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互动”的物流教学模式研究

2011-08-15陈学云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实操校企实训

陈学云

(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滁州239000)

基于“校企互动”的物流教学模式研究

陈学云

(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滁州239000)

物流学科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实施校企互动,培养物流人才,已成为物流界的共识。在校企实践中,出现了多种物流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科研反哺教学和实操教学是其中典型。为了实施校企互动,顺利地运用这几种教学模式,必须有必要的保障条件。

校企互动;物流教学;模式

一、校企互动与物流教育

物流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它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复合型的。我国物流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342所本科院校,70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高校本科物流专业在校生规模已达8万余人。[1]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人才供需失衡。为了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物流实践和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培养模式。国外的实践证明,“校企互动”的物流教育模式能够解决人才供求对接错位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能。

“互动”即相互作用,有前馈和反馈。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有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达到优势互补,互动共赢。高校有知识、智力和科研上的优势,企业有实践上的优势。两者实行互动,互相沟通,高校主动派学生和教师参与企业的物流实践,企业主动参与高校的课程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乃至培养目标的设定。这样,一方面企业获得招聘优秀员工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获得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这种校企互动中,既有学校管理机构与企业管理机构的互动、指导教师与带班师傅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带班师傅的互动、学生与岗位指导教师的互动,最终可归结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教学与研发的互动。它以能力为本位,既可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

在实施校企互动的实践中,出现了若干教育教学模式。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物流教育的可行模式,以更好地培养社会经济所需要的物流人才。

二、校企互动教学模式:几个典型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工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从而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既可以实现培养对象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目标,又可以使其形成职业意识和职业洞察力。它既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也适合管理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法。物流教育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关键是建立物流知识和物流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要有特定的物流情境。而企业因具备提供把教学对象置于其中的物流情境,无疑是最理想的项目化教学场所。因此,项目教学是实现校企合作的良好形式,也是“校企互动”的载体。物流有许多功能要素,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它们本身就可以分别作为项目来进行教学。而这些项目是企业物流业务必须完成的,为实践校企互动提供了基础。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方面可以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业引进与聘请物流人才,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2]

(二)科研反哺教学模式

科研反哺教学是一种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教学模式。高等学校既有教学的职能,又有科研的职能。高校科研生产力不仅应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上,还应反应在对教学的反哺能力上。[3]校企合作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重要途径。企业有生产的功能,也有研发的功能。研究发展是企业获得创新能力的前提。而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出现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成为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教学基地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了平台。教师从事研发活动,一方面可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研发中提取素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整个过程中,企业、教师、学生都处于学习研究活动中,也各自实现了价值:企业获得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教师获得科研课题,学生获得符合企业要求和学科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会有许多新问题出现。因此,科研活动非常重要。物流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决定了其科研的应用价值取向。到企业的实践中去把握企业生产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准确地确定研究课题的内容和范围,是物流科研工作的重要途径。教师主动到企业物流工作实际中去找课题,把解决物流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作为科研的重要内容,并吸收企业的技术人员,组织科研团队。及时把科研成果引进教学,是物流科研的重要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熟悉了物流作业流程,物流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巩固。物流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理论知识。因此,实现科研和教学的互动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此外,来源于物流实践中的教师科研课题,也可以作为学生实习选题,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物流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达到“教学相长”,真正实现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的良性循环。

(三)实操教学模式

实操教学是培养具备特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形式有二:学校内建立实操基地和企业为学校提供实操环境。实操教学所使用的设备大多数是实际生产中所应用的设备。鉴于企业在设施、设备上和环境上的优势,无疑成为实操教学的理想教学地点。实操教学强调在实际现场中组织教学。这一点与强调验证理论的实验教学有本质区别。现场操作的实施,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操作环境有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形成与人相处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物流实操教学,就是让学生到实训基地去实习,知晓物流实际运作流程。我国目前物流教学普通存在着理论讲述多,实训实践少的现象,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严重。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了物流实操教学的一条必然之径,实操教学也就成为校企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笔者认为,采用后一种实操教学模式,即企业为学校提供实操环境,在真正的职业氛围中进行实训,对物流实操教学更为可取。因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物流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学校也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训练的场地和设施、设备。校内实操教学的效果得不到保障。在学校“软件”和“硬件”都不足的情况下,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物流实践,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资源紧张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物流人才结构的优化和知识的更新。

我国现在大多数高校在校外都有实训、实习基地。物流实习基地广泛分布于物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和其它企业。但大都流于形式,实践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缺乏连续性,只是达到了宣传的作用,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效果。因此,必须提高实操教学质量,与企业深度合作,尤其加强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推荐的物流示范基地的合作和互动,创新实操教学。

三、校企互动的保障条件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校企互动”的质量保障。目前,物流师资大多数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学科转过来的。专业素质不高,尤其缺乏物流实践经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严重影响了“校企互动”的实施效果。因此,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是从根本上保障物流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一方面,选派教师到物流教育比较成功的学校进修,或去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企业引进物流方面的人才,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实训条件是“校企互动”的物质基础。这里的实训条件包括学校实验室和校外的实训基地。物流实验室建设落后,利用率不高是普通现象。有些校外实训基地也徒有虚名。学生在实训时目的性不强,没有严格按照企业物流的工作流程来组织实训,没有把实训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要加强实训条件建设,不但要有数量,更要求有质量。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法律法规是“校企互动”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涉及到企业、学校、协会、政府等多个主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环节密不可分,相互影响。需要一整套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用立法的手段来强化校企合作,可以从制度上保证“校企互动”的进行。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如美国的《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德国的《职业培养条例》、英国的《现代学徒培训制度》、法国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工作纲要》等,从立法上规范和强化校企合作。[4]浙江省宁波市在这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于2009年开始施行《宁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来促进校企合作机制的形成。

激励机制是“校企互动”的持久动力。校企合作的关键是要解决双方的合作动力问题。从目前来看,这种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从企业方面说,没有把育人功能融入到自身的价值链中。只从眼前利益出发,看不到从合作中得到的利益,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从学校方面说,不愿意为合作项目作资金投入,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能从企业中获得多少就业机会。校企双方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也给合作造成了心理上的障碍。此外,由于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实践性教学不易组织,效果不明显。因此,建立双方合作的激励机制,势在必然。在这种机制设计中,企业和学校都是物流教育对象的受益者。双方都有动力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企业和学校分别作为物流人才的供求主体,企业在得到人才支持和研究、发展上获益,学校在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目标上获益。

[1]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物流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8.

[2] 杨 兴,文林莉.高职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0(5):155-157.

[3] 姚东瑞.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地方高校科研生产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45-46.

[4] 魏杰羽.以工作职责为导向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7):174-175,167.

G642.3

A

1673-1794(2011)03-0103-02

陈学云(1965-),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sk458zd)

2010-12-15

猜你喜欢

实操校企实训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