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最新探索
2011-08-15王文权于成文
王文权 于成文
(宁波大学 法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最新探索
王文权 于成文
(宁波大学 法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越来越深入地触及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主要表现在: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由重物到重人的转变;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体系;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为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索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提供了基本指向。
中国共产党;胡锦涛;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最新探索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一、以人为本,实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由重物到重人的转变
自从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世界各个国家的共产党人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尝试了多种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然而,究竟要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人们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口号最早出自资产阶级之口,但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见物不见人,最终选择了“以物为本”作为其发展的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成为其发展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前提,但由于各种原因,起初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并没有解决好实践所提出的新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取得的成就更加令人欣慰。经历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摸索,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于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①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首要内容,是我们党立足于新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也是我们党深入思考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思想进入了新的更高境界。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价值目标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为了人民”。这就是说,我们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②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这是一段内涵极为丰富的论述,它突出强调了科学发展观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扭转了过去一段时间内在确立社会发展价值目标上只见物而不见人的错误倾向,实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由重物到重人的重大转变,彰显了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上的中国特色和中国作风。因此,我们在确立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既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又关注人的发展目标,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逐渐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人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同时,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创造社会财富,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关于社会和谐的正确认识,为实现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④的重要论断,从认识论的角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关键问题。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并没有先例可循,是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这一重要论断的实质,是从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层面,把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就像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把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一样,将其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⑤这就表明实现社会和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和价值目标的统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相应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就由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目标。这表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拓展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内涵并将其提升到新的更高境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指导思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个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这种形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作用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纽带。因为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从而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保证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正确方向。
四、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基本指向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作加深,同时,也带来了地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面对这种状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准确把握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态势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热切期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提供了基本指向。第一,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几百年来,人们前赴后继,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就此,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⑦第二,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又一基本价值目标。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很多关于和谐的思想。有子提出了“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孟子则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社会状态。几千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和谐”的社会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的向往与追求。然而,由于阶级剥削制度的存在,这些理想只能化为乌有。在国外,也有不少学者提出过关于“和谐”的思想和理论,但是,在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始终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也提出过“和谐”的构想,但由于他们不了解当时社会的本质,结果只能沦为空想。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深入总结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他说:“文化上,我们亚非国家要成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要发扬亚非会议求同存异的优良传统,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⑧此后,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新年贺词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多次倡导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⑨这里,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世界”的描述,实际上就是将“和谐”定性为人类社会应该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虽然“和谐世界”最初是作为一个全新的外交战略和理念而提出,但它的最终落脚点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追求。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体察世人愿望的基础上,对当今世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所进行的整合与创新,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对当代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它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的相通之处,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彰显了强大的包容性,必将具有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
注释:
①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65、850 页。
③⑤⑨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7、46-47 页。
④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 648、661 页。
⑦胡锦涛:《携手共创中澳全面合作关系的美好未来》,2003年10月24日在澳大利亚发表的讲话。
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50-851页。
责任编辑:刘建文
D616
A
1671-2994(2011)01-0025-03
2010-12-13
王文权(1984- ),女,辽宁朝阳人,宁波大学法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社会发展。
于成文(1965- ),男,江苏徐州人,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本文系2009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MLZX 009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