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记忆
2011-08-15罗戎平
罗戎平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 馆长室,江苏 镇江 212002)
0 引言
镇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厚,上世纪30年代就出刊了有全国影响的《民间旬刊》,60年代成立了镇江民间文学研究小组,80年代创办了我国第一张民俗小报《乡土》,90年代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以挖掘、收藏、研究和开发民间文艺资料为主的“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2000年初在此基础上,又增挂了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的牌子。
经过多年的积累,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现已收藏全国20多个省市的民间文艺家专集和内部资料卷近万本,以及80万份手稿、一定数量的音像资料和一批珍贵的民间艺术品,并开辟了“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和“白蛇传民间工艺美术展”展示厅等。
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1]425,截至目前,我市已被官方机构公布的包括人类和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1项,这些璀璨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印记,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下面谈及的是在镇江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7项国家级及其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白蛇传传说
它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镇江是其重要的发源地和白蛇传民俗文化圈的中心点。唐代的镇江就萌芽了金山寺和尚降伏白蟒的原始传说[2]7,宋代时镇江民间开始流传白蛇传话本《雷峰塔》,明末时我国著名的文学戏曲家冯梦龙的平话《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把镇江在宋代的真实地名和景观,如“针子桥”、“五条巷”、“镇江渡口马头”、“金山寺”[3]257-260等都逼真地写进了话本的情节中。冯梦龙曾在丹徒县(今镇江市)做过儒学训导和教谕,这使他有机会熟悉和了解镇江的自然环境及地域特征。到清代,方成培改编的《雷峰塔传奇》则写出了故事的高潮“水漫金山寺”这一重要情节,增加了其浪漫主义色彩,很好地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
作为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漫金山”一词已成为全国人民非常熟悉的口头俗语,并被收进了《汉语大词典》[4]中。镇江的“金山寺”、“保和堂”、“白龙洞”、“法海洞”等地方风物遗迹,已成为该传说确实是发生在镇江的一个个“可信物”。
据1959年统计,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300多个戏曲剧种和300多个曲艺曲种中,大都有根据《白蛇传》改编的传统剧目和曲目[5]91。其故事对周边国家也有深远影响,在印度、越南、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类似《白蛇传传说》的戏剧和舞蹈。
《白蛇传传说》主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想、民风民俗、信仰,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特别是传说中保留了大量的镇江端午文化习俗,为充实传统岁时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 董永传说
它最早载于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孝子传》,此后三国诗人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史官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有相关记载[6]504。董永传说广泛流传于我国的江苏、山东、湖北等地,至今有2 000多年历史。元《至顺镇江志》云:汉董永墓在丹阳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明万历年间青阳腔唱本《槐荫记》中说:“董永原籍为丹阳县人”。清光绪《丹阳县志》则曰:丹阳延陵南有望仙桥、董永墓。
延陵位于丹阳西南部,因春秋时为吴国延陵季子的封地而得名。相传古时董永卖身葬父,七仙女被其孝行感动,私自下凡在槐荫树下与之结为夫妇,助其织锦还债。后被玉帝得知遂将其拆散。
上世纪50年代,以《织锦记》、《槐荫记》为蓝本,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唱遍了大江南北和东南亚各国,“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董永传说是由汉代真实的孝子故事演化而来,带有孝文化的教化意义和爱情色彩,其“卖身葬父”的故事被列入我国的《二十四孝》之中,《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讲述了我国历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遭遇、不同环境下的行孝故事。儒家认为“孝”是百行之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之一。作为镇江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对我国民间文学的“行孝”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3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它是近现代极有影响的古琴流派之一,最早形成在南京地区,后流传到南通、镇江、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及香港等地,镇江是梅庵派古琴艺术的重要传承活动地。
