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字教学探讨

2011-08-15丽,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汉字汉语

王 丽,朱 宏

(华北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101601)

认知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字教学探讨

王 丽,朱 宏

(华北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101601)

外国朋友在学习汉字时往往障碍重重,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认知结构理论为基础,探讨对外汉字教学的方法,希望能提高汉字教学效率,促进汉语传播。

认知结构;对外汉字教学;难点;解决办法

一、对外汉字教学的难点和解决办法

对外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对象、以现代汉字为内容,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础课。汉字是汉语的文化基础和根本核心,是中国文化之源,也是中国文明的一大标志。众所周知,想学好汉语,必须学好汉字,所以,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然而,对外汉字教学任务是很艰巨的。汉字是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在人类不断进化、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汉字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汉字的形象历来是吸引外国朋友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汉字却是最难学习的文字之一。作为表意文字,汉字是无法根据读音来判断写法的,而其他语言则大部分是表音文字,可以根据文字本身推测读音,或者逆行推测判断。

大部分外国学习者是以英语或相似语言为母语的,他们所熟知的语言使用习惯与汉语完全不同,学习难度与汉语比起来也相对较小。这些语言,只要会说、会简单的固定拼写规则,就可以书写大部分词汇。而汉字则完全不同,汉字不是由字母拼写的,有其鲜活的生命和特有的意义,外国学习者很难适应。这就给外国初学者造成了很大困难,尤其是刚开始接触汉字,很可能由好奇喜欢变为畏惧躲避。再加上外国初学者对中国文化了解极少,更难进入汉字学习。

以认知结构理论视角进行对外教学,则凸显出一定的优势。首先,应该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激情和动力,这样即使面对挫折也能继续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穿插汉字的字源,讲解汉字的原始样貌,这样可以增进理解,也能加强课堂趣味性,帮助学习者加深记忆。通过学习汉字,学习者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又会成为促进汉字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从象形文字入手,以甲骨文为例,介绍文字起初刻在甲骨上,就像一幅绘画,生动而实用。通过详细讲解个别字,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有关联的字。在正确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学习其他汉字,这时候给予指导和鼓励,必定事半功倍。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汉字的热情是重要的一环,当学生了解了汉字的历史,发现了规律之后,就不再会畏惧汉字学习了。

二、认知结构理论的定义和意义

认知结构理论,是用认知结构及其组织特性解释学习的心理机制的学习理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

建立在认知结构理论下的教学法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主地认知语言规则并接受语言习惯,获得新语言能力。这种教学法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再被动学习,同时,还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这不但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汉字,充分地理解和认识汉语言文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认知结构理论下对外汉字教学的原则

(一)要依据学习者的程度因材施教

有的教师第一堂课就直入主题,直接讲课。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合对外汉字教学。外国学生对汉字十分陌生,刚开始学习时会担心学不好,有心理包袱。因此,教师应该先和学生加深了解,消除学习的紧张情绪,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教学。不同学生的功底肯定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因人而异、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二)要由简入难,使学习者获得继续学习的信心

教师应主动学习外国学生的文化和语言,了解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特点,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以联想学习。教学中要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符合认知的规律,对已有的汉字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对于初学者而言,汉字非常复杂难学,就好像一块门板把众多初学者拒之门外,长时间学习而见不到成效就会使学习者受到打击。教师应该在初学时期选择最恰当的内容,由简入难,一步步地加深学习难度,把难度控制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让学生有挑战新高度的信心,获得成功的肯定。这样,学生学习的动力才会更大,效果也会更好。

(三)要多读少写,科学地把握认读与书写比例

以往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多写多练,殊不知这样只是死记硬背,很难有效地增加汉字储备,更无法使学习者真正理解和利用习得的汉字。中国人从出生到灵活运用汉语,也是先学会说,后学会写。说,对于一门语言而言,总是走在前面的。多读少写,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适应汉语言的特点,习惯汉语语法,直到流利地汉语脱口而出。多读文章刊物等也会让学生发现很多自身的问题,主动纠正错误,从而学得更多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也是非常牢固、不易忘记的。

四、认知结构理论下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一)讲解字源

讲解字源分为很多种,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记号字等。比如“水”这个字,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水的波纹,再写出水的甲骨文形式,然后再写现代汉字,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再比如“和”这个字,相信学生们不会陌生,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节目就表现了“和”字的演变历程。

