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
2011-08-15刘凤泉
刘凤泉
(韩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 广东 潮州 521041)
【文学】
论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
刘凤泉
(韩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 广东 潮州 521041)
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缘事而发。歌诗缘事抒情,抒情不离事由,在乐府演唱方式和听众娱乐趣味作用下,开始了向叙事的演进。二是即事而进。歌诗由抒情转为叙事,而形为叙事实为语调抒情,形成场面集中、对话演事、人影粗疏的特点。三是铺事而成。歌诗完成由抒情向叙事的质变,具有场面转接、铺陈夸饰、人物鲜明的特点,显示了汉乐府叙事诗的成熟。四是叙事而极。《焦仲卿妻》标志着汉乐府叙事诗跃升顶峰,这是文人模拟乐府叙事进而创造的结果。其结构严整、叙事出新、写人入心,取得重要艺术成就。而受到乐府演唱的制约,《焦仲卿妻》成为孤篇绝响,后继为难。
汉乐府;歌诗;缘事;即事;铺事;叙事
汉乐府叙事诗走向成熟进而达到顶峰,乃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有《陌上桑》、《焦仲卿妻》摆在那里。问题是:汉乐府歌诗向叙事演进之内在机制与逻辑轨迹究竟怎样?这只有在歌诗生产的具体条件下才能得到正确理解。汉乐府歌诗有内在叙事因子,以音乐演唱方式,在大众娱乐趣味作用下向叙事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相继递进的歌诗类型,既反映着汉乐府歌诗演进的内在机制,也显示了汉乐府歌诗发展的逻辑轨迹。本文借鉴往贤时俊的认识,对这个问题作一些粗略探讨。
一、缘事而发
班固称汉乐府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1]1756,的确是精辟之论。“缘事”固然不就是“叙事”,却实在又是叙事的起点。正是汉乐府歌诗之“缘事”,才使它获得了叙事基因,从而开启了汉乐府向叙事演进之历程。
汉乐府歌诗多出于民间下层,《宋书·乐志》云:“凡乐章古辞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讴谣。”[2]549唯其出于民间下层,创作者便多植根于社会现实,其发声抒怀便多起于具体事由,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从而使之具有了“缘事”的特征。
即便“缘事”,也未必“叙事”。袁行霈先生指出:“‘缘事而发’是指有感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事情发为吟咏,是为情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事是触发诗情的契机,诗里可以把这事叙述出来,也可以不把这事叙述出来。‘缘事’与‘叙事’并不是一回事。”[3]116仔细考察汉乐府歌诗,确实存在“缘事”而非“叙事”之作,诸如《君无渡河》、《薤露》、《蒿里》、《白头吟》、《有所思》、《上邪》、《伤歌行》、《古歌》、《悲歌行》之类。这类歌诗“缘事而发”,却多以抒情为主,我们称之为“缘事”类歌诗。有学者指出:“‘缘事而发’乃汉乐府之抒情模式。”[4]4着眼于“缘事”与“叙事”之区别,这自然凿凿有理。然而,从“缘事”与“叙事”之联系而言,缘事类歌诗与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又脱不开干系。
其一,缘事而发,情不离事。
缘事类歌诗之“缘事”存在着两种方式,一是诗外有本事,二是诗内有事由,而它们都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君无渡河》、《薤露》、《蒿里》表达着生命的感喟;《白头吟》、《有所思》、《上邪》激荡着爱情的心声;《古歌》、《悲歌行》倾诉着故乡的思念。只要正视这个基本事实,就必须承认这类歌诗的抒情性质。然而,也存在另外的基本事实,即它们抒发情感总不离开具体事由。
就“诗外有本事”而言,有学者统计汉乐府歌诗记载本事者占到总数的44%以上,构成歌诗与本事相互依存的独特现象。[5]137这类歌诗演唱抒情,有的完全离不开本事,如《君无渡河》(箜篌引)。晋崔豹《古今注》记其本事云:“《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6]377试想听众如果只闻歌诗而不知本事,又岂能被感动得“堕泪饮泣”?也有以他事移代本事的,如《薤露》、《蒿里》。《古今注》记其本事云:“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亦谓之挽歌。”[6]396这个本事倒不是理解歌诗的必要前提,处在挽柩歌唱的特定场合,原都有一桩生命熄灭魂归蒿里的悲哀事体。这哀事移代了本事,成为抒情的根由,其实也同样是情不离事。
