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2011-08-15钱守云
钱守云
(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
论毛泽东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钱守云
(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中国社会能否稳定地发展。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国情,高度关注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提倡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极端落后的面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科学技术;农业
马克思在考察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农业发展时,除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外,还对农业发展的前景作了展望。认为“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就可以使土地的收获量无限地提高。……资本在日益增加,劳动力在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科学又日益使自然力服从于人类。这种无穷无尽的生产能力,一直被自觉地用来为大众造福,人类所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1]马克思的上述观点被毛泽东所继承,指出:“讲到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当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现代化。”[2]并要求把加强农业战线作为全党长期的首要的任务。
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3]建国之初,我国农业十分落后。旧中国留下的农机工业十分简陋,且微不足道。土地改革完成后,在我国农业中占绝对优势的是小农经济,而当时我国的工业也无能力向农民提供大量机械。针对这一情况,毛泽东在正确吸取苏联集体化和机械化的基础上认为:要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先进行技术改造,解决机械化问题。农业合作化时期,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即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包括由国家组织的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在内,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4]因此,毛泽东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5]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对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修改稿的批语和修改》中指出:“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有步骤地积极地实行农业机械化,从1956年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机械制造部门和农业部门应经过广泛的试验研究工作,拟出一个适合我国条件的农业机械化方案,为推广农业机械化做好准备,随即制造适合各地的机械,供应农民;随即改良,积极推广。”[6]
“大跃进”期间,由于各地浮夸风盛行,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暴露出来。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就农业方面的六个问题给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干部写了一封《党内通信》,在信中明确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今年、明年、后年、大后年这四年内,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7]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在1959年7月召开的庐山会议上提议国务院成立农业机械部。9月15日,农业机械部成立。10月,毛泽东在《关于发展畜牧业问题》的信中指出:“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今年已经成立了农业机械部,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看来为期不远了。”[8]
农业机械部的成立,推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向前发展。1964年8月26日和9月7日,农业机械部和农业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半机械化农机具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讨论了进一步发展半机械化农机具的具体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会议报告中要求:“在抓生产力和农业技术改造工作中,要一手抓机械化,一手抓半机械化,坚持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半机械化为主的方针。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不要坐等农业机器而放松了新式畜力农具和改良农具的推广。必须教育干部全面地、正确地接受过去大搞农林工具改革的经验教训,坚持科学实验,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扎扎实实地进行半机械化农具的一系列工作。”[9]1966年3月12日,毛泽东就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写信给刘少奇,强调:“农业机械,凡国家管理、地方制造、超出国家计划远甚者,在超额内,准予留下三成至五成,让地方购买使用”。[10]在毛泽东这一精神的指导下,1966年7月,中央在湖北武汉召开了全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议(后称第一次农机化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大区中央局和各省市区党委书记以及国务院许多部长。会议制定了实现农业机械化15年发展规划的许多具体措施。1971年8月至9月,经8个部委11位正副部长精心筹备,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有千人参加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会议按照毛泽东的时间目标首次明确提出了“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1971年10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同1965年相比,1970年全国拖拉机拥有量增长了一倍,排灌机械、收割机、脱粒机以及其它副产品加工机械增长的幅度也很大。全国主要农机品种已达1000多种。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建立了手扶拖拉机了厂、小型动力机厂和各种农机修造厂。全国90%以上的县都建立了自己的农机修造厂。[11]
毛泽东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思想,尽管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忽略了同全面经济协调发展;在进度上要求过急;忽视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国“一刀切”等。但这一思想是在全面肯定已完成的农业集体化和社会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前提下,为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任务而提出的,既强调了机械化对农业发展具有根本性质的意义,又说明机械化不是农业的唯一出路。这一思想的着眼点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符合马列主义关于是划分经济时代重要标志和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的观点。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已被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二、依靠科技,提倡科学种田
经典作家在论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发展农业时,比较重视科技的作用。马克思在《论土地国有化》中指出:“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处理等等,应当在农业中广泛采用。”[12]列宁在领导苏联经济建设中也强调:“技术奇迹首先应该用来改造全民的、参加人数最多的、最落后的生产——农业生产。……我们的义务和职责在于利用这种力量,把落后的农业生产纳入新的轨道,改造它,把它从盲目经营的旧式农业变成建立在科学和技术成就上的农业。”[13]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农业生产,毛泽东在组织农民通过合作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倡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认为:“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就必须:……(3)提高耕作技术(深耕技术、小株密植、增加复种面积、采用良种、推广新式农具、同病虫害作斗争等);(4)增加生产资料(土地、肥料、水利、牲畜、农具等)。这是巩固合作社和保证生产的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4]在实践中,毛泽东逐步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只能解决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减轻农民的体力负担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要从总体上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因此,毛泽东在大力提倡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向全国农民和农村干部提出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提出:“我们要摸农业技术的底,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15]这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在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即“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字宪法的思想”。[16](1959年 1月 23日,毛泽东在《关于宣传工作问题的谈话》中讲到:“八字宪法”中,首先应该是“土”,第二是“肥”,“水”要放在第三位,然后是种、密、保、工、管。1959年2月2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的讲话中谈到“八字宪法”的排序时,将“工”排在最后。)
