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民生实践

2011-08-15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孙中山民生

郭 萌

(武夷学院 思政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民生实践

郭 萌

(武夷学院 思政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其中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振兴实业的具体方针和理想主义的方式表达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要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民生主义未能实现。中国共产党把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联系起来,把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历史的一个实践高度。

理想;民生;社会主义;实践

在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中,民生主义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他在总结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融合并创新中国传统的“民本”“亲民”思想,根据中国现代化要求,提出民生主义,以求将古今中外民生思想融于一体,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虽然他的民生理想未能得以实践,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把历史命题与现实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

一、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追求

早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就有所谓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厚而德正。”的说法,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则提出了“民惟邦本”的命题,此后历代的学者根据社会实际都对民生问题有过论述,并与民本思想相结合,表达了“民水君舟”、崇尚开明的思想。鸦片战争后在中西文明撞击中,一些改革家和革命家将民生思想与民本思想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中国走出传统,追求现代的历史要求。

孙中山不仅对中国封建传统社会进行了全面批判,而且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旗帜,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现代化纲领。在西方资本主义内在弊端暴露的背景下,孙中山一方面把握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要求,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1]P1—2。但他又指出:“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1]P84—85。基于对资本主义的冷静分析,他既强调现代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又关注到了它导致的社会分化,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民生主义的主张。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1]P802并且提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做全国大生利的事,要中国像英国、美国一样的富足;所得富足的利益,不归少数人,有穷人、富人的大分别,要归多数人,大家都可以平均受益。”[1]P895这样,民生主义就有了新的历史要求,体现出了革命的色彩。“民生二字,为数千年已有之名词。至用之于政治经济上,则本总理始。”[2]P112为此,他详尽阐述了民生主义,并将它作为社会改造的经济纲领。

其一、在平均地权中实现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之说,最早见诸于1903年孙中山制定的东京青山革命军事学校的入校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P224,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时,又用它作为同盟会的纲领。主要是以土地单一税并辅以定价收买之法实现土地国有;以核定地价、涨价归公之法限制地主的剥削并逐步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只向土地所有者征税的方法,达到消除“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3]P329,并使国库充裕,人民富足,从而使中国成为经济上最平等的国家。“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得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1]P78

在阐释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时,孙中山说:“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2]P120并提出:“至于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 ‘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2]P399“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4]P558。这种平均地权已与历史上的平均主义有了根本的不同。它不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平均分配土地,而是在现代化中追求社会平等,是以近代工商业发展为背景解决土地问题。

其二、在节制资本中发达国家资本。在学习西方、追求现代化时,孙中山意识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工业化后所暴露出的大量的社会问题。他说:在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得,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台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是以欧洲志士犹有在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所由完成也。”[1]P196为了防止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垄断国计民生的资本集团和财富过度集中、贫富过分悬殊的情况,他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并形成了“发达国家资本”与“节制私人资本”相结合的方针。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孙中山提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因为这类企业“如果不用国家的力量来经营,任由中国私人或外国商人来经营,将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私人资本发达,也要生出大富阶级的不平均。”[1]P593他的“节制资本”并非反对私人资本,而是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节制资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限制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预防私人资本专制,导致贫富不均。另一方面要发达国家资本,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他看来“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铁、水力、矿油等,及社会之恩惠,如城市之土地、交通之要点等,与夫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有。”[5]P135其宗旨在于使中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避免欧美国家的贫富不均。

其三、在振兴实业中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提出要使中国成为工业化国家,必须大力发展实业,他认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就是既贫且弱,除了受外国经济侵略外,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一切事业皆不发达,生产方法不良,工力失去甚多。”[1]P348《在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欢迎会的演说》中他指出:“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民主义以民生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6]P339,在《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中他写道:“盖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需,文明进步必赖乎此,非人力所能阻遏,故实业主义之行于吾国也必矣。”[6]P492他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先从发展交通入手,通过建筑港口、修建铁路,构筑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而后发展矿业,在带动机器广泛使用的基础上,促进和发展机器制造业;并由此带动轻工业的发展。他在论证振兴实业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振兴实业的根本目的“夫物质文明之标的,非私人之利益,乃公共之利益。而其最直接之途径,不在竞争,而在互助。故在吾之国际发展计划中,提议以工业发展所生之利益,其一须摊还借用外资之利息,二为增加工人之工资,三为改良与推广机器之生产,除此数种外,其余利益须留存以为节省各种物品及公用事业之价值。如此,人民将一律享受近代文明之乐矣。”[7]P398

