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X事件看厦门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2011-08-15邢建华
邢建华
(福建工程学院马列部,福建福州,350108)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1]。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主要标志。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参政渠道、方式、参与内容以及参与手段与技能等是政治参与水平的重要量度,它们结合起来便构成政治参与的实际形态,标志着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6·25”重要讲话都明确提出要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地政治参与。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2]28-29,“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等[2]29,使党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最新高度,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厦门PX事件,被学界称为是2007年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标志性事件。因此,以PX事件为例分析当前厦门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对于丰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理论、指导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厦门PX事件始末
厦门PX事件是指2007年3月—12月,引起全国轰动的厦门市民和厦门市政府之间围绕着PX(即p-xylene的简写,一种化工产品,别名“对二甲苯”)项目是否在厦门上马而展开的博弈事件。
PX项目是台资企业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投资的对二甲苯(PX)化工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预期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投产后每年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获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通过,并于2006年11月正式开工,征地拆迁和筹备施工等已经展开。
2007年3月“两会”期间,由六位中科院院士和百位政协委员联署的政协一号提案即《关于建议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的议案》中指出,PX项目对附近居民造成危险,必须迁址。媒体聚焦报道引起国务院领导关注。然而,PX项目的建设进程并没有因这一提案而停顿下来。随后,厦门公民在网络上展开了关于PX项目的热烈讨论,更多关于PX项目的信息,通过网络媒体、手机短信被披露,迅速成为社会热点议题,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一条关于PX项目危害的短信开始迅速流传,短信号召市民“六·一”上街“散步”。
5月30日,厦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缓建“海沧PX项目”。6月1、2日,厦门上万市民上街“散步”“反对PX保卫厦门”,要求PX项目迁离。6月,厦门市政府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进行“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启动“公众参与”程序。12月5日,当地政府公布了环评报告简本,启动为期10天的公众参与程序,以多种形式征求公众意见。12月13、14日,市民代表座谈会。“参会的普通市民107人,会上发言的有106人;在参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发言的共有14人”。“反对建设 PX项目的发言者占发言人数的71%”,“11%的发言者”支持PX项目建设。12月18日,《大公报》报道“厦门PX项目”将迁址。
二、PX事件彰显厦门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厦门公民在PX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参政渠道、参与内容以及参与手段与技能等都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和水平,彰显了厦门公民的政治参与已经达到较高的实现程度。
(一)从政治参与的广度看,厦门PX事件具有广泛性
政治参与的广度是衡量政治参与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广度一方面是指从事某种政治参与活动的人的比例,即有多少人参与政治,又有多少人置身于政治之外;另一方面也强调政治参与的范围,强调参与对象领域的广泛程度。厦门PX事件参与人数众多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PX事件的参与者涉及厦门市不同层次和不同行业的人们。从科学家到大学学者,从教授到专栏作家,从广大的网民、市民到学生,社会各方力量纷纷介入。厦门公民创造了百万短信议政和万人上街“和平散步”的纪录,引起了大规模的参与。最终在中央政府相关机构的介入下,厦门市政府宣布缓建PX项目告一段落。大众媒介称之为“厦门百万市民拉住PX项目马缰”[3]。
(二)从政治参与的深度看,厦门PX事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政治参与的深度是衡量政治参与水平的另一个主要标志。它体现公民政治参与活动影响政治系统的程度和持续性,以及它对政治系统的重要性,主要指公民政治参与的质量。
厦门公民在PX事件中无论是在参与意识、参与知识方面,还是在参与的影响方面,都体现了进步性。
1.厦门公民具有高度的政治参与意识
首先,政治参与主体意识强烈。厦门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公民意识和极强的政治参与意识等现代政治意识和现代政治思想凸显,他们意识到,可以通过自身的政治参与来影响和参与实施对国家政治事务和地方政治事务的管理。
其次,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厦门PX事件以厦门公民的自动参与为主。“自动参与是指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的行为”[4]。自动参与代表了政治参与较高的程度和水平。当意识到环境将被破坏时,厦门公民的情绪被大范围点燃,为了健康和安全,他们自发地形成了参与的热潮,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反映问题、施加影响,最终达到参与目的。事件的前前后后都让我们看到了厦门公民自觉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休戚与共感。
再次,理性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在PX事件中,厦门公民始终表现出了平和、理性、建设性的态度,自始至终都较少对抗性、破坏性,始终寻求双赢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他们逐步确立依法有序表达意志和要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厦门公民的法治观念在增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散步事件”,它是厦门PX事件作为公众政治参与标本的特色所在。“散步”在本质上就是游行示威,这是我国宪法上明确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然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程序限制却导致了现实中游行示威的权利很难得到合法的许可与保障。在基本排除游行示威申请的许可可能性的情况下,厦门公民实际上是打了法律的“擦边球”,以生活性用语“散步”替代政治性的法律概念“游行示威”。值得注意的是,“散步”的整个过程和平而理性,没有发生所谓的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以及影响公共卫生等结果。而且“散步”适可而止,他们的目的只在于向政府表达一种公意诉求,且他们能够理性而耐心地等待政府的回应。“散步事件”没有恶化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双方的理性与对议题本身的建设性共识[5]155-156。这是PX迁址事件最终圆满解决的关键所在。有理由认为,厦门公民通过“散步事件”展示了良好的现代公民法律素质,反映了极具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
