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灌输

2011-08-15孙世山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9期
关键词:灌输中医学西医

屈 红,孙世山

(曲阜中医药学校,山东 曲阜 273100)

加强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灌输

屈 红,孙世山

(曲阜中医药学校,山东 曲阜 273100)

治未病;中医;教材

刘力红医师在《思考中医》中指出:“中医是这样一门医学,它整个的是偏向于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这句话解开了笔者的心结,打开了笔者的思路。

中医药学是一门传统医学,有诸多缺陷,如理论过于深奥,运用艰难及理论完整性、统一性欠缺,名词概念、内涵不规范等。但它至今能够立于世且有继续发扬广大之势的主要原因是它有现代医学不能取代的诸多优势,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整体观念及许多疑难疾病的疗效等,这都为世人所公认。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国民平均寿命达到72.6岁及中华民族有13亿多的人口等,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有中医保障。这在中医界更是众所周知,甚至时常以某老中医的寿命推测其医术水平。主要原因是中医学理论与生命科学原理基本吻合,且中医将其运用到日常养生保健中,能及早发现每一个证候在萌芽状态的细微变化,积极贯彻“治未病”思想,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故能尽享天年,高寿无病而终。进而影响其家人、朋友等,使其重视养生,注意防病,有病早治。同时,他们也能及时察觉家人、朋友的各种不良变化,并劝勉其早预防、早治疗,从而提高众人生存质量,延长国人寿命。因此,中医治未病思想确实是中医的一大优势,应发扬光大。但当前中医院校不重视灌输“治未病”思想,特别是临床各科教材只重视教学生如何“治已病”,很少涉及“治未病”内容。

所谓治未病,中医现行教材只在《中医基础理论》[1~3]“防治原则”章提到,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其中,未病先防已众所周知,具体说来,只是不同的人重视程度有别,或具体方法贯彻执行的恰当与否,不必多述。

既病防变有2方面含义:一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属于形而下的技能;二是早期诊治,《内经》[4]虽亦论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由于该观点与西医的观点不吻合,授课时可照本宣科,但临床现实并不为人承认而践行之。

如西医认为大多数感冒能自愈,并且普通感冒轻微者只影响鼻腔,不会损伤其他脏腑组织器官,甚至还可能增强免疫力;绝大多数老年病或疑难病症与感冒毫不相关,致使人们患感冒后很少主动求医。而中医认为感冒自愈者数量很少,且病变位置不只伤鼻腔腠理,若治疗不及时,还可由表(皮毛肌肤)内传入里(筋脉脏腑)而加重;在体内又是先入气分(功能性损伤)后伤阴血分(器质性损伤);反复积累性损伤、器质性损伤由轻微逐渐转为严重,最后严重影响重要脏腑功能,引发心脑血管病和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因为反复损伤,导致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力严重下降,病变可能由良性转为恶性,成为难治、不治之症,到此再治,悔已晚矣!

另外,很多疾病是逐渐发展而成,而西医对人体健康指标的界定过于宽泛,且其临床过于依赖客观检查指标,待其发现病变时多已成为器质性病变。从中医角度来看,此时病情较重,已达“入络”、伤脏腑及下焦肾肝(少阴证厥阴证)或“深入阴血分”的病变程度。

只有笃信明悟中医的上工之医,才能不受西医缺陷所困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从人体的上下内外认真搜集每一处细微症状变化,包括一些未引起病人注意的见怪不怪症状。病人为何如此?主要原因有2点:一是病人对现代医学过于迷信;二是现代中医学教材不重视治未病思想的灌输和宣传,甚至草率地将此时病人的情况称为“无证可辨”。

我们无力轻易改变整个社会对现代医学的迷信,但是至少应该对从事或学习中医的同道、学生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这样既有助于督促中医师注意观察细微,提高临床辨证水平。又可提醒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发现和认识中医学优势,提高其对中医学的信任程度,增强学习积极性;还可学以致用,用于个人养生保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中医从业人员寿命,逐渐用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医学形而上思想的优势,从而让世人重视、尊重中医,积极求治于中医。

笔者认为,在编写各种中医学教材时应反复强调,点明何为未病当治状态,如何治未病及治未病的优势等。具体方法如下。

(1)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2处内容适合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一是在“防治原则”章中加大篇幅,进一步强调治未病的意义;二是在“体质”章中,否定西医关于不同体质所表现出来的症象完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的论断,点明中西医学的不同,明确强调中医学注意观察细微,防微杜渐。对于生理体质和病理体质的界定标准,中医明显较西医苛刻,西医认为未病时,中医已认为有病当治,不要等转成大病、重病才治。