土:就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毛泽东提倡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1958年,毛泽东发出要把土地深翻的号召,并且要求每省准备三个深翻的典型材料,以便进行比较研究。毛泽东觉得深耕可以搞密植,可以多施肥,可以多蓄水,认为“农业的主要方向是深耕”。[17]毛泽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以河南长葛县作例子,号召全国都来深翻土地,改良土壤,并希望一、二年全部完成。毛泽东还提出“三三制”的耕作制度,即用三分之一的耕地种庄稼,三分之一种树、种草,三分之一休闲。他的这些设想正式写进了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后来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尽管在深翻土地和实行“三三制”等具体问题上存在着技术上和实际上的困难,但从总体上说,毛泽东提出的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实现田园化的设想,是保证农业生产增产的重要措施。
肥:就是合理施肥,保证农作物增产。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合理施肥是农业增产的关键。毛泽东十分重视农家肥的积制,特别是养猪积肥。他在《这里养了一批大毛猪》一文的按语中指出:“养猪是关系肥料、肉食和出口换取外汇的大问题,一切合作社都要将养猪一事放在自己的计划内,……每个农家都要劝他们养一口至几口猪,分作几年达到这个目的。”[18]1959年10月31日,毛泽东在《关于发展畜牧业问题》中指出:“我国的肥料来源第一是养猪及大牲畜。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如果能办到了,肥料的主要来源就解决了。这是有机化学肥料,比无机化学肥料优胜十倍。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19]毛泽东还提出建立化肥厂,多产化肥支援农业,认为“中央、省、专区三级都可以设立。中央化工部门要帮助地方搞中小型化肥工厂的设计,中央机械部门要帮助地方搞中小型化肥工厂的设备”。[20]
水:就是兴修水利,合理灌溉,保证农田用水的需要。毛泽东在《应当使每人有一亩水地》一文按语中要求“每县都应在自己全面规划中,做出一个合理的水利规划。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保证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规划”。[21]我国水资源相对紧缺,人均占有年经流量只有世界平均量的1/4,因此,毛泽东重视水利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种:就是推广良种,这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毛泽东指出:“推广优良品种,有了优良品种,即使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先在每县选择一二个区令一部分农民试种,如觉土壤、气候适宜,即可推广,以期增产。”[22]毛泽东要求各地农村大面积推广粮食、棉花和其他农作物的良种,并且要不断地更新换代,以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密:就是合理密植。毛泽东认为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他在指导农业生产中,大力提倡合理密植,又反对过分密植。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专门论述了密植问题。提出:“不可太稀,不可太密。”[23]要“精心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为好,积累经验,根据因气候不同,因地点不同,因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因各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密植程度的规定”,[24]才能获得增产的效益。
保:就是搞好植物保护,及时防治病虫害。毛泽东在深入农村调查中发现农作物的病虫害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他要求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经常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规律,及时发现病虫害,对症下药,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管:就是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搞好除草、合理灌溉和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工作,这些措施对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工:就是工具改革。通过工具改革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毛泽东提出:“改良农具运动应推广到一切地方,它的意义极大,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迅速有效。”[25]要求“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立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木匠、铁匠,搜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试验,试制新式农具”。[26]并对农村开展工具改良运动作出指示,指出“各级党委要摸清情况,全省全区有多少农具需要改良,多少农具需要装上滚珠轴承?订个规划,哪种先改、哪种后改,什么时候完成,都要有个具体安排。这样,领导就具体了,加强了,工具改良运动就会更好地开展起来”。[27]
毛泽东提出的发展农业生产“八字宪法”是促进农业稳定增产的一整套科学措施,是毛泽东对农业科学的重大贡献,这一思想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规律,是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田,增加农作物产量,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方法。多年的实践证明:建国以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除了毛泽东制定的一系列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正确的政策外,认真执行毛泽东提出的发展农业科技,实行科学种田的八字宪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频繁的水旱灾害,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此,兴修水利就成为历代安邦治国的一个重要课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水利的关心和重视是一贯的,为人民造福是他发展水利事业的基本指导思想。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战乱,带来了和平建设的新局面。但长期以来存在的水患问题却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治理水患,变害为利,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一项十分紧迫但又需要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从新中国一成立起,毛泽东始终关注着江河湖泊的治理,关注着全国的水利建设事业。
