文化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大学要生存,要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科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影响到生源和就业,不下大力气抓教学就根本谈不到发展。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思想,构建先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用文化管理的理念来指导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工作。

一、文化管理视域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涵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可以分为技术管理和文化管理两个层面。技术管理主要强调组织目标、技术能力的发展、活动和组织的联系;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发展,是从文化的高度来进行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文化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从文化管理的视角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系统:

1.决策系统。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主要由学校的校长或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根据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决策。核心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审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分析各种教学质量信息,做出教学管理决策,并下达院(部)具体实施;总结有关教学管理活动的经验和理论,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与标准。在落实教学质量要求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方面进行监控,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学过程方面的监控内容,反映了教师教学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学质量形成的主导方面。

2.保障系统。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永恒主题,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举全校之力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证。目前,高校普遍聘请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师德素养好的专家、教授、学者担任教学督导员,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教学督导员以初期教学秩序检查、中期教学质量检查和末期考试情况检查为契机,对涉及教学全过程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全面督促和指导;深入课堂随机听课,时刻把握学校理论教学的整体情况;组织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深入了解学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掌握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课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抓住了课堂教学就如同抓住了教学质量。校院两级领导听课制度、校院两级督导听课制度、教师互相听课制度的实施,能够让学校各级领导全面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现状,为制定政策提供一手资料,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深刻了解自己的教学状态,听课后的积极交流,能让教师多角度感受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激励系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潜能是无限的。教育事业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元素,对人的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面对喜欢、充满兴趣并能够给予尊重、荣誉的事情,人们的热情是高涨的,积极性是高昂的。学校可以评选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教学名师;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评选优秀教学质量奖,评选优秀教材奖;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加大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建设力度。在学校中形成尊师重教的教学氛围,对于那些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效果优秀,为学校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做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予充分奖励,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教学事迹,使这些教师具有荣誉感和被尊重感,成为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4.评价与反馈系统。教师评学、学生网上评教、问卷调查、质量信箱、师德信箱等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措施均可以反馈教师教学质量情况,对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供保障作用。大学生教学信息员定期进行信息反馈,可以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更加了解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教学运行状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控,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构建顺畅的信息反馈渠道,不断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信息交流,坚持领导班子征集意见和师生员工反映意见渠道的畅通,及时处理来信来访,营造和谐氛围。另外,座谈会是获取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最好途径,教学督导员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研究性问题进行立项研究。

二、当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由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仍然很多,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1.教学质量监控观念不先进。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长效工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参与监控和评价的群体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表现出急于追求结果、忽视过程,盲目认为只要教学质量监控到位,就一定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后,一定时期内教学质量就会有所提高,不仅违背了教学质量监控规律,也挫伤了教师勇于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积极性。

2.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系统。多年来,高校始终倡导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校级领导真正能走进课堂的微乎其微,学院领导听课也大多流于形式。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评价的任务几乎全部落在教学督导员的身上。教师人数多、督导人员少是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面临的困境。为缓解困境,每个教师往往被随机抽查一两节课就被定性评价,存在偶然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待完善,制度急需健全。

3.教学质量监控目的不明确。一般来讲,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反馈教师教学效果,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制定相应措施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质量评价报告,使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了解当前教学状态,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质量报告,使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了解当前的教学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保障体系和评价与反馈体系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决策体系和激励体系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4.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不广泛。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从内部来讲主要是教师教学效果和指导效果评价,即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对于教师指导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设计情况关注较少。从外部来讲主要是教学保障设施的运行情况。教学质量监控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对于质量监控中出现的问题、作用因素、根本原因涉及甚少。另外,受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的局限,整个质量监控过程也会出现评价不连续、不客观、不科学、不理性的问题。

三、基于文化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路径

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种机制,侧重的是制度层面的管理,管理手段是刚性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管理理念的不断改变,教学质量监控更加关注人的感受。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进行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文化管理侧重的是思想层面的管理,管理手段是弹性的。

1.树立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观。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始终是教学改革的主题。教学质量不仅指学生的学业成绩或认知水平,还指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与个性和谐发展。教学质量高低不能只看一节课、一个环节、一个阶段,而是要看学校教育全过程。教学质量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质量标准。在不同时期,教学质量标准是不完全相同的。质量观是随着不同时期、不同发展主题而变化发展的。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的评价也要用发展眼光,看其是否在原有基础、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2.健全完善各种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引用先进教育思想、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符合办学实际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推动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在保障教学秩序、促进优良学风和教风形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学管理制度要全面,不仅要涉及教学计划与运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奖励和综合管理,还要涵盖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考试、试卷、毕业论文(设计)、新办专业、优质课程、教材选用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以此有效保证制度建设对各项工作开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3.注重教学质量监控的人文关怀。科学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和发挥人的作用,强调人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保证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监控要明确职权划分、明晰职权关系。通过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调动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质量意识,为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只有注重人文关怀,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凝聚人的合力并尊重每一个人,才能从根本上为学校广大师生所认同和维护,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4.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的人文氛围。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教学质量管理思路。这份宝贵的经验财富,不仅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蕴含在学校内涵发展的每个环节,被广大师生员工接受和传承。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后大众化时代的冲击使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因扩张引发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已经凸显。高等学校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办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敢于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思路,改革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和手段,更新教学质量监控观念,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的人文氛围,用文化管理来保障教学质量监控建设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教学质量管理的新局面。

[1]高海生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6,(10).

[2]张恩忠,杨雪滢.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3]何云峰,李长萍.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责任编辑:姚 旺]

G647

B

1671-6531(2011)07-0121-02

徐玲,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农业大学教师,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项目名称:本文系吉林农业大学重点课题“基于从技术到文化的教学质量管理创新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