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2011-08-15解丽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内见内癌声像

解丽君

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指起源于导管上皮,未突破基底膜,不伴有间质浸润的乳腺癌。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以往DCIS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钼靶X线摄影和乳管内视镜检查。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DCIS的诊断率正逐步提高。本研究分析DCIS的声像图特征,并对照病理结果,探讨超声在诊断DCIS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4月至2010年6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女性患者44例,年龄29~73岁,平均51岁;均未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或乳头溢血(液)。

病理结果为硬化性腺病伴局灶导管内癌11例,导管内多发乳头状瘤,伴局部癌变9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5例,局灶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至导管原位癌9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TOSHIBA NEMID SSA-550A)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7~12 MHz。患者取仰卧位,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扫查及连续横切扫查乳腺各个象限及乳晕区,观察有无肿块、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纵横比、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点、后方回声等。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测病灶内血流情况,按Adler[1]半定量标准分析:0级无血流;Ⅰ级少量血流,肿块内见一条棒状血流,长度小于肿块的;Ⅱ级中量血流1/2;Ⅱ级中量血流,肿块内可见一条主要血管,长度大于肿块的1/2,或见2~3条小血管;Ⅲ级血流丰富,病灶内见4条以上血管。必要时作腋窝淋巴结扫查,观察有无肿块。

2 结果

2.1 二维声像图表现

2.1.1 腺病型11例 腺体局部增厚,结构紊乱,其中腺体局部回声增高3例,减低8例;病灶内簇状微钙化2例;后方回声衰减2例。超声漏诊9例,诊断为乳腺腺病。

2.1.2 导管扩张型7例 3例为单纯导管扩张,壁尚光整,官腔内未见明显异常;4例扩张导管壁欠光整,内见隆起性较小的团状回声。

2.1.3 实性肿块型24例 腺体内实性低回声,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纵横比<1。肿块最大约30 mm×15 mm,最小的约9 mm×4 mm;13例病灶边界尚清,周边可见类似管壁的带状高回声,4例病灶内见微钙化;6例可见后方回声衰减。

2.1.4 混合型肿块2例 乳腺外上象限腺体内见境界尚清的囊实混合性肿块,以囊性为主,内部见团絮状弱回声,后方回声未见明显异常。

2.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 DCIS实性肿块型血流显示高于腺病型和导管扩张型;混合肿块型血流显示亦高于腺病型和导管扩张型。

3 讨论

病灶内微钙化是目前公认的癌组织的重要特征,而超声对微钙化的敏感性较X线钼靶摄影低。本组腺病型11例,超声诊断4例,漏诊7例;因发现增厚的腺体内有多量簇状分布的沙砾样钙化点而高度可疑。其病理为硬化性腺病伴局灶导管内癌。超声在非低回声病变的背景下,对微钙化的显示较困难。朱庆莉等[2]认为,此类型若腺体紊乱往往是低分化癌,受累导管散布于腺病组织中,声阻抗小,二维超声难以鉴别,容易漏诊。

Moon等[3]研究发现,导管扩张、病变后方回声正常是导管内癌常见的声像图表现,本组导管扩张型7例,病理为乳腺导管多发乳头状瘤,局部癌变。当发现导管非均匀性扩张,尤其是走形不规则、管壁不光整时,观察导管内回声改变。

乳腺肿块边界不清,纵横比>1是提示恶性的另一重要特征,尤其在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组实性肿块型24例,纵横比<1。张家庭等[4]认为,这可能与二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有关。DCIS病变局限在乳腺导管或终末小叶单位的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也有学者[5]发现,某些DCIS癌细胞不向导管内增生,而是沿着导管壁匍匐生长。而浸润性导管癌为导管内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浸入邻近小叶或小叶间基质,生长迅速,故纵横比较大。本组13例实性肿块边界尚清,周边可见类似管壁的带状高回声;此可能为早期导管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刺激导管壁内膜增殖所致。而浸润性导管癌边界不清,多呈毛刺征;纤维腺瘤边界清晰,均有纤细光滑的包膜。

混合肿块型声像图需与浆细胞乳腺炎相鉴别。前者扩张导管远端常可见小结节病灶,腋窝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而后者病灶常位于乳晕区或乳头深面大导管附近,多数位置表浅,肿块较大,形态不规则,腋窝多见肿大淋巴结。本组2例,位于外上象限,声像图均以囊性为主,病灶边界尚清,周边有类似上述实性肿块型的带状高回声,病灶内血供较丰富。

病灶部位血流情况也是DCIS超声诊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组44例DCIS中,实性肿块型和混合肿块型血流显示明显高于腺病型和导管扩张型。说明肿块型病灶更易检出血流信号,将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率。

综上所述,DCIS声像图表现有多种类型,病灶内微钙化、导管扩张、实性肿块边界带状高回声、纵横比<1、血供较丰富等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联合X线钼靶摄影和乳管内视镜检查,将有助于提高DCIS的检出率。

[1] 马淑梅,陈焕新,冶俊玲.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超诊断与病理基础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10):891-893.

[2] 朱庆莉,姜玉新,刘赫,等.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癌诊断的初步探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5):685-686.

[3] Moon WK,Myung FS,Lee YF,et al.US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Radiographics,2002,22(2):269-281.

[4] 张家庭,李泉水,李征毅,等.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8):707-711.

[5] 郭仁宣.乳腺癌外科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23.

猜你喜欢

内见内癌声像
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病理、超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猫抓病淋巴结炎超声造影表现1例
前纵隔未分化梭形细胞肉瘤1 例
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的危险因素分析
乳腺导管内癌30例临床病理分析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触诊阴性乳腺癌的影像与病理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