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史上的交换观思想
——交换哲学观之四

2011-08-15张占高

关键词:周易哲学

张占高

(安徽濉溪县农业委员会, 安徽 濉溪 235100)

【东方学术创新·哲学】

哲学史上的交换观思想
——交换哲学观之四

张占高

(安徽濉溪县农业委员会, 安徽 濉溪 235100)

人类思想史从纵与横两方面看,都可以说充满着丰富的交换思想。从纵的方面看,巫术、神学、经济学是先后三大显学,三者中都包含着全面的交换思想。从横的方面看,中外思想、宗教教义、哲学的属性皆内含着深刻的交换思想。中国《周易》的基本观点即其名:周是周全、普遍,易是变易、交易,周易即是普遍的交换。作为西方哲学中的重要内容的世界本原之“数本原论”、社会秩序之“契约论”、数学方法之“数理逻辑”,其内在逻辑都是交换思想,只有交换哲学观才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对它们作出一致性解释。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作为解说天地、规范人伦的思想体系,都强调末日审判、善恶报应等,是交换观意义上的说教。哲学论域中的“精神与物质”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交换关系中的对立统一,属物质(或存在)的交换与精神(或思维)的选择的有机统一。

人类文化;人类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交换观

一、哲学史的实践趋向

其一,神奇的第一步。人类诞生之际,与一般动物差别几稀,可忽然有一天,他们仰面观天,俯首察地,反顾自身,突发“天人”、“物我”之思,于是,哲学史便神奇地迈出了它的第一步。这也就是说,哲学思考是人类独有的精神活动特征,人类的诞生即哲学史的发轫,哲学史与人类的历史同点起步,一样久远。

其二,蒙昧的第二步。天与人、物与我虽联系于交换,但在婴儿时代的人类眼里,这样的交换关系却是神奇莫测、玄之又玄的,于是,民间给出了浪漫的神话图解,而巫觋们,即当时官方的知识分子、御用文人,却给出了非常严肃的巫术的解释。巫术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形态,它是科学、宗教和迷信的总源头。巫术是人类文化史上第一个官方的“显学”,它拥有至高无上的学术权威。

人类的认知,始于哲学,证于科学。当哲学迈开步伐的时候,科学还没有诞生,因此,哲学既无支持也没有批评,凭借想象,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是长子的特权。巫术的建立,哲学史进入了蒙昧的第二步。

其三,伟大的第三步。科学诞生后,首先就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哲学,这是应该的。当然,哲学奋勇当先,甘作探路者和科学的靶标,本身就是一种贡献。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改变了当时普遍以巫术为根据的医学观念。中国战国时代的医学家扁鹊,提出“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观点,更是对巫术的公开挑战。正是他们的努力,使人们逐渐由“尊巫贱医”而转向了“尊医贱巫”。作为一门科学,医学之所以对巫术的解构最有力,或许就因为,其对切肤病痛的治疗效果,毕竟是最不容置疑、无需争辩的吧。

以巫术的解构为标志,哲学史迈出了伟大的第三步。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先秦哲学所取得的历史性的辉煌成就,可以看作是其高度的代表。

古希腊哲学提出的“四根说”、“种子说”、“原子说”,创建的“数论”、“契约论”和“逻辑学”,等等,在对世界本原、社会本质和思维规律的探索中,都代表着“理性”时代的最高成就。

中国先秦哲学,如《周易》的“阴阳”“相易”说,《尚书》的“五行相生相克”说,道家的“天道”、“人德”论,儒家的“天人合一”观等,无不放射着“和谐辩证法”的思想光辉,至今仍堪称哲学的最高范畴,继续指引着哲学研究的方向。

其四,倒退的第四步。伟大的第三步并没有持续前进,接下来便被中世纪的神学给取代了。如果说巫术属于对世界的蒙昧认识的话,那么神学就是封建皇权及维护者宗教教权有意识的编造了,而其编造的动机,就是为“君权神授”立论。神学是历史上第二个官方的“显学”。

西方的神学比较系统,有经典、教义、教规,有教主、神父、传教士等等。中国的神学则比较分散,在民间生活中表现为“阴间世界”的神话,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君权神授”的编造,而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名教独尊”的迷信。

神学对于科学,已经不再是蒙昧的桎梏,而是有意识的镇压了。这种镇压,在西方的“宗教法庭”里,在中国的“名教罪人”的“文字狱”中,都是极其残酷的。因此,中世纪的神学,不能不说是对伟大第三步的倒退。