就“诗内有事由”而言,即便本事不彰,甚或全无本事,而歌诗内也多述有事由。如《白头吟》之本事,《西京杂记》称:“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7]115人多谓此乃小说家言而不可征信,可歌诗有“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之句,已经表明了抒情事由。《有所思》不见本事,而歌诗有云:“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8]8其中相思以至情变,已经明白叙出,而所有情感便以此为基础。当然,诗内之事由未必具体,往往只是略显事影,而在歌者听众那里,结合了自身阅历,必然会填补了空白。如《有所思》、《上邪》表达男女情感,其情变决绝,海誓山盟,现实生活本不乏深厚素材,闻歌而联想,自然多有共鸣。《古歌》、《悲歌行》倾诉思乡之情,一句“座中何人谁不怀忧”?则勾起多少人背井离乡之感慨!在那个动荡时代,“或邦国丧乱,流寓他乡;或负罪离忧,窜身绝域”[8]191;或负戈外戍,落脚边陲;或行贾谋生,四方蒙尘。“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正是多少人的内心写照。因此,缘事类歌诗尽管以抒情为主,而抒情又何曾离事?情感只是海上冰山之一角,而下面支撑着的原有桩桩件件的生活事实。
其二,说唱代言,娱乐其求。
汉乐府歌诗乃是说唱艺术的歌诗文本,它必然受到说唱方式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形成不同于文人徒诗的艺术特征。诚如赵敏俐先生所说:“汉乐府的文本是为了适应演唱的需要才成为我们目前所见到的这个样子的。所以,凡是有关它的语言艺术成就,包括章法、句式、修辞技巧等等,我们都只有站在演唱的角度才能作出解释,汉乐府的发展规律,也只有从演唱的角度才能弄清。”[9]48不仅语言、结构、修辞,而且歌诗内容也受到说唱方式的制约和影响。
缘事类歌诗之抒情,借助说唱艺人的表演才能实现。就语言表达而言,因为直面听众,便需要与之交流。如《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一通乡愁之中,突兀插入一句“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便将歌者与听众的情感打成了一片。在歌者与听众的直接情感交流中,歌诗必然更注重语言的声调语气。如歌诗有呼告:“上邪!我欲与君相知!”有设问:“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有感叹:“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有独白:“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充分体现了口语艺术的鲜明特色。
缘事歌诗的说唱方式,使说唱艺人成为感情的代言人,他们演唱歌诗往往由旁白自然地转为独白,语气口吻便要模拟抒情主人公,行为动作也要模拟抒情主人公,最后竟可以进入抒情主人公的角色。如《有所思》,开头“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这还仿佛是平心静气的介绍;而“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便似乎配合歌者“拉杂摧烧”的激烈动作。闻一多先生怀疑“妃呼豨”一语“系乐工所记表情动作之旁注”。他说:“‘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歔欷’。……‘悲歔欷’者,歌者至此当作悲泣之状也。”[10]109这与我们的推测相一致。至于“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那完全是抒情主人公的独白了。说唱艺人在歌唱者与当事者之间转换,当他只是歌唱者时,抒情主人公仿佛是躲在后台的影子;当他融入当事者时,抒情主人公似乎走进前台。汉乐府歌诗演唱方式所显示的艺术趋向,便促使了后台的抒情主人公走进前台,也促使了缘事类歌诗由抒情向叙事的演进。
汉乐府歌诗的说唱方式,必然使歌者关注听众的娱乐趣味。汉乐府歌诗中多有歌场套语,如“四座且莫喧,愿听歌一言”、“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等等;这些套语多顾及到听众的审美感受。因此,听众的娱乐趣味也是促进汉乐府歌诗由抒情向叙事演进的重要动力。对于汉代世俗的审美趣味,王充当时即有评论。他说:“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蜚流之言,百传之语,出小人之口,驰闾巷之间,其犹是也。”[11]57他从求真角度出发,反对世俗“言事增其实”的倾向,而客观上却反映了人们喜好言事,喜好奇事的审美风尚。
其实,汉代人喜好言事,可谓上下同调,蔚然成风。如上层有班马纪传,下层有民间故事,这种叙事趣味自然也渗透到汉乐府歌诗演唱之中。胡士莹先生指出:“汉代说故事虽无直接材料,然灵帝时待制鸿门下的许多诸生,却‘喜陈方俗闾里小事’,似乎是社会新闻一类东西,它必然是采用民间口头语言来演述的,所以蔡邕攻击诸生所写辞赋说:‘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至于民间乐府中涉及故事的就更多。”[12]7在缘事类歌诗演唱中,听众不只引发情感共鸣,而且引发对情感下面之事由的渴求。而歌诗演唱的现场性,不仅促使抒情主人公从后台走向前台,而且也促使情感下面的事情浮出水面。处在这样的娱乐趣味之中,简单的缘事抒情显然不能完全满足听众的审美需求,而缘事类歌诗向叙事的演进便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艺术选择。
二、即事而进
乐府歌诗由抒情向叙事之演进,首先在于歌诗内在叙事因子的存在。汉乐府歌诗多来自民间,它们多关心外在现实生活,更关注各种社会问题,比之于直接抒情,自然更倾向于叙事,所谓“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13]763。乐府说唱方式的制约和听众娱乐趣味的促进,为歌诗叙事因子发酵提供了适宜条件,从而促成乐府歌诗由抒情向叙事的演进。在这个演进过程中,最初形成即事类歌诗。所谓“即事”类歌诗,是指汉乐府中那些即事记言抒情、场面单一集中、人物线条简括的歌诗,诸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饮马长城窟行》、《东门行》、《相逢行》、《上山采蘼芜》、《平陵东》、《艳歌行》之类。这类歌诗“在形式上虽是叙事的,而基本语调仍是抒情的”,乃是“内容客观,语调抒情的叙事体”。[14]65这种特殊状况,使之形成独特的艺术特征。
