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外交家、战略家
——鲁肃评传
2011-08-15王宇
王 宇
(包头师范学院《阴山学刊》编辑部,内蒙古包头 014030)
杰出的外交家、战略家
——鲁肃评传
王 宇
(包头师范学院《阴山学刊》编辑部,内蒙古包头 014030)
鲁肃有着广博的学识和广阔的视野,加之他所具有的忠于国家的外交品质,使他成为三国时期杰出的外交家。他凭借和平联合的外交策略、权达通变的外交手段维系了孙刘联盟,有效地遏制了曹操,确保了东吴的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促成了三分天下的时局,无论是其战略谋略,抑或是其外交处世,均在东吴无出其右者。
鲁肃;外交家;忠烈;联合外交;权达通变
鲁肃,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外交家,他的主要思想是占据长江中上游并联合刘备共抗曹操,成为孙吴立国向外发展的基石。此外,他还身体力行,把这一政治战略主张贯彻到外交活动中。孙权执政以来各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都是和这紧密联系的。鲁肃作为外交家很少有人提及,我初涉三国史,不揣愚陋,将作为引玉之砖,对鲁肃在外交方面的贡献略加说明,以提升人们对鲁肃更全面的认识。
一、生平及其主要主张
鲁肃(171-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史书介绍说他“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1]843周瑜闻其名,向他求资粮,鲁肃随手指家中两个大粮仓之一赠与周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鲁肃指囷”。
鲁肃初于袁绍处任东城长,后见术无纲纪,他秉着“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1]843的开明思想,没有局限于地域因素,为身处其地的袁术服务,而是率领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希望辅佐明君。《吴书》载:袁术得知鲁肃南迁投奔周瑜,派人急速赶来阻拦。鲁肃临敌很镇定,没有一丝的慌乱,他“徐行勒兵持满”,“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2]1016追兵只好退回,鲁肃顺利到达居巢。从上述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肃具有慷慨、豪爽、侠勇的性格。
鲁肃经周瑜推荐初见孙权,为吴主谋划成就帝业的战略计划,深受孙权器重。他献策:“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1]844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鼎足江东,对抗曹操;称帝,这三步走的战略在张昭看来为“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但孙权“极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1]844
鲁肃不仅在战略构想上为孙权政权奠定了基础,而且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在刘表去世时,鲁肃就曾建议孙权:“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1]844曹操准备渡江东侵,鲁肃不仅力谏孙权抗曹,同时建议孙权将周瑜召回。于是,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帮助周瑜在赤壁战中运谋划策,大败曹兵。
赤壁之战后,刘备派人谒见孙权,请求借荆州。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陈说此意。唯鲁肃从全局考虑,“劝权借之,共拒曹公。”[1]845他说:“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2]1016虽然赤壁大败曹军,但是曹操的实力仍然比刘备、孙权强大,无论是东吴的孙权还是占据荆州的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摆在两家面前的有三条路:联合抗曹、各自为战、不战降曹。周瑜吕蒙都没有认识到联合的重大意义,还妄想占领整个南方来和曹操对峙,其结果一个是中途病死,一个是夷陵危局。
正是鲁肃坚持走联合抗曹的道路,才有了赤壁之战孙刘两家以弱胜强打败曹操的神话,才有了赤壁之战后,使原本江陵腹背受敌(曹操在襄阳、刘备在公安)的东吴暂时稳成三足鼎立之势。
