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三维四翼的高校自为式班级管理模式探究
2011-11-13邹艳辉
邹艳辉
(福建工程学院 计算机系, 福建 福州 350108)
【教育学】
一轴三维四翼的高校自为式班级管理模式探究
邹艳辉
(福建工程学院 计算机系, 福建 福州 350108)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孕育大学生智慧和技能的沃土,创新班级管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创建了一轴三维四翼的自为式班级管理模式,即通过目标导航、制度护驾、民主管理、自主发展等路径实现学生自发、自主、自信、自强的自为式班级管理。
高校;自为式管理;班级管理;路径选择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生活、学习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在信息化社会,这群新生代的时代表征愈加凸显。班级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最基本的归属单位,是满足大学生诸多心理诉求的重要场所,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沃土和摇篮。因此,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时代语境下,创建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班集体对于彰显大学生个性、提升大学生精神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爬梳与剖析
(一)学生主体意识淡薄,班级管理参与度有待提高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班级成员的主体意识愈强,其集体责任感愈强,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也愈高。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加强,但对班级的概念正逐渐淡化,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界定日趋模糊,尤其是高校连续扩招后给班级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班额爆满,相关教学设施配套不足,部分课程迫于条件限制采取大班制教学,其结果是班级成员间的交往随之减少,学生对班级的认知渐行渐远,导致部分学生班级主体意识淡化,对班级的发展漠不关心,参与班级管理的态度冷淡,热情度不高,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主要表现在班干部选举、评价过程中,常不以候选人的品德、能力为第一要素,而以关系亲疏和利益占有为关键要素,评奖评优过程中的以自我为标准,缺乏整体意识。部分学生甚至对班级民主管理方式不认同,生发抵触情绪。由此可见,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主体意识弱化、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就难免发生。
(二)班干部工作缺乏创新,班级凝聚力还需增强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成员间应有较高的心理互依性,集体应该有确定的被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班级凝聚力需要通过班干部的感召、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串联来完成,形成同学相互信任,共同为班级出谋划策、以班为荣的格局。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一些班干部漠视班级同学所赋予的权力,偏离服务同学的宗旨,或以权谋私,或以处好关系为第一要务,大局意识薄弱,索取多奉献少,在班级中无法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班级发展规划、班级事务民主管理问题上缺乏精心设计,创新意识不够,容易造成班级纪律涣散、班集体归属感不高。
(三)班级制度缺乏规范,班级软实力亟需提升
制度可以在班级管理中调节和约束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保证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维护个人在团体中的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制度有成文制度和非成文制度之分,成文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和规约等。非成文制度是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精神面貌等,是班级中约定俗成的规范。成文制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是班级管理的硬件,非成文制度则较为宽松和灵活,是班级管理的软件,软硬件两手抓才可以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因此,如果班级制度落实不到位,在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其有效性则大打折扣。班级的制度建设对于班级的建设至关重要,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其学习如何适应社会集体生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重要手段。任何忽略学生自主管理的需求,剥夺学生实际自我管理的机会,甚至扭曲部分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等制度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势必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一轴三维四翼的自为式班级管理模式构建
所谓一轴三维四翼的自为式班级管理是指以自为管理为理念轴心,以学生观、教师观、班级观作为自为管理的三维理论支撑,而目标导航、制度护驾、民主管理、自主发展四翼是实现自为管理的细化和落实。自为管理是学生基于一定规章制度进行的自主判断、自主抉择、自主行动,以实现组织目标、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为旨归的自主管理活动。自为是制度内化的自动、自发行为,自为离不开教师正确、合理的指引与疏导,教师在自为管理中的指引性作用不可忽视。
自为管理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自为不妄为,自为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每个成员都能够为班级目标努力奋斗,有意识地为集体做贡献。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管理者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班级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点的信号,帮助学生树立班级意识,增强班级集体感。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中,例如运动会,每个同学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为本班加油助威,一次次摇旗呐喊、一声声亲切问候、一阵阵欢呼雀跃、一杯充满温情的温水、一个饱含温馨的微笑,同学间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浓浓的情意,还有暖暖的归宿感。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这个阶段,班级成员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不做,为班级争光的事多做。班级焕发出来的更多是自觉、自发、自信。三是无为而治,即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而治是自为管理的终极目标,也是理想的班级管理境界。无为而无所不为是让学生感受不到管理者的存在,他能够目标明确、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把个人追求与班集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班集体目标,塑造优秀的班级文化。