2.厦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比较丰富
政治参与的知识包括四个方面,即关于政治制度的知识、关于政治过程的知识、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以及政治事件背景知识。公民政治参与知识越丰富,其政治素质就越高,政治参与能力就越强。
厦门公民具有良好的政治参与知识。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厦门公民自发和自觉地接受了一次关于现代公民政治参与的教育。他们不仅在实践中学习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在事件中通过网络、通过专家的观点、通过厦门市科协印刷的《PX知多少》等多种渠道了解和学习PX的相关背景知识,知晓真相。厦门公民丰富的政治参与知识为他们全方位、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厦门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程度深
面对厦门公民和平、理性、有序的政治参与的诚意和能力,厦门市政府及时进行了制度化的回应,提供了规划环评、公众座谈会等制度化参与形式,并最终根据公众意见做出这项投资108亿元、可能给厦门带来800亿元以上GDP的“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PX化工项目最终迁址的决定。厦门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十分深远。首先,在中国,这是公民以个人的力量改变政府的一项“板上钉钉”重大决策史无前例的开端。厦门公民以宪法赋予的权利,运用高度的智慧,通过艰辛的努力,携手捍卫攸息与共的家园,被《南方周末》评选为2007年的年度人物。其次,厦门市政府和市民通过PX事件互相学习,互相提升,有效互动,最终达成了多赢结局。它使政府赢得了“阳光政府”、“民本政府”的赞誉。而这对于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塑造不失为一次有益的示范。
厦门PX事件的“散步”模式作为建设性的“双赢”的政治参与相对于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破坏性的政治参与,如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海南东方事件等所造成的官民冲突的“双输”后果,进一步论证了一个道理:公众与政府是可以互信的;公众通过和平与理性的政治参与,问题的解决与权益的保护是可期待的。这无疑将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因此,有学者指出,厦门PX事件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厦门、一个事件本身,成为一种公众参与的时代标本,带有时代转折的整体性意味[5]148。
(三)从政治参与的参与渠道看,厦门PX事件具有多样性
较高程度的政治参与意味着多种多样畅通的政治参与渠道的建立和完善。在PX事件中,厦门公民充分运用了多种政治参与的渠道和方式。主要包括提案、发表言论、请愿(即“和平散步”)、市民座谈会、网络投票(由厦门市委主办的厦门网举行的名为“倾听民声科学决策——厦门市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还有公民来信、来函、电子邮件、专线电话等。不同的参与方式从不同的方面表达政治诉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PX事件的发展进程,促使厦门市政府最终决定PX项目迁址。
(四)从政治参与的内容看,厦门PX事件具有多层次性
政治参与内容的层次性指政治参与包括高层参与、中层参与和低层参与三个层次。高层参与是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议案等。中层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以直接表达意见的方式,管理和监督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基层参与是公民通过村民委员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进行民主管理,直接参与。厦门PX事件既有全国政协委员的高层参与,也有厦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中层参与,又有广大厦门公民的基层参与,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多层次参与,形成了强大的参与力量,构成了多方面的政治影响力。它标志着我国公民的政治民主、多层次政治参与又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从政治参与的手段和技能看,厦门PX事件具有便捷性
高水平的政治参与还涉及技术条件方面的问题。以手机短信、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为特征的新媒体的发展,为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平台,开拓了话语权,促使了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提升,使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便捷性。厦门PX事件的流程就是知情人在网上首发,网民广泛转载、热议,传统媒体互动报道,相关政府部门介入甚至高层直接关注,最后事件得到回应和解决。
在PX事件中,厦门公民不仅通过传统的政治参与渠道如提案、来电来函、政治接触、游行等方式表达意愿,而且从始至终,厦门公民都通过网络论坛、电子邮件、QQ群等新的网络政治参与渠道,传播和讨论与其利益切身相关的PX项目。特别是手机短信更是发挥了难以置信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和QQ群等新媒体一起,传播和组织了6月1、2日厦门公民的“散步”游行活动,创造了百万短信议政的纪录;另一方面在游行当天进行了全程的现场报道。这个报道几乎成为唯一的连续的现场消息来源。“新媒体成了民意的聚集地,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出声音的重要甚至唯一渠道,人们通过新媒体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6]。新媒体推动大范围的信息传递,动员、组织厦门公民进行利益的表达和聚合,既改变了参与的方式,又增加了参与的深度,从而最终影响决策。更耐人寻味的是,厦门市政府在做出缓建的决定之后,也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向市民释疑。新媒体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的参政议政渠道,成为公民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平台。厦门PX所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民主也是厦门PX事件作为公众政治参与时代标本的重要特色所在。
毋庸置疑的是,厦门PX事件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如公众知情权的缺失、非政府组织功能的缺失、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的缺失以及公众政治参与的法律维护功能与救济制度的缺失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在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中普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应当看到,厦门PX事件中的主要进步因素最终导致政府和市民的双赢。厦门PX事件是在十七大提出“民主四权”即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之后,厦门公民为落实这些权利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实践,它已经成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最鲜活的案例。厦门PX事件必将为推动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1] 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96.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29.
[3] 厦门百万市民拉住px项目马缰[EB/OL].红网,2007-05-31.
[4] 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M].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8.
[5]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6] 杨军.政治参与的新战场[J].南风窗,2007(1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