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打防工作初探
2011-08-15张锡渭
张锡渭,苏 平
(上海铁路公安处,上海200071)
高铁动车组列车的大量开行,在为广大旅客提供了节能环保、快捷舒适的出行方式的同时,也给铁路公安机关防控和打击旅财犯罪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我处近年来防范打击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的实践,试对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打防工作作一探析。
一、管内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处乘警支队值乘的动车组列车达62.5对,其中跨局运行列车15对、管内运行列车9.5对、沪宁高铁运行列车38对。自2007年动车组列车开行以来,管内动车组列车共发生旅财案件66起,占我处旅客列车旅财案件总数的40.5%。66起旅财案件中,破案3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共计扒窃案件5起,“掏芯”案件11起,“拎包”案件49起,抢夺案件1起。
管内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有以下特点:一是作案手段主要以“拎包”、“掏芯”为主,约占91%;二是作案目标主要是笔记本电脑包、小型箱包;三是作案人员大多为河南信阳籍,一些长期在机场大巴或长途汽车上作案的东北籍团伙有时也到管内动车组列车上实施“掏芯”作案;四是发案部位多为列车行李架和旅客座位;五是发案时间主要集中在旅客及列车工作人员比较困倦的午后时段,约占全部案件的70%。
动车组列车旅财案件多发的原因:一是乘坐动车组列车的旅客层次相对较高,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手机、相机等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信用卡的现象比较普遍,使流窜犯罪分子有了更多的作案目标。二是舒适的乘车环境,使得部分旅客上车后放松了警惕,他们往往选择睡觉或闭目养神,随意摆放贵重物品,安全防范意识淡化,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三是列车乘务人员数量偏少,一列动车组列车只配备列车长1人、乘务员3人,即使重联列车,乘务人员人数也只增加1倍,且大多为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女性,结合乘务工作开展列车治安防范的经验不足、能力不足。四是动车组列车开行数量多、运行速度快、停站时间短,犯罪分子在不同车次、不同区段跳跃作案,范围大,踪迹难觅,防控打击难度大。五是由于一趟动车组列车只有1名乘警,警力少、值乘时间长、工作量大,加之部分乘警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宣传和巡视防范工作不到位,防控工作存在漏洞。
二、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打防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难点
(一)形势分析
1.旅财犯罪更加突出
一是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高速铁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乘坐高铁动车组列车的旅客大量增加,成为流窜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二是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受社会治安大背景的影响,铁路侵财型犯罪将依然多发,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更加突出。三是随着观念的转变和检票闸机等设施的使用,一些车站在运输组织、客运作业等方面发生变化,流窜犯罪分子持短途票进站上车、反复换乘列车流窜作案更加容易,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案件增多。
2.旅客成分更趋多元
动车组列车运营初期,乘车旅客主要是从事商务活动以及外出旅游的人员。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动车组列车的大量增开,出差、旅游、探亲以及外出务工、邻近城市间上下班等各种客源并存,旅客成分复杂多样,流窜犯罪分子更易隐匿其中实施作案。
3.犯罪防控更显重要
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案件极可能成为旅客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影响铁路和公安机关形象。同时,高铁动车组列车的运行特点带来旅财犯罪发现控制难的问题,增加了铁路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难度,我们必须更加注重防范,确保高铁动车组列车少发案,甚至不发案。
(二)工作难点
1.侦查破案难度加大
一是犯罪分子在选择作案目标后,一旦有机可乘,就立即实施盗窃,作案后迅速离开,并利用短暂的列车停靠站时间下车逃逸,现场遗留“痕迹”少,被害人和旅客难以提供有利于破案的信息。二是列车运行速度快、区间短,发案后乘警接处警仓促,开展现场调查访问工作“面小路窄”,难以获取破案线索。三是一些犯罪分子作案手法老练、伪装老到,且善于在旅客中、监控下隐蔽,排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难度增大。
2.案件防控难度增加