其五,西进东退的第五步。神学镇压科学,科学的发展必然推翻神学。开创近代世界史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其所要“复兴”的,正是伟大第三步中的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人生的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其实质,就是一场旨在推翻神学压迫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成功地推翻了神学,解除了思想枷锁,迎来了近代欧洲哲学的新发展。其发展的时代巅峰,当推德国的古典哲学。

而此时,中国的“宋明理学”,仍徘徊在“名教独尊”的神学迷雾之中。不进则退,这就形成了西方在进而东方在退的时代态势。这一哲学态势,在选择意识形态的最高层,集中反映着东西方近代文明的差距。

其六,实践的第六步。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贫困的哲学”(蒲鲁东著作名)也好,“哲学的贫困”(马克思著作名)也罢,反正事实是,新兴的经济学一举取哲学的传统宝座而代之,成为了时代的“显学”。“显学”宝座的易主,并非经济学的僭越,而是哲学故步自封的自我降格。

当时的哲学家们的话语,很少有不出入于经济学的语境的,这就是普遍的商品经济生活经验的必然反映,就是真实的社会存在的决定意义。然而,经济学的交换经验,却并没有升华为哲学的交换范畴,这不能不归咎于哲学家们的习而不察。

人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哲学的指引,但生活决不会因哲学的停滞而停顿;人类的交换本性呼吁哲学的尊重,但人性绝不会因哲学的无视而改变。经济学,作为商品经济生活经验的总结,实际已经成为了对传统哲学的实践性的批判,已经成为了实践意义上的、实用主义的交换哲学观,或交换哲学观的实践形态。

二、中华民族古老的《周易》观

(一)《周易》的交换观

《周易》的基本观点即其名:周,周全、周遍、普遍之意;易,变易、交易(朱熹《周易本义》)、交换之意;周易,即普遍的交换(存在、运动和联系)。

表述普遍的交换观,《周易》只用了两个基本概念,即“阴”与“阳”,表示对立统一的交换双方。阴以两短横(--)表示,叫阴爻;阳以一长横(━)表示,叫阳爻。阴阳二爻交错组合,迭加为三(爻),构成8个单卦,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分别表示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等八种自然现象。

8个单卦,再两两交错组合,迭加为6(爻),构成64(8×8)复卦,表示八种现象相互交换的运动状态及趋势。每复卦自下而上的(初、二、三、四、五、上)6个爻位,只要有一个爻位上的爻发生了阴阳交换(阴爻换成了阳爻或阳爻换成了阴爻),那么,此复卦也就变成了彼复卦。这就如分子结构,如果有一种原子或原子的数量发生了改变,那么此物质也就变成彼物质。64卦如此往复地变卦,表示物质或事物在交换中的变化,表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相互交换作用中的“变动不居”、“与时偕行”。

《周易》认为,交换是世界的生机。“生生之谓易”,“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阴与阳的相互交换,不断地生成新的事物。“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与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交换运动,是世界的根本道理或普遍规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世界的本原即“太极”,它由对立统一的阴与阳所构成,其相互交换,不断地生成了大千世界。

《周易》认为,万事万物皆“交泰”,即认为物质或事物之间,只有通畅地相互交换才吉利,否则就不吉利。泰卦,就是乾下坤上的卦象,即天气上升,地气下沉,天地交而二气通,故而为“泰”。否卦的卦象与泰卦恰恰相反,为坤下乾上的卦象,即地气下沉,天气上升,天地不交而二气不通,故而为“否”。在天地不停的旋转运动中,乾与坤又相互交换位置,故而又会“否极泰来”。

《周易》还特别强调阴阳交换中的“乘承”、“顺逆”的秩序问题。即,阳“乘”阴为“顺”,“承”阴为“逆”;阴“承”阳为“顺”,“乘”阳为“逆”。这里的“顺”,指明遵循自然规律、遵循交换秩序就吉利;“逆”,指明违逆自然规律、违逆交换秩序就不吉利。

(二)《周易》的学术地位与价值

在现存的我国最早的三部典籍中,《诗经》属于文学,《尚书》属于史学,而《周易》则属于哲学,其学术地位最高。就其成书年代来看,《诗经》、《尚书》皆大致编成于春秋时代,而《周易》之成书时间却大可前溯。不论是以纯艮卦开始的“连山”古《易》传说,还是以纯坤卦开始的“归藏”古《易》传说;也不论是“伏羲画卦,文王作辞”的传说,还是“文王画卦,孔子作辞”的传说,都表明《周易》的著述最久,流传最广。

如果说,在原始群体那里,其直接的“活动交换”即社会科学,其“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即自然科学,其“天人”、“物我”之思即哲学的话,那么《周易》就是华夏先民有史以来哲学之思的结晶,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主根。其朴素而又简约的交换观,反映了华夏先民人性的成熟和精神世界的丰满。

