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河歌舞艺术的嬗变与发展
2011-08-15李嘉
李嘉
(山西省歌舞剧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艺术学】
论黄河歌舞艺术的嬗变与发展
李嘉
(山西省歌舞剧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山西省歌舞剧院连续创作推出大型系列歌舞《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在中国大地掀起了黄河歌舞的旋风,开创了全国民族风情舞蹈的先河。追本溯源,山西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化资源丰厚是黄河歌舞艺术产生的根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舞是黄河歌舞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总结回顾黄河歌舞艺术的历史沿革,研究其发展现状,黄河歌舞艺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其一,黄河歌舞艺术流派独树一帜,首开全国民族风情舞蹈先河;其二,黄河歌舞艺术流派日臻成熟,淳朴隽永,博采众长,发展鼎盛;其三,黄河歌舞艺术在探索中前行,在艰难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黄河歌舞艺术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黄河歌舞艺术未来的发展思路如下:一是借势改革,创新机制,把黄河歌舞品牌做大做强;二是提高待遇,保护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宽松环境;三是加大政府经费投入,拓宽黄河歌舞投融资渠道;四是汲取“黄河三部曲”的成功经验,探索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黄河歌舞;嬗变;发展
山西是“民歌民舞的海洋”,素有“民间舞蹈之乡”的美誉,黄河歌舞是山西文化的亮点和成长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山西省歌舞剧院连续创作推出大型系列歌舞《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在中国大地掀起了黄河歌舞的旋风,开创了全国民族风情舞蹈的先河。其独特的民族民间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时代风采形成了“黄河派艺术”的显著特点,引领了中国舞坛数十年,也深深打动了几代中国观众。时至今日,黄河歌舞依然盛演不衰,已成为山西文化十大品牌之一。但是,在当前建设先进文化,加快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黄河歌舞艺术,不断提升其文化内涵和品质,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实现黄河歌舞在新世纪的新跨越,还缺乏更客观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所以对黄河歌舞艺术的嬗变进行剖析,研究其未来发展走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黄河歌舞是在黄河岸边山西这块高原厚土上生根、发芽、成长的一株艺术奇葩,要探索其历史与传承,研究其未来和发展,就必须追本溯源,搞清楚其来龙去脉及现状态势。
一、黄河歌舞艺术的历史溯源
悠悠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东方文明;厚厚的黄土地,她唇吻黄河,背依太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隐含着独具风采的艺术神韵。千百年来,黄河儿女就是在这块无比神奇的土地上生活、劳作,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化。
(一)山西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化资源丰厚是黄河歌舞艺术产生的根基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中部。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故而又称“三晋”。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中华始祖黄帝、炎帝都曾在此活动。还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诞生在山西南部。
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内,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处之多。其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应县木塔、永乐宫壁画等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珠串全省。山西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五千年璀璨的历史,五千年文明植根,厚重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山西歌舞艺术发展的坚实基础。由于地处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过渡带,汉民族与游牧民族融合杂居,所以山西的历史文化又呈现出了多元性,民歌民舞种类丰富、数量繁多、风格独特、曲调优美、舞姿翩翩,生动地反映了山西这块土地的民风、民情、民生、民俗,因而山西被誉为“民歌民舞的海洋”。
(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舞是黄河歌舞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
