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素质”对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
2011-08-15内蒙古段亚丽高国天段素丽
内蒙古 段亚丽 高国天 段素丽
浅析“职业素质”对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
内蒙古 段亚丽 高国天 段素丽
进入新世纪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战略决策,可以说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高职教育伴随着经济的跨越而实现了自身规模上的跨越。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职业教育者积极实践并探讨人才的培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以拓展高职教育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有两个本质特征:第一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第二它是职业能力教育。因此,它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要体现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素质。通常讲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为了培养学生毕业后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需要高职教育完成一个系统工程,即从培养目标的确立——“培养什么样的人”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怎样培养人”。
一、培养目标的重新认识
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它决定着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所在。目前高职院校较多的做法是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培养目标,这无疑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然而,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是一动态系统,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系统动态力度在递增;技术的综合化与精确化发展,促使岗位内涵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就业的市场化,使得人才流动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社会现象。因此培养目标除了应达到专业能力的要求外,还应重视高职毕业生对某一岗位群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理论功底深厚,可以为终身接受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职业兴趣的建立做好铺垫。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者应树立现代“大职业教育”观,即在校期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适应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所构建的一种主观模型,它是主体在一种共同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人才发展预期目标而制定的可操作方式和手段,是职业素质形成的依据。职业素质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结合点是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对一个具体专业来说“怎样培养人”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和过程实施两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是影响职业素质形成的关键,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根据其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可分为四部分,即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积淀,是对毕业生品质取向具有终生影响的部分。现在很多高职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非技术性的素质的培养(如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事实上人文素养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感情等不高,过于彰显个性,致使缺乏合作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现代职场必需的职业素养,可见公共基础课这个基础不能缺少。
2.基础理论课
基础理论课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基础,目前有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教育应着重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认为培养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指标。然而岗位不稳定性的客观存在以及就业的市场化,迫使我们必须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事实证明基础理论课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今后能力的发展空间,影响了学生的竞争力,更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往往背离了我们培养的根本目标。高职课程应使学生具备必需的理论基础及相应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职业个性的施展留有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3.专业理论课
专业理论课是根据岗位需要精选和提炼出来的基础理论,它是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毕业生就业时的适应性的统一,同时专业理论知识是学习和发展多种相近职业的基础。专业理论课程比例与其自身内部结构设置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的高低。由于课时等因素的限制,有些高职院校将专业理论课程所占的比例设置的偏少,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制约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也导致职业素质的直接缺陷。因为技术的发展使得职业岗位的教育层次不断高延。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同时必须注意理论与实际工作任务的紧密联系。
4.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是职业能力形成的核心课程,高职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加大职业技能课比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常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的实践教学占所有教学时数的40%以上,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确很难将这样比例的实践课开出来,一方面是不少学校仍沿袭了高等学历教育的模式,注重理论的系统掌握,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不少学校由于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很多实践教学都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设施及师资条件,故职业技能课很难按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中得以实现。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迫切需要学校在技术、信息和人才各方面的支持,同样与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高职院校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设备、师资等方面急需取得企业的帮助。可见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应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必定愈来愈受到重视,并日益深化。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课程设置也要适应时代变化,找准社会的需求点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各门课程内容,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和主动适应的能力。
(二)过程实施
1.师资
教师是过程的实施者,是塑造学生未来职业素质的工程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新知识、新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人曾从创新的角度把技能分为再生性技能(如流水线上的某一环节)和创造性技能(如工艺流程设计、产品营销等),即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完成实际任务时需要相当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高职院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这就相应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理论功底深厚,又需实践能力强,即称之为“双师型”。同时,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教学艺术,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教师的培训也刚刚开始,教育管理部门要下工夫,花力气对现有高职师资队伍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造和补充。加强培训制度的建设,建立考核标准,聘请企业中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很强的工程师兼职,尽快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优、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高职师资队伍。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频度的提高,我国劳动力职业素质面临更高水平的挑战,各级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适应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还要适应国外企业入境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需要,这样我们就得培养劳动力市场认可的劳动者,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就需得到认可,高职院校就要有规范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制度。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就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做出硬性规定,这种情况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高速优质发展。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相应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毕业时能拿到“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3.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的根据地,是专业技能课得以开展的场所,是专业基础课得以延伸和拓展的领域,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实训基地通常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教学设计中的实验、实习和实训,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特点,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学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解决实践教学场地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设好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非常有利于培养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但目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很大难度,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及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携起手来,在政府的正确引导、政策支持,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得以实现。我们期望这种通力合作能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高职业素质的毕业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高职教育应从学制体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一系列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中,始终贯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主线,注重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根据动态变化的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度,使高职办学水平不断优化,使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更具挑战性。
[1]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李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