《周易》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其交换观的科学性。

其一,《周易》的交换观,源于商品经济经验的总结,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周易·系辞下》)。“噬嗑”是复卦名。根据朱熹注:“噬,啮也;嗑,合也。物有间者,啮而合之也。”其比喻意义是,天下之民,各自散居,是通过市场交易而联系、联合起来的。因此,在社会学领域,无论是对社会的交换关系本质的认识,还是对社会的管理或控制,《周易》都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

其二,《周易》的交换观,与普遍的科学原理是一脉相通的,完全经得起现代科学的检验。如,其“生生之谓易”,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所揭示的质量、能量、生物的“代谢”原理,是完全一致的。如,数学上的数之正负,物理学上的电之正负等,永远也超不出《周易》的“阴阳”概括。再如,风雨雷电等一切物质相互交换作用的自然现象,在《周易》那里,皆阴阳“交感”(交换)而已。尤其是传统的中医学,遵循《周易》的“交泰”观点,解释生理,分析病理,构建医理,揭示了人类机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普遍规律,整体施治,辩证施治,标本兼治,效果显著,深得现代科学的肯定。

总之,自然科学都是关于质量、能量交换规律的学说,一旦确立了《周易》交换观的指导,那么,就能够明确地以交换的思路,从交换的途径,用交换的方法,去揭示物质的普遍交换规律,那就不止一个“交换舞伴”的偶然发现的意义了。

(三)《周易》的历史灾变

《周易》的交换观,具有鲜明的民主、平等思想,而其形成的过程,恰与社会交换秩序在集权的方向上向专制特权异化的历史相同步,由此可想而知,《周易》是注定成不了官方显学的,并且是注定要受到特权政治排挤的。政治排挤,必生灾变。

1.《周易》的第一次灾变及影响

春秋时代,周王朝“礼崩”,天下大乱。“百家争鸣”中的孔子,“述而不作”,“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就这样将《周易》窃据为了儒家的哲学“首经”。由全民族的哲学思想而局限成了一家之说,这不能不说是《周易》的一大历史性的灾变。这一灾变的消极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

其一,《周易》遭到了篡改。如,现在的“家人”卦的彖辞是:“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这明显是儒家“三纲五常”思想的牵强附会,反映了儒家对《周易》的篡改,对民族传统文化主根的摧残。

其二,道家体系的无谓重建。《老子》的社会经验也是商品经济生活。如“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老子传》),即以贾喻君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即以商喻理。“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老子·七十九章》),即以交换秩序论德。《老子》反对的“有为”,就是“家天下”的争夺。如,“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七十五章》)。反对“家天下”争夺的“有为”,必然趋向于交换秩序的“无为”。《老子》主张的“无为”,就是“抱一为天下式”(《老子·二十二章》)。以社会历史的经验理解,这个大道的“一”只能是社会交换秩序,因为,除了社会交换秩序,任何权威都无法“一式”天下。可在落实上,《老子》却迷失了社会出路,不是去构建社会交换秩序,反而转向要压缩交换范围,最终退向了“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老子·八十章》)的自然经济。这样一来,“抱一为天下式”也就失去了最终的实践意义。其实,在道家的体系中,其“有无”总归超出不了《周易》的“阴阳”范畴;其“有无相生”总归超出不了《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范畴;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总归超出不了《周易》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范畴。魏人王弼拿《老子》与《周易》相互阐释,也旁证了这一点。这既反映了《周易》发生灾变后,民族需要哲学重建的时代要求,反映了道家致力于哲学重建的努力,同时也反映了道家对《周易》既拿不起又放不下的时代尴尬。而其尴尬就在于,撇开了《周易》的交换观,一切努力必然都是徒劳的,无谓的。

其三,墨家哲学出路的迷失。《墨子》中充满了社会分工、社会交换、保护私产、商品价格、平衡赋税、法律秩序等论述,归纳起来,就是系统的商品经济思想。这从墨学的历史沉浮中也能看出一斑:其“显赫”于“自由贸易”的战国时代;自秦皇汉武的“七科谪”抑商开始,一直“冷落”了两千多年;清朝末年,在“商战救国”中得到了“中兴”;其后,又再度“冷落”于前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今天,又重新“复兴”于“市场经济”的道路上。重商必重墨学,抑商必抑墨学,这就是历史对墨家的商品经济思想的判定。墨子非常自信:“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者,是犹舍获而捃粟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墨子·贵义》)今天看来,他的高度自信是建立在现实商品经济生活经验之上的,绝非妄语。墨家的商品经济思想,若得《周易》交换观的提升,其体系显然就会完美得多了。然而遗憾的是,此时的《周易》已经受到了儒家的局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因此,墨家的商品经济思想最终迷失了哲学出路,无可奈何地归向了“明鬼”、“天志”(《墨子》),意在论证其社会主张有鬼神、天意的根据,自我披上了宗教迷信的外衣,学术意义大打折扣。如果说道家有“体”而无“用”,迷失了社会出路的话;那么墨家恰好相反,有“用”而无“体”,找到了社会出路却迷失了哲学道路。而道、墨的这些迷失,无不与《周易》的灾变有关。