山西民歌历史久远,于尧舜之时就有传录,如《击壤歌》、《南风歌》相传是尧舜时期的民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唐风》和《魏风》,大都是产生在山西地区的古老民歌。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歌,据统计,现在收集起来的民歌已达两万余首,主要有山歌、号子、小调、套曲四大类。这些民歌,或歌咏劳动生活,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或倾诉人民生活的痛苦,也有不少是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古代劳动人民用民歌来歌咏他们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感情,而且通过民歌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他们对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山西历来还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其传统戏剧为“晋剧”,民歌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出土文物看,新石器时代的陶埙,夏代的石磬,春秋时的甬钟,战国时的编钟、编磬,以及在侯马出土的东周时的晋国铸铜作坊中铸造编钟的陶范(模子),这些都说明,几千年前山西就已经在音乐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追溯民间舞蹈的历史,大量史料记载了尧、舜、禹及其之前,先民们在这里频繁歌舞的活动情景,如《尧帝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山海经》:“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到了夏、商、周时期,山西境内可以考证的歌舞活动痕迹更多,如商代“铎舞”舞具,周代铜俑、陶俑及作舞蹈状的春秋时期人物陶范等等,这些出土文物都足以说明山西这块土地上歌舞活动之繁盛。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山西境内的歌舞活动有了更大发展,秦汉时期的“蚩尤戏”、“鼓吹”、“长袖舞”以及载歌载舞的“相和大曲”;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胡人舞”;盛唐时期的《大面》、《踏摇娘》、《柘枝舞》广为流行,优伶、舞伎人才辈出,都反映了山西民间歌舞的发展盛况。
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山西的民间歌舞则更加丰富多彩,品种越来越多。尽管明清时期戏曲崛起,但民间的歌舞仍然十分兴盛,每遇迎春赛社、传统节日,辛劳的人们便集结到一起,尽情地舞着、扭着、跳着,而民歌演唱更是不拘一格,或在田间地头,或在河边沟畔,皆可随意放开歌喉,尽情吟唱。
近代以来,山西民间歌舞的发展,无论是体裁的广泛、还是形式的多样,都堪称罕见。除有记载的民歌两万余首外,民间舞蹈也有三百种以上,加之民间曲艺小戏、民间故事和歌谣,其数量大、品种多,蔚为壮观。就是到了现在,山西的民间歌舞艺术也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丰富着自己,从来没有停止,没有歇息,而且体现出群众性的广度——覆盖全省,以及一定的深度——不断提高不断创新。
正是这千百年来积淀的山西民间歌舞,成为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为当代歌舞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为黄河歌舞艺术的诞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滋养。也就是说,黄河歌舞艺术是源于山西这块丰厚的文化艺术土壤,经长期积累,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个艺术流派,它是历史的延续,今日的创造。
二、黄河歌舞艺术的嬗变历程
黄河歌舞艺术流派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舞蹈《元宵夜》、《江河水》、《捣米》等山西选送的13个节目全部获奖,其中大奖2个,一等奖1个,加上各专业类别奖项总计达49项,在全国各省市中独占鳌头,创下了山西在全国比赛中一次获奖数额的最高纪录。正是这批作品的产生,震动了全国,奠定了黄河歌舞艺术创作的基点,也使山西艺术家坚定了民族民间艺术大有可为的信念。之后,同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民间风格的黄河歌舞系列作品——大型民歌舞蹈《黄河儿女情》、民俗系列舞蹈《黄河一方土》、舞蹈诗剧《黄河水长流》相继成功上演,轰动大江南北,饮誉海内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总结回顾黄河歌舞艺术的历史沿革,研究其发展现状,黄河歌舞艺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
(一)黄河歌舞艺术流派独树一帜,首开全国民族风情舞蹈先河
1987年,由山西省歌舞剧院创作推出的大型民歌舞蹈《黄河儿女情》在河北承德“离宫之夏”第五届华北音乐舞蹈节上一亮相,就犹如一股清纯的风,又像是一个娇羞美丽的村姑娘,震撼了中国大地。后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闭幕演出及国庆38周年人民大会堂演出,名声大噪。有关专家认为这部作品“为80年代民间歌舞的振兴,创造性地走出了新的里程。它的强烈的民族的情魂,地方的色调,现代的风格,撼人的美感,演出了80年代的新水平”。[1]
《黄河儿女情》由“杨柳青”、“想亲亲”和“闹元宵”三个部分组成,精选了近30首山西民歌,编创了12段舞蹈,以“劳动”、“爱情”、“欢乐”三大部分相衔接,构成了这部大型歌舞的主体骨架。编导采用戏剧性的连贯手法和现代歌舞的表现手段,根据情节需要,歌舞相伴,不拘一格地展现内容和人物。从序歌开始,黄河滔滔,杨柳青了,桃花红了,山歌响了,情人在柳绿的林中追逐……自然流畅、情趣盎然地表现出了黄河岸上的风土人情。整部作品以特有的民族民间风格、独具的地方风采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倾倒了亿万观众,被当时媒体誉为“开创了全国民族风情舞蹈的先河”[2],使当时摇滚盛行,处于迷茫中的中国歌舞界人士突然发现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久违了的诱人魅力,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全国各地文艺团体争相效仿,《黄河儿女情》的节目广为流传。
(二)黄河歌舞艺术流派日臻成熟,淳朴隽永,博采众长,发展鼎盛
1989年,《黄河儿女情》的姊妹篇大型民俗系列舞蹈《黄河一方土》的问世再次轰动全国。全剧选取女人一生中几个重要的生活片断,通过生养婚嫁等民俗事象,引发人们对于土地、生命和民族心志的思索。全剧分《少女篇》、《新婚篇》和《婆姨篇》三篇共九段舞蹈,用舞蹈的情节、诗化的语言,对山西民俗风情进行了艺术化的展示。作品“以民俗事象入舞,为国内首创,填补了舞蹈创作的一项空白”。《黄河一方土》是一卷立体活动、清纯优美的黄河风俗画,同样延续了《黄河儿女情》的创作风格,但节目更精致、更深邃、更具哲理性,也就是说,山西省歌舞剧院在自己独特风格的追求上已经更加成熟。
