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达早期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2011-08-15许孟孟李晓娜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李达

许孟孟,李晓娜

李达早期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许孟孟,李晓娜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家和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为筹划建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并与当时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对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研究其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对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达;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李达是中国共产党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为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富于战斗性和批判性,为党的创立和建党初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国难当头,催生李达社会主义思想萌芽

李达青年时即外出求学,那时中国正处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面临亡国灭种的时期。他目睹这一切,决心要学好科学知识以复兴祖国。本着“实业救国”的想法,李达于1913年赴日留学,最初学习的理科。但在此期间,日本对北洋政府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濒于亡国的边缘。局势的恶化使爱国的留学生们坐不住了。在日本的留学生群情激愤,他们联合起来斗争,但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李达由此心灰意冷,最初的实业救国理想逐渐破灭。恰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这使他在极端苦闷中看到了光明,重新燃起了满腔救国热情。

1918年4月,李达带头组织留日学生救国团,回国开展救亡运动,反对段祺瑞政府同日本签订卖国协定。但此斗争最终亦遭失败,这个结果使他深深地觉悟到,要从根本上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不能只靠游行请愿等手段,在当时反动统治下,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也只是一种幻想,是根本行不通的。唯一的救国之道是像俄国一样,唤醒民众起来革命,将反动政府推翻。因此,他决定要“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俄国人的革命经验”,并很快付诸实践[1]。

二、筹划建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由于当时国内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非常缺乏,李达于1918年6月再次前往日本,从此弃理从文,集中精力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研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书籍及其他相关的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思想上有极大的飞跃,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2]202。

在日本时,李达积极撰文向国内投稿,相继翻译出版了《唯物史观解说》《社会向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3本专著,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3个组成部分,比较系统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6月,李达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了《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做了初步介绍,区分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不同,对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证。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救济经济上不平均的”和“恢复人类真正平等的状态”,这是社会主义“最鲜明的两面旗帜”。他还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从根本上阐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问题。

1920年,李达感觉到远离祖国、在海外治学的局限性,再次离开日本,“回国寻找同志干社会革命”,以更有效地宣扬传科学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并开始着手建党事宜[3]。他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共同筹划组建中国共产党,主编《共产党》月刊,努力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陆续发表了《马克思还原》《社会革命的商榷》等文章,更加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列宁的建党学说。李达还写了《劳工神圣颂》《劳动者与社会主义》等文章,以平实直白的语言歌颂工人阶级,极大地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促进了工人阶级的思想启蒙。

建党之后,1922年12月,李达应聘到毛泽东与何叔衡等人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任学长。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他们共同创办了《新时代》月刊,此刊物迅速成为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探讨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重要阵地之一。李达发表了《何谓帝国主义》《旧国会不死,大盗不止》等文章,他在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中国人民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的社会实际,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人阶级、开展社会革命的必要性,有力地诠释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一文的最后,他还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政策,并以此为根据,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三、针锋相对,与反马克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李达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是与他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建党前后,他以笔为枪,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了论战,深刻地批判了假“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扫除建党的思想障碍、奠定建党的理论基础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其一,是对以梁启超、张东荪为首的“研究系”的改良主义的批判。梁、张等人号称“社会主义”,实际鼓吹资本主义。他们创办了《解放与改造》进行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李达发表《张东荪现原形》《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等文予以驳斥,撕破了他们的“假面具”,批评了认为依靠资本家“开发实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中国唯一出路的谬论和所谓的 “务取劳资协调”、“矫正资本家”等改良主义主张。他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在根本改造经济组织谋社会中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实现将一切生产机关归为共有,共同生产,共同消费”;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应致力于“造出共有的社会机关”,避免“欧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产生的弊端”,而不是“简单的分配平均之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就是要完全废除“自由竞争和似有财产”这两大“现社会中万恶的根源”,而不是“在温情主义之下使劳动者觉悟”,否则只会在“方法上南辕北辙”。他指出,对“无论何种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国际的实势力必须采用国际的对抗方法”,劳动者需要扫除“全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2]57-74。

其二,是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批判。这是为迎合资产阶级需要而系统修改、歪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种思潮,是和马克思主义不相容的,要在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就必须划清二者的界限。为此,李达发表了《马克思还原》《第三国际党(即国际共产党)大会的缘起》等文章,以史实系统地论证其实际上已变为和资本家妥协的改良主义,同时总结出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性质是“革命的、非妥协的、国际的、主张劳动专政的”,共产国际的主旨应当是实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武装夺取政权,采用无产阶级专政。

其三,是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在当时的各种思想流派中,无政府主义是较早传入中国的,在青年中有很大影响。它反对政府的统治和权威,主张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这实际上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的无政府主义者如黄凌霜等人转而反对马克思主义,攻击无产阶级专政,这在国内的革命青年中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混乱,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步伐。李达随后发表了《无政府主义之解剖》等文,系统分析了无政府主义的内容,分别对“个人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的无政府主义”作了深入解剖,并进行了针对性地批驳,揭露了无政府主义的不切实际。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无政府主义“对于人性的研究太乐观了,对于政治太悲观了”。他同时告诫无政府主义者,对国家、政治、法律、权利阶级等对象,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应从实际、理论出发“去为有效的努力,不要耗费有益的精神”。通过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李达表明了拯救中国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国家具有光明的前途,有效地化解了青年们的思想困惑。

特别应指出的是,他提出应把无政府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朋友,彻底批判无政府主义的目的是尽量争取无政府主义者,“约同这些朋友加入我们的队伍”,共同推翻资本主义。他的这个见解具有非凡的理论洞察力,对争取革命同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其四,是对假社会主义的批判。1923年,所谓的“中国社会党”在湖南散布假社会主义,李达为此发表了《社会主义与江亢虎》一文。他在批判假社会主义的同时,论证了社会革命的涵义与实现步骤,首先“必须根据中国现时的政治的、经济的状态详加分析”,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革命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革命”。要实行“新社会主义”,必须“要由社会革命党领导,厉行无产阶级专政,把资本阶级、小资产阶级根本打倒才行”。[2]232从而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

此外,李达还对国内国际上一些谬论进行了批驳,树立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李达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阐述和对其他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系统批判,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建党前后基本廓清了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界限,清除了后者所造成的思想混乱,使许多革命青年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四、结语

由于时代的局限,李达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有其不成熟之处。比如,他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缺乏特别明晰透彻的认识,未能真正、彻底地解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但是,他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独特见解,对我们深入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宝贵财富。

[1]李达.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前进[J].中国青年,1961(13-14).

[2]李达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1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K261

A

1673-1999(2011)24-0019-03

许孟孟(1986-),河南偃师人,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 411201)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李晓娜(1987-),女,天津人,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 411201)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2011-10-09

猜你喜欢

无政府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李达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李达:为武大建设殚精竭虑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青年周恩来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