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独特意境的探寻
2011-08-15张冬芳
张冬芳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名篇,那清丽幽寂的文字意蕴无穷,美不胜收,这缘于郁达夫在文中对意境的营造。郁达夫是一个注重意境追求的一个人,而他追求的意境美又有着独特的个性特质。
意境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情和理的统一,“境”是形和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郁达夫在“意”和“境”的处理上更显出他独特的思考。他自己曾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他更强调“意”,强调主观创造。在《故都的秋》中展现出来的意境美正是郁达夫追求深沉、宁静和自然,赞赏生命的沧桑和凝重的体现。
一、《故都的秋》所创造的意境是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对秋表现出的忧郁而优美的情怀
秋是文人最宠爱的季节。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文人似乎要在秋的自然变化中抒发悲凉的不平之气。郁达夫的古典文学功底极为深厚,又是个抑郁善感的文人。他继承了悲秋的传统主题,不过,在他的“清、静、悲凉”中,更有一种忧郁闲静。他在文章中使用的文辞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显出一个旧时读书人苦涩和闲适。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在陪衬。”从寻常景象甚至是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忧郁的美来。在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文,看起来觉得既觉得细腻,有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只有具有忧郁和优美情怀的文人,才能有如此真切的体验吧。
二、《故都的秋》独有的意境是作者感时伤世,对平民文化的感悟和提升
郁达夫是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作家,他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家国的安危,关注下层百姓的生活。郁飞在谈父亲写作《故都的秋》曾写到父亲对北平的挚爱。郁达夫一生短短的49年中从未在北平久住,但是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中吐露了对故都的感情。“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位我们皇帝子孙保有的旧都城。”在国难深重的1934年,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又如何不为之担忧和焦虑呢?北京的秋景在作者笔下总是有些落寞,烘托出的意境就不免有些伤感,悲凉。故都所透露出来的文化意蕴,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宁静的诗意美,无不笼罩在一种萧索凄清的秋意氛围中。他所青睐的北京之景,既不是皇家宫殿、园林,也不是远近闻名的灿烂绚丽的红叶香山,而是“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他写“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及秋蝉的悲鸣“都市闲人的叹息”,在郁达夫看来,这些悲凉的氛围触动了自己内心隐秘的伤痛。他的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秋风秋雨、凉意萧疏的氛围中。郁达夫是个平民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中流露出了平民意识。他对平民文化的感悟让人觉得是一种亲切、自然、不忸怩、不作态,是一种“返璞归真”境界。
三、《故都的秋》的意境美是作者对阅尽人间沧桑生命的肯定和对宁静深沉的审美追求
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作者笔下的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中,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的互答中。郁达夫偏爱萧瑟的生命,追求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境界。在他的散文里,破屋是陈旧、沧桑的;天色是纯净而高远的。“漏下来的日光”有斑驳的光影;牵牛花更显出作者主观的喜好。蓝色,宁静而淡远;白色,纯净而高雅;紫黑色虽然清冷,但毕竟又沉重了点。“几根秋草”又显示了生命的衰败。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描写,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的艺术家,谁会留意这些呢?有了这种感觉,对于生命的消亡就有了独到的深邃的理解。面对动植物的这种“生命悲剧”,作者感悟到的不是悲戚而是一种生命的价值。故都的秋天,深沉而又静谧,散发出一种阅尽人间沧桑的厚重。“清、静、悲凉”正是他对故都秋的体悟,也表明了他追求深沉宁静和自然,赞赏生命的沧桑和凝重的审美标准。
《故都的秋》在意境的营造上,仍然有着“郁达夫式的忧伤”。散文的生命就是审美,而审美的特点就是表现作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故都的秋》就是郁达夫追求的意境美又有着独特的审美特质的代表作品,具有中国文学史上不可代替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