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谚语翻译方法的探析
2011-08-15徐德玉
徐德玉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赫哲族谚语翻译方法的探析
徐德玉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赫哲族谚语是其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在翻译赫哲族谚语时,考量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风格至关重要。而归化翻译法与异化翻译法正是针对翻译中文化异同因素的处理所提出的有效翻译方法。
赫哲族谚语;归化翻译法;异化翻译法
谚语是某一民族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融合当地文化而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通俗来讲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短通俗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是群众生活经验的结晶”。[1]它具有短小、上口、形象等特点,通常以通俗、生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真理和智慧,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色彩与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赫哲族谚语与其文化特征
赫哲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人口较少。有史以来一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我国北方唯一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其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民俗民风,无不体现出独具特色的民族生产生活以及文化特色。
赫哲族谚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赫哲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赫哲族人民中间广为流传。它是赫哲族人民生产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经验的精髓,凝结着赫哲族人民独具的才华和智慧。
如同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作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2]赫哲族谚语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下民族历史,反映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体现了赫哲民族的精神文明风貌、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伦理道德观念。
赫哲族谚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主要有关于民俗方面的,如“夏天穿鱼皮,冬天穿狍皮”;关于自然节令方面的,如“立春棒打獐,雨水舀鱼忙”;关于生产劳动方面的,如“打鱼的贪黑,打猎的起早”,“胆大心细,大风浪并不可怕,胆小心粗,小河沟也会翻船”等等谚语。[3]这些谚语在赫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们来源于实践,传承了前人总结的人生经验,启迪了赫哲民族的后代,为他们提出了具有指导教育意义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归化翻译法与异化翻译法的运用
在翻译赫哲族谚语时,对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风格至关重要。既要保持原语的语言形式和民族文化信息,又要在不同语言之间完成思维方式、形象的转换,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使用异化翻译法和归化翻译法。
(一)归化翻译法的运用
翻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转换,其中的语义转换包括语义传达和形象的转换。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但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只有深入理解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文化意象,适当运用归化法,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意象的重构,克服语言的障碍,真正达到语言文化交流的目的。
归化法认为,理想的译文应该让目的语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读过原文后大致相同的反应,也就是说,译者翻译的过程中应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这种方法往往使译文可读性比较强,语言流畅自然,没有生硬的翻译痕迹。[4]归化法也一度成为西方翻译史上占主流的翻译手法。然而,归化法的弱点是原文中的差异性和他性被转换成为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东西,阻隔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运用归化法时,仍应以意义对应优先于文体对应为原则,消解文化障碍,保证交流顺畅。如下列两个谚语:
(1)狼和羊交不了朋友,老鹰和小鸡说不到一块。/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2)狼终归是狼,改不了吃人的本性。/The leopardcan not change its spots.
比喻是赫哲谚语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修辞手段。无论是明喻还是暗喻,用动物作为比喻对象是最为常见的。我们对其进行翻译时,例1用同为动物且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词birds(鸟)替换狼、羊、老鹰和小鸡;例2用leopard(猎豹)替换狼。这样,就将原语文本中的词语替换为符合读者文化认知心理的词语,即消除了文化差异的因素对译文的影响,将不同的文化意象成功转换,帮助译文读者最大限度地与原语读者产生共鸣,达到了动态对等要求。
(二)异化翻译法的运用
异化法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通过保留原文中某些不同民族文化的元素来故意打破目的语惯例的方法。这种翻译方法不仅使译文可以摆脱目的语语言和文本规范的各种限制,还可以使译者在适和情况下借用原语中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恰当地使用原语特有词语,[5]这样可以给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新奇、迥异的阅读经历。在翻译中采用异化的方法,是指对原文的差异性进行保留,通过不断对比原文、目的语中的异同点,向读者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特点。翻译赫哲谚语时,应用异化法尽可能保留原语言中的特异性,如文化词语、特有的语言表达习惯、独有的风俗和文化等等,使读者感受到原文特色。
1.谚语中特有的民族文化词语
赫哲族谚语中具有一些特有的民族文化词语,但基本不会妨碍目的语读者对该谚语的正确解读,翻译时应以异化法为佳。例如下面这个谚语:
乌鸦喜鹊不同巢,巴彦(富人)穷人不同心。/The Crowand the magpie can not be in the same nest;the Bayan(rich)and the poor can not have the same benefit.
