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有诗意的语文教师

2011-08-15

中学语文 2011年27期
关键词:浮士德境界诗意

朱 平

语文老师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且见仁见智。依我看,语文老师不应该只是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教书匠,而是传道育人塑造学生心灵的灵魂工程师。他高瞻远瞩,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有深邃的思想,有远大的理想志向,尤其是新教材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语文老师教学思想的核心,一个没有思想灵魂的语文老师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

最近我看到《语文的诗意》里面谈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在我看来,应试教育使得大多数语文老师不得不处于第一境界,把语文教成一种技能训练,字词句章,语修逻文,整天陷入这些所谓语文高考拿分的题海当中。其实除此以外,语文教师还应该有“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另外两重更高的境界。所谓“人技教育”仅仅是教授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则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而“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

做一个有诗意的语文老师要有以下明显特点:

思想方面:要有人文精神,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新教材里巴金的《小狗包弟》这就是具有人文思想的好教材,巴金告诉人们当自身难保时候,出卖小狗是罪过,他在忏悔,当时没有能力保护一条小狗的命,他深刻检讨自己把小狗送到医院去解剖,实在是被迫无奈,他也在通过对“十年动乱”的回顾,深刻反思一些人身上的人性缺失。

真正的仁者,他爱人类,爱自然,爱一切生命,人文主义者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语文教师在讲这些教材内容时,应该体会得更为深刻,教育学生做个好人,懂得尊重一切生命,懂得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懂得感恩回报。通过学习这些作品,你会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教师不应该只是满足于一般性的阅读,要带领学生进入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品味,久而久之必有人文精神营养的收获。

情感方面:要有热情激情,感情丰富,一生都追求真善美。

讲语文课应适当旁征博引,善于将现实生活的人和事,与课文里面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对比,从而联系现实生活来讲语文。要对作品中的人格美人性美的深刻语句细细把玩品味,认真探究讨论,琢磨出做人的道理。这样长期坚持语文教学,语文育人的目标也就更加明确了,这样也就向着语文的人格教育和人性教育这两个境界迈进了。

读课文尤其要有感情,以自己对作品的深入体会,加之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学生们沉醉在作品的意境中。安徒生如此,高尔基如此,前者能把孩子带到美丽的童话世界,后者在给大胡子厨师读书时候,能身临其境,感染大胡子厨师流出热泪。我觉得好的作品无需去讲,光是读就带领学生入境,感受到作品本身的魅力。可惜很多语文老师根本不读或者不让学生读,就把一篇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这是很“杯具”的事情。

写作方面:要会写作诗歌,一生都歌颂真善美。

为啥要求语文老师会写诗歌?原因是“诗无邪”,诗歌纯正美好,能够净化语文老师的心灵,会使语文老师思想纯洁美丽。诗歌的语言是人类思想的精华,能够写诗歌就会提炼出思想里面纯净的东西,心中始终有着浪漫的诗意,行之于笔端,久而久之,写作诗歌水平提高了,文学欣赏水平也自然提高了,从而上升进入到语文人格境界和人生境界,在语文教学中也就能够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美学方面:要有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一生都在追求美好的世界。

语文老师要学一些美学著作,要读朱光潜的美学著作,要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些文艺理论的书,读的多了,欣赏水平也相应提高了,我们需要用文艺理论知识武装自己,这样你会感觉到教语文实际是天天在与“美学”打交道。

品德方面:要有正义感,爱憎分明,一生都要追求做一个无私高尚的人。

高尚的人拒绝庸俗。我读歌德的《浮士德》,受到很深刻的启发,我认识到人生的真谛。浮士德在经历了“书斋悲剧、爱情悲剧、宫廷悲剧”三大“杯具”之后,他开始醒悟,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在经历了三大悲剧之后,浮士德深刻感悟出人生的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世界,揭示了人的本质特点,浮士德开始带领德国人民围海造田,并且和魔鬼打赌,当浮士德把围海造田工作作完,他看到自己亲身创造的劳动成果之后,说了一句话:“这个世界真美丽!”然后他微笑着告别了人世,结束了生命的旅程。这个故事深刻的说明了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应该做什么,揭示了人生意义和价值究竟如何实现。

我想一个有诗意的语文老师,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尊重他人乃至一切生命。

我想一个有诗意的语文老师,他具有理想,他希望社会会越来越进步,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是一直在追求着完美。他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丑恶现象,他鄙视厌恶这些污浊肮脏的思想,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敢于与邪恶抗争,他会拿起笔做刀枪,去写那些正义的文章。他是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的楷模,他对学生具有一生难以磨灭的思想影响。

想想吧,我们周围有很多的应试教育的人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辛辛苦苦在做着“造人”工作,可是我们造出来的“人”,是否都成了只是知道学习的“机器”了呢?学生不会思考,不会有独立见解,只会人云亦云,中国创造性教育说了不少年,而成功的实验有几人?好像这只是一句美丽空洞的口号。

这样,也就难怪钱学森老人在离开人世之前大声疾呼,中国要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根子在教师,中国教师的素质提高了,中国教育才会能有点希望。

每当听到钱老临终嘱咐,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如雷贯耳,又如芒刺在背,觉得自己辜负了钱老的希望,中国的中学教育,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如何上升一个台阶,站得个更高,看得更远。语文的三重境界是我们很多语文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光教书,不育人,那叫误人子弟。

诗意的语文老师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他一直应该这样努力工作,去亲身投入到具体的人格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不再是背书机器,而是具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最值得庆幸的是,我今生做了一名语文老师,在育人道路上,我已经是桃李满园,但是我一直在追求做一名有诗意的语文老师!这样才配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一定会教书教得很快活,能站得更高。思想境界有四个境界:哲学家冯友兰这样描述:第一是生存境界,第二是生活境界,第三是道德境界,第四是天地境界。我们大多数人是生活在第一和第二境界,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到达第三境界——道德境界,完成这样的育人工作任务,我认为也就完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三重境界!

今天我的这篇文章,能和大家这样直接近距离交流,这本身就是很具有诗意的事情。愿大家——尤其语文老师生活着工作着更有诗意一点,把人文精神和人格人生美学来广为传播,传扬歌颂真善美,抨击批判假恶丑。

教育工作者应该担当起这个任务,使我们的社会人人由愚昧无知变得更加讲究文明道德,更加心灵美,这种道德境界不是不能达到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深入研究体会和具体实践。

猜你喜欢

浮士德境界诗意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浮士德》(书影)
诗意地栖居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冬日浪漫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电影《浮士德》
品“境界”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古诺的《浮士德》
被耽搁的诗意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