随着《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两台歌舞在各地电视台不断亮相,“黄河歌舞旋风”被推向了高潮,包括其中的许多节目如《看秧歌》、《婆姨》等先后多次被选入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并在“春节晚会最受欢迎的节目”评选中名列第一。两台节目演出足迹遍及全国许多省市,还应邀赴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备受海内外观众欢迎。这时,全国艺术评论界开始对山西推出的这些别具特色的歌舞作品进行研究,对《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引发的全国民族风情舞蹈热进行思考,提出了“黄河歌舞”艺术流派概念,并对这个流派的艺术风格特点归纳总结,研究分析。
评论界普遍认为“黄河派”艺术有“三美”,即土美、丑美、怪美;有“三风”,即民族风格、民间风韵、时代风采;有“三性”,即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3]黄河歌舞艺术的突出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极度变形和夸张的外部动作和极其纯真的内心情感的高度和谐统一;二是运用极富个性的动作形态,刻画了极富个性的人物;三是舞蹈与音乐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又巧妙糅合了现代舞、迪斯科、爵士舞甚至霹雳舞的动律,使整个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黄河歌舞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它植根于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立意与旨趣;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深刻展示;对生命意蕴的充分张扬;诗、乐、舞浑然一体的完美结合,因此成为山西民间、民俗舞蹈艺术的重要成果。
任何艺术流派的形成都是基于丰厚的积累、名师的承传、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吸收和长期的艺术实践,特别是独创的风格、经典的剧目和角色,观众强烈认同并追随。黄河歌舞艺术流派积聚了天时、地利、人和,它的形成,标志着黄河歌舞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作为新时期以来新崛起的一个歌舞艺术流派,自《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之后,山西的歌舞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异常繁荣的时期。对民间风情、地域特色、乡土气息的自觉追求,不仅促成了同类风格歌舞作品的大量涌现,而且使这种独创的风格越来越完美,越来越精致,并且带动山西文化走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十年磨一剑”,经过近十年的酝酿创作,1995年剧院又推出“黄河”第三部曲——大型舞蹈诗剧《黄河水长流》。该剧通过“俺奶奶”、“俺娘”、“俺”上、中、下三篇三代女性不同命运的写照,将观众带入历史的长廊,形象而生动地感受着黄河儿女从昨天到今天的生存状态与情感状态,亲切而真挚地体验着黄河、黄土地永不停歇的生命搏动和盎然生机。全剧以大情感、大气势、大底蕴、大写意的手法,将积淀在黄河时空里的深邃思想和对生存意识的沉思,熔铸在不同时代的舞蹈氛围之中,让观众透过虚实相生的艺术表层,探索黄河的真谛和魂魄,渲染出对黄河水的感叹,对黄土地的讴歌,对黄河人的赞美。作品吸收借鉴外域舞蹈语汇,音乐开阔浑厚、意境辽远,舞美的电、声、光大胆烘托,充实和发展了黄河歌舞艺术流派,实现了时间、空间的突破,达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自此,“黄河三部曲”自成体系,深受专家好评和国内外亿万观众的喜爱,黄河歌舞艺术流派也深深扎下根来,并不断枝繁叶茂。
作为黄河歌舞代表的“黄河三部曲”赢得了众多荣誉。被誉为“黄河派”艺术开山之作的《黄河儿女情》先后受到省政府、文化部嘉奖,荣获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金牌奖、全国地方台文艺节目展播一等奖、文化部“文华新节目奖”等;《黄河一方土》荣获山西民间艺术节金牌奖、建国40周年全国文艺展播一等奖、90上海国际艺术节“露美·花冠”文艺大奖等;《黄河水长流》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三)黄河歌舞艺术在探索中前行,在艰难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所有的艺术流派都不是僵死的,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流动和发展,每个真正的艺术家都不会满足于一时的成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流派得到公认而放弃在艺术上的新的追求。随着“黄河歌舞”艺术的崛起,山西省歌舞剧院徜徉在黄河歌舞创作的海洋里不断探索发展,在艺术实践中,始终坚持民族和民间的艺术道路,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转变观念,激发活力,整合编导创作力量,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推陈出新,打造了一台台具有浓郁黄河风情和三晋特色的歌舞作品。大型歌舞《黄河鼓乐舞》、1998年大型综艺晚会《载歌载舞大黄河》等不断演绎着黄河歌舞的神话,形成了一种气势宏大的氛围,树立了山西歌舞艺术风格的良好形象; 2006年,为了充分挖掘山西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品牌艺术,大型黄河风情歌舞《天下黄河》推上“五一”黄金周舞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2007年,为山西珠江三角洲投资洽谈会开幕式创作演出的大型黄河歌舞晚会《黄河情韵》,受到当地观众的推崇和山西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2007年大型歌舞《舞动黄河》、2008年《黄河情韵》先后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巡演,受到了台湾各界的热捧,演出场场爆满,在台湾掀起了“山西热”的浪潮,使台湾同胞对山西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扩大了山西在台湾的影响,对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黄河情韵》又为奥运献礼,让首都观众重温黄河歌舞的风采,再次引起震撼;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山西省歌舞剧院新创推出的大型歌舞《九曲黄河》,充分展示了山西的风土人情和建设成就,勾画了当代黄河儿女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展现了黄河歌舞艺术的永恒魅力;2010年,《黄河情韵》舞动上海世博园,出色完成了省政府重大文化演出任务。