这句谚语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分属不同利益圈子的人难以在一起共处。
例句中的“巴彦”(富人),虽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词语,但已基本被目的语文化所了解和接受,采取异化法也不会太妨碍读者理解,反而更具异域特色。
2.谚语中特有的语言表达习惯
赫哲族谚语体现出一种原语文化特有的表达习惯、风俗、信仰、价值观和审美观。这种独特性使归化法不能准确传达独特的异域文化,翻译时更适合运用异化法。
与生产劳动有关的谚语在赫哲谚语中占有很大比重,多数为渔猎经验的总结。其中有很多谚语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它们既传递了生产劳动经验,又可以引申出深层的含义,在生活中起到规范和教导作用。例如下面这个谚语:
鱼儿离不开水,渔民少不得船。/As water is to fish,so is ship to fisherman.
异化法使原语和目的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基本吻合,文意贯通。译文体现出谚语本身的形式美和节奏感,也尽量保留了赫哲族原汁原味的文化。
(三)归化翻译法与异化翻译法相结合
归化翻译法和异化翻译法并不是非此即彼,彼此对立的,而是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的关系。译文首先应该是异化的,能够对目的语文化中的某些规范产生震撼和冲击,最终对目的语的文学和文化进行扩展和充实。但“异”的程度要把握好,一方面要基本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另一方面又不会让他们因为过于熟悉而感到索然无味。因此,翻译时应准确而恰当地传达两种文化在语言、文学和诗学等方面的差异性,即以异化法为主,并以归化法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桥梁和手段。有些谚语包含了独特的民族历史和典故,如单纯地以异化法翻译可能会阻碍读者的理解,这时就应该采取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方法。例如下列谚语:
老太婆爱唱白本出(小调),小媳妇爱玩摸瞎糊(游戏),老头爱听伊玛堪(说唱),小孩爱听说胡力(故事),姑娘爱唱嫁令阔(民歌),小伙爱讲特伦固(传说)。[3]
The old woman loves to sing Baichuben(ditty),young married woman loves to play Moxiahu(game),the old man loves to listen to Yimakan(rap),the child loves to read Huli(folktale),the girl loves to sing Jialingkuo(ballad),the boy loves to tell Telungu(myth).
以上民谚反映了民族文化风俗的特点,为我们勾勒出赫哲族文化活动的大概面貌。当然,其中包含了赫哲族特有的语言。为了使读者能够较好地理解译文,翻译时既保留了“伊玛堪”(即赫哲族的原始性史诗体民间说唱文学形式,是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流传下来的珍贵的艺术瑰宝。内容大多与英雄复仇,降魔伏妖,人民狩猎捕鱼,向往光明幸福,追求自由和爱情等相关)、“说胡力”(即赫哲族的民间故事,主要分为童话、寓言、笑话等几大类。它多以渔猎生活为题材。篇幅短小凝炼,形式活泼多样,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富于想象力。属于现实性较强的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作品)、“特伦固”(即赫哲族的民间传说,是其民族世代因袭的远古文化遗存,也是其民间文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赫哲族特有的词语,又将其内涵用目的语英语进行解释说明。也就是说,运用了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更加有效地处理了文化差异,力争达到“信实、通达、雅致”的效果。
谚语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作为一种以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深刻道理的语句,常为人们所引用。谚语文化内涵的准确转移是翻译人员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英语习语与赫哲族谚语之间既存在差异,又存在共通之处,表达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精神文明、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单纯地使用归化法无法保留原语言文化的异域性和风貌,而只使用异化法又容易导致对原语言语义信息的误读。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英语和赫哲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和美感,尽量兼顾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冲突和融合的双重关系,完成语言和文化的恰当转换。
[1] 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1.
[2] 耿龙明.翻译论丛[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67.
[3] 徐昌翰,黄任远.赫哲族谚语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117-120.
[4] 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64.
[5] 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8.
H315.9
A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赫哲族旅游景区内外语翻译中文化意象因素的研究”(11552287)
徐德玉(1977-),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