其一,即事截取,场面集中。
即事类歌诗叙事大多只是截取生活片段,而不注重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拓展。如《十五从军征》,只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两句,便将老兵六十五载军旅生涯一笔带过。然后截取战后归家一节,集中表现他孤苦无依的处境。道逢乡人的问答,破败荒凉的家园,失却家人的孤单,层层皴染,突出老兵悲凉沉痛的感情。又如《东门行》,人物身份、故事脉络,全然没有交代,只是截取主人公在无食无衣绝境中的悲愤爆发:拔剑东门去!将生活的巨大悲愤纳入到单一场面中引爆,仿佛飙风骤起,给人震撼冲击。至如《战城南》截取战死之惨景,表达对战争的诅咒;《上山采蘼芜》截取故人之路遇,倾诉对婚姻的无奈;《艳歌行》截取衣着之一端,抒发漂泊的辛酸。它们“对所要表现的事件并不作全面的有头有尾的叙述,而能够恰当地挑选足以充分显示出生活的矛盾和斗争的一个侧面,来集中地加以描绘”[15]272,从而形成即事截取、场面集中的叙事特点。
即事类歌诗之叙事,虽不见来龙去脉,却突出了现场情景,场面单一,集中描绘,仿佛一幅特写画面,颇有冲击的力度。然而,唯其场面单一,叙事便不能向广度深度展开,很难形成曲折的故事情节与复杂的人物性格,只能爆发出瞬间的情绪而已。所以,就叙事水平而言,即事类歌诗的叙事并不充分,它们只是让情感的事由浮出水面,而表达的重心仍旧是情感。葛晓音先生指出:“这些诗歌实质上是叙事体的抒情诗,其艺术表现本身就蕴含着转化为抒情体的内在因素,尤其是叙事之截取某一情景或场面集中描绘的方式,直接提供了转化的有利条件。”[14]66当然,葛先生是讲叙事向抒情的转化,这里是讲抒情向叙事的转化,其实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文学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它不一定是单向度的,而往往是多向度的。正是即事类歌诗叙事的特殊性,使之既具有向叙事演进的空间,也具有向抒情演进的空间,这些演进现象事实上都存在着。
其二,对话演事,事体简略。
即事类歌诗之叙事并不注重对故事因果关系作细致交代,只是对故事即时状态作集中演示,而对话则是故事演示的主要方式。在即事类歌诗中,对话成为基本的叙述方式,对于展现故事因由,促进现场表演,表达人物情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话方式即时展现了故事内容。即事类歌诗虽是截取生活片段,却并不要切断生活脉络,通过对话方式故事原委往往以即时形态露出蛛丝马迹。如《上山采蘼芜》,开篇交代了两句,接下来是通篇问答。先有“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后有故夫回答:“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在故夫回答过程之中,插入前妻一句轻轻感叹:“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前妻一问,故夫一答,一桩不幸婚姻的大略轮廓也便展现出来。问答是即时的,而话语包含着更丰富的信息。诸如故人之过往情形,她一日织素五丈余;新人进门而故人离去;新人竟处处不如故人,面貌不如,手爪不如,劳作更不如。问答中隐约形成了故事链条。
其次,对话方式自然促成了角色演示。歌场的现场气氛,人物的对话呈现,必然促使对话表现为歌者的角色演示。对话方式与非对话方式,其叙事效果是大有差异的。如《平陵东》没有运用对话,即便有“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这样第一人称的歌辞,歌者也很难转化为主人公角色,歌者仿佛在旁白转述,故事便隔了一层。而运用对话方式,歌者自然进入角色,故事便活动起来。如《东门行》,那妻子的哀求:“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那丈夫的叱斥:“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试想,歌者如果不是设身处地模拟人物神情口吻,又怎么能把对话表现出来。所以,没有对话还可以陈述,而运用对话便只能演事了。歌者以对话演事,增加了现场气氛,突出了戏剧冲突,直接抒发了主人公之感情,也更能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自然能收获更多的娱乐效果。
其三,情绪浓烈,人影粗疏。
即事类歌诗之叙事抒情,毕竟以人为主体。歌者与听众关注的重心,其实就是人物的遭遇、人物的情绪。因为事由简略,情绪感发,即事类歌诗之人物形象如同一幅速写,总归有些线条粗疏。如《十五从军征》,留下老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的孤单背影;《艳歌行》闪过“夫婿从门来,斜倚西北眄”那酸酸的一瞥。即便问答对话,也只是情绪感发,缺乏细腻心理,人物自然单薄。《上山采蘼芜》之男女问答,一则叹息感伤,一则絮絮叨叨,琐细事体闪烁着三个人影,而毕竟都是影影绰绰,性格并不生动鲜明。《东门行》之夫妻对话,一则性情刚烈,一则性情柔弱,二者恰成对比,突出了人物情感。从情绪宣泄而言,实在直接痛快;从性格塑造而言,则有些脸谱简化。至于《战城南》,更是只听得见悲悼感叹之声,却看不见悲悼者的身影。