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想

孙中山认为:“古今人类的努力都是力求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人类解决生存问题,才是社会进化的定律,才是历史的重心”[1]P817“民生问题就是生存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1]P819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以后,自由、平等、人权既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形成了贫富两极分化。他从工业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并认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是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为避免中国重蹈欧美国家的覆辙,其一是通过“平均地权”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而“中国人所谓贫富不均,不过在贫的阶级中分出大贫和小贫”;[2]P389其二是通过“振兴实业”以达到国家之富强,通过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来解决民生问题。

在孙中山所追求的民生主义理想中,他的人性假设是抽象的。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8]P82,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组成,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现实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并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是“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8]P243。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则与此不同,它抽走了它的具体社会内容,仅用 “贫富不均”描述对抗性的阶级矛盾,从而使“民生”、“社会”都成为不能真正反映客观具体实际的抽象概念。诸如他提出的“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3]P297。就体现着这种特点。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既有强烈的社会主义的愿望,也有理想主义乌托邦诉求,但失去了对现实正确判断的乌托邦诉求就只能是理想主义的。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

毛泽东说过:“共产党应该像研究共产主义一样,好好研究三民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研究三民主义的理论,研究如何使三民主义具体地见之实践。”[9]P184,孙中山以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为主要内容,以实业兴国为主要途径,以求克服中国社会发展中将出现的贫富悬殊问题,也就是社会公平问题。其“振兴实业”是通过工业化“求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是通过社会化“求均”,孙中山提出这两点意在彻底解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民生问题。其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才真正得到了实践。

第一、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对民众的义务。孙中山在中国“既贫且弱”又受到列强侵略的情况下,提出“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得其所”[1]P78的民本思想,让国家回归社会,造福于民众,强调国家对民众的义务,民生问题应当是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任务,相继提出和确立了“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思想。在十七大上再次重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0]

第二、社会主义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孙中山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既为中国的贫困担忧而主张学习西方、追求现代化,同时又看到西方国家在进入工业化后所暴露出来的贫富不均。为在中国防止贫富巨大悬殊的出现,他提出要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让人们共享社会物质财富。这一主张体现了他在谋求国家发展中关注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在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就指出: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1]P661—66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则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目标。这就是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加快发展、激励带动、帮助落后地区更好发展,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为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问题,江泽民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2]P227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大群众普遍受惠,富裕程度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不同资源的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形势下,民生问题更加突出起来。胡锦涛把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说:“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13]P712。

第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孙中山在阐述民生主义时就指出:“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民主义以民生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7]P339他认为,振兴实业、发展生产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并将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从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到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要义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一切为人民的宗旨,认真解决民生问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发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就涉及到了百姓生活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践思路和具体措施。并且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0]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在中国现代发展中有重要意义,这些思想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的,从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它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1] 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 孙中山全集[第1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2010-11-16.

[1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2]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Practice on the Peop le’s Livelihood of Socialism and Recognition again on People’s Livelihood of Sun Yat-sen

GUO Meng

(Politics Education Department of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key content of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Nationalism,Democracy,the People’s livelihood),including the concrete principle of the average right of land,capital-controlling,real industry-arousing and the special way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expressed from themethod of idealism.But people’s livelihood fail to realize just because of history condition being limited.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uld combine settling the issu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and promote it to the highly-developed practice of history.

ideal,the people’s livelihood,socialism,practice

D616

A

1674-2109(2011)01-0016-04

2011-01-10

郭萌(1955-),女,汉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与现代化。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孙中山民生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