其四,先秦文化明珠的散落。在灿烂的先秦思想文化中,道家的道德哲学思想,墨家的商品经济思想,法家的法律秩序思想,儒家的社会伦理思想,孙子、吴起的军事思想,张仪、苏秦的外交思想,等等,如果整合起来,那就是非常完整、超前的社会学的体系。不过,这种整合,必须一个高度系统、简约的哲学体系为纲领,加以批判性的总结才可以。综观先秦,堪当此任者,唯《周易》而已。然而,此时的《周易》已经发生了灾变,已经失去了担当此任的权威和历史机会。可以说,正是《周易》的此次灾变,致使那样多的璀璨的文化明珠,失去了链接,散落在了历史的时空中,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思想文化的价值。这一消极影响是深层的、深远的,导致了秦汉以下两千多年思想文化的荒漠化。

2.《周易》的第二次灾变及影响

周王朝灭亡,战国结束,天下再趋一统,然而,帝王们的统治意识形态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秦始皇“独尊法术”,“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自那以降,这种思想“独尊”的文治国策,作为“政治智慧”一直传承了下来。

思想“独尊”,就是对被“独尊”的捧杀,对其他的棒杀;就是禁锢思想,扼杀文化;就是只要专制特权,拒绝交换秩序,压制交换范围,抑制选择能力,不要社会进步。因此,汉王朝以下,对儒术“独尊”了两千多年,中国社会也“蚁行”了两千多年,刚一进入近代的门槛,就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困境。在救亡图存的民族奋斗中,先觉的知识分子们,总结国家积贫积弱的历史教训,终于在新文化运动中激愤地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然而,这次的“打倒”,并没有澄清历史的真相,把原本并不属于“孔家店”的《周易》也一并给打入了冷宫,导致了《周易》的再次灾变。

此次灾变是前次灾变的逻辑延续,它使本来就已经含混不清、动摇不稳的华夏哲学之“体”,变得更加失重飘忽起来。近代以来,国人长期解决不好对外的文化交流(交换)问题,不是“夜郎自大”,就是“崇洋媚外”,总是摆不平“体”与“用”的关系。究其原因,就在于自“体”的不稳。没有世界观的定性,不知去向何方,不知当为何事,当然也就不知如何选择了。

有人说,一个没有哲学的民族,就如一尊没有灵光的佛雕。而我们中华民族却很特别,虽然很幸运,很早就有了灵光,但却给自我破碎了,始终没有能够开光。一个天大的“易”字在头顶上高悬了数千年,可时至今日,走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有人竟然怀疑起了“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竟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国学之悲,何大于此!民族之哀,何甚于此!

(四)澄清《周易》身上的历史误会

一提起《周易》,有人就会联想到“鬼画符”,这实在是个误会。

其一,《周易》的卦符,实际是其专门用来表述交换世界观的一种比较抽象而又特殊的符号系统,不仅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而且其创造和使用,本身就闪烁着凝练的、逻辑的哲思智慧,无论如何是不应该轻视的。

其二,人类诞生之际就开始了“天人”、“物我”之思,思必有得,得需表达,表达需要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发展,虽与思维同向度,但未必同速度,思维往往先进于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每每落后于思维。思维与概念,是相互推移的发展关系,并不必需数量概念,只要有了数量意识就可以思维了。人类的思维,实始于数量意识,而非数量概念。

《周易》形成的时候,文字显然还处于草创阶段,因此,对卦符,完全可以理解为就是那个时候的文字。阴爻(--)就是那时的“阴”字,阳爻(━)就是那时的“阳”字,同时也是两个基本的造字笔画。八卦,就是由“阴阳”二笔画组合而成的“乾坤震艮离坎兑巽”等八个字。而64复卦,就是由这八个字所组合而成的64个语句,各表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比较系统的语言意义。

由此推想,《周易》的卦符,应该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或许因其笔画简单,增字的局限性太大,被后来的其他造字法给取代了。如,八卦之“坎”卦,表示水,若将其卦符()竖立起来,那就是个标准的篆书的“水”字;“离”卦,表示火,若将其卦符()竖立起来,中间的两短笔向下延伸并稍向左右分开,那就是个标准的篆书的“火”字。从中可以看出,后来的造字法对卦符的借鉴痕迹。据此可以说,正是卦符的创造和使用,奠定了汉字的平直笔画和方块形体,并从初始就赋予了汉字以直观表义的哲理内涵。

其三,以抽象的符号代替文字来表述一定的概念、意义,是人类普遍的概括性智慧,其表述的效果直观、形象而简括,是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如数、理、化等科学中的一系列符号,都是这样的意义。可以预见,随着表述的需要,人们今后还会创造出更多这样的符号来,总不能说它们都是“鬼画符”吧?

