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08-15郑高花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异化人类

郑高花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严峻和迫切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新农村的关键。“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典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能,显示出巨大的生态伦理价值,本文从探索“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出发,寻求“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价值。

一、“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作为我国古代的生存智慧,不仅仅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人与万物同质同源

“天地之大德曰生”[1],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天地和气”的结果。因此,人与万物是同质同源的,人只是天地中的一部分,并不在自然之外,人与万物可以相互比附,相互感通。

(二)天道与人道相通不二

虽然从天地生人的角度看,人只是自然中之一物,但是“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2]。人的独特之处主要就在于,人之心性可以与天地相通,这样 “天道与人道实一以贯之。宇宙本根,乃人伦道德之根源;人伦道德,乃宇宙本根之流行发现”[3]。所以人应当有“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胸怀,不仅要关注人事,而且要注意协调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万物纳入伦理的视野。

(三)追求和谐—最高的价值目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个存在论的命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论的命题。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这一命题把追求和谐作为一种至高的价值目标,而和谐的根据不在人之外,就在人自身,所以追求和谐就成为人生的当然使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追求和谐就是实现“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4]的大同世界;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追求和谐就是获得一种至善的人格规定,这在张载看来就是要达到“民胞物与”的境界。这种人生价值追求,意味着人已经贯通、超越了“天—人”、“物—我”、“内—外”、“上 —下”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即将个体的生命托付于宇宙大化流行的规律中了。

二、“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要素分析

(一)人与自然关系分析

1.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制约,受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在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始终受着周围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人是自然界的主体。人作为自然界中最高产物,人不仅具有自然存在物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其它的自然物不具有的特征。人可以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活动去改造外部自然,能动地把外部自然作为自己的活动对象,有意识地创造出合目的、合意志的对象性存在,以此来满足自己和发展的需要。这时,人同物关系的地位和性质都发生了转换,人把自己从一切存在物中区分出来并提升为主体,同时把外部世界,自然对象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体,人同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便转换成为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关系了。

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生存,而自然的生存也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干预下的生存。在当代社会逐步恢复和重建人与自然的和睦关系的情形下,必须掌握现代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开发强大的技术工具手段,遵循生态规律的要求,充分利用天地万物,引导和协调天人关系,建立一种既不以自然为中心的人统一于自然,也不以人为中心的人对抗于自然,而是人与自然有序藕合的有机协同机制。

(二)人与社会关系分析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属于人类社会及人类生活的内部关系,但社会寄身于自然的基础之上,无时不处于同自然的矛盾与联结之中。不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制约,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受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个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指个人与社会在此社会存在总体之内相互依从、双向互塑,无论从个人主体形成中的社会化、个性化之生成,还是从人道社会的个体化、人道化、社会化之生成莫不如此。二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指处于相互关系之中的个人与社会必处在相互作用之中,双方都不能离开对方而各为一孤立、自在之物,而是在相互联结中来定位和定义。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通过人们的社会行动实现的,只有行动着的人才能形成交往关系,只有人们之间形成了交往关系才形成了社会,人才进入了社会关系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才成为现实的存在。就此而言,社会行动是产生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因,而人与社会关系则是社会行动产生的结果。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协调好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保障措施、社会制度等几方面的因素。

(三)人与人关系分析

在人类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类主体具体地表现为不同的群体(民族或国家、地区或区域、阶级或阶层、团体或集体)和不同的个人。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人类的整体利益高于任何个人或任何群体的局部利益。首先,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是一个整体。人类主体要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各种自然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研究和安排自然物的开发,反对采取无政府主义掠夺性开发各种自然物。其次,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跟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保护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再次,人类的实践手段与实践目的是直接同一的。另外,人与人的关系还要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把握当代人与未来人二者的统一。在人类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类主体不仅指“当代”的人类,而且包括“后代”的人类,要从代际的角度,观察和处理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好人际关系、社会秩序、人道主义等几方面问题。

三、“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素出发,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三方面构建新型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构建主要从科学技术、生产方式这两方面因素着手。

1.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于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造成今天生态危机的 “元凶”,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没有意识的工具,它只解决“能做”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应做”的问题,作为有理性的人才具有价值判断能力,人是“应做”问题的惟一责任者和最根本的操纵者。今天的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利用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立足于本地的自然特征和自然气候,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科学技术,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合理开发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自然的开发与保护和谐统一。

2.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体。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异化劳动的存在,人与人的本质发生异化,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以异化的形式存在,即自然产生了人却又成为人掠夺、控制和征服的对象。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只有扬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消灭人与自己本质的异化;要消灭人的本质的异化,只有消灭异化劳动;要消灭异化劳动,又只有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既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又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时也制约和规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要重新调整与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根本措施在于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政府要担当消除异化劳动的职责,争取做到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消灭私有制,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与社会关系的构建

人与社会关系的构建主要是从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保障措施、社会制度几方面着手,围绕着如何建设生态政治、生态文化。

1.政府建设生态政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首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政府要发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必须正确高效,政府的职能应转向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系统管理。其次,依靠市场手段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降低资本社会运行成本,建立并完善经济内涵式增长的机制,把资源、环境纳入市场体系中。再次,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生态产业的市场机制。从本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出发大力扶植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最后,依靠道德调节进行补充。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尤其是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补充非正式的运行规则——道德调节,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环境治理的成本,使环境行为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实现普遍有效的约束。

2.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事实上是合二为一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对当地生态环境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行全面调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体系,其建设过程也必须始终以现代生态科学为指导,结合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建设的进度,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人与自身关系的构建

人与自身关系的构建主要是从人际关系、社会秩序、人道主义这几方面着手。

1.实现人民群众代内公平。代内不公平的现象所产生的巨大消极影响己成为当代人共同解决生态危机的最大障碍。在环境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条件下,任何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发展行为都可能对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不容低估的副作用。所以,只有采取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缩小贫富两极分化,才可保持整体发展的持续性。

2.实现人民群众代际公平。代际公平建立在人类—自然和谐的基点上,必须强化当代人的责任意识和更新利益观念,从人类代际延续的视角重新认识道德实践。首先,必须形成与后代休戚与共的新意识,为后代人创造合适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其次,必须建立新的自然资源利用时空观。在考虑后代人自然资源利益的时间布局基础上,再去进行代内的空间布局,以维护后代人的自然资源利益。

3.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在资源利用方面,必须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起来,必须将人生存价值的实现与工具价值的发挥统一于对生态系统整体价值的维持。要重建新的价值观,追求人与自然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的和谐相处、共同进化的价值目标;要从进化生态学的角度更加准确和深入地认识到地球生态系统对所有生物的生生之德和养育之恩,从过去剥削和掠夺地球资源转变为照顾大地母亲,从生物圈整体机能上维护健康、稳定、完整和美丽;要探讨和选择合理利用自然价值的方法及工具,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去探索全面、深入地合理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的物质技术手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物质、能源的耗费,从而减轻人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人持续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协调。

[1]《周易·系辞下》.

[2]周敦颐.《太极图说》.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73.

[4]朱熹.《论语集注》卷七.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异化人类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