许多新创作的黄河歌舞节目也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听感官,如悠扬喜庆的舞蹈《红灯笼》、《饭罐罐》颇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分别荣获了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优秀创作奖和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二等奖。舞蹈《亲圪蛋下河洗衣裳》、《铜唢呐》、《布老虎》等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些新编和改编的节目,弘扬山西歌舞神韵,萃取黄河文化精粹,紧扣时代脉搏,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黄河歌舞”艺术品牌被广大网民评选为山西文化十大品牌,成为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
黄河歌舞一路走来,从它的产生到发展,实质上是对民族民间歌舞的再发现和再发展,它所体现的浓郁的黄河文化风格、黄土文化风韵和清新健康的时代色彩,让人们看到了黄河流域汉民族歌舞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彰显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持久的魅力、张力。在近三十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完成了一次民族的、民间的、地方的、时代的歌舞艺术的整合,形成了一股专业与业余艺术的全面繁荣的合力,实现了黄河歌舞流派的彻底的艺术攀升和跨越。
三、黄河歌舞艺术的发展瓶颈分析
黄河歌舞艺术从产生、发展到鼎盛,山西省歌舞剧院作为奠基者,始终根植黄土,情系黄河,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积累,厚积薄发。“黄河歌舞”节目亮丽,风格独特,情韵醉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跨越世纪,盛演不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黄河歌舞”作为山西文化的品牌代表,近两年来在山西省政府的许多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及重大文化活动中得以展示,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同时也要归功于一批酷爱艺术事业的文艺工作者。“黄河歌舞”以其巨大的艺术成就已载入中国文艺发展史册,为中国文艺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河歌舞”作为艺术的使者,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根据马克思主义事物发展规律的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黄河歌舞艺术的发展同样也遵循了这一客观规律。《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推出后,黄河歌舞红极一时,之后陷入静寂。十年后,《黄河水长流》又将波浪推向至高。但如今,山西省歌舞剧院在“黄河三部曲”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创新,不断演绎创排新作品、新晚会,只是始终难以创作推出一部与黄河歌舞紧密联系,集思想性、娱乐性、艺术性为一体,浑然天成的精品力作。以山西地方题材创作推出的大型舞剧《傲雪花红》、《西厢记》虽都获得“文华新剧目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但与黄河歌舞总是牵强搭调。《黄河情韵》、《九曲黄河》等虽然引起强烈轰动,但晚会内容均局限于“黄河三部曲”曲目及其翻版,虽不断有小型创新节目,但重点剧目乃至精品工程都还谈不上,黄河歌舞艺术事实上已陷入发展低谷。
认真回顾山西省歌舞剧院五十年走过的风雨历程,总结历史,探究文艺发展规律,借鉴曾经辉煌时积累的经验,深刻反思剧院艺术产生瓶颈的症结所在,会发现,其中固然有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其主客观因素都在默默发生变化,这些主客观因素决定了黄河歌舞艺术发展的命运。
其客观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发展,对艺术精品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大环境变化,国际时势剧烈演变,国内民生呼唤,电视、网络等传媒广泛影响,大众审美取向日趋多元化,欣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为黄河歌舞的创作演出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黄河歌舞经历了两个世纪,“黄河三部曲”可谓巅峰之作,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如何实现自我的突破和超越,并且吻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既符合黄河歌舞流派风格,又实现作品全方位提升,还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给观众以震撼和难忘的视听享受,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这确实是一道难解之题。
(二)经费匮乏,创作精品底气不足
2002年,省财政改变了省直五大表演团体的拨款方式,变全额工资为人头经费的70%,从此,省直院团为确保演职员工资而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走市场上。由于山西演出市场还不成熟,演出收入不高,巨额的工资、医疗、保险、行政等费用,使得院团经济压力过重,加之离休人员医药费剧院负担,包袱沉重。剧院的演出、出租门面、办培训班等创收的总收入,仅能勉强维持日常开支,根本无力再投入经费进行艺术再生产,抓创作、出精品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体制陈旧,队伍老化,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