一提起《周易》,有人就会说那是“算命的”,这其实也是个误会。

这个误会的形成比较复杂,既有政治神学的故意歪曲,又有落魄文人的故弄玄虚,也有民间懒汉“占卦算命”的坑蒙拐骗。《周易》是部严肃的哲学著作,是个严谨的哲学体系,如果一定要说它是“算命的”,那也不是不可以,关键就看是如何“算”了。

其一,哲学与所有的科学一样,意义都在于应用。巫术在其建立之初就承担着医学的职能,它虽然治不了病,可毕竟能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慰藉人们的病痛,表达人文关怀。如果面对同类的病痛而无动于衷,那还能叫做人类吗?

其二,哲学毕竟不同于科学。科学回答的是四肢的问题,应如何做?哲学回答的是眼睛的问题,该怎样看?所谓“世界观”、“认识论”,就是这个意义。眼睛如果看不清,四肢当然也就做不好。这也就是说,哲学的应用,是其概括的世界观的指导,即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去归纳历史、分析现实而演绎未来,就是根据已知而推测未知,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就是“可知论”,就是“预测学”,当然也可以说就是“算命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其实时时刻刻都在“算命”。所谓凡事“三思而行”之“思”,无非就是思考事情的是非对错,预测事情的难易成败,进而作出选择,其实就是在“算命”。

在现实的交换生活中,“算命”的根据当然是(自然或社会的)交换秩序。不过,《周易》强调的“顺逆”秩序,在今天已经被各门科学和各个社会职能部门所分工了。如,安全问题,去找警察,他们就是专门“算”社会治安之“命”的;健康问题,去找医生,他们就是专门“算”健康之“命”的;诉讼问题,去找法官或律师,他们就是专门“算”官司输赢之“命”的,如此等等而已。那些因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制假售假、图财害命、坑蒙拐骗、卖淫嫖娼等而最后受到了法律制裁的人,真的不会“算命”吗?其实,他们早就知道自己违反了社会交换秩序、触犯了法律的后果是什么,只是利欲熏心、心存侥幸、逆“命”而行罢了。

在澄清了这些误会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周易》不仅并不神秘,并不“八卦”,而且非常理性,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根。“把根留住”,就应该留住《周易》。“继承传统文化”,就应该继承《周易》的交换观。欧洲“文艺复兴”,复兴的是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我们的“民族复兴”、“文化复兴”,就应该复兴《周易》的交换观,确立其社会选择形态的指导地位,将之发扬光大。

三、欧洲哲学史的交换观指向

关于世界本原的“数本原论”、社会秩序的“契约论”和数学方法的“数理逻辑”,可说是欧洲哲学史上的三条精华线索,而它们共同的逻辑指向,就是交换观。

(一)数本原论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提出了“万物都是数”的观点,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数本原论”哲学派别。他们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因。从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以地为中心,地也是球形的,在地面上住着人。”[1]20

“数本原论”的缺陷很明显,那就是并没有将主观的“数”与客观的“量”清楚地区分开来。这一点,二百多年后的亚里士多德已经看了出来,并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毕达哥拉斯学派看到许多可感觉事物具有数的属性,便设想实事实物均为数,不说事物可以用数来为之计算,而说事物就是由数所组成的”[2]51。只是,他因为同样没有引进客观的“量”的概念,故而总结得不够彻底,不得要领。

尽管“数本原论”还没有认识到“数”对“量”的主观表述意义和数学原理对客观量交换规律的揭示意义,但它毕竟是对人类以“数”述“量”实际经验的总结,尽管总结得还不够准确,但毕竟是打破亘古寂静的第一声,开创了理性认知史的先河。

“数本原论”突出地强调了数学对世界的认知意义,开创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传统,不仅推动了古希腊数学的繁荣,也为后来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态度严谨、逻辑缜密的科学基础。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科学家达芬奇就特别强调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他断言:“人类的任何探索,如果不是通过数学的证明进行的,就不能说是真正的科学”[1]307。另如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宣称“大自然之书是以数学语言书写而成的”,就直接继承了“数本原论”的观点。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欧洲的科学技术发展之所以能够一路领先,可以说,答案就在这里。