即事类歌诗之人物只是瞬间情绪的载体,而人物更丰富的内心和更多样的经历是没有表现余地的。单一的场面、简单的对话,只容得下单纯的情绪,这些情绪没有多少波动,缺乏发展变化,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刚烈者只是刚烈,隐忍者只是隐忍,悲哀者只是悲哀,感伤者只是感伤,无奈者只是无奈,这些情绪像标签一样贴在人物脸上,人物脸谱化自然就不可避免。
其实,即事类歌诗产生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无论故事之丰富,还是人物之复杂,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其中写战争危害,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饮马长城窟行》,有着汉武帝以来长期战争的背景;其中写生活状况,如《东门行》、《相逢行》、《艳歌行》,那是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的反映;其中写社会问题,如《平陵东》、《上山采蘼芜》,那与社会秩序、婚姻制度密切相关。然而,即事类歌诗以叙事为体,却又以抒情为用,其反映社会生活便有许多局限。单一场面,不能容纳丰富的故事内容;简单对话,不能体现复杂的人物性格。从叙事角度来说,即事类歌诗还处于低级阶段,只有突破这些局限,才能真正走向成熟的叙事。
应该看到,即事类歌诗之对话演事倾向,为它向叙事的演进开辟了前进道路。对话演事使故事和人物都走向现场,既激起听众对故事的兴趣,也激起听众对人物的关心,而对话演事方式也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娱乐需求,问题在于要突破单一场面与简单对话的局限,给叙事提供更大的空间。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便表现了这种艺术趋向。有人怀疑这首诗是古辞,梁启超说过:“窃疑此为《饮马长城窟行》本调,前节所录‘青青河畔草’一首,或反是继起之作。”[16]102更有人为之补充了各种理由[17]63。其实,乐府本辞也罢,文人创作也罢,都不影响它在乐府歌诗向叙事演进中的重要价值,即它对歌诗场面与人物对话的拓展。《饮马长城窟行》有两个场面,一是太原卒与长城吏的交涉,一是太原卒与内舍的通信。前者流露了些许英雄气:“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后者表达了更多儿女情,内心矛盾,情感纠结。人物对话也作了延伸,故事更加复杂,心理更加细腻,人物不再贴着情绪标签,而展现着丰富的内心世界。《饮马长城窟行》对歌诗场面与人物对话的拓展,显示了即事类歌诗向叙事演进的趋向。
随着乐府说唱方式的发展,伴着听众娱乐趣味的推动,汉乐府歌诗完成了从抒情向叙事的飞跃,终于跨入了叙事诗的门槛。
三、铺事而成
汉乐府歌诗向叙事进一步演进,形成了铺事类歌诗。所谓“铺事”类歌诗,是指汉乐府中那些场面连类转接、叙事细致铺饰、人物形象鲜明的歌诗,诸如《孤儿行》、《妇病行》、《陇西行》、《陌上桑》、《羽林郎》之类。在这类歌诗中,叙事时空得以拓展,叙事方法更为丰富,故事情节比较完整,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它们不再以抒发情感为主,而以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为主,从而完成了从抒情向叙事的质变,标志着汉乐府叙事诗走向成熟。
不同于一般语言叙述,铺事类歌诗受到乐府演唱艺术的影响,其叙事具有乐府演唱的鲜明特色。
其一,场面转接,连类有方。
铺事类歌诗之叙事突破即时性,首先表现为空间的拓展,从而给叙事诗提供了容纳丰富故事情节的条件。与即事类歌诗之单一场面不同,铺事类歌诗多展示出几个场面,如《孤儿行》有行贾、汲水、收瓜等场面,《妇病行》有托孤、买饵、索抱等场面,这便拓展了叙事空间,容纳了更多故事;而场面之转接,突出了叙事意蕴。
由于乐府演唱的特点,歌诗场面之转接并不完全以情节发展为序,而更着眼于人物表现的需要。如《孤儿行》重在突出孤儿之苦:一写行贾之苦。春去冬来,在外奔波,“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直苦得“孤儿泪下如雨”!二写家务之苦。办饭、视马,朝暮行汲,“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藜”,直苦得孤儿“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三写农事之苦。“三月蚕桑,六月收瓜”,而“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直苦得孤儿无计可施。这些场面只是以类相属,并不以时序相连,实在不知它们何者在前何者在后。沈德潜云:“断续无端,起落无迹,泪痕血点,结掇而成。”[18]77痛苦场面相叠加,仿佛桩桩件件涌上心头,不待择时而出,突出了孤儿的深重苦难。再如《妇病行》重在突出病妇之悲:临终托孤之悲,“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而病妇逝后父子之艰难,正是病妇担忧的现实呈现。从时序而言,病妇临终之悲到病妇逝后之况,时间自然连延而下;从实质而言,这些场面仍是以类相属,以预料之悲惨与现实之悲惨相叠加,仿佛电影镜头组接,突出病妇之悲伤,产生更丰富意蕴出来。贺怡孙指出:“乐府古诗佳境,每在转接无端,闪烁古怪,忽断忽续,不伦不次。如群峰相连,烟云断之;水势相属,缥缈间之。”[19]151其实,正由于乐府表演的特殊性,才使叙事多以场面展示,而相类场面的叠加,拓展了叙事空间,丰富了故事内容,突出了人物形象,渲染了歌场气氛,自然也增强了表演效果!
