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2011-08-15张俊花
张俊花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试论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张俊花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从孕育萌芽至成熟完善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丰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领悟其精神实质,应兼顾各社会阶层利益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解决好民生问题巩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弘扬兼容并蓄精神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现实启示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统筹兼顾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把握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其基本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的历史发展
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随着党的历史任务和工作中心的转移而不断地发展完善。其统筹兼顾思想最早萌芽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处理陕甘宁边区经济关系时他提出了“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方针,在保障广大军民基本生活,提高其抗日积极性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在中共中央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必须紧紧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此时其统筹兼顾思想仍然是一种处理经济问题的方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依靠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顺利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围绕一个总的目的,这就是要达到:在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之下,在正确地执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过程中,稳定地完成过渡时期建设和改造我们国家的伟大任务……”[1](P823)同时,统筹兼顾方针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为宗旨,毛泽东将处理经济关系的统筹兼顾方针进一步发展为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基本方针。
二、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内容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几个方面。
1、政治上致力于壮大统一战线
毛泽东曾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取胜的三大法宝之一,而统筹兼顾则是壮大统一战线的重要策略和有效方法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曾指出:“为了团结抗日,应实行一种调节各阶级相互关系的恰当的政策,既不应当使劳苦大众毫无政治上和生活上的保证,同时也应顾到富有者的利益,这样去适合团结对敌的要求。只顾一方面,不顾另一方面,都将不利于抗日。”[2](P525)认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必须善于照顾全局,善于照顾多数,并善于和同盟者一道工作。”[2](P526)这种统筹兼顾、容纳各方的战略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人组建了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主要目标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的统一战线面临着人员成分复杂,利益需求与阶级立场不同等诸多问题,为此就要兼顾各阶级阶层的利益,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势力以确保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在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密切团结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合作的力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广泛兼顾广大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和少数民族的利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总之,毛泽东围绕不同历史主题,以统筹兼顾作为有效的策略方法不断壮大统一战线,为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经济上照顾各方物质利益
马克思曾讲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P103)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要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保障其物质利益。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抗日斗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军民兼顾”的方针,力求做到既能保证满足战争的物质需要同时又不劳民伤财。在土地关系方面,提出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兼顾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利益。减租减息是为了广大农民能够减轻负担,生活有所保障;交租交息是为了一定程度上保障地主阶级的利益,调动其抗日积极性。在劳资关系方面,既要扶助工人使工人有工做、有饭吃,又要鼓励发展实业使资本家也有利可图,兼顾工人与资本家的利益。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两者必须兼顾。福利不可不谋,不可多谋,不谋不行。[1](P988)并且形象地比喻说“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当时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极为低下,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就必须着眼于解决其实际生活问题。在利益调节和分配方面提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4](P86)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物质利益的“三兼顾”原则正确处理了整体利益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同眼前利益、保障了个人的利益需求。
3、文化上坚持“双百方针”
其统筹兼顾思想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为所倡导的“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调动广大科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推动新中国科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方针。关于“双百方针”的具体内容,毛泽东曾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流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4](P343)这一兼容并蓄的文化发展方针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阐明了在文艺创作上要不拘一格,统筹兼顾各个艺术流派的利益,既能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能有效推动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讨论,一方面体现为一种开放、宽容的文化政策,营造了一种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另外,文艺具有团结、教育、引导人民的重要作用,“双百方针”的实施有利于兼顾各门类、各流派的利益以及文艺家与广大读者、观众、听众需求,促使他们之间的友好平等相处,既体现了繁荣文艺、发展科学的时代要求,又增进了人民内部的团结,发扬了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
4、对外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大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就对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展开对外交流、向外国学习等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多次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利用外资和中外友好合作实现战后我国的工业化。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以及封建落后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有着如此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够做到通观全局、兼顾内外,充分地学习利用外国的一切有利资源。进入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时期,其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向外学习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主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要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在《论十大关系》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向外国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内容、范围、原则等形成了比较完整地向外国学习的开放观。他曾提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4](P101-102)统筹兼顾是其对外学习思想中要坚持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即要兼顾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切优点。在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前苏联对我国进行严厉打击的国际形势下,毛泽东能够提出这样的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三、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的现实启示
统筹兼顾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兼顾各社会阶层利益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重温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应当在政治上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当前我国统一战线在性质和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统一战线的对象、范围和工作领域都进一步拓宽,其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也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积极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使社会阶层结构更为复杂,矛盾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一种潜在的制约因素,对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胡锦涛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必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全面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期的统战工作者必须要着力于建立有效的阶层利益整合机制、矛盾冲突化解机制和社会秩序稳定机制。
2、解决好民生问题巩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毛泽东能够兼顾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和投入生产的积极性,给予当前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极大的启示。他在阐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方针时曾讲到:“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4](P34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就要从我国有十三亿多人口这一点出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实惠,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经济体制不健全,市场机制某些环节失灵等原因导致贫富悬殊、下岗失业等许多民生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解决好民生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当前解决民生问题应当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住房体制改革,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廉租房;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只有在增进和实现根本利益基础上,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才能够调动最广大人民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
3、弘扬兼容并蓄精神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时期学习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应当坚持“双百方针”,发扬兼容并蓄精神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宏观上:对外应树立文化开放观,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合作,学习他国的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对内按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微观上:科学界应鼓励各行各业的科学工作者独立思考,开展同志式的切磋讨论,共同推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学术界要反对行政手段干预学术自由,提倡在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自由研讨;文艺界要为文艺工作者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让文艺之花自由绽放,争奇斗艳。
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深化,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开放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有利的文明成果。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无论何种社会制度、何种意识形态的国家所创造的一切进步优秀的成果,都应当积极学习、灵活运用。为此必须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水平。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全球化的宽广视野,批判地吸收一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人类现代化大趋势的先进文明成果。
[1]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A84
A
1672-4445(2011)10-0010-04
2011-08-01
张俊花(1985-),女,山西运城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钟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