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
2011-08-15张环
张环
凡是孕期不到37周,出生体重<2500 g,身长不足45 cm,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的婴儿,称为早产低体重婴儿。它是新生儿早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早产低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欠成熟、功能不健全、在呼吸、消化、神经、体温调节等方面发育尚未成熟,不能很快适应环境,因而对体温的调节、吸吮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等均低下,并常合并并发症、护理难度大、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死亡率高。因此,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成活率的高低。近几年来,我们加强了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工作。现将20例早低儿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8年10月共收住早产低体重儿20例,其中男11名,女9名;孕期在26~36周,其中≥32周者12例,<32周8例,平均30.5周;体重最重2300 g.最轻900 g,平均1650 g;出生后1 minApgar评分最高7分,最低3分,住院天数4~15 d.平均8 d。其结果死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2例,死于新生儿硬种症、肺透明膜病和新生儿肺炎各1例,成活率75%。
2 护理观察和分析
2.1 一般护理 将新生儿安置在非感染房间.保持安静,一切护理治疗应集中进行,取头侧平卧位每2 h更换体位一次,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2 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出生后立即清理口腔内分泌物,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头侧位头部抬高15°,24 h内行侧卧位引流2~3 h更换卧位一次,并轻叩其背部,预防肺不张,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气管阻塞、鼻煽、点头状呼吸、三窝凹陷及阵发性颜面紫绀等变化。
2.3 保暖 保暖是抢救早产儿的关键,因早产低体重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调节功能不健全。皮下脂肪薄,容易散热;另一方面,早产低体重儿的汗腺发育不良散热困难,易高热。体温过高或过低对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因此给早产低体重儿维持正常体温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2.3.1 复温室 室温保持在23℃ ~25℃,晨间护理时,室温应增加到26℃ ~28℃,相对湿度保持在50% ~60%,以防失水过多。
2.3.2 室温加热水袋保暖 经室温保暖不理想者,宜另加热水袋放置婴儿躯干于两旁及下肢末端包被外,2~3 h换水一次,防烫伤。加用热水袋保温在临床护理中较经济、方便且保暖效果较好。
2.3.3 恒温箱保暖 箱温随着早产低体重儿的体重决定。一般说来体重越轻。胎龄越小,箱温越高,由于体温调节差,故应放在暖箱中,穿单衣以免散热。病室保持恒温和空气新鲜。密切观察早产低体重儿在暖箱内的反应,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一切护理操作尽量在暖箱内进行,根据体温的高低调节箱温。
2.4 喂养 早产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多,对蛋白质需要量较高,但吞咽能力差,消化能力差,应特别注意喂养。以母乳为佳,每小时喂奶1次,奶量逐渐增加,以保证早产低体重儿每日水、热量的需要。不能吸入者用滴管吸人,无吞咽能力者采用鼻饲。喂饲勿过量过速,以免呛咳,还应多喂葡萄糖水以加速黄疸消退。所有喂饲器具有煮沸消毒。
2.5 预防感染和出血 预防感染是护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做好早产低体重儿的日常消毒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早产低体重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及出生后合成的抗体均减少,由于补体水平低下,血清中缺乏调理素,很容易发生感染。另外早产低体重儿血中凝血酶不足,易引起出血,所以早产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注射维生素K11次/d,连用3 d,维生素k1在肝内参与凝血酶原的合成。护理前护理人员需用消毒剂泡手。应用物品如布类应经过高压灭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2.6 其他 加强母婴同室的管理。并保持室内干净,空气流通。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调节室温,室温保持在23℃ ~28℃。湿度保持在50% ~60%。用药物喷洒地面2次/d,最好住小房间或单间。所用尿布应高压灭菌并及时更换。早产低体重儿极易发生病情变化,要严密观察,勤巡视病房,耐心护理和指导,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如发生意外随时抢救。
总之,早产低体重儿护理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工作,要耐心细致,特别是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日常护理和喂养,更要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漏洞,都会给婴儿带来不良后果。早产低体重儿是新生儿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而危及生命。因此注意保暖,精心护理,做好各种护理记录及预防并发症是降低早产低体重儿死亡率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