其次表现为时间的延绵。《陇西行》写健妇待客便以时间为序,从迎客直至送客,写出整个待客过程。《陌上桑》更将场面转接与时间序列结合起来,构建起完整的故事情节。《陌上桑》故事线索是罗敷陌上采桑,按此线索以时序渐次展开故事。先写序幕,好女罗敷采桑城南之隅;接写开端,罗敷美貌引来众人观望;再写发展,使君非分要求遭到拒绝;后写高潮,罗敷夸夫羞煞无耻之徒。最终结局,便隐藏在高潮之中了。歌诗之故事场面以时序相衔接,表现出事件的前因后果,从而构建起完整的情节。叙事如果没有时序,那便难以揭示事件因果;而事件没有前因后果,便不能形成情节。一般认为,“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20]212;福斯特曾对“故事”与“情节”加以区别,他说:“‘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21]75铺事类歌诗叙事注重时间的延绵,为构建情节奠定了基础。难怪后来文人模拟汉乐府叙事诗,多以《陌上桑》为蓝本,它实在是汉乐府叙事诗成熟的范本。
其二,铺陈夸饰,细密入微。
叙事时空的拓展,为乐府演唱提供了更多表演余地,反映在歌诗上便有铺陈夸饰、细密入微的叙事特点。铺事类歌诗写人注重细节刻画,唯其细节彰显,方才真切感人。如《孤儿行》之“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方见行贾之苦;而“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方显汲水之苦。刻画出生活细节,再辅之以表演动作,自然更具表现力。铺事类歌诗叙事也更为细密,如《陇西行》写健妇待客之全程:如何迎客?如何问客?请客何方?坐客何处?怎样敬客?怎样陪客?怎样送客?可谓环环相扣,连贯而下,娓娓道来,仿佛亲见亲历,颇有现场的感觉。细密入微的描写,使人物事件真切如见,极大地提高了歌诗表演的艺术魅力。
乐府歌诗表演本来为了娱乐,所谓“今日相对乐,延年万岁期”便透露了如此信息。这样的目的必然要求歌诗具有趣味性,倘如歌诗缺乏了趣味,便难以达到娱乐目的。铺事类歌诗善用铺陈夸饰的手法,乃是追求娱乐趣味的体现。铺陈夸饰之叙事特点,《陌上桑》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描写罗敷美貌,便先有“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敷写,以自身衣饰的盛丽来衬托罗敷之娇美;再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铺排,以外界反应之剧烈来印证罗敷之惊艳。这些描绘,浓墨重彩,铺排夸张,以虚写实,烘云托月,充满诙谐,饱含幽默,引起关注,激发兴趣。至如罗敷夸夫一节,更是放言夸耀,只图出语痛快,罔顾生活真实了。萧涤非先生指出:“末段为罗敷答词,当作海市蜃楼观,不可泥定看杀。以二十尚不足之罗敷,而自云其夫已四十,知必无是事也。作者之意,只在令罗敷说得高兴,则使君自然听得扫兴,更不必严词拒绝。”[22]88一番尽兴夸言,颇有喜剧意味,罗敷得意洋洋,使君失意沮丧,听众自然也沉溺其间,终将爆发出愉快的笑声!
在辛延年《羽林郎》中,铺陈夸饰亦多有表现。如写胡姬的美貌,便有“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的铺排,极力夸张服装的新颖别致与首饰的珍异名贵,以虚寓实,侧面烘托。如写金吾子的纠缠,便有“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的排比,一而再,再而三,以凸显金吾子的无赖本性。后来文人模拟汉乐府叙事诗者,大多继承这些特征。可见,铺陈夸饰已经成为汉乐府歌诗演唱的重要方式,也成为汉乐府叙事诗的基本特征。
其三,戏剧情境,人物鲜明。
铺事类歌诗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往往将人物置于特定戏剧情境之中。如《病妇行》置病妇于久病临终之情境,其悲哀与担忧便清晰可见;又如《孤儿行》以“父母已去”始,展开其孤苦人生,在孤苦无依的戏剧情境中,一个悲苦的孤儿形象便跃然而出;再如《陇西行》以陇西人家经营客舍酒店为背景,展示出一个健妇善持门户的才干。于戏剧情境中突出人物,人物形象便更有文化内涵,也更能够感染听众。
除了在戏剧情境中突出人物,铺事类歌诗善于设置戏剧冲突,在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性格。如《陌上桑》设置了罗敷与使君的矛盾冲突,通过矛盾冲突过程,展现出罗敷之美好、使君之丑陋。使君与罗敷的冲突起因于使君对罗敷美貌的垂涎。在此之前,罗敷美貌也曾引来众人观望,而那是爱美之心的欣赏,众人与罗敷和谐相处,并不构成矛盾冲突。即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与众人之爱慕原也没有明显不同;只是使君之连续三问,才露出了狐狸尾巴。“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派人打探罗敷家庭,便潜藏着更深用意;进而又问“罗敷年几何”?那目的开始浮出水面;而“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则将其罪恶打算赤裸裸地暴露出来。面对使君三问,罗敷从容三答。在使君罪恶打算没有公开暴露之前,罗敷的回答大方得体:“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在使君罪恶打算公开暴露之后,罗敷便毫不客气地给以回击:“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罗敷首先拿起道德武器回击这个道德败类。汉代社会尽管多有权贵欺男霸女之事,而官方意识形态总不至于赞同这类缺德行为。所以,“使君自有妇”,又抢夺人妻,实在是无耻之尤!“使君一何愚”,就是对这个无耻之徒的道德判决!
