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修复术1例的急救护理

2011-08-15金美兰金英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病员卧位尿量

金美兰 金英子

吉林省和龙市人民医院,吉林 和龙 133500

心脏修补术是我院进行的罕见的一种手术,我科2010年3月对1例心脏刀刺伤患者进行了心脏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17岁,住院号:103798。因被人用刀胸部刺伤后,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有纵行3厘米的创口,流血不止,于2010年3月29日入院,当时测体温:36度、脉搏:13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测不到。入院后及时的缝合伤口和抗体克治疗后血压回升,但病人仍有胸痛,胸闷。胸部CT示:前上纵隔明显增宽,心影略增宽。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快速实颤。根据病史及体征考虑为心脏破裂而决定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按常规做好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右心房破裂修补引流术,手术过程顺利于3小时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35天后病人治愈出院。

2 术前护理

①绝对镇定,及时疏散惊慌的家属及围观人群,保持安静,减少外界刺激,立即通知医生,避免过多搬动病员,使病员头偏向一侧就地抢救。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呼吸道常有血液、分泌物等於积,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必须及时清除,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③补充液体:迅速立二条或二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输入平衡液、止血等抢救药物,以维持血压,减少出血。

④采血:立即抽血送检进行交叉配血,必要时给于补充血液

⑤氧气吸入,纠正缺氧状态。

⑥严密监测病员意识、末梢循环、呼吸、脉搏、血压变化,一旦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音远而轻、动脉压下降、脉压小,应及时通知医师,及时抢救。

⑦立即做好术前各种准备,如导尿管的插入,肌注术前应召针等。

3 术后护理

①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呼吸、循环情况。维持血压在120/80mmHg、心率为80~100次/分术后每15分钟测1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注意观察病人意识、面容、肤色、末梢循环、尿量变化,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②体位:麻醉未清醒前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此种卧位有利于排出胸腔渗出液及气体,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预防胸部感染。隔离病室,减少刺激,绝对卧床休息。

③疼痛的护理:为了避免再出血,使患者镇静,术后当天给予镇静止痛药物,镇痛药不可过量,以免抑制呼吸运动或产生依赖性。

④术后出血的监测:术后出血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每小时出血量、出血总量、出血形式、血流动力学情况,挤压胸腔引流管,保持通畅。每小时引流量<100m1为正常。如出血颜色鲜红、温度高,常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立即通知医师进行手术。

⑤体温监测及肾功能监护:体温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大应持续监测。因术中降温,术后1-2小时患者体温较低,应注意保暖,避免寒战,同时体温复温后保持38℃以下,因为体温高可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体温高于38℃以上,应给于物理降温。术后1-2日内,测量每小时尿量,观察尿的颜色,每小时尿量尿量可直接反应肾功能和间接反应心脏功能,通常每小时40-50m1,尿色清尿比重正常提示心、肾功能正常。

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脏手术后应补足失血量,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先胶体,后晶体。以维持血容量。术后几日内,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增加前负荷,并发肺水肿。补液速度要根据中心静脉压或肺毛细血管嵌压及尿量增减。

⑦闭式胸腔引流护理:a.保持引流通畅:病员取半卧位,水封瓶低于引流60厘米引流,鼓励病人咳嗽及深呼吸运动,促使胸内气体和液体排出,防止肺部并发症。b.妥善固定: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速度,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00毫升或术后3小时500毫升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于及时的处理。同时注意观察呼吸和全身情况,有缺氧、紫绀和胸痛时,应考虑胸内有活动性出血。c.及时更换引流瓶:引流瓶每天更换1次,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⑧术后防止感染:注意无菌操作、严格限制探视。

⑨饮食:先进高热量、高蛋白流质饮食,以后为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于缓泻剂,防止发生心律紊乱。

⑩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由于各种引流管的插入,使患者容易产生恐惧、忧郁、悲观的情绪,影响治疗及护理,因此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了解病情,治疗过程,愈后,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4 活动

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呼吸治疗。

5 出院指导

①保证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并根据气候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②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

③注意饮食搭配,应控制体重,减少总热量的摄入。

④根据医嘱正确服药,定时定量,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⑤术后恢复期间注意劳逸结合,逐渐恢复工作,不宜从事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锻炼。

⑥出院后每半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根据病情减为1~2个月一次,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抢救。

猜你喜欢

病员卧位尿量
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综合护理对策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护理研究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加强护理员规范化管理 提高病员满意度
简便警示卧位角度测量器的设计
医院门诊病员流及其信息化管理