(二)社会秩序的“契约论”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的公正,乃是引导人们避免彼此伤害和受害的互利的约定”,“公正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由相互约定而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公正就成立了”。[1]159约定的原则是互利,如不能体现互利原则时,就应该重新约定。

英国哲学家洛克,将“契约”的意义提升到了近代“立法”的高度。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们的平等因没有维持秩序的法律,每个人都不能保证不被别人攻击和伤害,于是理性使大家缔结“社会契约”,以保障大家的“天赋权利”。他认为,私有财产是“天赋权利”的基础,神圣不可侵犯,应该通过立法予以保护。他说,立法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神圣而不可变更,“如果没有经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任何权力作后盾,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3]82。他的立法、司法与行政分权制衡的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政体的理论基础。

法国哲学家卢梭认为,社会契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一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为了这个目标,人们在订立契约的时候,必须把自己的一切权利都转让给集体,然后就可以从集体那里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在这里,自由意味着“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平等就是“道德的与法律的平等”。[4]18-19

很显然,“契约论”者们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必须要有一定的秩序保障;社会秩序就如同契约;契约应该是人们的共同约定,应共同遵守。虽然他们还没有认识到社会即社会交换关系,社会根本秩序就是社会交换秩序,但是,这些毕竟始终在商品经济的生活中实践着,在近代法律秩序的立法精神中得到了体现。

(三)数学方法的“数理逻辑”

逻辑即数理,数理即逻辑。然而,逻辑学自创立以来,就被当作了一门独立于数学之外的科学。亚里士多德是公认的欧洲逻辑学的创立者,可他在学术分科中,就将数学划归为“理论”的科学,而将逻辑学划归为“工具”的科学。应该说,这是人类认知史上,对自己认知形式的模糊认识。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在数学研究中,最初导入运动着的一点的坐标概念,创建了平面解析几何,发现了变量,于是,数学从此开始研究运动中的相关量之间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这在历史上,应该说是数学与逻辑学发生的第一次比较明显的联系。

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第一个提出了“数理逻辑”的概念。应该说,在“逻辑”的前边加上“数理”的定语,准确地揭示了逻辑的数学原理,从理念上明确了数学与逻辑学的源与流的关系。然而,后来的研究者,却往往将其意义颠倒,往往将数理逻辑阐述为逻辑数理的意义。如,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布尔(1815—1864),应用代数方法研究逻辑问题,其成果就被命名为“逻辑代数”。以“逻辑”限定“代数”,显然属于逻辑数理的理念。因其《逻辑的数学分析:论演绎推理的算法》影响较大,他被人们认为是数理逻辑的奠基人。在他的基础上,经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发展,使数理逻辑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其颠倒了的逻辑数理的理念,也从此延续了下来。如,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罗素(1872—1970),在与其师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以数学为逻辑的一个分支,认为数学概念可用逻辑概念来下定义,数学定理可被证明为逻辑定理,数学的一切都可以用逻辑上最确定最简明的符号来表述,数学可以由逻辑符号构造而成,最终形成了庞大的符号公式体系,把数学归结为了逻辑学。

当然,数理与逻辑的源流关系,是绝不会因理念的误解、论述的颠倒而颠倒的。换个角度看,罗素等人的逻辑数理的体系之所以能够成立,就因为逻辑与数理本质上的同一性,如若不然,谁也无能为力。因此,在逻辑与数理的沟通上,他们的逻辑数理的实际成果仍然是有效的,那就是,他们同样使人们了解了逻辑与数理的一致性,而又不会有谁像他们那样,把整个数学写成纯粹的逻辑符号系统。

可以说,哲学思考历来困惑于存在与思维、思维与逻辑、逻辑与数理、数理与存在等关系的连环迷魂阵中,而数理逻辑的建立,彻底打通了其中的各个关节,明确揭示了:存在表现为数理,数理也就是逻辑,逻辑构成了思维,思维反映着存在。当我们进一步明确,存在皆交换存在,数理即交换规律时,那么就会发现,正是数理逻辑,完成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实现了哲学认知的圆通无碍,清晰地解读了这个交换的世界。

总之,“数学论”、“契约论”和“数理逻辑”,是欧洲哲学史上三条重要的发展线索,如果将它们做发展趋势的延伸,那么其共同的逻辑交点就是交换哲学观,或者说,只有交换哲学观才能够将它们统一地概括起来。