源于清代中晚期,因其祖师王燕卿授琴于中央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梅庵”故址而得名。第一代传人徐立孙、邵大苏在南通于1929年建立了“梅庵琴社”,1931年又将王燕卿先生《龙吟馆谱》残稿重为订述,易名为《梅庵琴谱》,它不仅是琴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而且对琴学研究有着重要价值。琴谱标明节奏,开创了点拍的先河。琴曲吸收了民间音乐元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并有多首琴曲为历代琴谱所未见,如琴人必学的《关山月》一曲仅见于此谱,《秋夜长》、《玉楼春晓》、《长门怨》、《捣衣》、《平沙落雁》等也备受称道。
梅庵派古琴艺术第二代传人刘景韶先生,师从徐立孙学习古琴,尽得《梅庵琴谱》所刊14曲。其所传授的梅庵派古琴曲目,既保留了其精髓,又吸收了广陵派等江南流派的特长。1956年刘景韶先生应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邀请,在上海音乐学院专职教授古琴20年,成为新中国进入音乐学院的四大古琴家之一。退休后刘景韶回到镇江,1986年在镇江创立梦溪琴社,使镇江成为全国古琴艺术的重要传承基地。
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世界文化的精粹,它融合着广泛的音乐史、美学史、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发展史等多方面的信息,是中国古代精致文化在音乐方面的具体体现,其独特的记谱方式保留了千余年来我国古代音响的记音形态,其风格流畅如歌,灵活多变,技法上重视技巧,强调节奏,在我国各个琴派中独具一格。
4 扬剧
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而发展起来,最迟在清乾隆年间形成,原名“维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分布在镇江、扬州、南京、上海、苏北及安徽部分地区[7]220。
镇江历史上文化交流甚广,有“银码头”之称。上世纪初,镇江“花鼓”艺人首先将丝弦伴奏的花鼓戏搬上舞台公演,并吸收了“清曲”的演唱剧目和曲调,初步形成了扬剧“小开口”雏形。20年代“小开口”和“大开口”均进入上海等大城市。到30年代,香火、花鼓、清曲合流,诞生了后来的扬剧。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有公认的金派、高派和华派等三个流派,镇江是扬剧“金派”艺术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金派”创始人金运贵(1907—1970),本名刘秀卿,曾用艺名新善贞,幼年学艺,初学京剧后改学扬剧。1924年,由扬州人陈登元发起创办了扬剧历史上第一个女子扬剧班,金运贵学小花脸(生行),1925年在上海登台演出,成为扬剧第一代女演员。1952年她来到了镇江金星扬剧团(即镇江扬剧团),基本上用自然噪音演唱,对用声、用气、吐字有独特见解,使有别于扬剧传统唱腔的“金派唱腔艺术”脱颖而出。金派唱腔在原曲调格式中独创性地运用了堆字的延长方法,尤重小腔运用,使之委婉动听,其念白将中州韵、湖广音和普通话融于其中,以音域幅度小、字多腔短、似平非平、明快如诉为特色,其风格被称为“金调”或“自由调”。镇江市扬剧团以她创造的金派艺术为自己的鲜明特色,与扬州市扬剧团和江苏省扬剧团并称“扬剧三大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繁荣局面。
5 灯彩(秦淮灯彩)
句容秦淮灯彩源于六朝时期,为句容秦淮河一带沿袭至今的传统灯彩制作习俗。南朝宋武帝刘裕登基后,曾在宫殿内悬挂灯笼。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为招徕天下富商营造盛世氛围,竭力提倡灯节这一盛事,将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洪武五年(1372年)元宵节,他更是别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8]305-306,同时他还是一位制作灯谜的高手,由此促进了元宵灯会内容向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作为秦淮河的重要源头,句容历史上的民风、民俗和六朝古都南京一脉相承。因此,秦淮河源头和下游两地的民间一直沿袭着手工扎制花灯的习俗,花样繁多,瑰丽多姿。
句容秦淮灯彩造型典雅、色彩明洁,具有质朴纯美的乡土气息和浓厚鲜明的地方特征。其传统工艺不仅汲取了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又糅合了现代科技手段,将形、色、声、光、电等新元素融于一体,借鉴夸张变形、对比呼应、抽象写意、象征借喻等表现技巧,尽情汲取本土养分,同时又采撷外来灯彩的有益表现形式,使其既不失古都传统风范,又能焕发现代的时尚丰采。
秦淮灯彩题材十分丰富,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民风民俗,无所不包,造型由简到繁,由实用功能到观赏功能,已形成了一个以灯为俗、用灯造景和借灯兴舞的民俗传统。
