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理论综述

2011-08-15王影

关键词:田园城市城乡理论

王影

(成都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理论综述

王影

(成都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为解决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问题,成都市创造性提出了以“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为核心理念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本综述对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有相关性的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等理论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相关理论在世界田园城市建设中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也应以人口、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五大要素为核心,应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的差异提出科学的规划理念,关注城乡空间、功能、经济的平衡等措施。

田园城市;成都市;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发展取得惊人成果(城市化水平由27.63%提高到了44.9%),但“城市病”也相当突出,出现了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近年来,围绕霍华德的田园理论,国内外专家相继重新提出田园城市观念,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生态城市”、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城市”,以期创造更适合民众生活的新型宜居城市。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引擎城市和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成都市在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和七年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经验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成都市将以“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核心理念建设未来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认为这个提法既体现了成都市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且符合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发展,同时还具有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前瞻性。

本综述拟通过对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有相关性的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等理论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到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及从中获取到启发性的措施。

一 围绕田园城市的研究

(一)对理论价值研究

研究者普遍认同田园城市理论的价值,如马万利认为田园城市理论是发起城市田园运动的源头,且影响范围广。[1]芒福德认为这个理论的贡献在于关注了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各功能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有机平衡。[2]周明生、李宗尧、孙文华、金莉等人认为田园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理念,乌托邦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有助于促成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其理论价值在于有助于最终解决当代城市发展仍面临的城乡对立的状况,并对中国城乡一体城市规划提供了规划原则。

但也有少数业内专家杨速炎等人认为,田园城市是一个大的系统,包括物质形态、经济运行、社会改革三个层面。从中国的经济形态及政治形态来看,中国要建设田园城市是不太适合的。

(二)对田园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研究

大多数的研究者对田园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如叶超、金经元、金莉等认为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路,在建设过程中建立将自然与社会结合,将城市与乡村的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与社会生活综合予以考虑的科学城市规划理念。张洪恩、郭亚、刘一光应用城市理论的“组团间隙式”理论,对城市空间拓展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以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周边三个城市边缘区的城镇(或村落),从而使城镇空间高密度集中,同时还在组团内形成为建成区与农田、水域、绿化等生态绿地间隔镶嵌的生态化格局的理论[3]。黄琳、张祚应用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城乡土地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城镇——乡村磁力”概念,认为田园城市的建设应采取划定基本农田,控制城市规模,关注区域平衡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完善的土地制度、城市土地收益等措施[4]。

(三)对于田园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经验总结

刘静鹤对许昌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总结出组团式空间布局和紧凑型节点走廊城市发展模式[5],周明生、李宗尧、孙文华对江苏苏北地区进行调研,提出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应科学规划,以规划为引导,营造良好生态系统,融合城乡,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6]。胡蓉、邱道持、王昕亚、莫燕、张莲以重庆田园城市建设构想提出建设田园城市应借助现有的耕地与天然低山林地所形成的绿色廊道,从而将城市景观与城市外围的田园风光连为一体,形成“城中有田,田中有城”的田园城市格局[7]。

二 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

(一)关于生态城市理解的研究

生态城市概念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提出来的,主要解决城市高速发展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问题。研究的学者们普遍强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重点应减轻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负担及应用社会工程、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修复能力(澳大利亚唐顿,黄光宇)。加拿大生态学家威廉·里斯指出生态城市首先是区域城市,应借助区域系统的“自运营”最大限度减轻区域的生态负担,即通过城市建设、城市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循环经济等自身维系,减少对外部生态系统的依赖。黄肇义和杨东援(200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为生态城市是全球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

(二)关于生态城市建设原则的研究

生态城市建设原则主要的代表者为美国生态学家雷基斯特,他从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目标的角度来揭示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十原则。