据调查统计,山西省歌舞剧院演职员的工资收入不仅与沿海城市无法相比,而且在太原市也居中下水平,青年演员温饱都是问题。由于待遇低,艺术人才严重流失,“黄河三部曲”时期培养起来的编创人才、优秀演员几乎流失殆尽,近十年来陆续有50余名优秀人才另谋高就,使剧院陷入艺术人才青黄不接,人才断档,没有编剧、没有编导、没有指挥的艰难窘境。由于经费有限,剧院只能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
由于待遇低,人员流动机制不畅,一方面,剧院所需要的好演员引不进来,需要的导演、指挥、作曲、舞美设计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歌舞艺术青春期短,特殊性强,许多年龄偏大的舞蹈演员被闲置难以分流,同时由于编制所限,新人难以进来,舞台上看不见新面孔。以这样的阵容要想承担大型演出任务、体现省级歌舞表演团体的水平谈何容易!
(四)环境差,装备落后,束缚艺术发展
山西省歌舞剧院办公楼和排演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排练室狭小拥挤,光线黑暗,正常排练常常受到影响。剧院剧场经省计委、省财政厅支持进行了翻修改造,但仅能容纳500多名观众,舞台设计也陈旧落伍,无法排演大型剧目和举办大型活动。由于经费短缺,灯光、音响、服装等演出设备更新缓慢,达不到现代观众的要求,维持一般性的演出也显吃力,远远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全国先进团体更是不能相比。由于缺少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也很难融入社会资本以扶持黄河歌舞艺术创新发展。
除了上述客观环境和外部条件制约黄河歌舞发展,许多主观因素也阻碍了黄河歌舞再现辉煌。“黄河三部曲”的成功为我们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但我们没有很好总结消化吸收,因此也丧失了丰富发展黄河歌舞艺术流派的机遇和能力。
种种主客观因素使黄河歌舞艺术发展陷入低谷。如何走出低谷,重振黄河歌舞当年雄风,是每一个山西文化工作者应该思索的问题。
四、黄河歌舞艺术未来发展思路探求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黄河歌舞艺术未来发展思路如下:
(一)借势改革,创新机制,把黄河歌舞品牌做大做强
黄河歌舞艺术发展陷入低谷,归根究底是因为文化体制陈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脱节,缺乏通过市场竞争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黄河歌舞艺术要发展,首先要打破这种僵局。
根据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省委书记袁纯清提出文化建设要实施“五大战略”,即大片大作大戏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承载、大会展集聚。借着我省新一轮改革大幕开启的契机和全国艺术表演团体转企改制政策利好的形势,黄河歌舞艺术要学会运筹帷幄,大胆改革,用足政策,借势发力,做强自我。具体措施是:
1.积极打造黄河歌舞艺术品牌演艺基地。
要大力实施“黄河歌舞”品牌战略,首先要打造黄河歌舞艺术品牌演艺基地。按照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精神,在山西省歌舞剧院原址上投资改造建设集演出、排练、展示等为一体的黄河歌舞演艺场所,既可以增强完善剧场服务功能,又有利于推进省直文艺表演院团体制改革,开辟人员分流渠道,打造黄河歌舞演艺及相关产业专业化团队和市场化载体,填补太原市中心区域文化功能区缺失、没有综合演艺场所的空白,为黄河歌舞和其他演艺行业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展示的窗口,实现黄河歌舞常态化演出,推动黄河歌舞艺术及山西演艺产业发展壮大,树立山西对外文化宣传的良好形象。
2.成立黄河歌舞艺术传习研究所。
政府重视、社会参与、自身努力是传承和发扬黄河歌舞艺术的重要条件。我们建议由政府拨付专款,成立黄河歌舞艺术传习研究所,与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对黄河歌舞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史、遗产保护、资源转化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和开发;建立黄河歌舞资源数据库,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储存影像、语音、文字资料等,为黄河歌舞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条件;制定一些保护和传承黄河歌舞艺术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法律的角度来保障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
3.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肌体活力,催生优秀作品。
山西省歌舞剧院依托黄河歌舞品牌优势在山西省演艺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剧院转企改制划归山西演艺集团之后,要做强黄河歌舞品牌,必须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树立市场经营管理理念,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黄河歌舞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竞争上岗,奖优罚劣,保护演职员的工作热情和创作激情,培养优秀演艺团队;建立以生产项目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制度,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有效盘活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挖掘市场潜力,开发延伸黄河歌舞艺术经营产业链,焕发品牌活力。
(二)提高待遇,保护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宽松环境