一方面,有的高铁车站属于综合交通枢纽,与民航、轨道、长途客运等紧密相连,也有的高铁车站兼营既有线旅客运输,犯罪分子在各类交通方式间“跳跃式”作案更加便利,增添了公安机关控防旅财案件的难度。另一方面,高铁动车组列车“公交化”运营模式,特别是随着车站检票闸机的使用,地面验票工作松懈,加之列车乘务人员少,车门口把控不严,犯罪分子极易进站上车。
3.值乘警力捉襟见肘
随着铁路建设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站新线陆续开通,动车组及高铁动车组列车大量开行,警力总体需求持续扩大,但列车值乘警力无法得到及时补充,缺口较大。同时,受警力所限,专司刑事打击工作的力量不足。我处乘警支队现有刑侦探员8人,面对线多面广的值乘列车,力量分散,打击不力,效果不佳。
三、加强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打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细化勤务规范,加强巡视宣传
乘务民警在值乘过程中应主动加强与动车组列车前、后联列车长的沟通联系,指导开展列车防范工作。要发动高铁动车组列车其他“四乘”人员,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巡视检查和安全宣传,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并及时向乘警报告。要注重发挥乘警的巡视防范效能,落实以下五项措施:一是在始发站开出后,对整列车开展一次巡视宣传;二是在每个运行区间进行一次巡视宣传,较长运行区间应增加巡查次数;三是根据旅客到站分布和行李架物品放置情况开展针对性宣传,对携带电脑包、双肩包、手提包等物品的旅客,以及每节车厢最后一排的旅客进行重点宣传;四是在列车到站前、午后等易发案时段,要督促乘务员利用广播进行安全防范宣传;五是对巡视发现的高危人群以及其他可疑人员,必须进行盘问检查,及时登记、比对身份信息,并视情联系前方站派出所协同处置。
(二)加强基础建设,强化阵地控制
一是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牢牢抓住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开展高铁动车组列车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可行性调研,力争由公安机关主导、铁路部门及车辆制造单位负责,将高铁动车组列车车厢内的视频监控设施设备安装到位。同时,对相关车站的视频监控设施予以补强,形成站车实时监控网络,震慑犯罪,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撑,提升打防工作成效。二是加强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分析研判。认真落实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案件逐案分析制度,定期梳理汇总高铁动车组列车旅财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作案目标、实施手段和现场物证、地域特征,寻找共同点和关联性,积极开展案件串并和专案经营,提高侦查破案工作效率。三是强化高铁动车组列车阵地控制。加强对高铁动车组列车值乘勤务的考核,督促乘警强化车厢巡查防控,加大对可疑人、可疑物的盘问检查力度,有效控制列车阵地。
(三)完善站车配合,坚持“以地保车”
一是进一步完善高铁动车组列车警情就近报告制度。列车发案后,乘警应立即开展工作,并迅速向相关车站派出所通报案情和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以便有关车站派出所第一时间开展查缉堵截。二是进一步落实“以地保车”措施。各客站派出所应牢固树立“以地保车”的思想,加强高铁动车组列车治安源头治理,筑牢防线。要加强站区通道口子管理,强化进站可疑人员盘查,及时清理站内闲杂人员。要公秘结合,加强对高铁动车组列车停靠站及相关区域的巡控,努力减少可疑人员登乘高铁动车组列车的概率。要加强与客运部门的会商研究,切实解决高铁候乘区域守口、验票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防止无票人员登乘高铁动车组列车。三是进一步加强列车与地面的通信联系。认真执行通信基地台值守制度,确保列车与地面通信畅通。在高铁动车组列车始发、停靠、终到时,除特殊情况需要站车民警当面交接外,可使用对讲机呼叫交接,并在各自的交接簿中注明,以免乘警为了形式上的站车交接而失去对列车相关情况的实际掌控。
(四)规范处警程序,严格受案查处
进一步规范高铁动车组列车刑事案件处警程序,接到旅客报警后,乘警应迅速赶到现场,详细了解受害人上车车站、案发时间(区段)、物品放置部位、财物损失、被盗物品特征,以及可疑人员、周边旅客等情况,并做好相关书证材料。报警旅客到站坚持下车无法详细问明情况的,应及时记录其姓名和联系方式,告知其到车站派出所报警,并立即通知相关车站派出所协助受理报警。同时,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对案发现场的检查,及时提取有关痕迹物证。对现场及周边遗留的无主物品(包括书报、杂志、矿泉水等),应做好固定、保存工作,与相关材料一并移交,为专业部门获取破案线索、尽快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提供支持。
(五)实行动态用警,加强重点护乘
针对列车值乘警力不足的实际,借鉴兄弟公安处的有效做法,对高铁动车组列车治安情况开展深入调研,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选择治安状况长期稳定的既有线动车组列车和高铁动车组列车,推行动态用警的工作模式。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乘警支队警力配置,充实刑侦打击力量,配合“铁鹰”小分队对重点高铁动车组列车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添乘护乘,提高防范打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