四、宗教信仰中的交换观

任何一种思想,只要自成体系,无论其社会主张如何,政治取向怎样,都必然会或显或隐、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交换的观念,这是由客观的交换存在、交换生活和人类的交换本性所决定的。宗教教义,作为一种解说天地、规范人伦的思想体系,必然也是这样。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宣扬死后复活、末日审判,其共同之处,都强调来世的天堂与地狱的赏罚,都在告诫世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明显,这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根源于交换观念,都是交换观念的阐释,可以说,都是宗教化了的交换观的说教。也正因其交换观的说教,投契了人类的交换本性,迎合了人们的交换意识,所以才被广为接受,信徒众多,流传至今。

教义的教规和戒律,对教徒的言行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有鼓励有倡导,有禁忌有禁止,其综合效应,就是规范教徒的言行,使之成为遵守社会道德、有自律觉悟的本分人。这在实际生活中,构成了一种社会性的规范,客观上维护着社会交换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持着社会交换关系的稳定。

就宗教教徒讲,虽然各教教徒的信仰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对同一教义的理解也各有差异,但是,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好与恶、爱与憎、取与舍的原则坚守,就会发现,大家基本或共同信仰的就是交换,就是有序和谐的社会交换生活。至少,没有谁有理由拒绝社会交换生活,反对社会交换秩序。这正是宗教和谐的社会基础所在。

就宗教产生讲,大致与哲学史“神奇的第一步”、“蒙昧的第二步”相同步,同样属于人们长期“天人”、“物我”之思的结果,属于人们对自身、自然和社会的系统性的认识。认识为了选择。那个时代,虽然社会交换生活必须有交换秩序,但交换秩序的构建,却因尚无文字而只能通过口头约定的方式进行。宗教的形成,一是信仰自由,二是体现伦理道德,三是规范信徒的言行,实质就属于这种约定俗成形式的社会交换秩序。其自觉自律的特点,表现了对社会交换秩序的补充,对社会管理的辅助。

就宗教历史讲,一是伴随应该的社会交换秩序在集权的方向上向着专制特权的异化,宗教也发生了相应的异化,如宗教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的逐步建立,宗教领袖特权地位的日益加强,教义教规对绝对服从的日益强调等,日益强化了对教徒的精神控制。二是伴随“文艺复兴运动”取得推翻神学的伟大胜利,在16世纪的欧洲,相应发生了著名的“宗教改革运动”,运动的实质就是对异化了的宗教制度的改革。三是伴随近代以来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交换关系的日趋统一,交换秩序的日益规范,社会的日益和谐,宗教也相应走向了和谐。

就宗教趋势讲,有人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最终必然会趋于消亡,这是有道理的:(1)宗教教义论述上帝、神灵的存在,与《墨子》的“天志”、“明鬼”诸篇的意义相同,也是在为自己的社会主张寻求终极的哲学根据,不同于一般的迷信思想。宗教不寻求科学的支持,那是因为在宗教产生时,科学还无力提供足够的支持,这并不能代表在科学发展了的今天,宗教教徒们仍然不相信科学,拒绝科学。事实是,今天不少的宗教信徒,本身就是一些科学家,在他们的身上,实现了宗教与科学的历史性的高度统一。科学家那里的“上帝”,不过是“世界本原”或“第一推动力”的先行设定而已。(2)宗教的社会交换秩序的约束意义,虽然比家庭、家族广泛,但毕竟软于法律、法规,只是一种自律性、道德性的社会补充。一些宗教的教义有天堂、地狱之说,强调人一旦作恶就会下地狱,将受到最严酷的刑罚。这是宗教所能做到的最后手段了,明显带有精神恐吓的性质,当然不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社会规范意义。(3)宗教作为信仰,也是信仰者选择的一种人生准则,以求得心灵的安稳。这种作用,不应该被主观夸大。实际上,即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们,只要坚持了“卖力吃饭”的朴素的交换准则,遵守社会交换秩序,其心灵一样是坦然的,不会有什么不安。

五、哲学史上的“基本问题”

哲学史上的“基本问题”并不是哲学的问题,而是哲学家的问题,是哲学家们命寄交换而言他、外求而忘己的问题。如果从真实的交换生活出发,推己及人,推人及物,推物及天,那么,并不难发现世界的交换本质进而确立交换世界观的。而在交换世界观面前,所谓“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等“基本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一)精神与物质的有机统一

其一,人类大脑的结构及其机能都是相同的。可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却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因情、因景而异,表现为不同的心理状态。而不同的心理状态,最终又无例外地都表现为其言行的选择不同,即,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的选择。由此可知,心理即选择心理,心理状态即选择状态,心理活动即选择过程。所以,精神,即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等,其本质就是选择。中国古人以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并已经认识到了其选择的功能。如《荀子·解蔽》篇认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其《正名》篇则进一步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人为)。”