按照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和合理激励的原则,进行资源整合,结合黄河歌舞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山西省歌舞剧院歌舞团转企改制,在市场竞争中激发其发展活力,以开发促保护,以生产促传承,逐步培育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黄河歌舞艺术人才队伍,造就一批高层次的黄河歌舞艺术人才和团队,实现高端引领。建立起一系列重振黄河歌舞艺术队伍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制定出黄河歌舞艺术人才建设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完善和改进传承发展黄河歌舞艺术的条件与环境;逐步扩大黄河歌舞艺术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黄河歌舞艺术人才的专业技术。
基于舞蹈专业青春期短、工作量大的特点,大力提高舞蹈演员待遇,制定相关提前退休和二次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保持艺术生命常新。建议设立优秀演员奖励基金,重奖在艺术创作和艺术大赛中获取殊荣的艺术家,提高优秀人才的生活待遇,改善艺术家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之安心工作,钻研业务,不断创造艺术辉煌。
(三)加大政府经费投入,拓宽黄河歌舞投融资渠道
为了确保黄河歌舞艺术品牌发扬光大,永葆魅力,建议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传承和研究开发力度。
1.投入经费,扶持剧目创作和生产。
发展黄河歌舞艺术,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政府重视、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撑。建议省政府建立创作经费项目基金制度,按照项目计划和创作剧目实际需要给予经费扶持,使院团从沉重的经济压力下解放出来,尽心抓创作,积极走市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回报社会。
2.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文化事业。
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黄河歌舞品牌产业发展,允许企业参股。运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融资担保,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艺术生产,争取企业或个人捐赠、入股、项目合作等,扩大投融资渠道,增强黄河歌舞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
(四)汲取“黄河三部曲”宝贵经验,探索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黄河三部曲”成就了作品,成就了剧院,也成就了一批优秀艺术家,更为黄河歌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和学习。
1.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艺术精品的产生大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生产精品离不开艺术家集体的力量。“黄河三部曲”就是铁证。那时,剧院创作班底实力雄厚,有一批综合素质高、职业道德良好、爱岗敬业、勤奋上进的舞蹈编导、作曲家、舞美设计人员等。演员队伍整齐划一,形象好、气质佳、基本功扎实,而且年轻人居多。这是“黄河三部曲”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2.探索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任何艺术精品都要经过艺术家苦心酝酿,深思熟虑,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最后才能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的高度统一。艺术精品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可急于求成,但也不能坐失良机。一定要抓住机会,找准主题,掌握受众心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3.作品要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高度提炼。
“黄河三部曲”是创作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那时,剧团牢记艺术来源于人民、服务于大众的原则,每年深入农村生活,采风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常年深入农村、厂矿、部队演出,不仅丰富了演职人员的生活阅历,提高了业务素质,而且全面锻炼了队伍,为黄河歌舞艺术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河歌舞之所以能引起观众共鸣,正是因为其来源于生活,是山西民间歌舞的高度提炼。要发展黄河歌舞艺术,必须弘扬这一优良传统,这样作品才会真实,才能打动观众。
4.艺术不是华丽的堆砌,不能盲目逐流。
当前国内的作品有大投入、大制作的倾向,这无疑导致黄河歌舞的创编人员受其影响,担心作品不华丽不取宠。其实歌舞作品不能仅仅是华丽的堆砌,而重在作品的思想内涵、意境韵律上,重在人物塑造和发自内心的场面渲染上,要在舞美的写意、简单而富有意韵上下功夫,而不是舍本逐末。“黄河三部曲”作品至今盛演不衰,引起如此持久而广泛的轰动效应,其原因也在于它来自民间,乡味纯浓,意韵质朴。