周瑜病逝,鲁肃被任命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私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鲁肃开始时驻守江陵,后移兵驻陆口。威望恩义,大行于众,部属增加万余人,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214年),随孙权攻破皖城,改任横江将军。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仅四十六岁的鲁肃病逝。
以上是对鲁肃生平及其主张的一个总括,围绕他的战略构想,鲁肃在东吴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形象,下面将具体论之。
二、忠于国家的外交品质——一个具备先决条件的外交家
《三国志》记载了一次面临外敌入侵情况时孙权手下诸将的众相,从他们的反应中可以衬显出鲁肃的这一可贵品质。
得知曹操向东方进兵的消息,东吴众将领均劝说孙权迎接曹操,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3]第六十五卷“迎曹”意味着自主权的丧失 ,更意味着吴主屈居人下的苟安境遇,因此孙权私下对这些人的自私自保行为很失望,“子布、文泰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 ,深失所望”[1]839。
面对“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1]852,孙元晏做诗描绘当时的情景:“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4]2485鲁肃当时力排众议,认为众人的恶意见只是耽误将军的大事。他从维护君王的地位与威严出发,言及迎曹后的利害关系,建言“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1]845这一提议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本欲“三分鼎足南面而称帝”的孙权“安肯受人封拜屈节一朝局促如辕下驹哉”[2]1016。孙元晏言:“斫案兴言断众疑,鼎分从此定雄雌。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4]2485
周瑜也正是看重鲁肃的忠烈,于病重时向孙权上书推荐,认为其是替代自己的不二人选。他说:“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2]1017周瑜不仅言“鲁肃忠烈”,亦称赞其“临事不苟”,我想这一结论应缘于鲁肃遇事的亲力亲为,鞠躬尽瘁。如刘表死,鲁肃不仅献策“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1]844,并力请亲自去完成。尽管鲁肃一路“晨夜兼道”,此事还是被曹操抢了先,刘表的儿子投向了曹操,然而鲁肃并不就此回江东复命,而是去追远走的刘备。在长阪迎到刘备后,他不仅“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并“劝备与权并力”[1]844,而“备甚欢悦。……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1]844最终鲁肃达到了预期目的,不辱孙权托付的使命。
三、和平联合的外交策略、权达通变的外交手段——一个杰出外交家的过人之明
1.和平联合的外交策略
处于“今之曹操,犹昔项羽”的强大攻势下,平衡外界环境,协调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争取获得最佳支持和最大资源以自保和发展,是鲁肃超于他人之处。
刘表死后,面对逐渐起势的刘备,鲁肃为孙吴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略决策——联刘抗曹。“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1]844,他主动请缨,“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1]844
于是,在当阳长阪鲁肃与刘备相遇时,鲁肃坦诚以待,说明孙权派自己来的使命,这才使刘备放下戒心,能够开诚布公地与之交谈。有了融洽的谈话氛围,鲁肃才借势进一步和刘备共论天下形势,并将话题引入刘备的去向上。此时的刘备本欲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表面上来看,鲁肃似在帮刘备分析形势,实则是在向自己的联吴目标靠近,他先说吴巨是个没有作为的庸人,劝刘备不要去依靠他。接着,详细述说孙权的情况和江东的实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三国志》中没有详细记载鲁肃与刘备的对话,因此不能妄加评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鲁肃善辩的口才,令刘备心悦诚服,认为其言有道理,所以才有刘备听了鲁肃的分析,决定并力抗曹,后率部进驻夏口,派诸葛亮随鲁肃去柴桑会见孙权的后话。
