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低血糖早期护理干预与监测

2011-08-15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脑损伤低血糖早产儿

沈 虹

(川北医学院附院新生儿科,四川 南充 637000)

低血糖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在正常新生儿中多达5% -15%,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及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中发生率更高[1]。中枢神经系统唯一的能量来源是糖,能量需要极大,而糖原储存量却很少,如果一旦新生儿发生低血糖,必然影响脑细胞的代谢活动。研究证实新生儿低血糖是否引起脑损伤,主要取决于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2],所以应加强对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护理干预与监测,以防止低血糖脑病的发生。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新生儿439例,入院后均采用血糖筛查,现就我们的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住院的439例高危新生儿入院后即刻检测血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全血血糖 <2.2 mmol/L(40 mg/dl),应诊断为低血糖,而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3]。其中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症46例,男24例,女22例;38-42周20例,32-37周25例,<32周1例;日龄:生后5分钟-9天;出生体重≤2500g 25例,其中3例 <1500g,2500g-4000g 21例。

1.2 血糖监测方法:调查发现,许多低血糖脑损伤患儿的初测血糖时间明显晚于低血糖发生时间,而因此延迟了对低血糖的发现,以致低血糖存在时间过久,甚至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生。入院后,每例患儿均应用微量血糖仪取足跟部毛细血管微量血检测血糖,作血糖筛查。低于正常值时,采静脉血测定血糖复查以明确诊断。复查后仍为低血糖者,每1小时复测一次作动态监测,直至血糖正常。对持续顽固性低血糖者,进一步作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先天性内分泌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对易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应于生后3小时、6小时、9小时、12小时、24小时监测血糖,尽早发现低血糖。

2 护理干预

2.1 合理喂养:开奶过晚、喂养不足、小日龄及因疾病原因延迟喂奶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4]。入院后,应尽早对患儿开奶。1小时-2小时可喂少量糖水,4小时-6小时开始喂配方奶。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症者生后1小时即开始喂糖水,生后2小时-3小时开始喂奶。其中有2例早产儿吸吮能力差,给予鼻饲早产儿奶喂养。

2.2 正确用糖:研究发现新生儿低血糖是否引起脑损伤与低血糖的程度和存在时间密切相关,而且早期及时有效的输糖干预对避免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生至关重要。在输糖纠正低血糖的同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警惕反应性高血糖的发生。对已诊断为低血糖的46例患儿,常规给予10%葡萄糖液静脉缓推。对不能进食的新生儿输入5%-10%葡萄糖,必要时每天给予激素治疗以维持血糖浓度。高危儿和早产儿由于胰岛细胞功能不完善、胰岛素活性低、对摄入的葡萄糖反应不灵敏、缺氧或感染时对葡萄糖的利用少、清除力低等原因有可能发生反应性高血糖,应用输液泵控制葡萄糖输液速度,并做血糖监测。如血糖增高应立即降低输入浓度和速度。不能骤停输液,以防发生反应性低血糖。在血糖恢复正常后减慢葡萄糖输注速度或给予5%葡萄糖液,以避免发生高血糖。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以便报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鼻饲或静脉输液者,在补充葡萄糖时要同时注意补充氨基酸及脂肪乳。2.3病情观察:新生儿低血糖大多无症状,部分有症状,无症状者比有症状性多10-20倍[5]。有症状者多表现为反应低下、喂养困难、呼吸异常或意识异常,重者可出现震颤、惊厥、昏迷等。其症状表现与新生儿惊厥、缺氧缺血性脑病或其他许多原发病的表现不易鉴别或被原发病的症状掩盖。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低血糖的特点,对高危新生儿及可疑者及时进行血糖监测,及时给予治疗,以减少新生儿脑损害的发生及神经系统后遗症。通过对46例诊断为低血糖的患儿进行严密监测血糖和合理用糖,无1例发展为重症低血糖,痊愈出院。

2.4 保暖及加强足跟部护理: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外界适应能力低,而寒冷刺激可造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所以应调节室内温度,保证新生儿处于温度适宜的环境。对易患低血糖新生儿可置于暖箱保暖。由于患儿足跟部需要多次采血检测血糖,操作时要注意无菌原则,严格消毒,采血后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在日常护理中注意采血部位的保护,防止采血部位感染。

3 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多数无临床症状或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本组病例中发生低血糖的日龄最短30分钟,最长为9天;低血糖持续时间≤24小时者31例,24小时-48小时12例,>48小时2例,反复低血糖者1例。经过及时监测血糖与护理干预,46例全部治愈出院。发病越早、血糖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因此,对所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做动态血糖监测、认真观察病情、正确做出临床分析判断,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新生儿低血糖,并采取合理喂养、正确用糖、保暖等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治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对防止低血糖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保证小儿的健康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61,664

[2] 芦 蕙,薛辛东,孙丽静.新生儿低血糖(附58例临床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2):84

[3]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6

[4] 张勃然.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与防治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16 -2517

[5]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主编.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66

猜你喜欢

脑损伤低血糖早产儿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探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