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2011-08-15孟新
孟新
(山东省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东东营 257034)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以前被称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指原因不明的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持续性肺动脉压力升高,其血流动力学定义为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25mmHg,而肺毛细血管压或左房压<15mmHg或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30 mmHg[1]。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下肢水肿等。其基本的病理改变为动脉中层肥厚、细胞性内膜增生、向心性板层性内膜纤维化、扩张性病变、类纤维素坏死和丛样病变形成等[2]。IPAH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死亡率极高,一般于2~3年内死于心力衰竭。2011年2月我科收治了1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经治疗护理症状缓解出院。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8岁,因胸闷憋气5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T35°C、P150次/min、R20次/min、Bp90/50mmHg、神志清、精神差、喘憋貌、颜面、口唇重度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脏B超提示肺动脉压95mmHg。患者5年前曾因心慌、胸闷而住院,经心导管检查诊断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半个月来明显加重,休息时仍感胸闷不适,夜间不能平卧。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患者长期患病,抵抗力低下,安排至床位少的病房,保持良好住院环境,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给予卧床休息,协助床上大小便,避免下床活动,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做好生活护理,协助翻身扣背,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根据病情指导在床上做自主肢体活动,避免发生并发症。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加强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改善食欲,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2.2 心理护理
IPAH患者病情进展快,不断加重的病情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不良的情绪变化,常常加速病情的恶化。该患者患病时间较长,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针对患者情况,护理上给予关心体贴,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引导其说出心中的想法,认真倾听其诉说,并给予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持其良好的心态。鼓励家属从家庭和精神层面对患者给予支持。
2.3 治疗的观察与配合
2.3.1 氧疗的观察 IPAH患者因疾病特点而伴有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又可引起肺血管收缩,加速IPAH的进展。该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紫绀,给予持续吸氧,注意给氧浓度的有效性,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氧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紫绀和症状的变化,指导患者正确用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必要时给予无创通气技术为患者供氧,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2.3.2 药物治疗的观察 IPAH目前无根治方法,常规采取对症治疗,以降低肺循环阻力,改善心功能不全,缓解症状。该患者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治疗上应用了利尿剂、强心剂及血管活性药物。同时IPAH患者可能存在肺动脉内原位血栓形成,加之该患者右心功能不全,活动受限,继发静脉系统淤滞,血流缓慢,易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应用了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谨慎限制水钠的摄入,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消退情况,按时准确给药,定时监测血电解质和血药浓度,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应用抗凝药物,要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肤粘膜淤血或出血等出血倾向,操作尽量集中完成,避免反复穿刺,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保持国际化标准比值2.0~3.0。
该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情绪稳定,紫绀明显改善,能高枕卧位休息,可自行在床上梳洗、进食。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给予常规健康指导。
[1] 郭晓曦,苏春芳,张慧敏.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2):296.
[2] 郭淑静,闫琦,丁春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1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