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临床诊治分析
2011-08-15高芳
高 芳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是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其起病隐匿、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诊断和处理不及时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尽早地诊断和正确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1,2]。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回顾分析我院45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45例经B超或是经产后胎盘诊断的胎盘早剥患者,年龄21~42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4例;孕周为28~41周,其中28~37周17例,37~41周28例,均为单胎;临床表现为腹痛11例,阴道流血16例,胎心减慢5例,血性羊水3例,无任何症状10例;经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26例;定期产检28例,不定期产检12例,产前确诊15例。
1.2 诊断标准 胎盘早剥的分类标准,Ⅰ度:胎盘剥离面积小,患者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症不明显;Ⅱ度:胎盘剥离面不超过1/3,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无阴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Ⅲ度:胎盘剥离面积超过胎盘面积的1/3,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和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将I度和Ⅱ度胎盘早剥定为轻型,Ⅲ度为重型。本组45例,轻型胎盘早剥患者25例,重型患者20例。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数据包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胎盘早剥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19例,胎膜早破8例,羊水过多7例,无诱因7例,脐带过短2例,双胎2例;胎盘早剥分类与产检关系: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类型以轻度为主,未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发行胎盘早剥的类型以重度为主,两者之间发生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孕妇中7例未行B超检查,38例行B超检查,其中12例提示异常,主要表现为胎盘无回声或不均回声,明确诊断;45例中28例胎心监测,10例出现胎心异常改变:胎心消失,基线静止型,反复多次的中到重度变化减速、迟发减速、经改变体位及吸氧后仍无法缓解,以胎儿窘迫为手术指征行剖宫产而诊断;18例胎心监测正常;7例因B超诊断明确,起病急,立即手术未做胎心监护;早产儿情况:早产16例,胎儿窘迫12例,新生儿窒息5例,新生儿死亡5例,死胎4例,死产3例。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与孕期的血管病变有关,尤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病有明显的关系[3];孕妇在孕期高血压时,胎盘基底膜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小动脉痉挛收缩或是急性小动脉硬化,可引起远端的毛细血管变性坏死或是破裂出血,导致底蜕膜层与胎盘形成血肿,从而进一步导致胎盘与子宫分离,形成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病是首要的诱因,因此做好孕前检查和孕后的体检,并尽早发现孕期的高血压,做到早控制,早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多为腹痛及阴道流血,轻型的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易误诊为临产、早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血管等[4]。
3.2 诊断 早期的轻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症状相混淆,因此,诊断率较低,而且有些剥离面过少,只有产后才能确诊;胎盘早剥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往往以先兆早产或先兆临产对待,忽视对胎盘早剥的鉴别;过分依赖B超检查结果,由于受到胎盘位置,羊水多少,剥离面积大小及剥离时间的长短等的限制,B超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末充分利用胎心监测[1]。胎心监测受孕周、体位、进食情况、输注硫酸镁等因素的影响,单次结果不能作为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指标,应进行动态监测;常用的检查方法为B超检查,其诊断胎盘早剥的符合率为46.7%~90.0%,但B超未发现胎盘异常也不可排除早剥,因此我们认为,除了常规的B超检查,还应注意胎儿心音及胎位的变化,子宫张力增高的原因等。对怀疑胎盘剥离但B超无异常的病例需进行多次的严密观察,以提高胎盘早剥的诊断率。
3.3 处理 由于本病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胎盘早剥分娩方式的选择、期待治疗的可行性、子宫切除的适应证成为处理的关键;当胎盘早剥面积较小,孕妇和胎儿的一般情况尚好时,应积极纠正一般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快将胎儿娩出。若症状轻,宫口已开大,在胎位和产道都具备顺利分娩且估计短时间内能迅速分娩的条件下,可以考虑人工破膜经阴道分娩的方法,降低宫腔内的压力,静脉滴注催产素帮助分娩;若出血多,胎心变化,无法在短时间内阴道分娩应及时行剖宫产以抢救胎儿及孕妇。对于不可控制的阴道持续流血和DIC的患者应果断,及早行子宫切除术,以避免DIC进一步发展而并发全身各器官功能衰竭;治疗胎盘早剥主要在于避免胎盘早剥的发生,要加强孕期健康教育,积极孕后检查,尽早发现并治疗妊娠期疾病,提高胎盘早剥诊断率,严密观察孕妇产程进程及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孕妇的痛苦并保证胎儿的健康。总之,重视高危因素,注意动态观察,反复检查,重视患者的主诉,避免早剥发生,从而降低围生儿及孕产妇死亡率。
[1]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
[2] 王晶清.42例胎盘早剥的诊治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9,6(4):162-163.
[3] 王晓红.胎盘早剥5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1):2584-2585.
[4] 罗笑卿.胎盘早剥的50例临床诊治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23-124.
[5] 黄燕萍.胎盘早剥35例临床研究.吉林医学,2010,31(20):3203-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