当然,对于道德败坏的使君而言,他何曾在乎过道德律令;他所遵循的只是弱肉强食的法则,而不会把道德评判当一回事。罗敷自然也明白使君这副德性,于是一篇夸夫演唱把他彻底击败!她夸耀丈夫的官高:“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她夸耀丈夫的富有:“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她夸耀丈夫的帅气:“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意思是:你不是以为有权有钱便可以为所欲为吗?告诉你,我的丈夫比你更有权,比你更有钱,你就别痴心妄想啦!这篇演唱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而人物形象便在冲突高潮中呈现出来:罗敷之勇敢、机智、正直,使君之无耻、猥琐、丑恶,相形益彰,历历如画。
铺事类歌诗显示了汉乐府叙事诗走向成熟,而《陌上桑》便是汉乐府叙事诗成熟的典范。关于《陌上桑》创作年代,游国恩先生以为,“《陌上桑》这首歌曲就是武帝立乐府时所采的民歌”[23]386;而更多人认为《陌上桑》产生于东汉时期,他们或从名物语词考证[24]151,或从说唱艺术发展推理[25]58。综合看来,《陌上桑》产生于东汉比较符合实际。《陌上桑》发展了汉乐府歌诗艺术,从叙事方式、表现手法、故事结构,形成了稳定的叙事模式,成为汉乐府叙事诗的典范,从而对后来乐府叙事诗产生重要影响。首先,《陌上桑》之叙事模式直接为文人所承袭,如辛延年《羽林郎》、左延年《秦女休行》,便都采用《陌上桑》叙事模式,西晋文人叙事歌诗也多有《陌上桑》的影子。其次,《陌上桑》被不断改编演唱,如西晋傅玄《艳歌行》,“便是全袭《陌上桑》者”[22]118;而《乐府诗集》于《陌上桑》古辞下收有自汉至唐敷衍罗敷故事或与之相类故事歌诗四十多篇[6]410,由此可见《陌上桑》深远的文学影响。
四、叙事而极
汉乐府叙事诗由成熟而跃升顶峰,有《焦仲卿妻》堪为证明。然而,这个演进过程不可能自然发生,倒是文人模拟乐府进而创造的结果。所以,从乐府民歌与文人模拟的关系中,或许能够加深对汉乐府叙事诗跃升艺术顶峰的理解。
其一,文人拟作,俗曲生辉。
汉乐府民歌通过乐府机关演唱传播,引起文人的广泛兴趣,也便开始了文人模仿拟作乐府民歌的活动。现存汉乐府歌诗,文人拟作数量高于民间之作。据曾晓峰对《乐府诗集》等著作的统计,在现存汉乐府歌诗中,文人拟作占到总数的60%[26]282;他并且指出其中东汉作者以一般文士为主,他们对汉乐府歌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这样的历史现状,忽略文人在汉乐府演进中的推动作用,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文人拟作在汉乐府歌诗向叙事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只是沿袭乐府民歌的叙事手法和叙事模式,而往往能够在模拟中有所创新,充分显示着创作主体的积极性。如辛延年《羽林郎》,酷似《陌上桑》故事结构与铺陈手法,而“以旧曲咏新事”则表现了作者的主观努力。又如宋子侯《董娇娆》,采用乐府民歌之对话体制,而“以花拟人”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至于东汉末年,文人模拟乐府民歌更是蔚然成风。曹操用古乐府“叙汉末时事”,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之作;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左延年有《秦女休行》等。这类文人拟作,继承了乐府民歌叙事的特征,又呈现着创作主体的个性风貌,对汉乐府叙事诗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焦仲卿妻》便横空出世了。《焦仲卿妻》最早著录于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以首句“孔雀东南飞”起兴,也被称为《孔雀东南飞》。关于作品的产生时代,歌诗前有小序说得明白:“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6]1034到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始称:“《焦仲卿妻》诗,六朝人所作也。”[27]6后来学者以篇中名物语词有建安之后者为之论证。其实,乐府歌诗演唱之特点使之容易发生语言变易,所以即便歌诗存在建安之后的个别名物语词,并不足以否定它产生于汉末建安时的基本事实。
关于《焦仲卿妻》的作者,徐陵《玉台新咏》称为“无名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称为“不知谁氏之所作也”。于是,后人多目之为乐府民歌。其实,“无名人”只是“佚名人”而已,萧涤非先生早已指出:“其作者虽失名,然要必出于文人之手,如辛延年、宋子侯之流。”[22]112作者乃是汉末建安时之文人才士,有感于焦仲卿妻悲惨遭遇作为此诗。在当时文人普遍模拟乐府民歌的风气之下,作者既熟练掌握乐府歌诗之叙事模式与叙事技巧,又具有以旧曲歌咏时事的创作冲动,一旦受到了合适题材的触发,便会进入艺术创作的过程,充分发挥创作主体的能动性,从而创作出乐府叙事诗的巅峰之作。可以说,缺乏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乐府民歌便大多相因承袭,其歌诗可以在平均水平线上上下波动,却难以平地崛起而跃升峰顶。就《焦仲卿妻》而言,它所达到的叙事艺术水平,显然离不开文人的艺术创造。在文人模拟乐府民歌的背景下,汉末建安出现文人乐府叙事诗之艺术突破,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二,孤峰突起,风光无限。
《焦仲卿妻》一跃而居汉乐府叙事诗之顶峰。它继承汉乐府歌诗的叙事特征,进而将之扩展和提高,使汉乐府叙事诗达到空前的艺术水平。对于《焦仲卿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学术界已经有非常深入细致的研究。概而言之,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是结构严整,匠心独运。《焦仲卿妻》不同于其他乐府叙事诗,其故事本身就很复杂。刘兰芝先为焦母所遣,后为刘兄所逼,誓愿不遂而后殉情;故事包含许多事件,牵涉许多人物,处理起来并不容易。此前乐府叙事诗还没有处理这样复杂故事的经验,这便需要作者随物赋形而又匠心独运了。论者多指《焦仲卿妻》情节存在几条线索、几个场景、几组矛盾云云。首先这是由故事素材本身所决定的,有什么内容便有相应的形式;而将一个复杂故事表现得如此清晰明了又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诚如沈德潜所言:“作诗贵裁剪,入手若叙两家家世,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慢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18]139张玉榖亦言:“长诗无剪裁,则伤繁重;无蕴藉,则伤平直;无呼应,则伤懈弛;无点缀,则伤枯淡。此诗须看其错综诸法,无美不臻处。”[28]301作者从真实故事出发,再施以文心笔巧,便创造了严整的艺术结构。
