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中北大学为例
2011-08-15张丽花罗建国
张丽花,罗建国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中北大学为例
张丽花,罗建国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以中北大学为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追求、理想和抱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大学生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情况不容乐观。2010年10月在中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4734名大一新生进行了 SCL-90心理普测,普测结果显示其中12.5%的学生呈现出异常。文章以中北大学为例,对学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存在偏差
从笔者的工作经历和了解情况来看,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存在偏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关系混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或德育心理化的倾向明显;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和课程化倾向也不时存在;观念转变不够,传统教育的痕迹还相当浓厚,如辅导过程教育化,成长问题道德化,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尚未能形成一个有机运作的系统,也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成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律性认识不足,重眼前的管理行为短期化效应的表现。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全面化的理念,从重点关注心理问题严重或心理疾病学生转换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全员心理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2000-3000名大学生要配备一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家,而美国咨询心理学专家认为,一般250-400名学生配备一名咨询人员最为合适。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师有15人,而在校学生3万余人,两者比例1:2000。而这些咨询师80%都不是心理专业毕业,缺乏专业的技能,咨询师还处在自觉的、零散的咨询和辅导中。学校也开设了“实用心理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思政教研室的教师兼任,有的是管理干部兼职,这些人员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心理教育理论,从实际效果看,其中大多数教师很难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学教师的观念陈旧、僵化,缺乏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障碍。所以,当务之急,学校要加强专业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建设,吸收一定数量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学校辅导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督导训练
学校辅导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群体,但是学校辅导员因能力不足及个人日常生活问题而产生的压力与焦虑过大,同时,因为学校对辅导员的出路、奖励激励不明朗,考评制度欠科学,导致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难以激发工作热情,本身工作效能和个人生活质量下降等等,学校辅导员缺乏必要的督导训练和培训,通过对学校辅导员参加的进修培训情况所做调查发现,在79名辅导员中,33人选择“基本没有”,比例高达41.77%;25人选择“偶尔”,占31.65%;21人选择“经常”,占到26.58%。由于中北大学辅导员专业背景复杂,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辅导员人员稀少,因此非常需要相关的培训和进修。然而中北大学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并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师资培训中,而只是由学生处作为主管部门邀请一些专家进行相关的培训,但是从整体来看,培训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持续的投入,致使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且覆盖面不能遍及所有辅导员,远远不能满足辅导员工作需求。因此,无论从行业的自身发展,还是目前社会上的需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应在专业化、普及化、规范化上下功夫。
(四)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管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素质教育结合得不够,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是其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目前,由于扩招,在校学生大量增加,而辅导员增加却很少,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要求,高校设置辅导员应按照1:200的师生比例,但是因为当前学校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实际的师生比例为1:289,每位辅导员要管理接近300名学生。别说心理沟通,就是平时能说上几句话也不容易,只有出现了问题才去处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沟通和心理教育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加上心理咨询师的缺乏,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瓶颈。
(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是由于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跟不上,学生们普遍缺乏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误认为去咨询就是有心理疾病,就是不正常。另外,各个学院也设立了心理咨询部门,但是咨询室的老师往往不会主动深入学生中去发现问题,而是被动等待学生前来进行咨询,心理咨询工作不能善始善终。另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主动来咨询的学生比较少。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近年来,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要求各个学院有专门的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涌现了一批业绩显著的辅导员。但总体看,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还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学校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了一定的经费投入,但是经费投入存在着“先松后紧”的现象,因此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学校首先应该在每年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项经费,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并逐年增加;其次,学校还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以及艰巨性,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短期行为,尽可能高地在经费、人员投入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再次,鉴于目前学校办学紧张的情况,可以争取校外社会企业、校友以及个人的支持,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学校应重视、提倡并采取实际措施鼓励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以实践带科研、以科研促实践的良性的运行机制。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相关专业人才尤其是心理咨询师严重缺乏的局面,学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对心理健康骨干人员、学校心理咨询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的辅导员、心理健康联络员以及“实用心理学”必修课主讲老师的管理以及培训力度。第一,加强对骨干人员进修学习的支持力度,在专业人才的示范和指导下,通过对所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一支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第二,要求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可以有效识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能采取快速、有效的干预措施。第三,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工作者等都要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第四,加强“实用心理学”主讲老师的管理,对上课效果进行跟踪,还要通过开展教育科研,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第五,要加强心理健康联络员的作用,做好心理健康联络员的培训保障工作。他们与学生接触最直接,对学生个体的情况更为了解,容易发现有关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快速采取相关措施。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激发他们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三)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受学校教育及其以外的家庭、社会等许多因素的制约,单靠学校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延伸到每个学生家庭,应培养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一种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目前,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沟通,学生从原来家庭中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或人格缺陷,辅导员并不能完全掌握,而家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与家庭关系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因此我们希望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高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发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了解到学校正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成效。其次,使家长参与到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与管理中来,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家长和学校双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探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再次,通过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的了解,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有异常结果的学生,采取主动靠上去做工作的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信息,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基本途径是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渗透,中心途径是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并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最重要的承担者都是各个任课教师以及辅导员在内的学校的全体教师。在学校的大环境里,教师无疑是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且每一个教师都是影响源中的构成部分之一,任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任课教师在自己的任课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上档次。其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的工作只是一个子系统。辅导员要善于在学生中建立信息传递网络,特别要依靠学生干部、党员、学生中的意见领袖等共同做好心理状况的掌握、追踪工作。要通过BBS、网站、论坛、电子邮箱、QQ、飞信群、微博等建立更多的倾听学生心声的渠道,建立开放式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五)依托校园文化,创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将不断拓宽。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辅导活动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班级和团队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团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都将成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应注重培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健康温馨的校风、学风、班风和舍风,形成宽松理解的环境,使学生在良好校园心理气氛的熏陶和影响下,充分发展个性,学会新的交往与沟通,于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心理,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1] 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3(2):50-55.
[2] 郭秀华,石英.浅谈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2):108-109.
[3] 朱红香.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分析与教育[J].教育探索,2008(3):119-120.
[4] 吉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97-100.
G645
A
张丽花(1978-),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