(2)在《中医诊断学》中,重点在诊法部分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如现教材[5]在“舌诊”中将舌质长期有裂纹,而全身无明显病变症状(如口渴、盗汗等)或伴舌苔厚腻者,称为生理现象,但此认识并不恰当,实际此人多有阴虚,待其发生疾病请中医诊治用药时,如加用养阴药疗效更佳,即可反证。再如“脉诊”的“平脉”中发现斜飞脉、反关脉等所谓生理异常脉象不属病脉,这也是受西医学误导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实际此类异常脉象是由桡动脉畸形所致。试想如此重要的动脉血管都出现畸形,那么全身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小血管出现畸形的机会是多少,如血管畸形恰巧出现在脑、心等关键脏器将会如何?还有一点就是正常血管与畸形血管对比,血液循行情况和血管壁的坚固度,谁好谁差?相信所有人会认为该畸形脉不应归属为“平脉”。笔者也接触一个左手腕斜飞脉的28岁男青年,无明显诱因出现3次脑出血而死亡,如果他早发现斜飞脉并给予早治疗,结果会如何?诊断教材中还有诸多类似情况,如对望色中客色的认识及排便、不寐等,同样存在相似错误。另外,西医对典型的舌象脉象变化也有认识,如地图舌、裂纹舌、草莓舌等舌象变化及脉率、脉律、脉紧张度、脉强弱等脉搏变化,不如中医观察细微,实际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表现。

(3)在临床各科教材中,也要注意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现行教材在临床各科疾病命名时,虽说为了体现中医特色用中医名称,但在诊断部分却按照对应的西医病症诊断,这样易造成学习者将上述2个中西医病症(证)合二为一,从而忽视中医的治未病。如内科[6]中的胸痹病,张仲景所言胸痹也包括自觉胸闷不适、阳气不振、受寒或生气容易加重的单纯气分病证,病人此时多无西医冠心病的诊断指征,而中医仍可辨为胸痹证,给予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几剂即气顺阳复痹消,显效快预后佳。本证完全可以看作西医冠心病的未病状态,但现行教材不明确强调中医胸痹的形成应早于西医冠心病的诊断成立。如内科中的哮喘病,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哮喘缓解时病人无症状且肺功能基本正常,实际从中医先未病后已病的观点分析,病人缓解时绝对不可能完全无症状,只不过是西医学不注意观察细微,大多依靠器械检查所得结果,且西医对健康标准要求过于宽泛。如成年男性肺活量正常约3 470 ml,女性约2 440 ml,而只要不超过上述额定值的80%,西医即认为基本正常。当前中医教材忽视中医对西医超敏性系列疾病的特色认识,即中医认为超敏疾病的致敏原也是一种外邪,为何如此轻微外邪能导致人体产生明显过亢的症状反映?原因就是机体内本身即有郁积之邪,郁积易化热生火,机体内有化火趋势时,轻受外邪袭扰,即可形成明显超过常人或虚人产生反应的炽热之盛火。因此,中医对于超敏性疾病的治疗优势,不在过敏症状的减轻、消除,而是改变过敏体质的内在因素,达到脱敏。但西医则认为过敏体质无法改变,这也可看作是中医治未病的一大优势。再如妇科[7]有关月经周期的变化,就强调提前或延后要求超过一周才诊断为月经先(后)期。这不但不鼓励学生有病早治,甚至还误导学生放弃治未病的思想等。临床各科中类似实例还有很多,有待各教材编者在今后的编撰过程中深入挖掘,注意强化治未病思想的灌输。

总之,现行中医教材虽在《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中提及治未病,但未重点强调其重要性,并且未能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中医教材中。若要将其贯穿其中,首先要净化编者思想,认识中医所长,排除西医干扰,这并非要求中医院校教学取缔西医知识的学习,而是要中西医皆学,但要注意提醒学生斟酌二者短长,做到互避其短,各扬其长;其次,组织中医教材编写人员认真商讨、研究,在各教材中体现治未病思想,帮助学生提高形而上的治未病能力。在教材中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灌输,是继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之后又一个为中医学增光添彩的亮点。

[1]王农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郭靠山.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6]余甘霖.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7]李云端.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G421

B

1671-1246(2011)19-0031-03

猜你喜欢

灌输中医学西医
论恩格斯灌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当代价值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