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观的科学认知
2011-08-15张晓明
张晓明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关于“中国特色”观的科学认知
张晓明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代名词,“中国特色”有被虚化、口号化的倾向,因此,重新界定和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就很有必要;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与什么是“中国特色”同样重要。因此,所谓“中国特色”的理解问题,就是“什么是中国特色”、“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特色”的问题。
中国特色;正确理解;科学对待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作为一个高频词时常出现在党中央的文件上,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关键词出现在研究者的文章里,作为一个流行术语出现在百姓的口头上,如此常用的词汇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词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这些看似“自明性”的问题其实并不真知,因此,把这个耳熟能详的关键词纳入“科学”的视野予以理论证明就显得很必要
一、从价值论上看:“中国特色”有其独特贡献
第一,“中国特色”已经成为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最主要话题之一。然而,一如既往,一旦公众化和流行化,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很容易被简单化,变成一种不假思索且无须思索的应然。在当下中国的流行话语和实践中,“中国特色”往往被理解为一个政治口号(只是说说而已)甚至说辞(就是成为落后、不文明的理由)、套话(什么都可以用中国特色来限定)。至于对“中国特色”本身是什么以及对它的价值导向都是作为一个“自明性”问题熟知但并不真知。以上这些林林总总的“不同说法”,为我们重新界定和正确理解“中国特色”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也说明了“中国特色”作为一个大众话语需要理论证明。第二,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大量事实就是对“中国特色”的有力注解。“中国特色”是一个好东西,但是,要把这个好东西变成一个具有阐释力与解释力的概念,需要我们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鲜活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从现实指向来看,“中国特色”体现了一种相对合理的实践理性,在短短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使近三亿多农村人摆脱了赤贫,并且保持平均高于8%的GDP增长率,同时,改变战略,走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人多地少的现实制约下,是在没有发生波及较大的内乱、没有导致大规模的对外移民、殖民、战争、侵略的条件下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是很有内涵,因为它不是简单地套用西方已有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立足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为解决中国问题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征的独特理论。因此,“中国特色”不是一个没有内涵的口号,而是有所指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体现。
二、从认识论上看:“中国特色”需要科学解读
第一,“中国特色”总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等联系在一起使用的。这意味着这是从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是从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角度使用这个词的。这就是说,中国特色是共性与个性、一般性与特殊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结合”是中国特色的源泉,也只有结合,才能产生“特色”。第二,作为特定实践产物的“中国特色”,一方面,它在较长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本身会随之发展变化。更为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思想路线上强调与时俱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强调改革是动力,在目标模式上追求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特色”本身就不可能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辩证发展的过程及状态。正如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但是,以开拓创新、辩证发展为特点的“中国特色”,在基本方面和基本趋势上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社会主义的性质、以人为本的精神、国内的和谐社会追求和国际上的和平发展的时代抉择。因此,“中国特色”是一个在建设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趋近的过程。第三,作为一个具有很强分析性概念的“中国特色”不同于中国国情、中国实际、中国独有等词汇,中国特色的形成无疑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现实,但“实际”和“现实”并不等于特色。因为“中国特色”不是对中国国情、中国实际等中国社会现状的简单描述,而是包含着对中国国情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的筛选与改造,是对中国特点和国情的超越。“中国特色”也不能看成是中国独有,它也吸收、借鉴和包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和其他国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带有极大的包容性。因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因此,只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能够推动整个国家又好又快前进的特点,就是“中国特色”。
三、从方法论上看:“中国特色”需要科学对待
第一,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的方法不是把“中国特色”绝对化,而是要坚持辩证的观点。中国特色不是中国特殊,不是把普遍与特殊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如果这样,就会出现这样的认知:因为中国情况特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中国不管用,中国经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不管用,因此,没有必要学习外国,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也看不到我们经验对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这样,就增加了我们走向现代化的代价,把自己独立起来,削弱中国的软实力。我们应该看到,任何特色,包括哪怕曾经成功过的特色,都既有其特定的局限,也有其有益于世界各国发展的借鉴意义,是值得而且应该提供给各国人民共享的思想和精神财富,也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把握中国特色要坚持历史的观点。任何经验总是一定具体条件下的经验。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即语境,经验便成为不可理解的东西,也无法从中提炼出具有规律性、普适性的认识,从而不能使今天在另一种具体条件下实践的人们得到教益。由此类推,我们可以说,不论对待任何特色,都要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把它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去剖析才有价值。科学对待中国特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因为“中国特色”是强调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要创造出本国独特的东西,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学习外国一定要以本国的实际需要、解决本国问题为中心。提出中国特色范式,既要反对抽象地站在普遍主义立场,也要反对抽象地站在特殊主义立场,而主张普遍与特殊、具体与历史的统一。
四、从实践论上看:“中国特色”需要在现实中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并不是那个领导人凭空想出来的,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的产生是来自解决问题的现实需要,特色的真谛,不在于与前苏联的差别,而在于是否适合本国的国情。即是说,“中国特色”在中国就是个现实的理性选择,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和旗帜,其核心就是:摆脱束缚发展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所以,“中国特色”这个词语的产生是我们置身其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诉求在理论上的具体展现。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不仅针对中国的实践而言,而且在理论上也是具体的,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在中国,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科学发展都是中国特色在理论上的具体化。产生于中国具体实践的中国特色必定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重建中国特色与现实的关系,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因此,只有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生活,我们才能丰富对中国特色的理解,也才能进一步提炼出有关中国特色的更多内容,从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言之,“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而开辟的关于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独创性,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特别出色的优点。
责任编辑:刘建文
D616
A
1671-2994(2011)01-0033-02
2010-12-29
张晓明(1978- ),男,山西运城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本文系教育部西部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