6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清道光年间,丹徒人朱兆怀创建了“朱恒顺糟淋坊”,在生产色酒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独特的恒顺香醋酿造技艺,特别是其关键的固态分层发酵工艺。1889年《丹徒县志》对镇江醋有介绍:“京口(今镇江)黑醋味极香美,四方争来货之”,确证了镇江恒顺香醋已声誉远扬。如今的镇江恒顺香醋已有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绿色食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诸多荣誉。从1909年获得南洋劝业会金奖起,先后五次获得国际金奖,连续三次蝉联国内唯一金奖[9]。
镇江恒顺香醋生产技艺对于原料的选取极其讲究,它需用江浙鱼米之乡的优质糯米,加入自制的特别麦曲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成米酒。然后,采用“固态分层发酵”工艺,即在酒液中加入麸皮、稻糠拌成固态并接种,每天分层翻动一次,进行降温、透氧醋化发酵,20多天后醋醅成熟。最后加米色进行淋醋,生醋煎煮后在陶罐中长时间露天存放,最终酿成“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9]的恒顺香醋。
采用的酿造技艺,特别是其关键的“固态分层发酵”工艺,是目前我国酿造行业里仍旧保留生产的仅有的几种传统酿造工艺之一,它代表着我国酿造技术的传统特色和高超水平。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是中国南方醋最优秀的技艺代表,是民族工业的精华。恒顺香醋是极佳的调味品,特别是它与镇江的“肴、点、面”特色食品相佐而益彰。
7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丹阳黄酒酿造有3 000余年历史,境内出土的黑衣陶宽把杯、西周青铜凤纹尊、兽面纹尊以及青铜方卣等远古酒器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丹阳已出现了酒文化[10]249。丹阳古称曲阿、云阳等,丹阳酒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晋代王嘉的《拾遗记》:“云阳出美酒”。王勃的《吴录》一书也载“云阳酒美”,由此可知早在1 700年前的三国时期,“云阳美酒”已经闻名。
至南北朝时,丹阳的“曲阿美酒”风靡大江南北,《魏书》、《北史》中记载北朝的帝王、将军在出征时都点名要喝曲阿酒庆功。南朝梁武帝萧衍爱喝曲阿酒,他在《舆驾东行记》中记载:“南次高骊山(在丹徒西南)。传云,昔有高骊国女来,东海神乘船致酒,礼聘之,女不肯,海神拨船覆酒,流入曲阿,故曲阿酒美也。”梁元帝萧绎对丹阳酒也情有独钟,曾写过“试酌新丰酒,遥劝阳台人”的诗句。
曲阿境内的古镇新丰,历史上的美酒,号“新丰酒”。唐代,丹阳酒很盛,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将曲阿酒列为“天下佳酒”,元代丹阳酒已作为贡品献入皇宫,故有贡酒、宫酒、百花酒之名[11]181。明清以来丹阳酒更是大量出现在名人的诗歌杂记中。1908年丹阳黄酒(百花酒)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国际金质奖章,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金牌[12]80。
丹阳封缸酒制作工序有17道之多,其工艺流程十分讲究。因需长期封缸陈酿,故名“封缸酒”。其工艺流程主要为:糯米→蒸饭→淋饭→加药→拌饭→搭窝→来酿→封缸→榨酒→入坛→成品。扳曲前加水10—12%,加麦曲8%;养醅时间一般11个月;当年开封为普通酒,2-3年开封为老陈酒。
其酿造工艺有极强的依存性,它必须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内才能酿出典型的丹阳黄酒风味,这主要是与水质和环境中的杂菌构成含量以及大米原料有关。丹阳黄酒可概括为“鲜、甜、醇、厚”的特点。陈年黄酒颜色为琥珀色至褐红色,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饮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古琴艺术(梅庵琴派)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余6项均为中国国务院自2006年以来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闻名遐迩的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本地区人民大众非凡的创造力,它们既是镇江的,也是世界的。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王骧.白蛇传故事产地镇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M]//康新民.口传文艺研究十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3]冯梦龙.警世通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5]康新民.《白蛇传》故事的产生、演进和价值[M]//吴林森.镇江特色文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6]程可石,欣士敬.董永传说[M]//陶思炎.江苏特色文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成贻顺.扬剧与镇江[M]//吴林森.镇江特色文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8]周安庆.秦淮灯彩[M]//陶思炎.江苏特色文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连夕仙.镇江恒顺醋文化博物馆[J].文心,2010(6):33.
[10]樊建树.丹阳黄酒和封缸酒[M]//陆潮洪.京口纪胜.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11]周志良.迷人的丹阳黄酒[M]//周松林.丹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2]吴林森,李德柱.镇江风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