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邓小平的艰苦奋斗思想

2011-08-15于伟峰任江海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弘扬思想

于伟峰 任江海 安 蕾

(1.河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法律学院,天津 300401)

论邓小平的艰苦奋斗思想

于伟峰1任江海1安 蕾1

(1.河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法律学院,天津 300401)

艰苦奋斗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艰苦奋斗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禁止对任何东西的破坏和浪费,就要倡导以艰苦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就要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就要反对干部特殊化,坚决惩治腐败。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现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预防腐败的利器。

邓小平;艰苦奋斗;荣辱观;共产党;传统

一、艰苦奋斗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邓小平荣辱观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它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荣辱观的历史传统,把知荣明耻放在树立荣辱观的首位,这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荣辱观有着丰富的主体内容。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诚恳待人、艰苦奋斗、尊重劳动、崇尚教育和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关注人格和尊严,并由此生发出重视国格和民族尊严,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把处理义利关系作为荣辱观的基础,强调“义”对“利”的反作用,并由此出发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主张积极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鲜明时代特色。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始终是邓小平荣辱观的核心。

艰苦奋斗在邓小平荣辱观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看到,艰苦奋斗是把知荣明耻放在树立荣辱观首位的必然结果。艰苦奋斗既是一种人生观,又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有了这种人生观、价值观、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就能以苦为乐,安于恬淡,克服贪欲,因而能自觉地遵纪守法;就能既在学习和事业上积极进取,又能基于生活上的简朴习惯而较少产生与他人在物质利益上的纷争,因而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就能促使教育和科学工作者以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投身于教育和科学事业,永远铭记并努力学习钱学森、李四光那样的杰出楷模,将其化作推动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得不竭动力;就能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关系和个人进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就能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努力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艰苦创业,不断进取,把爱国主义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艰苦奋斗何以成为邓小平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呢?第一,从历史原因看,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养成了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优良传统。从远古时代“有巢氏”垒巢造屋,“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植五谷,就开始了克勤克俭艰苦创业的传统。而治水的大禹则成为千古不朽的楷模。《尚书·大禹谟》指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孟子·离娄下》云:禹“三过其门而不入”。不仅如此,历代名文、文人又留下不少关于勤俭美德的教诲,以有助于这一美德的代代相传。孔子认为君子有五种美德,而第一种就是“不耗费”,即《论语·尧曰》所说的“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并把俭作为一项重要的德目(温、良、恭、俭、让)。《老子》第六十七章提出为人处世的“三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比较接近下层劳动人民的墨家更是主张 “节用”、“节葬”。三国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要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李商隐《咏史》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太宗把“去奢省费,躬行节俭”视为“天子之道”。邓小平作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自然会成为中国优秀传统荣辱观的继承者。第二,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自身的发展历史看,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她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要求每一个党员不要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为了完成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从历史发展看,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中国,又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艰苦条件之下,无论是井冈山时期,还是延安时期,抑或是西柏坡时期,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早已成为党的优良作风之一。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原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的,经过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而来,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严重障碍,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侵略又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因此,毛泽东在建国初期,以“一穷二白”来形容我国当时的落后状况。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发图强,但是“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规律,造成了欲速则不达,“文化大革命”则使中国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内耗之中。所以,“文革”结束后的中国,与西方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形成了明显的差距,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比较靠后的位置,这使秉承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邓小平明确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中提倡以艰苦奋斗为荣的极端重要性。第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激发了社会活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经济形式多种多样,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荣辱观上发挥引领作用,而有些党员的铺张浪费、特殊化、损公肥私、享乐主义也逐渐抬头,这也引起了邓小平的警觉,因此,他一方面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一方面大力强调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二、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的主要内容

1、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艰苦环境中,因而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井冈山时期,在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时,寒冷的冬天红军官兵仍然穿着草鞋和单衣,没有盐吃,每人每天三分钱的伙食费都难以维持。但是,红军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仍然保持着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所以,邓小平认为,“我们党的胜利,首先和主要地要归功于人民群众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支持,要归功于全体党员的艰苦奋斗。”[1](P256)1948年4月25日邓小平在河南鲁山召开的豫陕鄂前委和后委联席会议上所作的 《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的报告中告诫人们:“革命就是不能那样舒服,往后还要更艰苦,越接近胜利斗争越艰苦。 ”[1](P100)