黄河歌舞艺术在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中举足轻重,我们只有对其加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才能使其流传久远,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新时代黄河岸边,三晋人民生活丰富多彩、蒸蒸日上,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他们呼唤着黄河歌舞艺术尽快跃上新高度,山西现代经济文化建设也在唤醒黄河歌舞在保护传承的同时,融入时代的变革和发展。黄河歌舞作品只有反映现实题材,激励三晋儿女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建功立业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黄河歌舞艺术品牌只有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借力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依托三晋文脉,突出时代律动,多元发展,乘势而上,实现黄河歌舞品牌自身的突破和提升,是黄河歌舞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黄河歌舞艺术无论怎样发展变化,都将在获得巨大进步的现代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新异的艺术之光点缀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我们也坚信,致力于黄河歌舞事业的艺术家们,在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驱动下,将会带着深沉的思考,勇敢地走向生活,去树立新的里程碑,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1] 山西30年:文艺精品篇——春风催生百花艳[N].山西日报,2008-12-01.
[2] 成葆德.黄河歌舞艺术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3] 省城文艺专家座谈《黄河一方土》[N].山西日报,1989-05-09.
O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Yellow River Song and Dance Art
LI Jia
(Shanxi Province Song and Dance Troupe,Taiyuan 030001,China)
Between 1980s and 1990s,Shanxi Province Song and Dance Troupe releases in succession grand song and dance performances,“The Yellow River Affection”,“The Yellow River Region”,“The Yellow River Flows Forever”,etc.,which is like a whirlwind of songs and dances on the Yellow River topic over the land of China,initiating the national customs dances.Tracing to its source,the brilliant 5000 years'civilization and the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are the art found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and the rich variety of folk songs and folk dances from the long history are the inexhaustible fountain for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Looking back on the historical art phases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and studying its development status quo,the art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 has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 of evolution:firstly,the art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 has developed a school of its own,as it initiated the national customs dances;secondly,the art school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 has become mature with its unsophisticated lasting style,its borrowing of strong points from others,it has developed to the prime;and thirdly,the art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 is exploring its way forward,and constantly seeking new breakthroughs in difficulty.However,due to various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 once fell into a valley.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 shall be:firstly,reforming with the trend and innovating the mechanism to strengthen and enlarge the brand of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secondly,increasing the pay to protect the talents and offer convenient environment for the emerging of excellent talents;thirdly,raising the official investment by broadening financing channels for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and fourthly,drawing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rom the“Yellow River Trilogy”,exploring and abiding by the law of development in art.
the Yellow River songs and dances;evolution;development
1672-2035(2011)06-0134-06
J05
A
2011-08-20
李 嘉(1966-),女,山西临猗人,山西省歌舞剧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