其二,人类是物质(肉体)与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人类的进化史绝不仅仅是其物质的进化史,还包括其精神的进化史。对人类精神的进化史,当然也应该沿着历史的来路,作逆向的分析考察。而这一分析考察的根据,当然就是其具体的选择方式,因为,精神即选择,怎样的选择方式就反映怎样的精神境界,怎样的选择能力就代表怎样的精神层次。

人类的“最高位置”,既是选择方式的“最高位置”,也代表精神层次的“最高位置”。因此,对于精神,也可以自高而下地作如下的分层:人类的精神——数量思维选择方式的精神;动物的精神——量思维选择方式的精神;微生物的精神——半主动半被动选择方式的精神;植物的精神——被动选择方式的精神;非生命物质的精神——物性选择方式的精神。也就是说,非生命的一般物质也有精神,不过只是自然的理化性质的物性选择的精神罢了。而物性选择的精神,正是人类精神进化的原始起点。

总之,物质皆交换的存在,精神即选择的精神。交换落实于选择,选择体现着交换。交换与选择不可两分,物质与精神有机统一,无所谓谁“第一”谁“第二”。

(二)思维与存在不可两分

其一,思维活动完全可以用“脑电波”等手段加以计量,也具有可感可计的量存在特征,所以也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并不仅仅属于主观存在。

其二,思维的主观性仅属于思维主体的个性,而非社会的共性。因为,我之主观,即他人之客观;他人之主观,即我之客观。所谓“知己知彼”,其“彼”还包括他人之主观思维的选择状态。也就是说,思维本身就具有主观与客观的双重性。

其三,人类思维的选择,既选择自然、社会的客观存在,也选择他人的主观存在,甚或兼而同时选择。选择他人的主观存在,必然同时也在接受他人的主观选择,而成为他人的客观。也就是说,在交换活动、选择实践中,思维是主观与客观有机联系的吻合点,属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的存在,在理解和表述上,是不可分割的。

这些“基本问题”,若以传统的“客观”与“主观”加以概括,那么,客观就是交换,主观就是选择。心理即选择心理,意识即选择意识,意识形态即选择形态,思想观念即选择观念,思想观点即选择观点,精神即选择精神。

若以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进行概括,那么“形”,就是量的交换的存在、运动和联系。“形而下”,就是科学所从事的研究,即从物体到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等层层向下的量的分层,或量交换的分层。“形而上”,就是哲学所从事的概括,即层层向上的选择。首先是物性选择,其上是生物选择,再上是动物的能动选择,最上就是我们人类的选择了。我们人类的选择,就属于最高的思维形式或精神境界了。

总之,整个世界就是个无限而有机的交换运动体系,除了交换,这个世界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是。哲学上的天与人、物与我、心与物、道与器、理与气、形上与形下、天道与人德、现象与本质、运动与联系、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等等,都属于交换关系或交换运动中的对立统一,都属于交换与选择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一旦割裂开来,便陷入了孤立或僵化。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G].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洛克.政府论[M].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On the Thought of Exchanging View in History of Philosophy——The Fourth Philosophical Exchange Views

ZHANG Zhan-gao
(Anhui Suixi Agricultural Commission,Suixi 235100,China)

In the history and breadth in man's thoughts,there have been full of thoughts of exchange.The three significant studies in history,the witchcraft,theology and economics,contain overall exchange views.And from the breadth in world thoughts,religious doctrine,and philosophy,there are profound thoughts of exchange.In“The Book of Changes”the basic views are of exchange in general.A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western philosophy,the“mathematical origin”on world origin,the“Contractual Theory”on social order,and“Mathematical Logic”in mathematical methods,contains the exchange thoughts in their inner logic,therefore only the exchange philosophy can offer conforming explanations to them at higher level.As thinking systems explaining the world origin and the norms for human ethics,the three major religions stress the final judgment,retribution of good and evil,and so on,which are dogmas in the sense of exchange.The“fundamental philosophic problems”of“spirit and material”are of unity of opposites in the relations of exchange,and of organic unity between material(or existence)exchange and choice of spirit(or thoughts).

human culture;human thoughts;philosophic thinking;religious thinking;exchange view

1672-2035(2011)06-0001-09

B0

A

2011-04-01

张占高(1952-),男,安徽凤阳人,安徽濉溪县农业委员会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 张进峰】

猜你喜欢

周易哲学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菱的哲学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新化山歌
甜甜的“蝴蝶茧”
读懂哲学书是件很酷的事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周易》与《孙子兵法》
哲学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