二是叙事方式,集成出新。《焦仲卿妻》继承汉乐府歌诗之叙事方式,又因情节扩展和篇幅增长而有相应发展。诸如对话演事、铺陈夸饰、场景转接、戏剧冲突,这些叙事特征,在篇中均多有发挥,很好地服务于叙述故事和塑造人物,从而使叙事艺术臻于完美。如对话演事,不是摹写一两次、一两个人的口吻,而是“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18]87如场景转接,不是两三个场景的变换,而有户内告白、堂上跪求、入户哽咽、上堂辞谢、大道作誓等等一系列场景的连缀,有条不紊地推进故事情节走向悲剧结局。如戏剧冲突,不是单一的矛盾冲突,而是多重的矛盾冲突,有刘氏与焦母的冲突,有仲卿与母亲的冲突,有刘氏与刘兄的冲突,在人物各种复杂关系中凸显人物性格。可以说,集汉乐府叙事方式之大成,《焦仲卿妻》才创造了乐府叙事诗的辉煌。
三是写人入心,突出个性。《焦仲卿妻》最大成就便是塑造出一些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如刚烈的刘兰芝,忠厚的焦仲卿,专横的焦母,势利的刘兄,慈善的刘母,机巧的媒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展示人物内心完成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揭示了人物真实的心理状态,如刘兰芝辞归一节,对仲卿,她以实情相告,倾诉自己的委屈;对焦母,她以卑顺讥刺,显示自己的刚强;对焦妹,她以友情相嘱,表达自己的不舍。不同口吻体现了人物的不同心理。至于人物的行为细节,也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内涵,如焦母“槌床”,表达其盛怒;刘母“拊掌”,表达其吃惊;而“兰芝仰头答”、“举手拍马鞍”,表达其坚毅与痛苦。人物之言语举动,无非内心流露,个性又岂可隐藏!
《焦仲卿妻》以鸿篇巨制之形式,叙述了哀怨凄婉的爱情悲剧,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封建家长制的尖锐批评,饱含着对男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为其他乐府叙事诗所无法比拟,如此文学成就当归功于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
其三,演唱制约,难以为继。
《焦仲卿妻》尽管达到了顶峰,其后乐府叙事诗却难以继其踵迹,遂使它成为孤篇绝响,留给人无尽遗憾。为什么乐府叙事诗没有沿着《焦仲卿妻》开辟的道路前行?恐怕这与乐府演唱体制有关。
《焦仲卿妻》沿袭了乐府演唱轨迹,这是有据可查的。一是内证,《焦仲卿妻》多借鉴采用乐府歌诗成句。如《古艳歌》“孔雀东飞,苦寒无衣。为君作妻,中心侧悲。夜夜织作,不得下机。三日载匹,尚言吾迟”[29];《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五里一顾返,六里一徘徊”。它们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布,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停息。三日断布匹,大人故嫌迟。非为故作迟……”必定存在影响关系。它如《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古绝句》“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仰头相向鸣,千年相交颈,欢庆不相忘”;在《焦仲卿妻》中也都有类似诗句。二是外证,《焦仲卿妻》为乐曲类著作所收录。《焦仲卿妻》最早著录于《玉台新咏》,而“最重要就是《玉台新咏》和音乐相关,所以《自序》中有许多是和音乐相关的话”,“其自述‘撰录艳歌,凡为一卷,曾无忝于雅颂,亦靡滥于风人’”,[30]159本意在度曲的意思尤其显豁。郭茂倩《乐府诗集》将之收入“杂曲歌辞”,尽管“干戈之后,丧乱之余,亡失既多,声辞不具”[6]885,但对歌诗之入乐大体无有疑义。
然而,这些就能断定《焦仲卿妻》入乐演唱吗?元稹《乐府古题序》便发出疑问:“《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辈,亦未必尽播于管弦。”[31]254他似乎发觉了《焦仲卿妻》与乐府演唱体制的矛盾。赵敏俐先生指出:“从现有文献来看,除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一产生于汉末的特例之外,汉乐府中的歌诗自然要以大曲类为最长了,但是以叙事诗的标准衡量,它还是短了些”(“在汉大曲中,最长的不过八解,最短的只有三解”)[32]153。显然,在正常情况下乐府演唱体制无法容纳《焦仲卿妻》这样规模的叙事诗。叶桂桐先生对汉魏六朝的乐曲形式与《焦仲卿妻》的用韵情况作了具体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焦仲卿妻》实在很难匀分成若干句数大致相等而又押韵的段落(解),这就很难用汉魏六朝的乐曲形式来演唱。[33]12这些研究具体揭示了《焦仲卿妻》叙事模式与乐府演唱体制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成为《焦仲卿妻》叙事模式无法延续的根本原因。
《焦仲卿妻》本从乐府演唱出发,却在叙事道路上走得太远,这便超越了乐府演唱体制,从而形成叙事模式与乐府演唱体制既相联系又相背离的复杂关系。可以说,汉魏时期之乐府演唱体制还不能为《焦仲卿妻》提供合适的乐曲形式,于是《焦仲卿妻》便很难入乐演唱,也许只有采用说唱或念诵的形式了。[33]13没有乐府演唱体制的支持,便没有延续《焦仲卿妻》叙事模式的基本条件,从而造成《焦仲卿妻》空前绝后的艺术奇观。
当然,《焦仲卿妻》后继乏力,只是说明在乐府演唱框架之内,叙事艺术没有进一步生长的空间;而在乐府演唱框架之外,叙事艺术发展当有更广阔的天地。其实,汉代文人模拟乐府民歌叙事,从开始便有两种叙事倾向,一是纯叙事的,如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辛延年《羽林郎》;一是夹抒情的,如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前者发展而为《焦仲卿妻》,而后者发展而为蔡琰《悲愤诗》。由于乐府演唱体制的制约,《焦仲卿妻》叙事模式成为绝响,而在乐府演唱框架之外,《悲愤诗》却成为古代叙事诗的主流模式。这种叙事模式,叙事结合抒情,叙事比较简括,抒情气氛浓烈,更符合文人之创作生态,从而能够在后世生生不息。至于《焦仲卿妻》所激发出的叙事意识,在小说等文体中得到更多发展,那已经超出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1] 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沈约.宋书·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谈艺超.“缘事而发”乃汉乐府之抒情模式[J].名作欣赏,2009 (10).
[5] 曾晓峰,彭卫鸿.试析汉乐府文事相依的传播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6] 郭茂倩.乐府诗集[G].北京:中华书局,1998.
