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
2011-08-15徐光升
徐光升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江苏 镇江 212132)
0 引言
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创新能力的教育。”[1]创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2]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想象,依据学情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 情境激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境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全面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成为伸展其生命灵性的根基[3]。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适当采用情境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4]。
1.1 创设交流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辩论争鸣,有利于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多种目标、多种形式的交流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能够自由地表达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交流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个人价值,从而激起其内在的求知欲望。在合作交流情境中,学生通过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思维与思维之间的碰撞,学生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升华与发展,形成了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产生了1+1﹥2的效果。
在教授《辛亥革命》时,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个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我们是不是可以断定辛亥革命成功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根据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收集论据,完善本方观点。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交流情境,举办了一场辩论会,其程序是:各方陈述意见—自由辩论—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具体分析双方辩论的得失。通过这样交流情境的创设,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之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探究与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2 创设历史情境,焕发学生主体活力
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借助投影、录像、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再现历史场景,创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场面,创设出“触景生情”的情景效应。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以已有的历史知识为基础,结合所获取的历史信息,总结出新观点新知识,在认识或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在教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历史的真实面目。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有关法、道、儒、墨4派的治国方略。课堂上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表演情景剧《汉武帝询问治国方略》。1名学生扮演汉武帝,另外4名学生分别扮演4派学者,要求表演者阐述各家的主张及理由、汉武帝的选择及理由。教师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焕发了学生的主体活力,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吸引力和回味,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 鼓励质疑,启发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中国有句古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进一步思考问题,只有思考了,才会主动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才能有所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提供一些有“悬念”的问题,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5]可见想象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6]在教学中要努力地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质疑中想象,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还可以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授七年级下册《和同为一家》中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在讲述完基本内容后,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假如你是陪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总管,你能帮文成公主做哪些有利于吐蕃的事?几年后,你会发现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依据课本,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认知能力的飞跃,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质疑、想象中,接受了爱国主义的熏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3 因材施教,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成长环境、先天因素等影响在认知水平、个人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获取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学生不仅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不断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内在潜力,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在教授九年级下册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时,对于历史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课程标准上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而对于那些历史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仅要求其掌握基础知识,还可让他们将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之前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做归纳比较,找出其异同点。通过基础学习、比较归纳、交流启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学生学会了学习,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应立足课程标准,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出发,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新课改中开拓视野,勇于质疑,敢于想象,形成持久的热情与动力,培养创造性的学科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陈万年.江苏省名教师: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黑格尔.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