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基层学校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思考
2011-08-15常静
常 静
(镇江市教育会计结算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1)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单位主体法律责任、财务自主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基层单位主办会计、出纳岗位,集中委派报账会计,由财政部门、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的会计结算中心对基层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分户核算、审核收支”,所属单位进行定期报账的一种会计委派模式。这一模式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服务为一体,对基层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在规范会计结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对所在单位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进一步优化进行了探讨,以期完善基层学校财务管理模式。
1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优势
1.1 健全完善了学校内部控制
通过指导基层学校部门预算编制、审核用款计划和用款申请、监督非税收缴、政府采购等工作,对学校的资金收支进行全程监控,财务监督优势明显。
完善了学校的不相同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建立反舞弊机制,加强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保证学校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1.2 加强了学校的收入管理
监督学校收入合法合规,应收尽收,全部及时缴入财政专户。研发了一套银教联网实时收费管理系统,由基层学校做学生缴费信息,经教育会计结算中心审核汇总,发送给国库支付的代理银行,学生凭缴费卡直接去银行缴费,保证了学生收费的公开透明。
1.3 加强了学校财务管理培训、考核
教育会计结算中心一方面加强对学校法人代表的财会知识培训,使其认识到学校是会计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不断提高学校领导财务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中心会计和报账会计的业务培训,通过四访制度和报账会计例会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财会人员全局观念、服务意识。通过月度财务简报、年度财务报告、综合财务分析报告以及专题分析报告,建立会计业务考核台账,及时向教育局、学校反馈考核结果,作为对会计人员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全体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轮岗。
1.4 加强了对学校资产管理
中心定期对基层学校进行清产核资,将资产管理软件与财务软件有机结合起来,设立资产管理会计,保证了账账、账实相符。中心建立健全基建项目审批、预算管理、招投标、工程预决算与审计制度,在工程完工及交付使用阶段,督促学校及时办理审计竣工结算和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并做好基建财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加强对基建工程的全过程监督。
1.5 加强对基层学校的会计档案管理
基层学校会计档案在核算中心存放两年,在此期间全部由中心管理,学校调阅需办理相关手续,确保会计档完整安全。
1.6 配合各级主管部门做好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配合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等主管部门做好绩效工资统计和清算工作。保证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清算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同时在非义务教育学校建立绩效工资台账制度,每月核对,为绩效工资的进一步改革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另外,配合财政、审计、物价、税务、教育等主管部门和学校做好教育经费、基建、项目资金、治理小金库检查、学校收费、学校纳税、干部离任等各类审计工作。
上述措施资金运作透明度高,制约机制较为完善。在会计核算等方面规范了财务行为,进一步加强了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监管。
2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问题
虽然教育会计结算中心在对学校财务管理上成效显著,但会计集中核算在学校财务管理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2.1 对报账会计的监管存在局限性
目前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取消了各基层学校的主办会计和出纳会计,只在学校设立报账会计岗位。报账会计负责学校的日常经费收支、编制预算、办理工资保险、保管印章和票据等工作,是学校和中心联系的桥梁。报账会计的人事关系、编制、工资福利仍在学校,因此报账会计的切身利益与学校利益分不开,使报账会计有后顾之忧,往往不敢拒绝受理不合法、不合规的原始凭证和财务开支,很难彻底克服会计工作受制于单位领导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同时使结算中心对报账会计的监管存在局限性,影响对学校的财务监督作用。
2.2 学校财务管理意识有所弱化
教育会计结算中心是在单位“主体法律责任、财务自主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服务为一体,对基层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根据《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仍应是学校的工作职责。由于对会计主体的认识不足,部分校长认为,会计工作,财务管理都由结算中心管了,经费支出、收费管理的审核都是中心的事情,从而忽视了学校的内部控制,放松了学校的财务管理。
2.3 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难以核实
教育会计结算中心毕竟置身学校事外,对单位财务知情面小,监督审核的重点在于凭证是否符合会计基础规范,收费是否按物价局标准,是否执行预算和政府采购,却无法了解学校的真实的开支情况,很难鉴别学校是否虚构原始凭证挪用、截留甚至贪污资金。
2.4 结算中心审核学校财务收支事前控制难度大
目前教育会计结算中心采取的审核程序为:由报账会计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提出用款申请,由教育会计结算中心主办会计电话核实后审核,等报账会计拿到银行回单后,做报账单连同附件到中心报账,进行第二次审核。由于报账会计自身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往往在会计资料手续不全、原始凭证不合规的情况下,资金已支付。
3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在财务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报账会计的独立性,会计业务的事前监督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健全和优化学校财务管理。
3.1 财务管理制度化
进一步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统一基层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会计规范化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
3.2 财务管理信息化
升级优化目前使用的账务核算监管系统,开通远程查账系统,根据校长、会计等不同职责,设立不同权限,进行远程查账。这是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日常工作,不仅能提高工作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系统优化,促进中心与基层学校的信息及时交流,基层学校的各类人员能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收支状况,更好地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
3.3 财务管理独立化
加强对报账会计的管理,在目前会计人员编制、工资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将报账会计的绩效工资转到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考核发放,以提高报账会计的相对独立性。
3.4 财务管理绩效化
优化财务分析报表体系,增加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建项目专题分析、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报告、节能减排建议书。
3.5 财务管理精细化
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更加精密、细致。首先,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操作流程,通过教育信息网这个平台给予明示,建立结算中心网页,及时发布消息,开展培训学习,成为财政部门、主管局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其次,按照国家“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控制行政成本”的要求,对学校的出国(境)经费、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费等“三公”经费,以及水费、电费、电话费等节能减排费用按照使用部门、车牌号码、接待事由等进行辅助核算。
3.6 资金使用事前控制
教育会计结算中心成立支付小组,由报账会计将学校需要支付的原始凭证送中心集中审核,由中心统一办理支付手续,这样可以对不规范、超预算、未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等不合法合规的原始票据予于拒付,真正做到事前控制。
总之,及时有效地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述浅见希望能为教育会计结算中心实现有效理财、高效服务以及监督宏观化、管理决策化,财务人本化的工作目标提供参考。
[1]徐丽,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对策与思考[J].齐鲁珠坛,2008(1):29-32.
[2]王伟均,加强中小学基建部门财务管理的对策[J].财会通讯,2007(11):110.
[3]邓建华,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1(2):108-109.
[4]王爱云,浅析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6):18-19.
[5]鲜梅,涂云友,对基层教育系统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1):21-22.
[6]李莉,会计集中核算后加强教育财务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1):12-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