我国的学者王如松在1994年结合中国国情也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满足四项原则。梁鹤年提出:生态城市理想原则是生态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而中心思想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理论界普遍认为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经济—自然环境—社会的有机统一体,故指标体系设置也是兼顾这三方面,按层次分析法设置指标体系。就第一级指标设置分别有以下三类,一类是直接以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自然环境指标为一级指标(王婷,2007);第二类是按生态城市结构、功能、协调度设为一级指标(柳兴国,2008;袁兮,吴瑛,武友德,唐邦勤,2003;尚正永、白永平,2004),及在此基础上扩展的五个或六个指标(王晶,2008;卡塔琳娜·舒伯格,2009);第三类是“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式提出指标体系,把人类与环境双向压力、生态环境系统状态、社会、制度和技术能力、系统安全、区域合作设为一级指标及分别设36个单项指标(王祥荣,2008)。

此外王树功、杨芸、汤茂林、刘岩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别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探讨。

三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专家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从可持续发展方面分别进行研究

学者们分别从资源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应把握的重点及措施。(陈义平,1997;邓楠,冯国瑞,1995)

从资源角度研究,重点强调降低非再生资源的消耗,主要的研究围绕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从环境角度研究的人认为,重点是缓解城市的污染排放和城市的自净能力的矛盾,主要的研究集中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减少排放的技术和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从经济角度提出的,重点是解决资源的高效利用,主要的研究集中于充分发挥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及物质产品的产出、提高经济活动的高效、降低环境成本、使用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

从社会角度的研究,重点放在解决收入分配和贫富不均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围绕解决就业,消除贫困,增强公民意识参与城市化建设,加强邻里关系,增强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研究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

与生态城市相比,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理解更强调了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城市的竞争力,故在体系设置上也强调了对资源及城市管理能力的要求。如牛文元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经济生产力、发展稳定性、环境缓冲力和管理调控力的可持续发展度。徐宏提出了发展度指数、资源承载力指数、环境容量指数和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指数。与生态城市指标对比相似点较多,只是强调了资源承载能力,故不再作重点阐述。

此外少数的学者有从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发展动力、城市综合竞争力等不同角度设置评价指标。

以上的理论研究普遍认同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进性和发展必然性,对我们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启示是:

1、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也应以人口、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五大要素为核心。

2、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的差异提出科学的规划理念。

3、关注城乡空间、功能、经济的平衡。

4、优化产业结构,并应用技术、法律、文化影响等手段协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平衡。

5、公民作为城市的一员,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

但我们认为目前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价值的探讨、理论内容的分析上,且研究领域单一,尤其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实施措施较薄弱且每个城市具有个性。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一个比以上城市概念更综合、更丰富的创新城市概念,它不仅是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特征的“田园城市”,还是具有生态共生的“生态城市”,还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世界城市”。由于本身具有的独特性,故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研究首先必须结合成都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其次借鉴各理论并围绕空间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规模发展、田园城市城乡形态四方面,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理念的有价值且实用的思想,融入指标体系的构建,最后是构建评价指标及在各领域提出具体建设措施。

[1](美)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周明生,李宗尧,孙文华.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城市理想形态——来自江苏苏北地区的调研与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9,第3期7-8

[3]张洪恩、郭亚成、刘一光.谈田园城市到组团间隙式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J].山西建筑,2009,9:25

[4]黄琳,张祚.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49

[5]刘静鹤.田园·生态·城乡绿化融合发展———以许昌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16卷2009年2期.63

[6]周明生,李宗尧,孙文华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城市理想形态——来自江苏苏北地区的调研与思考.

[7]胡蓉,邱道持,王昕亚,莫燕,张莲.耕地与田园城市的思考——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山城田园城市建设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31-32

A General Review of Theories on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Modern Garden City

Wang Ying
(College of Management,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610106,China)

In order to solve urba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Chengdu has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natural beauty,social justice,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as the core concept of building"the world modern garden city".This article,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theories and literature about garden cities,ecological citi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summarizes their valu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garden city,and propos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modern garden city be centered around the core of the five key factors of population,society,economy,nature and resources,an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plannings be made to overco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ure and society,and the urban and rural social activities by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pace,function,and economy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F127

B

1004-342(2011)01-23-03

2010-06-23

王 影(1971-),女,成都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田园城市城乡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全球图景中的田园城市运动研究(1899-1945)(上):田园城市的研究体系及田园城市运动在英国之肇端与发展
杨威:田园城市有多远
城乡涌动创业潮
“田园城市”与我国新区建设
李迅: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指标体系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