[7] 成林,程章灿(译注).西京杂记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8] 王运熙 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0.
[9] 赵敏俐.中国古代歌诗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闻一多.乐府诗笺[G]//闻一多全集(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11]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徐祯卿.谈艺录[G]//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葛晓音.论汉乐府叙事诗的发展原因和表现艺术[J].社会科学,1984(12).
[15]王运熙.乐府诗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6]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7]麻守中.汉乐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18]沈德潜.古诗源[G].北京:中华书局,1963.
[19]贺怡孙.诗筏[G]//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0]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1]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2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3]游国恩.游国恩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9.
[24]林祥谦.《陌上桑》撰成年代新考[J].学术论坛,2009(1).
[25]王守雪.东汉乐府诗歌的变异[J].殷都学刊,1994(4).
[26]曾晓峰.从《乐府诗集》的统计数据重新审视汉乐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27]刘克庄.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张玉榖.古诗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9]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六)[G].北京:中华书局,1961.
[30]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1]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2]赵敏俐.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J].文学评论,2005(5).
[33]叶桂桐.论《孔雀东南飞》为文人赋[J].中国韵文学刊,2000 (2).
On Evolution of Yuefu Song Poetry in Han Dynasty towards Narrative Ballads
LIU Feng-qu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anshan Teachers College,Chaozhou 521041,China)
The evolution of Yuefu Song Poetry in Han Dynasty towards Narrative Ballads experienced different phases of development.The first phase was the versifying for events,the poems expressed emotions out of the events and closely sticking to the events.Functioned by the mode of the song poetry and the entertainment taste of the audience,the form of the song poetry began to evolve towards narratives.The second phase was versifying on events,and the expressing emotions turning to narratives,forming concentrated scenes and dialogues with vague characters.The third phase was versifying with plots,thus completed the qualitative change from expressing of emotions to narratives.The shifting of scenes,elaborate descriptions and distinct characters in the poems show the maturity of the narrative poems in Yuefu Song Poetry.And the forth phase marks the highest peak in the narratives.The poem“Jiao Zhongqing's Wife”marks the summit of Yuefu Song Poetry in Han Dynasty.The poem is the result of poets'creation imitating Yuefu narratives.With elaborate structure,innovative way of narration,profundity in depiction,the poem achieved important artistic value.Restricted by the mode of Yuefu Song Poetry,the poem“Jiao Zhongqing's Wife”was a solitary peak of poetic perfection.
Yuefu Song Poetry in Han Dynasty;song poetry;versifying for events;versifying on events;versifying with plots;narrative
1672-2035(2011)05-0070-09
I206.2
A
2011-06-18
刘凤泉(1956-),男,内蒙古包头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张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