(二)讲解偏旁部首

1.独体字的学习。独体字结构简单,但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往往容易互相混淆。即使是对于中国的小学生,简单的死记硬背都不是明智的选择,更何况是不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的外国人。要发掘汉字容易学习的一面,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比如,“月、日、口”这三个字,应该先写在题板上,让学生主动地发现这几个字之间的不同,追问这三个字的由来,这时候教师再详细讲解这三个象形字,学生自然会恍然大悟。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记忆快速,而且不易忘记。所以,当面对相似的独体字时,应该尽量放在一起比较教学,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并加以区分,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2.合体字的学习。对于合体字,比如“打、搞、拎”这三个字,也可以把这些字写在题板上,让学生主动发现字间的异同,发问这三个字的由来。学生一定会发现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左面都是提手旁,读音还和右边的字很接近。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提手旁的意义,右边加上不同的汉字形成不同的字;然后教师再通过动作示范,告诉学生这些字的具体含义,加强学生的视觉记忆。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左右结构,尤其是有提手旁的左右结构,就会主动拆解,分析字义和读音。汉语言文字这种举一反三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降低学习成本和难度。同样的道理,上下结构等汉字也可以这样教学。

(三)温故知新,总结规律

在教授汉字的初始阶段,就应该传授给学生汉字结构的规律,告知学生汉字的本质特征,把造字的原则和理论讲解清楚,让学生把汉字吃透。学习了一部分汉字后,教师应该把这些汉字中有关联性的部分挑出来进行总结,总结的同时不但能够加深记忆、温习功课,还能得出规律,认识更多汉字。只有彻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才能真正掌握汉字并且举一反三,为将来学习更多复杂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上文提到的提手旁,可以让学生自主归纳规律,懂得凡是有提手旁的字一定和动作有关,而提手旁右边的部分很可能决定这个字的读音。

(四)合理利用图片、视频和声音

教师应该创造一定环境,让具体事物联系汉字,加深学生感官认识和记忆。比如“合”字,把“合”写在黑板上,在讲解完“合”的来历后,把三国中曹操和杨修之间一人一口酥的故事告诉大家,这样有趣的故事带来的记忆一定十分深刻。又比如“哼、哈”二字,教师可以播放影片《封神榜》的部分剧集。哼哈二将口中不停喷出的巨型字体以及精彩的打斗场面所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学生们想不记住都难。

(五)在学习中穿插简单的小游戏,学玩结合

在游戏中能轻松地学习知识。可以把学生按照男女分为两组,男同学拿一些偏旁部首,比如上文提到的提手旁,女同学们则拿着其他偏旁部首;男女同学分别击鼓传花,最终花分别落到两个同学手中,这两个同学拿的偏旁部首可以组成一个汉字,这时候让两位同学一起认读;如果都不认识或者读错,那么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这样活跃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记忆汉字变得非常轻松。

还可以在生活中发现汉字和相应的学习事物,让学生快乐学习,理解性学习和记忆。比如,大家在一起用餐时,教师指着碗让学生认读和拼写,并要求以石字旁写出5个汉字来,每写出一个,就为大家添一道特色菜,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

(六)积极营造汉语环境

应该营造汉语环境,让学生时刻处于汉语对话和文字中。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可以轻松自如地使用汉语,这是一种多维立体的使用,是十分娴熟和自然的;而国外的汉语学习者,大部分是单调的死记硬背,是一维或者二维的简单学习,大脑还没有形成有效快速的反应,不但在速度上达不到要求,在质量上也出现严重缺失,经常出现用错字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形成读写汉字的习惯,主动而快乐地进行学习。通过一定时日的积累,头脑自然会出现应激性反应,流畅地认读并正确书写汉字。

总之,对外汉字教学中,采用认知结构理论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汉字、汉字分析、对偏旁归类,也可以为他们提高汉语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汉字教学中,我们不妨多采用一下认知教学法,帮助学生学好汉语。这种教学法的优越性十分明显,我们还应该深入研究和探索,使之继续发展和普及,努力加强对外汉字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

[1]王晓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王晨.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对外汉语语段思维训练[J].广西大学学报.2007,(5).

[3]魏嘉.认知教学法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8,(10).

[4]李冰.英汉语思维模式对比与语篇的基本差异[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责任编辑:贺春健]

G642

B

1671-6531(2011)07-0080-02

王丽,女,山东青岛人,华北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汉字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