鲁肃作为江东方面的代表主动接触刘备,让诸葛亮看到了“隆中对——三分天下”蓝图付诸实践的契机所在。就这样,鲁肃成了东吴方面的外交代表;诸葛亮则成为西蜀方面的外交代表。他们既是缔结孙刘联盟的构想者、创始人,同时也是推动者、捍卫者。
无论是史家还是百姓,对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所起的作用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很多人都忽视了鲁肃这个关键人物。周瑜确实指挥了赤壁大战的全部过程。但是在战争的保障——“孙刘联盟统战阵营”的建设上,应该说鲁肃比周瑜的贡献更大,因为鲁肃在顾全大局的同时,不仅要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地顶住来自内部张昭等降曹派的诋毁和干扰,同时还要化解孙权的犹豫不决,为最高决策的拍板定案树立信心。如果不是他的极力撮合,和刘备实现联合谈何容易,赤壁一战,谁胜谁负也不可料。因此,孙元晏将鲁肃的作用、地位与周瑜并举,是恰如其分的,“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4]2485
赤壁之战后,公元210年,刘备到东吴省亲,在京口见到孙权,借荆州南郡江陵。周瑜、吕范都劝孙权扣留刘备,孙权以曹操在北,疆场未靖的借口听从了鲁肃“树操之敌”的建言,借地给刘备。虽事后孙权曾给鲁肃“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1]852的评价,认为“公瑾在必不为此”[2]1016,然而当曹操这个敌方最高军事统帅听说鲁肃献策让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时,震惊之下,“落笔于地”[1]854。这说明鲁肃借荆州以期孙刘联盟并不为“短”,反而是他的目光远大之处,他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所以,时鲁肃与关羽邻界统兵,疆土犬牙交错,多次发生摩擦。鲁肃顾全大局,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安抚双方。“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1]846这也是孙权、吕蒙不及鲁肃的地方。所以袁枚说:“若以为失计则当日之深于为吴而得计者莫如肃浅于为吴而失计者莫如吕蒙陆逊”[2]1016。
鲁肃死后,孙权偏离了联蜀国策,派吕蒙袭取荆州。吕蒙尽变鲁肃之策,主张既抗曹不需联蜀,联刘为图刘,其计是袭取南郡,西占白帝,北取襄阳,乃至全据长江,成南北朝之势,以策江东安全。他向孙权建议:如果能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何忧于曹,何赖于羽”[1]850。事实上,荆襄曹军尽为关羽所敌,江东上游安若磐石,使曹操四越巢湖不成。而孙权却采纳了吕蒙的建议,最终导致吴蜀兵戎相见,使孙刘联盟完全破裂,随之吴、蜀也最终被各个击破、灭亡。因此“惟肃劝权借”南郡以联刘备,放弃局部利益而换取全局主动,不能不说是他个人的高瞻远瞩之举。可怜孙权“不用良策只取辱”[2]1016,“不得不称臣既称臣不得不纳贡而受封爵心有所不甘又不得不诡词阿谀而为反覆邢贞一匹夫耳敢于称诏倨傲坐车自若而权以江东两世之王业至于俯首都亭群臣流涕”[2]1016。对此,王夫之感叹道:“欲合孙氏于昭烈以共图中原者,鲁肃也;……盖吴则周瑜、吕蒙乱子敬之谋,……使相信之主未免相疑。……身遽死而授之吕蒙,权之忮无与平之,羽之忿无与制之,诸葛不能力争之隐,无与体之,而成谋尽毁矣。肃之死也,羽之败也。操之幸,先主之孤也。悲夫!”[5]
2.权达通变的外交手段
鲁肃初为孙权献榻上策为建安五年,此时刘备还未到荆州,所以鲁肃的规划中没有将刘备考虑进来,其第二步就是在荆州取代碌碌无为的刘表父子,并在得到荆扬后“渐规巴蜀”,所以他的基本构想是与曹操“二分天下”。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适逢刘表死,当时鲁肃原本是想借吊刘表之名,了解荆州情况。孰料他刚到夏口,就闻曹操已向荆州进兵。鲁肃日夜兼程,等他到了南郡,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献出荆州降曹,刘备准备南撤渡江。情况超出了鲁肃原来的设想,面对突发的情况,鲁肃机智应变,当机立断去找刘备,因为在他看来这时的刘备已经成为一股新的势力,乃“天下枭雄,与操有隙”,他准确地判断形势,果断地将“二分天下”规划调整为“三分天下”,“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1]844因而他会刘备,劝其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
在对待荆州问题上,鲁肃同样显示出其因时应变的外交能力。鲁肃与诸葛亮均有占据荆州一地的决策,鲁肃提出要“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隆中对》中也有类似“据有荆益,保其岩阻”的策略,二人都是强调要做好战略地域防守,再乘“天下有变”一统华夏。
