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喉镜在喉部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2011-08-15高莉莉管京凤
黄 杰,陈 丽,高莉莉,管京凤
声带病变常以声嘶为主要表现,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在声带病变中占绝大多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1988 年至2010 年我科在纤维喉镜下对1858 例声带病变进行组织学确诊及声带显微手术,确诊率高、手术简便、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858 例中男736 例,女1122 例,年龄14 ~72岁。全部患者均以声嘶为主要临床症状,病程2 个月~10年。大部分患者有反复发作咽喉炎病史,经门诊纤维喉镜检查,1858 例中声带息肉975 例,声带小结860 例,共1835 例。另23 例经纤维喉镜下取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喉淀粉样变8 例,喉结核5 例,声带癌10 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予表面麻醉,在纤维喉镜下行声带病变摘除术。手术时使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鼻腔、咽腔及喉腔,纤维喉镜经鼻腔插入至喉腔,在电视监视下用手术钳切除声带病变组织,切除应保持在浅固有层(Reinke 层)进行,直至声带边缘,切勿损伤声带游离缘的上下缘及声韧带。术后禁声2 周以上,声带肿胀者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1 周。
1.3 结果 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1835例,一次性手术摘除1778 例,术后1 ~2 个月声嘶消失;57 例因基底宽,一次未取净,行二次手术摘除,术后口服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7 d,随访6 个月,声带病变未再复发。
2 讨 论
早期声带小结,在发高音时出现声嘶,而后声嘶逐渐加重,呈持续性,且在发低音时也出现。喉镜早期检查于声带游离缘前中1/3 交界处有分泌物附着,后期该处声带逐渐隆起形成小结,多两侧对称。声带小结发病率较高,多见于职业用声者,如教师和歌唱家。因病变小,喉显微手术为治疗的首选方法[1]。声带息肉有的基底有蒂,有的无蒂但基底宽,两者均伴有声嘶,基底有蒂的可随声带运动而变换位置,故声嘶也随之有明显的改变;无蒂但基底宽的声带息肉,不移动,故声嘶与声带运动无关。对基底宽的病例往往需二次手术才能治愈。纤维喉镜下声带小结或息肉摘除,在一定范围内可随意弯曲或改变方向,对喉室前联合、声门下方能方便地观察,在电视监视下,视野清晰,病变组织分辨良好。对微细病变较易发现,切除不易损伤正常组织,具有广泛的适应证,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1] 吴学愚.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