1950年夏,安徽、河南交界连降大雨,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未有。毛泽东从7月到8月,给周恩来写了三个批示,提出并督促治理淮河,认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28]8月25日至9月12日,在周恩来直接指导下,水利部召开治淮会议,具体落实毛泽东关于治理淮河的批示,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并制定了治淮的具体步骤。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对治淮方针、1951年治淮的工作方案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抗美援朝战争紧张进行、国家财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仍在当年11月拨出治淮工程款原粮四亿五千万斤、小麦两千万斤,保证治淮工程按时开工。这年冬季,淮河上游、中游、下游共有80万民工参加治淮,奋战80天,建成一条长达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1951年5月,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29]并制成4面锦旗,分送给治淮委员会和河南、皖北、苏北治淮指挥部,表达党和人民政府的决心。到1957年冬,经过8年的不懈治理,治淮工程初见成效,国家共投入资金12亿4千万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达316亿立方米,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在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毛泽东还主持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在1957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讨论通过,成为指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规定了要在7至12年内,基本上消灭普通的水灾和旱灾;凡有水源可以利用的地方,在12年内,基本上做到每个乡或者几个乡建设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为贯彻《纲要》的精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57年9月24日作出《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指出:“积极广泛地兴修农田水利,是扩大农业生产,提高单位产量,防治旱涝灾害最有效的一项根本措施。多积肥,多施肥,是保证增产的可靠办法。为了更好地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到来,实现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一定要在今年冬季集中大力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工作。”[30]全国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劳动力,10月份两三千万人,11月份六七千万人,12月份八千万人,1958年1月达到一亿。[31]“亿万农民群众,夜以继日,不顾天寒地冻,用移山倒海的英雄气概,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兴修农田水利运动。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中旬,每天在水利工程战线上从事劳动的农民,全国约有1亿人,按一亿劳动一百天计算,农民投到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已经有一百亿个劳动日”。[32]原定1957年10月到1958年9月底增加灌溉面积九千二百多万亩,但是到1958年1月31日已经完成一亿一千多万亩,即用4个月的时间超额完成了全年度的任务。安徽省“原定去冬今春兴修八亿方的农田水利工程,后来增加到十六亿土方,但是到1958年1月23日就已完成十六亿多土方”。[33]1958年3月14日,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正人将河北省徐水县实现农田水利化情况写报告给毛泽东,报告中说,徐水县从1957年11月起,苦战三个月,已经实现了农田水利化,境内三条河流基本得到治理,86万亩耕地都配套了一套至三套灌溉设施。徐水县兴修水利的特点是在群众自办农田水利的方针下,建立一个以小型为基础、大中小型互相结合、防洪除涝灌溉相互为用的水利工程系统。报告还介绍了中共徐水县委在领导群众兴修水利高潮中的6条经验。3月21日,毛泽东给报告写了批语,要求将“徐水县的经验普遍推广”。[34]之后,毛泽东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毛泽东依然强调水利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指出:“1959年以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兴修水利。1959年我国7个省遇到很大的旱灾,如果没有过去几年的水利建设,要不减产而能增产,是不可能设想的。”“1959年冬,全国参加搞水利的7700多万。我们要继续搞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使我们的水利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从一年、二年或者三年看,花这么多的劳动,粮食单位产品的价值当然很高,单用价值规律来衡量,好像是不合算。但是,从长远来看,粮食可以增加得更多更快,农业生产可以稳定增产。那么,每个单位产品的价值也就更便宜了,人民对粮食的需要也就更能得到满足”。[35]
建国后,由于毛泽东对兴修水利的关心和重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特别是发动和领导农民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的增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农田抗旱排涝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实现了农村产品加工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笨重劳动和节约了劳力,为集体积累了资金,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16.
[2][15]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0,309.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1.
[4][5][14][28]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3,438,426-427,85.
[6]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0.
[7][8]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36,573-574.
[9]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66-267.
[10]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9.
[11] 李德彬林顺宝.新中国农村经济纪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61.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8.
[13]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24.
[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农业若干问题的论述[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14-215.
[16][20][25][27][34]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38,63,113,351,143.
[17]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30.
[18][2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519-520,498-499.
[19][23][24][26]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73,235,236,237.
[29]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293.
[30]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567.
[31]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681.
[32][33]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79,101.
[35]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7.
On Mao Zedong’s Thought about Developmen 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by virt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an Shouyu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Fuyang Teachers College,Fuyang 236041,China)
China is agriculturally a large country,w hos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Chinese society.In his long-term leadership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Ma Zedong gave his great attention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China’sactual conditions,he especially advocated expanding agricultural industry by virt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 hich has put an end to the extreme backwardnes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p roduced a far-reaching effect on Chinese 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M ao Zedong;science and technology;agricultural industry
A 08
A
1673-1794(2011)01-0003-04
钱守云(1967-),男,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与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研究”(2009YJA 710010)
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