然而鲁肃却没有积极推进他的“榻上策”,相反,还建议孙权把“榻上策”中的战略要点——荆州,借给刘备,这和“穷长江之极”的策略显然是矛盾的。
初始,鲁肃提出占据荆州,是缘于荆州的有利地理位置和其主的暗弱,在鲁肃看来:“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1]844因而可以实现其榻上策的宏大目标“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1]844
而借荆州,不仅是因为刘备新势力的出现,而且刘备本身“与操有隙”,把荆州借给刘备,也就是“多曹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2]1016。从此以后,刘备和曹操的对立就日益激烈起来,而东吴,除了主动出击合肥引起的濡须之战外,全线处于相当平稳的状态。关羽在荆州的部队,实际上成为东吴在荆州部分势力的保护伞,挡住了曹仁从襄阳方向的威胁。
单刀会索要荆州,完全是出于避免双方一触即发的战争而做出的权宜外交策略。面对刘备“贪而弃义”,既已平定了益州,却“不承旨(指的是权求长沙、零、桂一旨)”,并且“遣羽争三郡”,准备发动战争,此时的孙权亦恼羞成怒,执意“遣吕蒙率众进取”,为了执行孙权的战略意图,减少双方边界摩擦,维护国家的领土利益不受侵犯,于是他单刀赴会索要荆州。
提起“单刀赴会”,人们自然会想到被人称作“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陈寿语)的关云长。与这样的“熊虎之将”(周瑜语)进行军事会谈,气氛是非常紧张的。故而“诸将疑恐有变议(鲁肃)不可往”[2]1017,鲁肃却力驳众议,毫无畏惧,以“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为理[2]1017,“乃趋就羽”[2]1017,毅然赴会。单刀会中鲁肃义正言辞,数点刘备的不义,“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2]1017。面对对方“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的挑衅话语,他没有退缩,镇定自若地“厉声呵之,辞色甚切。”[1]846本是一场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因鲁肃的外交会面得到化解,孙刘联盟暂时得以维持。孙刘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王夫之于《读通鉴论》中点评鲁肃“以义折羽,以从容平孙权之怒,尚冀吴、蜀之可合”[5],此言不虚。
鲁肃经历了从“榻上策”对荆州的重视,到主动借荆州,再到与关羽单刀会索要荆州,他审时度势,采取不同的策略,舍末求本,构筑最佳方案。相对而言,诸葛亮在辅佐刘备期间,始终不渝地贯彻“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占据荆州,西进益州,北上汉中,然而,诸葛亮在对待荆州的问题上缺乏变通。刘蜀得到荆州后不归还孙权,势必造成吴蜀不和,孙刘联盟瓦解;荆州失守后,蜀已失去从洛阳和西安两个方向夹击中原的能力,诸葛亮没有及时调整其战略,还是一味地想要从关中进军,从而空费蜀国本来就弱小的国力,其结果搞得是人人厌战,民不聊生。尽管初期《隆中对》的策略是正确的,但是不懂得因时而改,那就成了发展的绊脚石。这样一对比,鲁肃的权达通变的外交手段不失为“过人之明”之处。
学界不断地在美赞周瑜,美赞他的赤壁之战;我们一直在欣赏吕蒙,欣赏他的白衣渡江。而对于位列“周瑜之后肃为之冠”[2]1018的江东第二位英将——鲁肃,众多评者却未能将其纳入研究视域。在我看来,鲁肃应是一位值得称道的杰出外交家、战略家,他凭借自身杰出的外交能力维系了孙刘联盟,有效地遏制了曹操,确保了东吴的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促成了三分天下的时局,无论是其战略谋略,抑或是其外交处世,均在东吴无出其右者,实际上他是东吴政权的规划者和重要的执行者。无怪乎时人称他“吾子姿才”(刘子杨)[1]843、“智略足任”(周瑜)[1]846、“英爽有殊略”(孙权)[1]872,陈寿也以“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陈寿语)[1]852来品评鲁肃。因此,在史学界,我认为他应该得到论者的应有重视和普遍认可。
[1] 陈寿.三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8.
[2] 卢 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 丁 远,鲁越校正.全唐诗(康熙御定)[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5] 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K235
A
1673-1794(2011)01-0049-03
王 宇(1977-),女,编辑,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