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育城镇化可行性分析

2011-08-15屈育霞唐绪龙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城镇化农民工

屈育霞,唐绪龙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2.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74)

一、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含义

所谓城镇化,在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与城市化、都市化是同一概念,是指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央教科所农村教育研究员李少元认为:在我国现阶段,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城镇的转移,其次才是向城市的转移和城市自身的发展完善,因此称之为“城镇化”在语意上更为贴切[1]。农村教育城镇化是针对中学教育提倡“农村初中城镇化”理念,在经济发达地区将农村教育阵地由乡村转至城镇,在欠发达地区使农村与城镇教育条件最大限度地达到一致,合理科学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变教育投资思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一种模式。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改革模式

(一)“平原模式”:农村孩子进城

近几年,在农村办学条件差,农村教师学生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山东省平原县实施“初中进城”,扩大城区中学教学规模,农村孩子全部进城上初中,在全国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农村初中全部“农转非”,一步到位,实现了农村初中以上教育的城镇化。为把全县1.8万名农村初中生“农转非”,平原县在城区3所中学的基础上,又新建和扩建了2所中学,2008年,农村中学生全部实现了进城读书。[2]这种做法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在一县之内,让农家子弟与城里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所谓起点上有城乡条件差异引起的教育不公。

(二)“柯城试验”:城区名校下乡

浙江柯城区地处浙西,是浙江的25个欠发达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聚集、优秀教师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完小成了柯城城乡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柯城区曾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城乡结对”“送教下乡”等,但这些仍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教育的落后面貌。基于这样的实践,柯城区实施了一项非同寻常的、足可影响农村学校整体发展的改革措施---名校下乡,强校接管弱校的“柯城实验”。[3]这样的接管相对于支教或者下乡城区学校一方承担的不再只是有限责任或是道义责任,而成为了一种质的融合。从理论上讲,接管后的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有责任有义务向农村校区流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改善有望得到体制性保障。相比“平原模式”,它的办学成本较低,更适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推行。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催生因素

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的“量化”过程及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同化”过程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开启了中国城镇化之路。据统计,1980年我国农民工不到200万,到2008年扩张为2.25亿,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实践证明: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4]作为农民工合法权益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子女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的好坏,不仅涉及教育权利保障与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更影响到社会有序流动与政治稳定。

(一)农村孩子上学之难

1.农民工随迁子女问题

据预测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将进一步扩张,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将达到2000万左右。从规模上看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数量急剧扩张。据统计:2005年,14岁以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达到1314万。其中6-14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人数为816万。这意味着每12个城镇儿童中有一个是农民工随迁子女。[5]他们的上学问题已成为农民工的一大难题。目前有些发达地区已对这部分孩子的入学提供了很优惠的条件。尽管如此,当前制约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受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束缚,尤其是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一系列阻碍城乡人口融合的制度安排,使得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合法权益和公民权利无法得到实现。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给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无法补救的难题,如因资金、土地和师资短缺,城市政府不得不设置较高的入学“门槛”,由此导致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被拒之门外。此外,农民工子女学校安全和质量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以及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融入与社会融合问题,无不对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高考招生制度和基础教育属地化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趋势是不可抵挡的。

2.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我国人口流动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劳动力进城,非劳动力留村;父母进城务工,子女留村读书。这一部分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5598万人,6-14岁农村留守儿童达到3767万人。考虑到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流动趋势,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估计在4000万左右(含“单亲”与“双亲”外出留守儿童)。[6]而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选择有两种可能:一是留在农村学校就近读书,由爷爷奶奶或父母未外出务工的一方照顾生活;一是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学校借读。第一类选择孩子与父母天各一方、亲情疏离,这样的成长环境显然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选择第二种方式的,未成年的孩子独自在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中管理自己的学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调查还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基本人身权利难以保障、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不良、道德发展危机等问题。要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主动担负相应的责任,携手社会力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其相关问题。城镇化的教育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二)农村教育之困

世界城市化进程曾表现出一个规律性特征: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衰落几乎是相伴而生,并形成此消彼长的循环态势:城市越是繁荣——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乡村就越是萧条。农村教育也同理,由于精英外流,在业已支离破碎的农村家园,通过同样支离破碎的乡村学校和心猿意马、人在农村心在城的农村教师来支撑乡村文化传承,必然陷入困境,而城镇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设备落后。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较落后,无论教学场地、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在许多城市学校,有大量的经费推行素质教育,而在乡村学校,由于经费少,素质教育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很难真正推行。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加大,造成在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隔阂。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假如把同样的人力、财力、物力投放到临近的城镇兴校办学,给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条件,对于困难家庭的孩子给予生活补助,同时发展县城周围的地域,为陪读的家长提供比较舒适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顺应民心,重新整合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2.教师流失。教师的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个人谋生的手段,受价值规律的制约。教师提供了复杂而繁重的劳动,所得的报酬却低于大多数其他专业工作者,即使教师之间,待遇差别也相当明显。当同样的付出不能得到同样的收获时,他们的心态就难以平衡。偏远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师流失尤其严重,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失控现象。一部分教师调动到其他待遇较好的地区继续从教,而另外很大一部分教师改行从事其他行业。教师大量外流势必会导致教师人数的短缺和教师整体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到教育的质量。教育城镇化后,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薪金福利待遇等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教师的流失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同时还可以有条件吸纳优秀大学毕业生来校工作,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3.学校分散。目前农村学校分布点分散,公共教育资源不能够满足农村学生的最大利益需求。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可行之路。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可以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适当集中办学,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学校,并考虑便于学生入学和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两个主要因素,以利于农村学校的校园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等诸多方面获得改善和优化,从而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区域(县、市、区)内或更大范围内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不免遇到诸如资金短缺、舆论批判等问题。“平原模式”、“柯城试验”具有很好的示范价值。各级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理性选择城镇化路径,逐步将农村教育的主阵地由乡村转移至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地区,或是达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

[1]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2003,(1).

[2][3]胡俊生,司晓宏.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

[4]雷万鹏.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N].中国教育报,2010-03-21.

[5]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0,(2).

[6]李小梅,蒋爱林,王荣加.试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城镇化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家乡的城镇化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