2、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现实,邓小平大力倡导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要提倡因陋就简,经济节约,艰苦奋斗。”[1](P266)他指出,现在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中央搞的大企业,浪费现象是很严重的。有些企业规模很大,占地很多,每一个工厂,都有一个很大的厂前区,一个办公大楼。很多钱是花得不适当的。有一些中央企业起了带头作用,气魄大,牌子大,公子少爷的味道足,把一些地方工业带坏了。在地方上还算一算账,归了中央管理,账也不算了,认为反正亏本不碍事,国家贴得起。他向陕西省委建议组织国营企业的同志去上海看一看,因为那里有些企业确实是艰苦奋斗出来的,搞得既经济又实用,那里有很多值得学习、效法的宝贵经验。他还提出在兰州见到一个工厂,设备极简陋,厂长的办公室很朴素,一切都很简单,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差。用这样的精神办企业,是值得学习的。

邓小平强调在国家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是面对国家的现实。他把脱离现实的浪费现象与教条主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说:“什么叫教条主义呢?教条主义就是脱离自己的现实。经验本来是好东西,如果不善于学习,就会变成坏东西。苏联的许多经验是好的,但是如果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去学习就坏了。我们的国家很穷,很困难,任何时候不要忽略这个问题。不是讲增产节约吗?就是因为我们穷。我们要面对国家的现实,在建设当中考虑经济、实用、美观。”[1](P267-268)他认为,“美当然是好的,大家都是愿意美的,但是应该在经济实用的条件下,在可能的情况下照顾美观,实在不大美也就算了,等到将来富裕了再来讲美,今天主要讲经济讲实用。 ”[1](P268)可以说,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使邓小平也加深了对计划经济的某些思考,也是促使他在“文革”结束后力主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动因之一。

3、艰苦奋斗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禁止对任何东西的破坏和浪费

面对艰苦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为了统一干部战士的思想,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员中,中国共产党则通过政党,促进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邓小平曾特别强调:“在今天的整党中,不论是思想、成份不纯,贪污腐化,作风不好,违反纪律,对战争厌倦,怕过长江吃苦头等等,都要从思想上好好整一整。 ”[1](P104)他分析说,刘邓大军几十万人挺进中原,要吃饭,要穿衣,要组织自己的经济,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原则,供给标准如果和华北解放区一样,是完全超过现实可能的,应该依据新区的条件,有个适当的限度。他认为,刘邓大军在战略形势上之所以获得主动,对全国新区之所以能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全体同志艰苦奋斗是密不可分的。

提倡艰苦奋斗与反对浪费是密切相连的。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要求刘邓大军“禁止对任何东西的破坏和浪费。 ”[1](P119)他强调“军队的党和干部,应该警惕自己,认识责任之重大,加强政策学习,爱惜民力、物力,保证成为执行党的全部正确政策的模范。 ”[1](P123)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 6 月 6 日邓小平在中共重庆市第二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 《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的报告中,分析当时不良倾向产生的根源,“是这些同志认为革命胜利了,可以睡觉了,可以骄傲了,应该享福了,不必努力了。 ”[1](P159)邓小平告诫说:这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应当计较享受。 ”[1](P159)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更明确提出:“最大的问题还是杜绝各种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不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不合质量要求的废品,降低各种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2](P260-261)因而他进一步提出:“要使大家懂得,我们的资金来之不易,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来之不易,任何浪费都是犯罪。 ”[2](P261)无论是在生产建设以前,生产建设过程中间,还是在生产建设得到了产品以后,都不允许有丝毫的大手大脚。

4、艰苦奋斗就要倡导以艰苦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都始终坚持劳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通过艰苦的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1957年5月15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邓小平明确地讲道:“我们如果不能把全国人民都团结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最充分地发挥出来,克勤克俭,艰苦奋斗,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在这个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员,一定要以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同党一起站在这个伟大斗争的最前列,密切联系全体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的岗位上进行长时期的艰苦的奋斗。”[1](P276)他热情鼓励青年们:“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史上写下青年们的光辉的一页,我们就一定要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戒骄戒躁,克勤克俭,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用艰苦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1](P278-279)

5、艰苦奋斗就要弘扬艰苦创业精神

邓小平认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2](P257)为了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P257)为此,他提出,“必须再一次向干部群众进行教育,我们是个穷国、大国,一定要艰苦创业。”[2](P258)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军队整顿的任务》的讲话中指出:现在部队“有的人发展到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丢掉了。这方面的例子多得很。如果认为这些都无关重要,没有警觉,那是很危险的。 ”[2](P18)

1979年11月2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邓小平作了 《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他再次明确提出:“我们必须恢复和发展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2](P217)他动情地说道:我们大家都是从苦里过来的,经历过不少困难的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的时候也是很苦的啊!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因此,他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建党几十年来最好时期的传统,就是要艰苦奋斗,谨慎办事,兢兢业业。 ”[3](P259)