自为管理的三个阶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从育人功能角度看是由矛盾他律走向和谐自律的境界变迁。[1]自为管理是一轴三维四翼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而合理的教师观、学生观、班级观则是自为管理理念的重要支撑。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以成为学生的倾听者、扶植者,成为班级的欣赏者、引领者,用智慧统领班级的发展,用爱心滋润学生的成长,用良知承担教师的责任。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划,辅导员可以将学生个体的发展意愿与营造良好学风、健康向上的班风、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班级意愿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下是高校自为式班级管理模式图:
一轴三维四翼的自为式班级管理模式
三、一轴三维四翼的自为式班级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目标导航:强化团队认同
明确的奋斗目标是班级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对班级发展具有导航器作用。班级的学习成长目标可以成为班级个体的价值追求,可以强化团队认同,使班级成员融入团队,产生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并为之奋斗。目标可以有近期、中期、远期等梯次之分,梯次目标可以产生激励效应。辅导员可以参与班级目标讨论,在班级目标制定过程中发挥导向性作用。制定班级学习成长目标不可盲目,贪图远、大、空,可让学生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将班级目标制定在最近发展区。如制定某学期班级成绩优秀率达到40%、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达到50%等等班级目标,班级有目标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可能不是最完美的团队,但一定是最有凝聚力、最有合作精神、最闪亮的团队。
(二)制度护驾:铸造班级文化
制度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准则,进而使人们形成不同的行为预期,并依靠制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因此,制度具有非常明确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需求是班级制度和文化的基石,调动学生参与管理可激发其内在的自觉行为,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辅导员可以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基础,制定年级规则,实施奖惩要分明;学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自行制定相关制度,诸如学习帮扶制度,重点关注“三困生”,即经济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通过签订宿舍文明公约,举办每月文明宿舍、文明之星、阅读之星、文体之星评选等活动丰富班级生活,提升班级文化品位,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共享学习、共赢发展成为班级群体的心理契约,从而将健康的舆论、积极的精神、向上的文化凝结为班级的思想和灵魂。[1]班级文化孕育了班级成员的情感倾向、价值追求、传统精神,是班级的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班级自为管理软实力的有力展示。“以文化引领学生的成长”[2],使班级个体在班级灵魂的熏陶和感染中潜移默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
(三)民主管理:提升自治能力
班干部管理是班级民主管理的前提,培养和建立一支负责任、敢于担当的班干部对于营造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班级风貌具有积极作用。班干部管理方面可实行定期轮岗、竞争上岗、教师导岗、同学评岗方式,应注重让班干部在实践中体悟、在竞争中提高,不断提升班干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班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班干部管理方法上要不断创新,一方面要严格要求班干部,从他律走向自律,做学生楷模;另一方面要鼓励班干部放开做事,大胆工作,树立威信。辅导员可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解决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探讨工作方法,不断总结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加强班干部的管理,可发掘班干部的潜质,锻炼班干部各项能力,从而提升班级的自治水平。
(四)自主发展:发掘成长潜能
严格的制度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发展的方向,然而对于心智还不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需要情感交流和疏导,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宽容,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因此,营造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即可满足学生需求,又能增强学生自主意识,使之更好地发展自我、历练自我、完善自我。要让学生做自我发展的主人,老师可做一个旁观者,做一个智者,善于倾听、把握教育时机,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化解学生的困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个体的精神生命在班级生活场景中相互敞现,在真诚的交往中交流和辨析精神生活内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提升精神生命质量”。[3]学生工作者可以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走近学生,感受班级魅力,使班集体成为满足学生需求的“情感家园”,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学校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等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相互配合与支持。自为式班级管理是对班级管理方式的有益尝试,但还存在着如何把握自为式班级管理尺度与分寸,更好体现班级群体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功能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以不断创新高校班级管理工作。
[1] 蒋关军,袁金祥.班级管理的境界变迁:从矛盾他律走向和谐自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0).
[2] 周洪利,张锐.班级“引领管理”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0(3).
[3] 李伟胜.更具专业品质的班级管理的教育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1672-2035(2011)05-0138-03
G47
B
2011-07-18
邹艳辉(1980-),男,江西峡江人,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冯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