6、艰苦奋斗就要反对干部特殊化,坚决惩治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邓小平放松对艰苦奋斗问题的思考,相反,他觉得经济发展后对共产党员的考验比过去更大了。他一再告诫人们:“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3](P290)他明确提出:“现在需要全国的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把我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很好地恢复起来,坚持下去。 ”[2](P229-230)他号召“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2](P260)

三、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的现实意义

1、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我们党之所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现在只是总体上的小康,不全面的、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全局意识、整体观念,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的重要性。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中华民族共同致力的事业,它是干出来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必须在现代化事业中严格区分正常的消费和浪费这两个不同的观念。当然,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但是,浪费与生产却是完全对立的。浪费既使生产变得毫无意义,也是不尊重社会劳动,更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表现。如果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骄奢淫逸、浪费无度的不良风气,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永无实现之日。只有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依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珍视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在正常合理消费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社会财富,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尽早实现。

2、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和谐离不开情感的和谐。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大家庭,应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的共同情感。面对我国目前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及其财富积累的差距,先富起来的群体与弱势群体在情感沟通上占据着主动权。合理合法的致富者本身就应该具有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他们也是在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他们与低收入阶层情感的沟通决不是简单的物质施舍,而更在于避免物质财富及其消费模式的过度炫耀。

社会和谐离不开收入及其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就要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劳动收入的即时性与合理性。一则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收入对他们的生活是根本性的。失此或少得,就会使他们无法生活,甚至连生存本身都变得十分困难。另一则是,对他们来说,除了自己的劳动,往往没有财富增值的任何其他手段,如果没有劳动收入的即时性与合理性,他们在现代社会面对着一片繁荣,就会有一种相对被剥夺感,而这种相对被剥夺感有时在一些外在刺激下难免走向极端,这样就会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在当前尊重劳动,特别是尊重体力劳动,有着特殊的意义,对此,决不可等闲视之。

3、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有利于现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培养

我们党、我们国家历来提倡艰苦奋斗,但是,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任何时期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紧迫性可与现在相比。这主要有三重原因:其一,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我们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财富积累与消费观念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能不能在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保持我们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本身对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其二,现代青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使家庭财富绝大多数集于他们一身,加之有些家长对孩子分不清关爱与溺爱,造成一些青年人消费观念甚至个人道德人格的极大扭曲,在他们看来,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他们不顾家庭实际追求时髦,甚至享乐主义盛行,在有些人身上连尊重和珍惜父母的劳动这种朴素情感都几乎消失殆尽,何谈热爱祖国,关心他人?这个问题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时候了。其三,社会文化多元化造成一些青年人无所依归。“追星族”、“啃老族”,梦想一夜暴富,惜力怕累,成了很多青年的通病。现在有些大学生上了大学后,原先小学、中学阶段的那种奋斗和拼搏精神不见了,致使他们有的被留级,有的被开除学籍、勒令退学,造成学业上的半途而废和社会人才的巨大浪费,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现实使我们认识到,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它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

4、弘扬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是预防腐败的利器

人们对腐败现象历来深恶痛切,但是只是一种仇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腐败现象的产生除了制度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艰苦奋斗思想教育这些年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通过一些腐败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腐败者之所以走向腐败,首先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荣辱观发生了蜕变。有些人之所以聚钱敛财,买官卖官,贪污受贿,是因为骄奢淫逸腐蚀了他们的思想灵魂,他们根本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对于高于普通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没有一种满足感,贪欲和享受心理使他们走向了堕落。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能否艰苦朴素是衡量一个干部好坏的重要标准。一时的艰苦朴素可以装出来,一世的艰苦朴素就决不能装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干部都具有艰苦朴素之风,他们就会较少贪污腐化的动机,更不会利用权势搞铺张浪费,那么,廉洁的政风一定会促成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

[1]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On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n plain living and hard working

YU Wei-feng1REN Jiang-hai1AN Lei1
(1.Humanities and law schoo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

Plain living and hard work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Deng Xiaoping's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It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CPC winning victories and the important spiritual prop for achievements i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ause as well.Taking it as honor means the efforts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political work,prohibit extravagance of and damage to anything,create a happy life with hard labor,promote hardworking and enterprising spirit,oppose privilege-seeking,and fight and punish corruption.Promoting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n taking plain living and hard working as honor is the need for construct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around way,realiz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s well as the sharp weapon against corruption and the boon to cultivation of healthy personality of modern youths.

Deng Xiaoping,plain living and hard working,conception of honour and disgrace,Communist Party,tradition

A849

A

1672-4445(2011)04-0014-05

2011-02-27

于伟峰(1963-),河北省大城县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任江海(1968-),河北省宁晋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安蕾(1986-),女,河北省唐山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 睿]

猜你喜欢

弘扬思想
弘扬爱国精神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